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為什麼沒有剩女?

用戶70072742407


首先,剩男剩女兩個詞普遍存在於中國、俄羅斯、烏克蘭、拉脫維亞,當然這幾個國家對剩女的定義也不一樣,造成所謂剩女的原因也基本不同:

中國:不必多說, 你懂的

俄羅斯:女性數量多於男性。86:100

拉脫維亞:同樣女性數量多於男性。男女比例:92:100

而除了這些國家之外,尤其是法國,對於愛情、性以及婚姻觀念上與中國尤為不同。

中國剩女年齡階段:26歲以上。

法國剩女年齡階段:不存在。

想用中國的理念去給法國下結論也不太合適,如果真要下個結論,那隻能說法國結婚率很低,離婚率很高。因為法國結婚率很低就說明剩女剩男很多的話,那這就是一個非常愚蠢的結論了。

在法國很多家庭都是孩子都有4-5個了,但是父母從來沒有結婚,因為離婚是件很麻煩的事,你可以隨便在街上問問法國年輕人,他們的父母不是已經離婚了就是從來沒有結過婚。法國的離婚率98%以上。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你很難說法國目前的單身女人到底是屬於哪個性質,總體來說她其實一直在戀愛,法國平均初戀年齡是9歲。

為什麼諸如法國這樣的國家不存在剩女的概念?

其一:他們沒有家庭壓力。在中國結婚不是兩個人的事,是兩個家庭的事,更大的講,是兩個習俗的事,尤其是城市=農村,北方=南方,在婚禮習俗、彩禮等等多項方面的融合,不僅如此,無論男女,到達一定年齡後還不結婚,外界會覺得這樣的人會有什麼生理問題,同時父母的面子也過不去。

其二:法國人35歲之前結婚生孩子的是件讓人覺得很奇葩的事情,大家都很奇怪他們為什麼這麼早生孩子,而且很多法國女人到60了仍然享受單身生活,在街上看到一個老太太穿著黑絲網襪是件司空見慣的事,不會有人多想。

其三:法國人是各個方面AA制的國家。不僅僅是吃飯花銷AA,同時父母和子女在生活、意見等方面也是精神上的AA,意思就是講,保存了自己獨立的生活空間和思想空間,互相尊重,尤其是在愛情、婚姻上,永遠是戀人之間的事,不會有任何人干預,同時結婚也沒有彩禮,不需要買房子,更不需要車,還有婚前財產公證,是誰的就永遠是誰的。所以他們的婚姻從某種意義上講,非常與中國別有不同。

綜上所述:剩女這個詞彙不適合用在法國,法國女人很懂得浪漫,也很懂得享受和照顧自己,崇尚浪漫的愛情,不會因為社會的壓力而急於在有限的時間內結婚生子。


國網企購小招


法國無剩女,這種說法也不對!

“剩女"一詞,來自中國。


法國則稱大齡。應該說只是稱呼不同而已。

法國是一個自由浪漫的國家,對待兩性問題上開放已久。看看歷史上法國那些裸體名畫,就有所印象。

法國的憲法也規定:非婚生子女與婚生子女在撫養、繼承遺產上,享有同等權利,這就給女性很大的自由度。法國的前總統奧朗德雖是幾個孩子的父親,卻是一個不婚主義者。法國女人也一樣,非婚同居是婚姻的一種形式。沒有法律上的婚姻束縛,散夥率也高。


法國少女懷孕率也很高,很多是未婚同居產生。

法國的女性追求的是一種自我獨立意思,獨身者不是個別現象。開放的兩性觀念,沒人說三道四。


老狼48440790




我在法國生活多年,可以說說我長期觀察的結果。法國男人和中國男人不一樣,他們喜歡有趣的女人,對女人的年齡,相貌,和處不處不太關心。法國女人也和中國女人不同,她們對男人的地位,工資,身高,房子和車子都沒有感覺。她們和一個三觀差不多的男人在一起的時候愉快就成了。

就說法國現在這個小馬總統吧,和大他二十四歲的布老師結婚,大家說說這個小馬圖個什麼呢?布老師和老媽一個年紀,相貌一般,還有三個孩子,也不是富婆,沒有一點兒我們想象的優勢。但是,人家倆就是愛上了,不管家長同意不同意,不管別人怎麼看,同居了還結婚了。



小馬前面那個總統,叫奧朗德。看著胖乎乎,挺敦厚。但是在任的時候,被發現揹著當時的女友,從總統府偷偷出來幽會另一個女朋友。最後那個被甩的記者女友寫了本書噁心他。就是這個五十多歲的前女友,離開奧朗德,又帶著孩子跟別人好上了。

再前面一個,是那個薩科齊。別看薩科齊瘦小,能量可不小。競選總統的時候,他的漂亮老婆和競選小組裡的一個人好上了。當上總統後沒幾天就離婚了。可是薩科齊運氣不錯,沒有幾個月,就和已經是孩子媽的世界名模結婚,並且沒有多久還又生了孩子。

法國人對男女關係比我們看得開,基本沒有我們的那種忠貞不渝之類的概念。好就在一起,感情沒了,就放開對方。所以您說他們那裡哪有剩下來的女人呢?


登錄法國


東西方的文化思想,生活關念根本不同。中法之間的差異猶為大,好似南北兩極。在中國成家立業乃天經地義,先成家再立業然後平天下。可見娶妻生子是第一位的,也是安身立命的基石。所以,自然產生了剩男,剩女,剩鬥士,齊天大剩等等名詞。而法國是浪漫國度,崇尚性開放,大數不不願被婚姻束縛,釆取同居,性伴侶式生活,情濃愛深時共同生活但同時保持個體的獨立和自由,一但愛淡了,情沒了,一拍兩散各自去尋找下一任性夥伴。所以,法國根本不存在剩女一說。就拿近兩屆法國總統來說都沒有第一夫人,因為他們都沒結婚,只有同居女友。東西方的兩種思想關念沒有孰高孰低,孰對孰錯。只要各自國家的人覺得生活的輕鬆舒適即可。



張國富150139119


法國是一個多情而不濫情的國度,是一個對開放式婚姻接受度極高的地方,他們的婚姻始於情也止於情。請問一個能對婚姻和感情如此包容的國家,怎麼還可能有“剩女”這麼偏激的詞彙。


法國社會觀念包容度極高

他們對異性戀、同性戀、雙性戀、虐戀都無比寬容。他們沒有將性看作是骯髒的東西,更不會將性行為看作是傷害。

他們認為人可以愛上多個人,包括在不同時間愛上不同的人,和在同一時間愛上不同的人。

法國人浪漫多情,相當多的人出得光明磊落,毫不掩飾。法國男人出軌率高達50%多,女人出軌也達40%多。


法國女人天性解放

在法國,女人真正踐行了其輕浮的“天性”,“一些女性換了五任丈夫”,只要她們在戲院裡看上了某男士,就會主動出擊,約他去跳舞、消遣。

中法女人談美的差異

在中國,女人年過二十五不再談青春,年過三十五不再談年輕,年過四十,無論曾經如何花容月貌,就不再談姿色。她們忘記了女人可以永遠談美麗。

而法國女人的心思:她們不管活到什麼歲數,一定美麗到老。女人有各種老法,而法國女人,只希望能優雅地老去,所以法國沒有剩女。

比如年老的奧黛麗·赫本、戴爾·海頓等。而在法國,年老仍舊風姿綽約的普通女性比比皆是。


hello行走的荷爾蒙


法國有三分之一的女性是剩女!就問你想不想去!

胡哥不知道為什麼會有“法國沒有剩女”這種說法。

當然了,人家不叫剩女,而叫單身女性。

法國的單身女性有多少呢?據法國的社會學家讓·克洛德·考夫曼估算,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女性是單身!

是的,你沒有看錯胡哥也沒有寫錯,真的是三分之一,也就是有1000多萬女人是單身(法國總人口6000多萬)!

為什麼這麼多單身女性呢?

首先是,法國女多男少。


法國男性人口占總人口的48%,根本消化不完……

其次是法國女性還特別獨立。

舉個例子你就知道她們有多獨立。

法國女性不論年長的還是年少的,她們在思想和經濟上都很獨立,尤其是經濟獨立。

婚姻不順利就離婚,不想結婚就不結婚,一輩子不結婚也沒人說什麼。

再加上家裡也沒有催婚的七大姑八大姨,結不結婚也沒人管,自然就沒有什麼“剩女”的說法。

社會對女性是不是單身也很寬容,單身是你個人的自由,別人無權干涉嘛!

其實,這些單身女性表現出來的更像是中國以前用來形容單身青年的詞,叫“單身貴族”。

當然啦,單身也給她們帶來了一些方便,比如男朋友看不順眼就隨時可以換。

總結一下,法國不是沒有剩女,只是沒有歧視剩女的人。

最後胡哥想說,單身或者結婚都是你自己的生活,是你自己的選擇,你的生活應該由你做主,而不是聽從別人的指指點點。


你還想了解哪些和老外有關的話題呢?歡迎向胡哥提問!

長得好看的都點讚了,你還在等什麼呢?

【看老外,找胡哥!想看更多老外在中國的逗比生活,歡迎關注嘿老外頭條號!】


嘿老外


剩女,顧名思義就是剩下來的女人,是到了結婚年齡還沒有把自己嫁出去的女人,之所以剩下來,多少是有些原因的,要麼是條件太好,要麼是條件太差,這是從客觀條件來說,而從精神層面上看也是有因可尋的。剩下來條件太差,所以沒人看得上;條件太好,所以沒人敢追。剩女這一說法主要是中國人提出來的,法國人並沒有剩女這一概念。

而法國女人,二十歲活青春,三十歲活韻味,四十歲活智慧,五十歲活坦然,六十歲活輕鬆,七八十歲就成無價之寶。法國是個注重浪漫的國家,在他們國家結婚是自由的,不需要父母同意,彩禮這些程序,也不注重外表,家庭什麼的,只注重感覺。很多法國情侶都不結婚,直接同居在一起;有些結婚也會因為感情不和而離婚,離婚之後也能很快的再戀愛再結婚。在法國,女人非常注重男人是否有紳士風度,是否幽默,興趣愛好是否相同,彼此之間是否相互吸引。

法國的單身女人很多,但和剩女完全是兩個概念,人家那是單身貴族,自由萬歲。法國女人到了一定的年齡段,因為職場、人生經歷、經濟基礎各方面的積累,才會從裡而外散發出一種成熟、沁人心脾的魅力。這種歲月積澱出的修養和魅力,飽滿熱情,耐人尋味。

另外,法國女人追求時尚美麗,她們認為女人有權利展示生命的美麗,那是女人應有的尊嚴。她們覺得一定要讓自己優雅的生活,優雅的老去。所以,即使到了三四十歲沒有結婚,對於她們而言也是很正常的。


巴黎八卦資訊


剩女應該是我們國家的產物吧,法國沒有剩女一說。



在我國,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如果超過一定的年齡還沒有娶妻或者嫁人就會被人稱為剩男或者剩女。

而在法國,沒有人要求女人必須在哪個年齡之前必需嫁人,不然就是剩女。這主要是由法國的文化決定的。



法國人結婚的只是小部分,大部分人都選擇同居而不結婚。如果哪天兩個人過不下去了,或者其中有一個人出軌,他們就會選擇分手,根本用不著離婚這麼繁瑣。她們生的孩子和婚生的孩子一樣,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她們也不擔心分手後孩子養不好,因為法國國家會支持那些單親媽媽,在經濟上回給予援助。



所以說在法國,女人的地位和男人是對等的,而且有國家給予經濟上的照顧,使得女人即使獨自扶養後代,也不會有壓力。男人和女人之間完全是因為愛情而結合的。



法國女人一輩子都過得很優雅,很注意保養,就是到了60多了,也不怕沒人要。在法國街道上經常會見到打扮入時的老太太,優雅得過馬路,一點都不落伍。中國女人在年輕的時候會打扮自己,年紀一大,臉上有了皺紋,或者太過忙碌,就疏於打理,慢慢的就變成黃臉婆,就沒有人要了。而法國女人完全不是這樣的。



法國女人在一生中,都會有人去追求她們,只要他們願意,就不會單身。她們也就從來不可能淪落為“剩女”。


流水飄香2


不光法國沒有“剩女”,整個西方世界都不會把大齡未婚的女性稱為“剩女”。無論是未婚女性自己,還是已婚女性或男性,都拒絕給有另外一些生活觀念和生活狀態的人貼標籤。


“剩女”是中國獨有的概念和稱呼,就兩性關係而言,它不是一個平等的、對女性足夠尊重的概念。尤其是這個所謂的“剩女”,不過27歲。27歲沒結婚就被稱為“剩女”,與西方的戀愛觀、婚姻觀、價值觀,有很大的不同。

1986年,美國的《新聞週刊》刊登了一篇專題文章稱,年滿40未婚的婦女,比那些已婚的婦女,更容易成為恐怖分子攻擊的目標。文章引發了強烈的抨擊,迫使《新聞週刊》不得不鄭重其事地刊登道歉聲明。

2010年,作為對前述文章的跟蹤,《新聞週刊》又刊發了一個調查報告,稱1986年的文章中調查的40歲的單身婦女,已有三分之二結婚。2015年,聯合國的一項調查表明,美國25-29歲的婦女,超過半數是單身。

法國的這個比例是65%,英國和日本分別為74%和70%,都大大超過美國。所以,他們不會認為27歲還沒有結婚就已經“剩”下了。相反,他們認為,這些女性過著更自由的生活,用良好教育和工作技巧為社會服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與此相對應的是,洛杉磯前任副市長、華裔美國人喬伊·陳出版過一本書《30歲以前別結婚》,在美國成為暢銷書,被稱為新時代美國婦女獨立和勵志宣言。她自己也被授予當年的“年度傑出婦女”稱號,不是因為副市長身份,而是因為暢銷書作家身份。

英語有“spinster”一詞,是老姑娘、老處女的意思。但是,2004年,英國在修改《民事伴侶關係法案》時,用“single”(單身)一詞,取代了spinster。小小的例子,也可以管窺西方文化對所謂“剩女”的態度。


世界真的很大


這問題問的,如果我問一句說美國的野生大熊貓為啥不吃竹子?一定會被人當傻子,因為美國壓根沒有野生大熊貓。

那法國為啥沒剩女,這問題跟我上段提問差不多。因為法國的兩性關係極為開明,從來不覺得女性一定要結婚,除了婚姻,可以單身,可以戀愛,可以同居,都是社會普遍認可的兩性狀態。

小時候讀名著,比如《紅與黑》,《基督山伯爵》,《包法利夫人》等等,裡面有很多情婦情夫的情節,小時候單純,就覺得這種關係怎麼可以堂而皇之的寫書裡呢,這幾個作者都是法國作家。然後看了一下法國那個時代的歷史,發現情人在那個時期的法國是十分普遍的存在,上到國王貴族,下到平民百姓,沒個情人都不好意思打招呼。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大思想家,大文學家,比如說伏爾泰、盧梭、巴爾扎克等等,皆有情人。法國人民對此特別寬容。

可以說,法國人的浪漫情懷是有歷史淵源的,即使在今天,法國人民對兩性關係仍是極為開放。遠的不說,前總統薩科齊,就有幾段婚姻,最後還娶了意大利美女,就這估計連一向標榜開放民主的美國都做不到,但是法國人民卻津津樂道。

所以剩女這個詞,如果對法國人去解釋,估計人家根本無法理解這詞。壓根不存在的東西怎麼會有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