在農村,你記不記得大灶做飯的歲月呢?用灶臺做飯有哪些好處?

寫作情緣


在農村,你記不記得大灶做飯的歲月呢?用灶臺做飯有哪些好處?

悄悄地告訴你,我家現在依然是大灶做飯,只是多了個煤氣灶,做為備用。以前農村人的家裡,誰家能不壘大灶呢。再說,不壘大灶拿啥做飯?那麼用灶臺做飯都有哪些好處呢?讓我這個地道的農村人來給你說道說到。

那個時候,一進正間門,東西兩邊各盤有一個鍋臺,上面有口大鍋,就是用來做飯的大灶。鍋底口的右邊都有一個風匣,每當做飯需要旺火時,呱噠呱噠拉風匣的聲音就會響起。


那個時候農村人做飯用的柴火"稀缺",不像如今那麼多的秸稈等。那個時候農村種植的玉米秸哪捨得用來燒火做飯啊,都是留著冬天生產 隊裡喂牲口呢。所以那時,我和小夥伴們放學後的主要任務就是拾草。近處的草早被拾淨了,以至於越走越遠,那時山野裡基本上不會著火。野草枯枝都被搶拾一空,哪還有啥可 燒啊,所以我們那兒過去很少有山 火發生。

那個時候農村家裡人口多,姐妹弟兄也多。用大灶做飯一鍋就出來了,記得那時的碗也大,盆也大。熬一大盆玉米麵粥,一個人一兩碗,這盆兒就見底了。做一鍋玉米餅子,也吃不了幾頓。母親整日裡光這一家六七口的飯,就夠她忙活的,這還虧了這灶大呢。


農村那時吃飯,要是哪個家庭成員到了飯點兒沒回家,就會給他將飯菜留出一些,"坐"在大灶上的鍋裡熱乎著。一般來說,做完飯灶膛裡是還有餘燼的,靠它的溫度,鍋裡的飯菜一時半會涼不了。

這大灶做飯,在冬天裡最大的好處就是熱炕。那時農村人冬天吃飯都在炕上,往熱炕頭一坐,別提有多舒服了。就是現在,我還是喜歡躺在靠近鍋臺的這邊炕頭上,享受那冬日來自火炕的那份溫暖。


柴火灶做飯的另一個好處,那就是農村的房屋屋頂都有木樑,整日裡煙熏火燎下,這屋樑和椽子等不容易被蟲蛀,能夠延長房屋的使用壽命。

有人說,柴火灶做出的飯菜好吃。打小吃慣了大灶飯的農村孩子,留在記憶裡的是那帶有煙熏火燎味的飯菜,那是一種鄉村的記憶,是一種烙印在心底的味道。你有過鄉村經歷嗎?不妨留言說說你的那份鄉情,建行漸遠期待你的分享。


建行漸遠


在農村,時至今日,也許有些農戶還保留著灶臺或在新建的樓房廚房裡,仍然壘砌一個新的灶臺。因為出門可隨手找到柴火,用柴火燒大鍋飯特別的香。當下每逢停電時,我立即動用灶臺生火做飯,當煮沸了米和水時,打開鍋蓋,那米湯香噴噴的,我會勺些米湯上來,保留一定的水位。飯煮熟後,鍋底那層飯我們叫作飯焦或飯香,配上鹽和花生油,用鍋鏟剷起來吃,也有些喜愛飲酒的人,當作佳餚慢慢地品味。



小時候,鄉下許多小屁孩都會生火做飯。還是8、9歲的時候我便學會了做飯,那時,當鄰居家裡的煙囪冒著煙時,我便站在矮凳子上(灶臺與我一樣高)洗米、配上生水,點燃柴火做晚飯。那個時候糧食稀缺,經常將番薯削淨皮伴著大米煮飯,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米湯一缽飯一缽、番薯每人1至2條,就是一頓豐盛的晚餐。這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往事。用灶臺生火做飯有什麼好處?我覺得大鍋飯比電飯煲煲出來的米飯香,米湯也止渴。在農村,灶臺下的火灰可作農作物的肥料。


微言塵說


在農村,你記不記得大灶做飯的歲月呢?用灶臺做飯有哪些好處?

大灶做飯的歲月,當然記得了。特別是燜大米飯的鍋巴和蒸大白麵饅頭的嘎嘣脆。真的是永不磨滅的記憶。

記得小時候是在鎮子裡的東村,全部都是大灶,用的大木頭拌子燒大灶,秸稈都很少用。因為是山區,森林資源較為豐富。大灶燒火最煩的就是倒煙,即便是天氣冷、氣壓高的時候,多少都會有一些倒煙,這是哪個年代的大灶的一個缺點;還有一個缺點就是那時候沒有抽油煙機和換氣扇,廚房裡只要一燒大灶,廚房裡就算是煙氣了,說不上嗆人,但是那種感覺不是很好,特別是冬天。

但是大灶做飯、炒菜的味道非常好,特別是農村的調料種類較少、較為天然。鹽、十三香、味精、糧油和米醋再加一把蔥花,就是所有的調料了。但是即便如此,大灶做出的菜也是煤氣和電磁爐所無法比擬的,可能是有傳說中的“鍋氣”的原因?

大灶最好的是燜米飯、蒸饅頭和燉小雞了。燜的米飯特別有咬頭,底層的那一層鍋巴就是我們80後最好的零食了;蒸饅頭的那層嘎嘣,也是非常好吃的。硬硬的、還有點咬頭、還有點澱粉糊了的味道。這種味道是現在的城裡的孩子永遠感受不到的;但是大灶最經典的還是小雞燉粉條了。農家散養的土雞,油都不用放,放點簡單的調料就可以了。其餘的就是蓋上鍋蓋大火咕嘟了,快好的時候時候添一把寬粉。鍋裡一層雞油,非常香。雞肉是微黃的,非常有咬頭。寬粉呢?更是如此,寬粉裡都是濃濃的雞肉味道。可以說寬粉比雞肉還好吃。

大灶做的飯菜是最簡單、最貼近生活的飯菜,可能賣相不如城裡的大廚。但是那種感覺、那種味道,只有大木拌子燒出來的大灶才會有。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土灶臺對於我們這代人來說是永久的記憶。

我們家現在還用土灶、風箱,乾柴、火鉗、鐵鍋、鍋鏟、煙囪一幅幅自然美麗的鄉村畫卷,“60後”和“70後”以及“80後”,屬於我們的記憶。

點擊右上方紅色字體,關注三農領域創作者【東北嘎子哥】,傳播最好的鄉村生活資訊!瞭解 更多農村趣事。

在七八十年代的農村,家家戶戶廚房裡都有一臺土灶,一日三餐都是由土灶烹飪而成。可以說,土灶是農村人的生命之魂。

小時候上學,冬天比較怕冷,早晨賴在床上不想起來,母親便在土灶裡搭了一捧柴火,點著,將我們的衣服拿到灶火烤熱,我們連忙趁著熱氣穿上,渾身上下感到熱乎乎的特別舒服。

在每天晚上臨睡之前,我們都不會忘記在自家的窯裡摸出一兩個紅薯,然後埋在土灶的紅灰內。第二天的早上,用火鉗在鍋灶內刨出那烤得焦爛的紅薯;在上學的路上,一邊走,一邊用手剝去外邊烤焦的黑皮,香噴噴的吃了,那粉糯、香甜在口中瀰漫,至今難忘。

隨意時代的進步土灶臺漸漸的退出歷史的舞臺,成為永久的回憶,有多少朋友還記得土灶臺,歡迎評論,轉發,更多精彩,歡迎關注。



東北嘎子哥


現在農村這種灶臺還有,只是已經不經常用了。小時候每當到做飯的時候,就是先看誰家的出煙洞在冒煙,只要有煙囪冒煙慢慢的每家每戶也都跟著冒起來。而每次做飯的時候都要有一個燒火的,一個撐鍋的,燒火也是一種技術活,會燒的能把火燒的越來越旺,不會燒的能把火燒滅了,所以這些活一般都有大人幹,小孩子只是在旁邊瞎搗亂。日子艱苦的那個年代,每家的灶臺都會配一個風箱,兒時最喜歡的就是幫父母拉風箱,最感興趣的是風箱裡發出的叭噠叭噠聲,現在回想起來真的好想在拉兩把。







老四話吧


看到灶火,就會回憶起小時候的那種場景。當我們還沒有灶臺高的時候,就開始學著做飯,那時候還會煮豬食餵豬。因為個頭小,都是站著凳子去做的。
每一年的寒假


,都要約著好多小夥伴去山上打柴。往肩經上的肉都磨破了,不過那時候很堅強,咬著牙第二天又繼續。當然幾個小朋友在一起,還是會訴訴苦什麼的,現在想想還是造就了好多吃苦耐勞的品質。


每年的冬季都要去山上砍好多柴,為來年做好準備,往往在農村有沒有柴燒,代表著這家人的勤勞程度。

但小時候在黑黢黢的灶臺上做飯,覺得又麻煩,又不衛生。但長大了,接觸多了才發現。我們的柴火飯才是最香的。看現在城裡人多喜歡,我經常和身邊的人開玩笑,我說我從小就吃柴火飯長大的。

現在回到老家特別高興,能用柴火做飯。還可以一家人圍在火邊家長裡短的聊天。


老農坊食材


大鐵鍋做飯不要問我還記得嗎?因為我老家“山東濱州市沾化縣”還在用大鐵鍋做飯,村裡家家戶戶基本都還在用,只是近幾年在外地工作,只有回老家才能吃上爸爸媽媽用大鐵鍋做的飯,用一個字來形容做出來的飯“噴香”啊😄。

家裡還是用的老式手拉的那種風箱,很有年代感。小時候家裡窮,過年也不一定能吃上白麵饅頭和白麵餃子,記得有一次爸媽給改善伙食,把家裡僅有的一隻大公雞殺了,放在大鐵鍋裡燉上,灶裡燒的是農作物的秸稈(棉花柴),燉不多時屋裡就四處飄香了,站在大街上就能聞到雞肉的香味,估計還沒燉熟就讓爸爸給撈出幾塊躲一邊啃起來了😂️。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雞肉也是想吃就吃,卻缺少了兒時的那種味道。但現在回家後吃爸媽在大鐵鍋裡做的飯或熬的粥,也比外面飯店的好吃百倍。

一個時代,一個回憶。我們的下一代估計不會再有我們大鐵鍋做飯的記憶了。傷感中……


農人傻阿君


當然記得了,我就是在農村吃大鍋飯長大的。農村的大鍋飯菜用的是柴火,火勢較大,用柴火做出來的飯菜比用電用煤氣灶的更香。前不久我還在老家親自用柴火煮了一頓雞肉炒白菜,炒出來的雞肉和白菜都很鮮甜。至今回味,有空多回去做。



愛音樂的小飛


當然記得啦,我們農村以前基本都是柴火灶。

80後再往後的人就更加清楚了。直到後來的人出城多了,也就慢慢改變用燃氣灶了。

小時候在農村大灶燒飯,燒菜,燒水,用的柴草,做出飯啊,菜啊,都香噴噴的,是真正帶著人間煙火的美食。還有那鍋巴,香脆香脆的,還記得那時小,沒有錢買零食,都是吃這個的。到現在都還記得那個味道,現在寫著字都留口水了,哈哈😄😄。

後來就慢慢轉變了,不知道是城裡改變了農村,還是城裡改變了人。總之呢,現在回去也是找不回那個熟悉的味道了。

不過還好,土灶還在,只要是大節,如清明啊,春節啊,八月十五啊,人回來齊了都用柴灶做飯的,還有紅事白事等等!

其實覺得土灶挺好的,燒出來那個灰可以拿去地裡當肥料的,所以為什麼農村的青菜那麼好吃,現在也有不過也不多了。

滿滿的回憶想起來都是感慨啊。





孤寂的霓虹


二十歲以上的農村人基本沒有沒用過見過大鍋灶的!這是一代人的記憶!

至於你說的用灶臺做飯有什麼好處的問題,其實各有利弊,只不過現在的經濟條件都好了,圖個方便快捷,用煤爐,煤氣罐,有的拆遷戶還通上了燃氣!

其實現在我們這還有很大一部分農村人在用大鍋灶,其優點是省錢,農村到處是樹枝雜草的都能燒火,而且大鍋灶燒菜火候好,菜香爛,特別如地鍋雞🐔,魚肉等的!

現在村裡大多數都是留守老人,他們勤儉節約一輩子用大鍋灶心裡舒坦!

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