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的几十万大军进入九宫山后凭空消失了吗?为什么?

用户58703812931


我的答案是否定的,为什么?因为李自成的几十万大军是活生生的人,不是空气。那么,李自成从北京败逃后,几十万大军退到湖北通山县九宫山后去了哪里了?

话说崇祯煤山上吊后,李自成进了北京。明朝灭亡。但是平南王吴三桂手中还有五万兵马,并且奉诏进京救援崇祯,谁知道刚走到山海关附近,崇祯上吊死了。部队于是驻扎在了山海关,原地待命。吴三桂心想,皇帝都死了,我该何去何从呢?



▲李自成

恰好这个时候,李自成派人来招抚吴三桂。许诺他京城的老婆孩子和父母不会受到伤害,财产会得到保全,只要归服,还做他的平南王。这时还有一个人向他伸出了橄榄枝,这个人就是大清的睿亲王多尔衮,清朝早就有问鼎中原的野心,只不过一直被明朝打压在东北一隅。现在明朝灭亡了,大清想下山摘桃子,也想把吴三桂拉过来。

面对来自两个方向的诱惑,吴三桂权衡利弊,决定投降李自成。

这时吴三桂既然同意投降了李,李就应该派自己的部队接手山海关的布防,以防不测。可是他没有这样做。也许是李自成太轻敌了,也许是他正忙着在京城搞崇祯留下的漂亮妃子呢?总之李自成犯了一件大错。

随后事情发生了变化。京城的局面有点失控。想想也是,一帮穷人造反,见到宫中如此豪华,谁不忙着抢财宝呢!长年累月见不到女人,现在允许连抢三天,谁还管山海关布防这事呢!就连李的高级将领刘宗敏都红了眼,见到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不管不顾霸王硬上弓,弄到自己府中了,来了个金屋藏娇。更有甚者,为了敲诈更多的钱,把吴三桂的老爸吴襄扣押并打的死去活来。



▲陈圆圆

吴府有个机灵的管家,趁看守不备偷偷骑马跑出了京城,一口气来到山海关告诉了吴三桂。吴三桂冲发一怒为红颜,决定降清。

接下来有好戏可看了,李自成带义军到山海关剿灭吴三桂,结果吴三桂打开关门,迎大清军队进关。李自成在双方夹击下,战败逃回了北京城,随后匆匆穿上龙袍称帝。当了仅仅18天的皇帝。于1644年四月三十日逃离了北京,经固关入晋返回陕西西安,李自成想回到老家继续当皇帝。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多尔衮和吴三桂不答应。顺治二年,也就是多尔衮的侄子入关称帝的第二年(1645年)二月。清军攻破了潼关,李自成一看老巢不保,他很果断“弃城别走”。放弃西安,经蓝田、商州、武关入湖北襄阳。

不久襄阳也被清军包围了,李自成放弃襄阳、武昌,继续往南退。五月初退到了湖北通山县九宫山区。部队清点一下还有不下10万人马,(问题来了),这些部队何去何从呢?几十万的军队总不能这样被一点点消灭吧!过了十几天后,部队没有凭空消失,而李自成凭空消失了。

【十几天后,当大顺军再次离开九宫山区继续转移时,队伍里从此就再不见了李自成的身影。】



这些部队去了哪里了?李自成去了哪里了?

原来这十几天李自成召集高级将领开了一个会议。会议上李自成说“现在咱们唯一的出路就是联合抗清力量,否则会被多尔衮一点点消灭。”将领说:“我们和谁联合呢?”李:这个问题我也想了许久,最初我想到和四川的张献忠联合,但是又怕他“念旧恶”,毕竟咱们和他有过矛盾;

和南京的朱由检南明政府合作,现在小皇帝荒淫不理朝政,现在大权操纵在马士英和阮大铖手中,咱们去还不被二人迫害而死?

现在只有到湖南找何腾蛟比较稳妥,何腾蛟占据西南半个中国,他拥立唐王朱聿健为首领抗清,势力还是很强大的,只要和他联手,大清就不能统一南方。既然如此,咱们就去湖南吧!众将异口同声的说。

李自成深深叹了一口气,说道:“关键是部队我不能带领着去,众将有些不解望着他。“你们想想看,我逼死了崇祯,唐王朱聿健能容得下我吗?再者说了,何腾蛟是唐王的大臣,我现在的身份是皇帝,你叫皇帝如何投降臣呢?让皇帝给臣子说好话,我抹不开脸。”



▲奉天玉和尚与陈圆圆

这样吧,我决定出家当和尚,部队由李锦和高必正统领,明天一早就出发。众将无奈依依惜别。

第二天,部队中再也不见李自成的身影了……

以后这几十万部队和何腾蛟联手抗清,最后拥立唐王朱聿健做了第二位南明皇帝。

也就是说,起义军退到九宫山的几十万大军没有凭空消失,消失的是闯王李自成,李自成到底去了哪里了?我认为出家当了和尚,他就是后来的奉天玉大和尚。当然,历史上李自成去向始终是个谜!

【不一样的历史解读,不一样的知识分享。欢迎转发、留言、关注】


秉烛读春秋


事实上,闯王不是李自成,而是高迎祥,李自成只是高迎祥手下一个将领,一个有能力的将领,一个高迎祥委以重任的将领,李自成会打仗,但是不会管理,高迎祥属于管理型人才,不会打仗,但是会带人。但是历史给他了开了个玩笑,高迎祥不会打仗,却被仇恨冲昏头脑,竟然自己带兵去偷袭明军,而明军的将领确是大名鼎鼎的孙传庭,高迎祥直接就被拿下斩首。

然后让李自成带路起义军,虽然依靠高迎祥的余威,李自成还能带起来部队,但是到了北京后,李自成的短视就暴漏了,他根本不会笼络民心,只会杀人。最后失去人心,起义部队一哄而散,他自己也被地主武装抓住斩首。

孙传庭也是一个厉害的人物,他是拯救大明最后一个希望,但是崇祯怕他佣兵自立,就罢免了他的官职。

知道最后,李自成打到河南,崇祯才让孙传庭带兵去打李自成,却不给孙传庭时间,直接就让他去打,孙传庭没办法,在毫无准备,毫无计划的状态下和李自成军队硬碰硬,李自成也是会打仗的,然后孙传庭阵亡,孙传庭死,大明亡。


咳咳咳咳73494


1645年,李自成在清军两路夹击之下,想往湖南进军,途径湖北九宫山,他的生命在正史中就终结在这里。

一个死亡,两种表述。

李自成的死讯被清军英亲王阿济格上报为“自缢而死、尸首腐烂不可辨”。南明朝廷得到的兵部尚书何腾蛟的上报则是“将其斩首、首级丢失”。

在民间,各类传说更加层出不穷,被山民伏击说、出家成为奉天玉大和尚说都是主流说法,也有传言他逃回了陕西甚至甘肃一带,隐姓埋名,子孙绵绵。

李自成成为“先帝”后,手下大顺军余部各地尚有20余万,主力奉李自成三弟李自敬为“太宗皇帝”,坚持继续抗清,但李自敬威望不高,大顺余部从此失去了主心骨,各自为战。

其中,李自成的侄子李过在清朝和南明的“

联合”招抚下,投奔了南明朝廷,所部自此成为“忠贞营”,南明隆武帝感念其赤心一片,封他为“兴国公”。

李过死后,所部领袖又换成了李自成的小舅子高一功。

忠贞营因为它的出身问题,不可能被南明朝廷真正信任,反倒受到其他南明军将领的排挤,转战贵州时,高一功在与地方武装作战时阵亡,部下李来亨接任。

李来亨看清形势,脱离了南明永历政权的战斗序列,率领数万士兵辗转来到了川鄂边境的长江三峡一带,在这片地区,各路抗清人马续写了一篇抗清传奇。

李来亨与刘体纯、郝永忠、袁宗第等各路闯王余部会合,大家共推举刘体纯为首领,组成了夔东十三家,除了闯王余部、张献忠的大西军余部、其他地方义军甚至南明政府军也多有加入。

“夔东十三家联军一度发展扩大到了二十余万人马,借助山高林密、道路艰险与前来围剿的清军长期周旋,势力最壮大的时候,领地面积结连二十余县。

由于地理位置处于清政府的包围之中,清政府开始也没有着力围剿,先是荡平了其他各地的局势,最后才选择来啃这块硬骨头,再加上十三家的英勇抵抗,这片国中之国最终坚持了二十年之久。

一直到了康熙初年,清廷对夔东十三家才收紧了绳套,开始多路并进展开大规模围剿,康熙二年冬,刘体纯兵败自缢身亡,多家将领战死,少部分降清。康熙三年,硕果仅存的李来亨部也被全面包围,李来亨让部众分散突围,自己则携全家老小纵火自焚,以李自成余部为主的夔东十三家正式落下大幕。


历来现实


说来也有意思,闯王李自成的墓地在全国竟然有四处,而后人编纂出来的说法更是神乎其神。无论是明史,还是绥寇纪略、永历实录等等诸多史籍之中的记载,闯王的确是死在了九宫山。而他的十万大军一路溃败,所剩无几,在闯王死后隐居在九宫山附近。

1926年,郭沫若路过九宫山,曾凭吊过李自成,明确指出了李自成死在了九宫山。解放之后,通城县为李自成修了墓,郭沫若还专门前来题字。不过这墓还没建多久,就有专家反驳道:在通山县被程九伯打死的李延才是李自成。郭沫若见此,马上就发了声明否定了自己从前的判断,人云亦云将李延便是李自成一说编进教科书之中。

通城和通山为了一个李自成之死明争暗夺,通城民间为了证实李自成确实是在九宫山被人打死,在九宫山附近搜罗了数千件大顺朝的遗物。这些遗物大多数来自通城县附近的人家,原来这里都是李自成亲属的后裔还有大顺军队的遗民,由此可以证明,李自成的大军并没有离他远去,而是在这里默默守着他。

这些大顺朝的遗物大部分是来自于明朝皇宫,还有当年李自成军队从官府和富豪手上缴获而来的战利品,在上面都加刻着大顺国的年款。这其中就有相当数量的大顺朝的信函、文书等原始的文字材料证明李自成确实已经死在九宫山,而并非出家或者隐居,这些大顺朝的资料记载和明史之中的记载是相吻合的。

当年李自成从北京一路溃逃到九宫山,沿途被清军和吴三桂夹击,李自成和大部分的部队失去了联系。加上当时李自成军中鼠疫横行,一路上死伤严重,到了九宫山元帝庙,李自成被当地人打死之后,这些随行的军士没有了领导之人,只得就地解散,隐居在附近。

李延是李自成的侄子,大顺昭侯,不可能是李自成,夹山寺的那位和尚更像是牵强附会,没有实际证据证明。李自成另一个侄子李过在隐居之后曾写下祭大顺皇帝文、永昌遗恨录等等证实李自成已死的文献,另外李过还曾经画过李自成的墓葬图。

另外,像李自成这般的人物,如果真的想要隐居养精蓄锐的话,绝对不会对外放出自己已经死了的话来。他明白只要自己一死,那些被冲散的大顺军就没了主心骨,早就散了。而郭沫若自我打脸,将野史写进教材的做法,确实有失考量。


木剑温不胜


李自成的大顺军在巅峰时,号称有百万之师,但实际上能上阵杀敌的,也不过十多万军人。在李自成得知吴三桂降清后,发觉大事不妙,急忙调集军队前往山海关主动出击。

当时李自成从北京城选调的精兵,也就有十万人左右,经过一路奔袭,数日后与吴三桂展开激战。正在双方打得难舍难分之际,郭尔衮率清军支援吴三桂,使得李自成的大顺军惨败。

李自成收拢残兵败将,往北京撤退,此时已经不足三万人马。而清军也沿着李自成溃逃路线一直穷追不舍。最终,李自成没能守住北京城,开始向南溃逃。在这一过程中,已经不断有人在途中逃散,加之战斗减员,李自成身边已经没有了往日的气派,更像是一直仓皇出逃的残兵。

当这支队伍到九宫山后,李自成也走到了人生中的尽头。流传较广的一种说法是,李自成和几名手下逃窜途中,九宫山当地的一伙人看中了他胯下的战马,因而设伏杀死了他。一代闯王死得十分憋屈,就如同《亮剑》中的魏和尚一般。

另一种说法时,当时李自成眼见自己大势已去,索性就在九宫山上吊自尽了,算是与崇祯帝做了伴儿。不过,这个故事中李自成显然要更加凄惨,当他的尸身已经开始腐烂时,又被割下了脑袋,送往清军手中。

不管是哪种说法,李自成命丧九宫山时,身边都没有什么几十万大军。而且,当时李自成在逃窜途中,身边士卒离心涣散,也对李自成丧失了信心。最终,这位大顺的皇帝算是梦断九宫山了。


夕阳下的晚枫


李自成并没有死!而是顺利逃脱了清朝追捕!

按清朝的报告,李自成兵尽力尽,最后仅带亲信20人,窜入九宫山中,被村民围困,无法脱逃,自尽而死。当时追击李自成的清朝靖远大将军阿济格派人前去验尸,而尸体已经腐烂,无法辨认了。

但是,这个“遇难”说却难以令人相信。因为李自成十分骁勇,一直是官府的死敌。想围攻死他尚不容易,何况令他自杀?而阿济格报告中说是“尸朽莫辨”,纯属是一句托词,只是为了给清王朝打一剂定心丸。

李自成退居湖湘时,他的手下还有40余万兵马,驻九宫山一带至少也有数万人,说他仅带20名亲信,与事实明显不符。况且,如果李自成真的被杀,他的几十万大军岂能善罢甘休?九宫山能平静吗?然而,事实上,当时九宫山很平静,那几十万大军也很平静。因而,从反面证明,李自成未死!这种平静只是他的一种掩护,是他的命令。

据推测,放出李自成自杀的消息,是李自成与其部下搞的一个缓兵之计。一方面,扬言李自成已死,可以打消南明王朝对这支大军的敌意,下一步可能联合抗清;另一方面,使清王朝以为,心腹之患已除,放松警惕,一旦时机成熟,李自成可东山再起。

但是,隐藏起来的李自成没有想到清王朝在短短时间之内就统一了中国,如此强大的兵力使他震惊,同时,隐居生活也使他渐渐脱离了血腥的沙场,认识到了平静和平和,也许是他再也没有起兵的原因。因为,有分析认为,他隐居时是去当了方丈,潜心于佛学。

据说,清朝初年,即将上任的云南同知张琼伯在赴任途中,游访石门夹山寺,与寺中方丈谈古论今,颇为投缘,相见恨晚,视为知己。几年后,他又重访夹山寺,却得知方丈已死。悼念之中,方丈的徒弟告诉他:那方丈就是威震天下的闯王李自成。在九宫山替死的是他的部将孙某。

清末以来,一些寻访李自成遗迹者,在石门等地发现的诗词、断碑、出土文物上,也找到了这位方丈的一些诗句,如:

“金鞍玉镫马如龙。”

“子门徒已数千指中兴。”

“况值戎马星落雨旧天。”

全然不是和尚心境与口气,倒很像是戎马出身的帝王的口气。

但是这只是他去向的一个说法,李自成和他大军之谜,已成千古悬疑。


张博力


李自成被吴三桂与清军联手打败后,撤出了北京城,退往老巢西安。但由于受到了清军的穷追猛打,最终放弃了西安,往东南撤退,想要取东南为根据地,再争天下。他也确实进行的挺顺利,逼走了左良玉,占领武昌,有复苏之迹。

但还没完全喘息过来,清军就又打来了,而且是水陆并进,顺便还切断了李自成往东取南京的路线。

于是李自成只好又放弃武昌,向西南进军,准备转入湖南再做打算,大顺军在过湖北通城九宫山时,李自成率轻骑几十人登山探路。

但倒霉的是,他居然在探路时被当地土民武装姜大眼带人给杀了。农民出生的李自成居然最终死于农民之手,时也!命也!其实李自成怎么死的一直是个迷,这种死法只是其中的一种,也是都比较认可的一种。

李自成死于九宫山后,手下大顺军余部本来是奉李自成三弟接班的,但由于李自敬魄力与能力都是不够格的,大顺军觉得跟着他没出息,于是根本不听从其指挥,大顺军这个时候其实已经不能被称作是大顺军了。大顺军算垮了,军队走向分裂解散,各奔前程了。

他们有些就直接在九宫山隐居起来重新当上了农民,这个是很有可能的,据考古学家考证,九宫山有很多大顺军曾生活过的遗迹。

又或者是找个山头落草为寇了,毕竟在乱世落草为寇是很常见的。

有些也有可能会投降清军,毕竟当时一直被清军追着打,难免有些会被清军打怕,最终选择投降了清军的人。

或是投降南明,投靠南明的可能应该比较多,因为投靠南明是继续与清作战的最好归宿。像李自成的侄子就投奔了南明朝廷,所率原本大顺军被南明皇帝赐封“忠贞营”。

总之九宫山的大顺军是树倒猢狲散,各自散去,大顺军不在了,都各自有了归宿,换了个行头、新身份继续生活,倒是给人感觉像是消失了一般。

李自成当时由于被土民武装所杀,被秘密埋葬,而李自成的大顺军为了给李自成报仇,又将九宫山附近全部土民都杀光了,也导致很多人不知道李自成死了。这就又有了一个传说,李自成带着自己的大顺军通过九宫山的一个暗道,去了一个世外桃源,并在那里生活下来了。


夏目历史君


李自成牺牲后,大顺军当然没有消失,但却始终没有形成一个自己的领导核心。

1645年李过率领的大顺军余部与隆武帝联合,赐名“忠贞营”。李过封兴国侯,不久李过病逝,高一功成了领导人。但忠贞营在南明始终倍受歧视,高一功不愿依附孙可望,又不想投降清廷,于是北上夔东,与其他的大顺旧部会合。

1646年高一功中毒箭身死,李来亨率军到达夔东,此后大顺军余部基本会合,被称为“夔东十三家”,其弱点仍然是没有强有力的核心,南明又故意在封爵上封了一大批公侯。

南明永历帝被吴三桂杀死后,大顺军余部依然坚持抗清,直到1664年被清军消灭,领导人李来亨先杀妻子,后自杀,从此大陆的抗清运动结束。

大顺、大西与南明联合后,气节远胜原来大明的官军,如果大明官军都有如此气节,南明绝不会只坚持二十年。


心向青山




1637年,李自成被洪承畴和孙传庭的大军击溃,带着自己仅剩的17个人逃进了陕西东南商洛大山。

1639年,李自成和张献忠再次起兵,李自成从商洛山中率上千人马杀入河南。一路上到处收留饥民,迅速把军队扩展到数万。

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军扩军的速度都非常快,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把所到之处的东西抢光,房子烧掉,胁迫农民只好跟着他们走。

这样的军队往往规模很大,行军的时候拖老携幼,牵着牛,扛着行李。机动性很差,行军速度很慢,战斗力很弱。因此关宁的2000人就可以击溃十几万农民起义军。

差不多李自成的上百万起义军,也是这么来的。



当然李自成之所以能从几十路农民起义军中脱颖而出,他也确实组建了几次能征善战的部队,比如铁甲军等,但数量都只有几万,精锐部队加在一块大约也就十几万。

当李自成攻下北京后,又发动了对山海关吴三桂关宁铁骑的战役。随后被多尔衮的大军在背后偷袭,李自成的军队溃不成军。

因为李自成是流寇思路,没有建立自己稳固的根据地。在明军、清军和各地团练的围攻下,李自成手下所谓的百万大军如鸟兽散。

李自成指挥自己的嫡系部队流窜到了湖北九宫山地区,被当地的团练武装杀死。群龙无首,他仅剩的几万部下就迅速分化成了几股势力。



张鼎和田见秀领导自己的军队在青在清军的诱降下,成了伪军,为清兵南进充当了马前卒。后来有一部分人被编进了汉八旗,成为了满清统治汉人的走狗。

高一功和李来亨带领自己的军队转战到了广西,高一功战死,李来亨率部在川鄂边区坚持抗清斗争。


此前转战湖南的刘体纯和赫摇旗部几经辗转,最后也来到了川鄂边军,实现了梁子祁军的大联合。他们以兴山县茅麓山为中心,组建了有20多个县的抗清基地,拥有数万军队,被称为虁东13家。

也有不少人对当时的形势比较悲观,又不愿意投降清政府。他们就在九宫山附近隐名埋姓住了下来,几百年下来就在这一地区生根发芽,形成了很大的势力。前些年,考古学家曾在这里找到了很多大顺政权当年的遗物。


新知传习阁


李自成牺牲后,大顺军当然没有消失,但却始终没有形成一个自己的领导核心。

1645年李过率领的大顺军余部与隆武帝联合,赐名“忠贞营”。李过封兴国侯,不久李过病逝,高一功成了领导人。但忠贞营在南明始终倍受歧视,高一功不愿依附孙可望,又不想投降清廷,于是北上夔东,与其他的大顺旧部会合。

1646年高一功中毒箭身死,李来亨率军到达夔东,此后大顺军余部基本会合,被称为“夔东十三家”,其弱点仍然是没有强有力的核心,南明又故意在封爵上封了一大批公侯。

南明永历帝被吴三桂杀死后,大顺军余部依然坚持抗清,直到1664年被清军消灭,领导人李来亨先杀妻子,后自杀,从此大陆的抗清运动结束。

大顺、大西与南明联合后,气节远胜原来大明的官军,如果大明官军都有如此气节,南明绝不会只坚持二十年。

也有另外一个说法,据史料记载,李自成率百万大军攻下北京后,以为天下已定,纵情享乐,军纪涣散,此时多尔衮率清军入塞,边关告急,岂料祸不单行,义军大营中鼠疫暴发流行,死者甚众,此后李自成出兵山海关,遭到多尔衮与吴三桂的前后夹击,伤亡三万多人,李自成在称帝四十天以后无奈地率军撤离北京,此时李手中尚有几十万人马,但因鼠疫肆虐,死者不计其数,加之军心涣散,南逃途中,俱作鸟兽散,及至湖北九宫山,从者已寥寥无几,最后遭地主武装伏击身亡。

还有一个说法,多尔衮的军队打开了北京城的城门之后,李自成率领军队到了九宫山一带,可是李自成和他的几十万军队自从进入了九宫山一带,便彻底地失去了踪迹,谁也不知道他们究竟去了哪里,换句话说闯王的结局究竟是什么。

或许因为这九宫山一带有着它的玄妙之处,李自成和他的军队藏在这九宫山之中过起了"世外桃源"的生活,又或者李自成是改名换姓了。当然了,这些只是我们对李自成最终结局的猜想罢了,并没有什么具体的历史依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