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爾賽和約》是如何懲罰德國的?

R


1914年7月28日,以薩拉熱窩遇刺事件為導火索,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戰爭雙方分別是以德國、奧匈帝國為首的同盟國與英國、法國、俄國為首的協約國。1918年11月,德國戰敗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次年六月,雙方在巴黎的凡爾賽宮簽署了條約,全稱為《協約國和參戰各國對德和約》,簡稱《凡爾賽和約》。

《凡爾賽和約》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削弱戰敗國德國的勢力,其對德國的懲罰主要有四個方面:

首先是領土以及海外殖民地。根據和約中的規定,德國失去了至少13%的領土以及12%的人口。除此之外,德國還失去了所有在海外的殖民地。

其次,對德國在軍事上的限制。根據《凡爾賽和約》規定,位於德國境內的萊茵河西岸的地區由15年協約國的軍隊佔領,期限是15年,並且在兩岸50公里的範圍內德國不得設防;德國的陸軍、海軍的規模以及擁有武器、坦克、艦艇的數量和規模都有嚴格的數量控制。

再次是戰爭責任的認定。根據《凡爾賽和約》規定,德國承認全部的戰爭責任,當時的德國末代皇帝威廉二世被定為戰爭罪的首犯,部分被判有戰爭罪的德軍被處以死刑。

最後是關於戰爭的賠償問題。最開始,德國需要支付約合英鎊113億的賠償金,並且必須是用黃金支付,後來在1921年,賠償金有所縮減。

有人認為,《凡爾賽和約》的簽署只是延緩了德國再次挑起戰爭的時間。同時,鉅額的戰爭賠款間接導致了法西斯勢力迅速在德國崛起,為二戰的爆發埋下了禍根。


環球網


這個題目,好吧,回答一下,這個基本知識吧。

首先,領土變化。《凡爾賽條約》剝奪了德國大約6.5萬平方公里土地和700萬人口,還要求德國放棄通過《佈列斯特-利托夫斯克條約》獲得的領土。換句話說,德國損失了大約13.5%的土地和12.5%的人口,以及所有海外殖民地。(1)德國承認比利時對莫里斯尼特(Neutral Moresnet)的主權,並通過公民投票決定尤本-馬爾梅迪(Eupen-Malmedy)的歸屬(結果為成為比利時的一部分);(2)阿爾薩斯-洛林迴歸法國,薩爾區由國聯控制,15年後公民投票決定歸屬(結果是迴歸德國);(3)石勒蘇益格 - 荷爾斯泰因的主權通過公民投票解決(歸丹麥);(4)上西里西亞部分地區割讓給捷克斯洛伐克;(5)德國必須承認波蘭獨立,將原屬於波蘭領土歸還,包括西普魯士、波森省(後來的波蘭波茲南省)、部分東普魯士以及上西里西亞部分地區割讓給波蘭。但澤由國際聯盟管理,成為但澤自由市;(6)承認盧森堡獨立;(7)承認奧地利獨立,並不得與奧地利合併;(8)梅梅爾由協約國佔領,並由其意願決定歸屬,1924年根據《克萊佩達公約》成為立陶宛自治區;(9)德國所有海外權益分配給戰勝國。


根據《凡爾賽條約》德國喪失的領土

(綠色為國際聯盟管理的地區;淺黃色為通過條約割讓給鄰國,或通過公民投票等方式加入別國的地區;黃色為魏瑪共和國領土)


其次,軍事限制。(1)德國只能保留不超過10萬人的陸軍,並且不得擁有坦克或重炮等進攻性武器;(2)解散總參謀部,軍校只能保留三所,廢除義務兵役制,士官士兵服役時間延長到12年,軍官延長到25年;(3)萊茵河西岸由協約國軍隊佔領15年,萊茵河東岸50公里以內不得設防;(4)海軍兵力不得超過1.5萬人,其中軍官人數不得超過1500人,只能擁有6艘前無畏艦、6艘噸位不超過6100噸的輕巡洋艦、12艘噸位不超過810噸的驅逐艦和12艘噸位不超過200噸的魚雷艇,禁止擁有潛艇;(5)禁止擁有空軍,並交出所有航空資料;(6)禁止出口武器,禁止製造及保有化學武器、裝甲車、坦克和軍用飛機;(7)削減為軍隊服務的文職人員,減少警察部隊,禁止建立準軍事部隊。


被分配給戰勝國的德國海外殖民地(淺藍色)


其三,賠償與戰爭責任。《凡爾賽條約》第231條,也就是著名的戰爭責任條款規定

The Allied and Associated Governments affirm and Germany accepts the responsibility of Germany and her allies for causing all the loss and damage to which the Allied and Associated Governments and their nationals have been subjected as a consequence of the war imposed upon them by the aggression of Germany and her allies.

這一條款雖然沒有直接表明德國負有戰爭責任,但是這一條款要求德國承擔“由於德國及其盟友……侵略而導致的戰爭造成的損毀”,事實上將戰爭責任歸於德國。並且要求德國對此進行賠償,為此建立了“賠償委員會”,以確定德國將支付的確切金額以及付款方式,同時要

給與德國政府一個公正的表達意見的機會。

並在1921年5月1日前提交結果。在此期間,德國需要支付相當於200億美元的款項。最終賠償委員會結論為德國需賠償2260億馬克(約113億英鎊),後減少到1320億馬克(約49.9億英鎊)。這一條款是當時德國人最為仇視的部分,在德國人看來,這一條款將實際上將所有戰爭責任歸因於德國。


萊茵蘭地區(萊茵河西岸)



hording


關於這一點,得從軍事,國土,經濟,精神四個方面開始說。

軍事方面大家都知道了,比如說不能夠擁有戰鬥機部隊或者是不能夠擁有重機槍,不能夠擁有重型坦克,不能夠擁有大型作戰艦,只等等等等削弱了德國軍事力量,使得德國國防軍人數不能夠超過10萬人,並且從法國邊境到萊茵河西岸這一段不能夠設置任何軍事防禦力量,除此以外,英法兩個國家還共同幫助波蘭組建他的軍事武裝力量有一段時間之內,波蘭的軍事力量是超過德國人的,這樣的話,德國人可以說是腹背受敵,兩面受到擠壓。

第二個方面,國土方面,德國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乃至之前的一段時間內全是殖民地經濟,也就是從殖民地獲取比較便宜的原料進行生產,以後加工成產品再發放到殖民地去!從這個裡面抽取加工費還有財富,也正是因為這個第一次說大戰,最主要的一個起因就是因為殖民地的分配不均。

當然,第一次是到這兒打完了你的戰爭已經失敗了,那麼你在海外的那些殖民地你一塊都別想擁有,你沒有海外殖民地了,你就只有本土的那些國土!除此以外,法國人還搶走了洛林地區,並且在法國邊境到萊茵河一段區域內,英國人和法國人甚至還有駐軍,直到希特勒上臺以後才把這1批外國軍隊給趕出去。

第三個方面,經濟方面,德國人需要為他們長達數年的第一次世大戰買單。這麼多陣亡的士兵這麼多失蹤的士兵這麼龐大的軍事費用,還有戰爭期間為了軍事體系圍繞的那些民用體系,他的經濟損失,再加上還需要支付大量的戰爭賠款,整個德國的經濟可以說當時除了賠錢以外,真的什麼事情都做不了。

第四個方面,精神方面,我們知道德意志帝國一開始是由普魯士地區的人,(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尤其是普魯士的國王率領的軍隊統一了德意志的地區,成立了德意志第二帝國,普魯士就是整個德國人的精神支柱。但是英國和法國把但澤這個地區讓給了波蘭人,這樣的話,東浦魯士和德國之間的聯繫一下子就被切斷了。你德國人沒有了精神支柱,你憑什麼跟我打仗?

更何況長達數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對於整個德國人的身心的那種傷害,尤其是對於德國經濟的重創,德國人正是因為國內經濟一塌糊塗,才會選擇起義,才會去反抗當時的政府,選擇去結束第一次世界大戰。這一筆的經濟的缺額一直都沒有人去填補,所以當時的德國人真的是慘,這也就是為什麼有那麼強大的怒火支配著他們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歷史如同一面鏡子,看著這面鏡子,你就可以發現自己很多的不足之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