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堯殺孫嘉誠後為什麼雍正就開始動年羹堯了?

大別山蜂蜜農家自銷


既然提到孫嘉誠,那就是說的《雍正王朝》這部電視劇,那麼咱就按照劇情的邏輯而不是真實歷史的邏輯去分析雍正為何殺年羹堯。

年羹堯平定西北,為滿清立下了大功,尤其幫助雍正穩固了皇位,所以,雍正在詔書中說,年羹堯是大清的恩人,也是他的恩人。年羹堯得勝回朝時,雍正組織了盛大的歡迎儀式,不僅親自前去迎接,還讓百官跪迎年羹堯。

但從這一天開始,年羹堯就開始讓百官和雍正不高興了。

讓百官不高興的是,百官跪迎他,他卻仍然端坐馬上,傲視百官,恍若帝王。這讓錚臣孫嘉誠特別惱怒,作為御史,他當場就表示要參劾年羹堯。

讓雍正不高興的是,年羹堯手下的將領覲見雍正時,雍正讓他們卸甲,他們卻不敢。直到年羹堯讓他們卸甲時,他們才敢卸甲。

對於這個小插曲,雍正當時雖然沒有表現出什麼,但當晚,他去了年妃的寢宮,非常冷酷地讓年妃脫衣服,但他用的詞語是:卸甲。

年妃是年羹堯的親妹妹。雍正把年羹堯讓他受的氣,全發洩到了年羹堯的妹妹身上。

此後,孫嘉誠果然參劾了年羹堯。但當時雍正還需要年羹堯領兵,因此只得呵斥了孫嘉誠。但在心裡,雍正是讚許孫嘉誠的。

年羹堯返回西北前,雍正請年羹堯吃火鍋,提出了裁兵、減少軍餉、在西北自籌軍餉、在西北推行攤丁入畝等四個意見,但全被年羹堯頂了回來。但最後一項,年羹堯不得不同意:雍正把孫嘉誠派到了年羹堯身旁,為他掌管財務。

這其實是一個信號:雍正不信任年羹堯了,派心腹孫嘉誠去盯著他。

孫嘉誠相當於雍正派過去的欽差大人。

可是呢,年羹堯絲毫不給雍正面子,不但不支持孫嘉誠在西北四省推行攤丁入畝的新政,後來竟然殺了他。

這相當於打雍正的臉。

與此同時,孫嘉誠被殺,引起了京城清流的極大憤慨,他們為孫嘉誠設立靈堂,前去參拜的京官連綿不絕。這些京官紛紛給雍正上摺子,要求拿辦年羹堯。

原本,年羹堯只是雍正府上的包衣奴才,他能夠飛黃騰達,唯一的後臺就是雍正。如今,他既失去了雍正的信任,又引起了百官的官憤,怎麼會有好下場呢?

而此時的西北基本已經平定,年羹堯已經並非不可替代。於是,雍正讓嶽鍾琪代替了年羹堯。

為了平息百官之憤,雍正只好一次次加碼對年羹堯的懲罰,從降為杭州將軍(從一品),一直降到守城門的小兵(不入品),最終賜死他。

年羹堯一步步走入死地,與他的個性有很大關係。他信奉“活得轟轟烈烈”,絕不低頭。

當初,年羹堯德勝回京時,雍正曾對他說過幾句客氣話:按說,封你個異姓王也不為過,但自古異姓王都沒有好下場啊。

從當時年羹堯的神情來看,他彷彿真的認為自己應該受封異姓王。這個細節,展示了年羹堯雄壯的內心。與後世同樣立下不世之功卻畏畏縮縮的曾國藩相比,年羹堯堪稱大丈夫。

但是,年羹堯被殺,曾國藩善終。世間事,就是這麼無奈。


趣談秘史


孫嘉誠是影視劇《雍正王朝》中的人物,其實真實歷史上的孫嘉誠叫孫嘉淦。

孫嘉淦是一個敢於向皇帝說真話的大臣,而且還是一個青天大老爺,此人經歷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三朝不倒的元老級別的人物。

孫嘉淦也是學霸,進士出身,擔任過翰林院庶吉士,之後被皇帝看重,六部裡最高的尚書他幾乎都擔任過。

其實,正史中孫嘉淦沒有死在雍正前面,雍正和年羹堯都死了,孫嘉淦依舊沒有死。

我們接下來來看看為什麼雍正王朝裡面,孫嘉誠死後,雍正動年羹堯。

其實,雍正殺年羹堯是因為雍正雍正已經忍無可忍了,年羹堯徹底突破了雍正的底線。

年羹堯是雍正年間權傾一時的人物,他得勢的時候,咳嗽一聲大臣都得嚇的不行,雍正皇帝也非常寵愛年羹堯,不讓任何人彈劾年羹堯。

而孫嘉誠的彈劾打破了雍正皇帝的要求,對於孫嘉誠的彈劾,年羹堯根本不剛在心上,在年羹堯看來這只是螞蟻撼大樹自不量力。

雍正王朝裡關於孫嘉誠彈劾年羹堯也是充滿了傳奇色彩,風雨交加,雖然是文學創作,但也表明了年羹堯敗亡的跡象。

孫嘉誠頂著烈日和大雨死劾,但雍正依舊放過了年羹堯,而年羹堯依舊我行我素,正式因為他多行不義,最後失去了活命的機會。

他不知道,有時候一個稻草都能夠將駱駝壓倒,雖然孫嘉誠只是一個小小的御史言官。

然而,就是這個不怕死的言官,卻成為眾臣的楷模,成為清官中的佼佼者,孫嘉誠死了,所有的大臣怒了,他們聯名上奏,雍正不殺年羹堯,天理不容。

年羹堯的死完全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而孫嘉誠的死只不過是一個導火索,所以孫嘉誠一死,雍正藉著這個臺階,把年羹堯也弄死了,這在文學敘述上是一種很好的過度。


史家吟唱


在雍正王朝當中,年羹堯在西北軍營中下手殺人一共有四次,三次成功一次未遂。

第一次是初到西北接管整個西北地區軍權時,年羹堯遭到了原西北滿洲名將富寧安公開的抵制,最後利用富寧安作戰失敗,將富寧安公開處決,一舉威震整個西北,年羹堯敢這麼做,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富寧安是十四爺的人!在年羹堯接管西北的初期,其本人就已經得到了雍正的默許,對待西北軍營中不服者,可直接軍法從事,甚至雍正與十三爺對話時,也提到必要情況下,可以犧牲一部分屬於八爺和十四爺勢力的軍隊,以徹底穩固年羹堯和雍正對軍隊的控制,也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年羹堯縱容富寧安孤軍前進峽谷,最終全軍覆沒,因為殺人之前年羹堯已經得到雍正的認可,所以這次處決年羹堯毫不猶豫,可算得上是雷厲風行。



第二次殺人是在西北大營中,接待從北京來訪的九爺和十個大內侍衛,因十個大內侍衛是雍正計劃安插在西北大營的釘子,又全部是皇親國戚,這十個人完全不把年羹堯放在眼裡,態度過於囂張並且觸犯軍營規矩和軍法,年羹堯不顧他們是皇家侍衛並且是皇親國戚的特殊身份,執意要在軍營中處決這十個人,但非常有意思的是,當自己下達了殺人的命令再次展現出自己雷厲風行的風格後, 卻給自己的親信桑成頂遞去一個眼神,示意他趕緊找九爺報信讓九爺過來求情,隨後九爺趕來求情年羹堯順勢下坡又放了那十個大內侍衛。



從這一點上來看,在西北戰爭沒有結束之前,仍需要皇上鼎力支持的年羹堯,對皇上派來的親信還是存在一定的顧忌,並且在大敵當前的時刻也需要與皇上聯合,在這一環節沒必要有皇上選擇交惡,所以年羹堯需要立威,但沒必要殺人。

第三次是在圍攻叛軍的戰鬥中,因為某省一位三品高官押送糧草延遲,年羹堯以直接影響作戰為由直接將該省級高官處決,年羹堯敢這麼做,一方面因為被殺者只是地方官員,背後勢力不強;一方面要送物資延遲的確觸犯軍法;但更重要的一點圍攻叛軍的戰鬥當時已進入最高潮階段,一旦獲勝雍正也會達到執政以來的最巔峰狀態,這個時候一旦有人誤事,年羹堯完全可以大下殺手, 不旦得不到皇上的怪罪,反而能借機震懾其他地方勢力。

從這一時期來看年羹堯雖然殺人無數,有些也是為了樹立個人威信,但同時也是為了促進西北戰事能夠更加順利的解決,這也是關乎雍正在朝野當中的威望,因此雍正不旦選擇默許反而暗中給與支持,在君臣雙方選擇合作的情況下,年羹堯雖然雷厲風行但也存在一定顧忌,所以也是有選擇性的殺人。

但在孫嘉誠的問題上,年羹堯卻徹底觸碰的底線,先不說之前在京城大擺功臣派頭,甚至不將皇權放在眼裡,朝堂之上毫無人臣之禮,這一時期由於年羹堯在西北已經獨攬整個大權,同一時間西北大捷所帶來的榮耀,年羹堯此時的心態已經發生了變化,甚至這一時候的她,已經忽視了他本人與雍正的關係身份,在他的眼中西北已經成為了他自己的獨立王國,雍正已經無權干涉做好自己的皇帝就可以了,所以在那次著名的火鍋談話中,面對雍正所提出的各項改革,年羹堯竟然以西北地區不合國情為由全部否決!囂張程度已經引起了雍正的不滿!



但這一時期的雍正還不打算與年羹堯完全撕破臉面,因此選擇了折中的方案,派遣孫嘉誠前往西北助年羹堯管理經濟,一方面是為了穩固自己的統治避免年羹堯在西北一家獨大,進一步分化行政方面的權力,另一方面也是利用孫嘉誠管理經濟的權限,以避開年羹堯的壓制,繼續在西北推行改革,對於這樣的目的,年羹堯不可能不會察覺,可年最終選擇的應對方案卻是:直接殺死孫嘉誠!

年的這個做法,徹底觸碰了導火索,此前他雖然號稱殺人無數,自稱有先斬後奏的權利,但事實上他的權利完全是在雍正默許的情況下才能發揮,所以他雖然不斷地實行先斬後奏的權力,但每次都有所顧忌不敢輕易觸碰紅線,但這一次年羹堯卻是大錯特錯,竟然公開把皇上直接派來的特使殺害,他的先斬後奏已經超過了雍正容忍的底線,而且也是對雍正計劃改革的執政理念進行公開挑釁,在這樣的情況下,雍正與年羹堯的翻臉只是時間上的問題了。。。


遼寧資深球迷


孫嘉誠是棋子,是底線,這對雍正和年羹堯雙方都心知肚明,雍正在試探年羹堯,年羹堯也在試探雍正,但是皇權的權威如何容你挑戰?終究是年羹堯動了自己。

1、派孫嘉誠去西北前線是雍正在“敲打”年羹堯,此時的年羹堯已經做事相當放肆了,如果這個人還能聽得進勸說就不會派孫嘉誠這麼倔的人去了,雍正希望孫嘉誠能夠打動年羹堯,孫嘉誠帶著的是雍正對年羹堯的最後一點苦心去的,但是年羹堯辜負了,聖意叵測。

2、殺了孫嘉誠雍正也保不住年羹堯了,孫嘉誠死後在京的那些清流文官便放不得年羹堯了,若年羹堯對不起雍正,雍正念在主僕幾十年會饒他一命,但是年羹堯偏偏要得罪歷來的文官集團,這是士林階級豈會畏懼你年羹堯的權勢,士林是統治階級官僚基礎,向來以衛道自居,即是天子也不會去得罪這個階級。

3、孫嘉誠逼著年羹堯去動自己。孫嘉誠、年羹堯、雍正都知道這趟西北行是幹什麼的,年羹堯不會輕易給自己惹麻煩,但是孫嘉誠逼著年羹堯殺了他,就是為了絆倒這個不可一世的權臣。

個人意見,歡迎大家批評交流指正!


長久緘默如雲漂泊


孫嘉誠是一塊試金石,是雍正用來確認年羹堯忠誠度的一把尺子。

孫嘉誠也是一個誘餌,是雍正用來誅殺年羹堯的一顆帶毒的誘餌。

年羹堯早年確實功勳卓著,也很忠心。

升任四川巡撫,成為封疆大吏的年羹堯,還不到30歲。對康熙的提拔和重用感激涕零,表示自己“以一介庸愚,三世受恩”,定當肝腦塗地,以報皇上的知遇之恩。

在後來的幾次西北平叛戰役中,年羹堯確實不負皇恩,打了很多次漂亮仗。

康熙年間,年羹堯協助胤禵,擊敗準噶爾部首領策妄阿拉布坦入侵西藏,為清軍提供了強有力的後勤保障;接著採用“以番攻番”的策略,親自派兵,平定了青海郭羅克地方叛亂,為大清西北邊陲的長治久安立下汗馬功勞。

(年羹堯劇照)

雍正年間,青海發生羅卜藏丹津叛亂,已是撫遠大將軍的年羹堯,坐鎮西寧親自指揮,用“分道深入,搗其巢穴”的奇策,一舉蕩平羅卜藏丹津,大獲全勝。

由此,“年大將軍”的名號傳遍西北邊陲,讓敵軍聞風喪膽,也讓朝野為之側目。

連戰連捷,橫掃西北邊陲,讓雍正視年羹堯為股肱之臣,從三等公飆升為一等公,總領西北軍政事物。

雍正視年羹堯為自己的“恩人”。下旨要求,後世子孫都要銘記“年大將軍”的功勞。年羹堯也開始參與朝中大事的決策,就連重要的官員任免和人事安排,雍正都會徵求年羹堯的意見,多次在奏摺批示中詢問年羹堯的看法,甚至邀請他回朝商議。

雍正還非常關心年羹堯及其家人。經常詢問他的身體情況,關心其父的病情。至於珍奇古玩,字畫書籍,更是隨時賞賜。

這時的年羹堯,體驗到了前所未有的浩蕩皇恩,猶如滔滔之江水,連綿不絕。所受的恩寵,曠古爍今,無以復加。

(雍正劇照)

年羹堯後來驕橫跋扈,不遵人臣之道。

凡是“年大將軍”所到之處,地方官吏都要跪迎,蒙古王公也不例外;他的公文,擅稱“令諭”;他贈送禮物,需官員“令北向叩頭謝恩”;雍正的聖旨,他居然不跪接,“不行宣讀曉諭”;甚至在雍正的面前也屢有不恭之態。雍正說他“無人臣禮”。

年羹堯開始大肆斂財,中飽私囊。

他剛任四川巡撫時,曾信誓旦旦的說:“甘心淡泊,以絕徇庇。”及至得到雍正的隆寵時,私慾膨脹,貪贓受賄,“公行不法,全無忌憚”。

實際上,雍正對年羹堯的不法行為早有覺察,還諭旨警告:“凡人臣圖功易,成功難;成功易,守功難;守功易,終功難。若倚功造過,必致反恩為仇。”意思是說,別太過分,毀了自己一生功名。

但年羹堯似乎對雍正的警告充耳不聞,毫無收斂之意。

於是,雍正把孫嘉誠派到了年羹堯身邊。

(孫嘉誠劇照)

孫嘉誠何許人也,皇帝都敢罵的直諫名臣,一生靠一張嘴博取功名的人。而且,孫嘉誠和年羹堯原本就是死對頭。孫嘉誠看不慣年羹堯的飛揚跋扈,曾因上奏彈劾年羹堯有“不臣之心”,被雍正罰跪在宮門外,如果不是大臣們為他求情,孫嘉誠早已身首異處。

這時,孫嘉誠的到來,既是雍正對年羹堯的一個警告,也是雍正對年羹堯的一個試探。雍正想知道,現在的年羹堯,還能否回頭。

當然,孫嘉誠能也是雍正拋給年羹堯的一個誘餌,如果年羹堯咬了這個餌,那麼,年羹堯自然就成了雍正刀俎上的魚肉。

結果很不幸,年羹堯栽在了孫嘉誠的嘴上,他把孫嘉誠殺了,他沒能抓住雍正拋給他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雍正沒有放過年羹堯給他的機會,在眾大臣一邊倒的討伐聲中,他給年羹堯羅列了駭人聽聞的93條大罪,條條致命。

念及君臣恩義,也為自己的聲譽著想,雍正最終賜年羹堯自盡。

雍正最後對年羹堯說:“爾自盡後,稍有含冤之意,則佛書所謂永墮地獄者,雖萬劫不能消汝罪孽也。”

可見,雍正殺年羹堯的決心是何等的決絕,而孫嘉誠,只是雍正對付年羹堯的犧牲品罷了。


張生全精彩歷史


孫嘉誠?不是孫嘉淦?他不是乾隆年才死的嗎?

至於雍正對年羹堯動了殺心,應該是在年被革了職去做杭州將軍的路上。老年的死純屬個人作的,把雍正氣瘋了,雍正都說了,蒼天可鑑,朕若負你,天誅地滅!寫這硃批的時候雍正血壓至少得220。

年羹堯應該是沒稱帝的心,但丫持寵而嬌,不守臣道,這就是找死呢。妄自尊大,違法亂紀這都是小事兒。西北連天一片雲,君是君來臣是臣。連黑道都知道得守規矩才能混江湖,他一個進士出身,官至四川總督、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還被加封太保、一等公的人不懂君臣之道?不知道你做臣子的本分是啥?懂規矩還不守規矩,更該死。而且這貨往杭州將軍任上,把雍正坑的不淺,話裡話外都是雍正對不起他,一點悔悟的心沒有,這雍正不殺他,雍正怎麼混?


喝龍井85918


雍正的兩個得力奴才,一個是李衛,另一個就是年羹堯,然而同樣倍受雍正恩寵的兩個奴才,為什麼李衛得到重用,並且活得好好的,而更加位高權重的年羹堯卻被雍正處死了呢?說到底,是年羹堯這奴才當了大官之後得意忘形,最後鬧得都不分高低貴賤主僕之分了,這在封建時期,特別是帝王之家是大忌,其實即便是在當下的官場,做人如果不知天高地厚,沒有上下之分,做人囂張跋扈,那麼必定不會有好下場…年羹堯的不知收斂為所欲為其實早就惹怒了雍正,只是當時迫於形勢雍正不得不忍著,而後來雍正之所以派孫嘉誠去給年羹堯打下手,那是雍正刻意安排的,因為他知道孫嘉誠脾氣倔強,剛正不阿,敢於直柬,而以年羹堯那囂張跋扈目中無人的性格不可能容的下孫嘉誠,雍正知道孫嘉誠此去必死無疑,只要年羹堯膽敢殺死孫嘉誠,那麼雍正便可以名正言順的除掉年羹堯,說到底,孫嘉誠只是雍正的一個誘餌,一個除掉年羹堯的誘餌罷了…


咀嚼寂寞101178516


中國封建專制主義王朝中,官吏只是皇帝治國統治的工具,凡對至上皇權形成威脅,就是引爆政治生命的“炸彈”,甚至搭上身家性命。

1723年10月,雍正皇帝登基時,青海和碩特蒙古部首領羅卜藏丹津發動叛亂,西北告急。這對皇位未穩的雍正來說是個不小的考驗。身為康熙朝的進士、翰林院的檢討、川陝總督、雍正帝大舅哥的年羹堯(年羹堯的妹妹是雍正帝的貴妃),被雍正重用而執掌西北軍務。雍正二年初,年羹堯下令諸將以“分道深入,搗其巢穴”之戰術,半月內即將叛軍打得落花流水,其首領羅卜藏丹津扮女人帶兩百多殘兵投奔準葛爾部,從此一蹶不振。

由此,“年大將軍”既威名天下,又成為雍正的膀臂和寵臣。 居功自傲的年羹堯,也開始專橫跋扈。譬如,他在西安的都督府弄得似朝廷一樣,他吃飯稱“用膳”,他給其他官員的行文也經常用皇帝才有的命令口氣,他任意舉薦罷黜官員,稱為“年選”……

忘乎所以的年羹堯,開始貪贓枉法、巧取豪奪、侵吞錢糧達白銀數百萬兩之多。有所察覺的雍正帝也曾幾次試圖挽救年羹堯,但得意忘形的年羹堯不僅我行我素,還暴露出他對雍正的不恭之態和不臣之心。

對年羹堯的驕橫跋扈,當時有關議政大臣和刑部官員即向雍正皇帝提交年羹堯罪狀達92款,條條都是大罪。身為御史且剛直不阿的孫嘉誠更是上疏彈劾,導致二人結怨。後來,雍正擺酒讓二人言和,還派孫嘉誠去西北協助年羹堯。面對年羹堯的劣行,有著“百官楷模、清流領袖”之稱的孫嘉誠依然照章辦事,不留情面,遂被年羹堯殺死,引發朝堂震怒。

雍正皇帝也開始“修理”年羹堯:先是撤換川陝官員,將年羹堯從川陝總督調任為杭州將軍,然後乘百官“挺身而出”揭年罪狀之勢,將年羹堯革職查辦。朝廷議政大臣向雍正提交了年羹堯92款大罪的審判結果,其中應服極刑及立斬的就有30多條,雍正帝念及年羹堯功勳卓著,終賜其在獄中自裁。 可憐威風赫赫、叱吒風雲的“年大將軍”,因恃功而驕, 恃寵而驕,種種貪婪僭越行徑,嚴重侵犯了皇權,終於為雍正帝所不容。


濟南時報


歷史上真實的年羹堯是怎麼死的?雍正帝為何痛下殺手呢?其爆發點都集中在雍正三年(1725年)。所有的導火索緣於一個人與一封奏疏。

這個人便是四川巡撫蔡珽。年羹堯的飛揚跋扈專橫斂財狗仗人勢那是滿朝皆知的。年羹堯曾經薦舉陝西布政使吳期恆及景灝,說他們可委以重用,隨即彈劾揭發四川巡撫蔡珽,並擅自將他逮捕下獄。雍正帝隨即任命景灝為四川巡撫,吳期恆為甘肅巡撫。年羹堯朝覲回去後,馬上題奏要求劾罷驛道金南瑛等人,同時奏請任命跟他從軍的主事丁松代理掌管糧道事務。雍正帝指責年羹堯上章題奏中有錯誤,命令吳期恆率領所有被年羹堯奏劾的官員前來京城。雍正三年正月,蔡珽被押送到北京,蔡珽血淚控訴了年羹堯暴戾貪要、誣陷忠良的滔天罪狀,雍正帝特地下令赦免蔡珽的罪行。雍正帝此時下定決心要除掉年羹堯。

一封奏疏。雍正三年二月庚午日,太陽和月亮同時升起,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五星聯珠。年羹堯為此進疏慶賀,但他在奏章中用了“夕惕朝乾”一語,雍正大怒,斥責年羹堯故意將詞用顛倒。這是找茬兒了。這時正逢吳期恆來到京師進謁皇帝。吳期恆在當面回答雍正帝的提問時謬誤百出,不合事理,當即被雍正帝罷免了官職。這是信號,打狗不看主人了。四月,雍正帝下諭旨說:“年羹堯舉薦用人、彈劾官員處理不得當。”又指出他許多欺瞞之事。這是向全國高幹(三品以上)打招呼了。不久就將年羹堯改授為杭州將軍。於是,樹倒猢猻都拉屎,全國揭發年羹堯滔天大罪的奏疏象雪片一樣飛到紫禁城,人人聲言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雍正三年十二月,年羹堯被逮捕押送到京師。會審結果,年羹堯犯有92條罪行,雍正帝勒令年羹堯自殺(賜死,卒年47歲)。按《大清律》象年羹堯犯有謀逆罪本應誅滅三族,可雍正還是從寬處理,畢竟年羹堯是小舅子加潛邸奴才。年羹堯的父親年遐齡和哥哥年希光僅僅被削除官職,除年羹堯的兒子年富被處斬外,其餘的三個兒子凡在15歲以上的都發配到最遠的地方新疆去戍守邊境。


書中有毒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雍正面對飛揚跋扈且權欲熏天的年羹堯,一時間束手無策。這是他自己選的撫遠大將軍,又是自己為數不多的親信,現如今卻翅膀硬了,不怎麼聽他的指揮了,連“卸甲”這點事都指揮不動。但他又不能輕易去動年羹堯,因為這會讓八爺黨和滿朝文武看笑話,指責自己用錯了人。



於是,雍正開始試探年羹堯。之前的事他都沒有追究,他只是問年羹堯能不能減兵,又問能不能減餉,年羹堯都拒絕了。最後,他問年羹堯能不能在西北推行火耗歸公,以此來增加財政收入,減輕國家的負擔,緊接著他給年羹堯推薦了一個理財能手,這就是孫嘉誠。



這次年羹堯不好再拒絕了,只得在雍正的撮合下勉強將孫嘉誠帶回了西北。而孫嘉誠能否在西北展開他的工作,這是雍正的心理底線。他希望年羹堯可以意識到自己的存在,自己還是皇上,然後收斂個性,與孫嘉誠精誠合作。

但雍正想錯了,年羹堯還是沒有收斂。當他在江蘇李衛那裡接到了“孫嘉誠被年羹堯所殺”的奏報時,李衛也恰好將某個流傳於世的小道消息及時透露給了他。



這便是:帝出三江口,嘉湖作戰場。

雍正坐不住了,他的底線已經被突破了,社會上又無端傳出了這樣的傳聞,可見年大將軍的威名已經快要蓋過他這個九五至尊了。雍正再也顧不得自己的臉面了,立即部署西北大軍的換帥,並以圖裡琛為欽差大臣前去傳旨,貶年羹堯為杭州將軍。



一代名將的墜落之路,就此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