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柴榮主張先解決契丹,而趙匡胤要後解決契丹,兩個人誰更正確?

秋天的紅葉882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這個問題有點問題,先南後北是周世宗和王樸定下的國策,趙匡胤和趙普只是繼承了周世宗的遺志。


現在有很多人都認為先南後北這個策略是錯誤的,他們認為,正是因為後周,或者北宋先統一南方富庶之地,磨去了統一之堅定決心。先易後難,使軍隊戰鬥力降低。

但是守仁君認為,先南後北是當時最正確的選擇。後周和北宋各有各的苦衷。

五代十國,王朝更迭迅速,中原王朝雖然是名義上的正統,但是從後梁到後周四十餘年,中原幾乎年年大戰,百姓窮苦,府庫空虛,而且境內藩鎮林立。周世宗繼位時後周差不多也是這種情況。

那個時候如果先北後南,極大可能會被契丹反噬。具體例子就擺在那裡,周世宗繼位之初,北漢趁後周新君初立,國基不穩,聯合契丹南下攻打後周。

高平之戰,要不是趙匡胤和張永德超常發揮,扭轉戰局,後周的結局很難說。


高平之戰打完,周世宗回朝之後立即整頓內整。經過了整頓禁軍,滅佛聚財之後。後周又馬不停蹄攻打南唐。周世宗三徵南唐,南唐國主李璟割地求和。後周的領土從淮河以北擴展到常江以北,後周補充了大量的人口,財富。這才有了統一之勢。

後周國力大大增強,周世宗調轉馬頭收復燕雲十六州。可惜在收復三州三關後周世宗病逝。

後來大家也知道了。趙匡胤陳橋兵變,建立宋朝。

趙匡胤建立宋朝的過程非常和平,未打一仗,未擾一民,僅僅是清理了幾個政敵。後周的國力基本保存下來。


但是趙匡胤畢竟是篡位,朝廷內外,各個藩鎮不服他的人大有人在,典型代表就是北面的李筠,南面的李重進。北宋建立之初其實是比較兇險的,好在趙匡胤機智避免了李筠和李重進的聯合,將他們各個擊破。

隨後趙匡胤求穩起見,繼續先南後北,但是未等趙匡胤大舉北伐,就莫名暴斃。兩代雄主皆遭天妒,實在可惜。趙匡胤繼承人們和趙匡胤比,就差得遠了。


守仁看劇


從對皇帝決策的要求看,柴榮(當時應該叫郭榮)是正確的,是一流皇帝的決策,而趙匡胤的決策就是二流皇帝的水平。後周顯德元年(954年),柴榮即皇帝位,北漢劉崇親率三萬人馬,又借了契丹一萬騎兵,共四萬人馬進攻後周。柴榮得報,準備親自統帥軍隊予以迎擊。滿朝文武尤其是文官們堅決反對出征,尤其反對柴榮親自出徵。柴榮說,李世民能夠名垂青史,就是每次都親臨戰陣。結果,歷史上最著名的滑頭馮道竟然頂撞說,不知道你能不能做唐太宗?柴榮講,我們的兵力強,可以像大山壓鳥蛋嘁哩喀喳擊敗北漢。馮道又挖苦說,不知道你能不能做大山?因為,此時的馮道百分之百認為,柴榮出征,必敗無疑。加之柴榮此前在郭威宮中生活,郭威給安排的是管理家務,或做些不與軍旅想幹的事兒,他認為柴榮沒有什麼能力。所以,破天荒地與柴榮唱對手戲。但柴榮態度堅決,擯除一切異議,堅持帶兵出擊。在高平和北漢軍相遇,雙方接仗時,柴榮的後軍還沒有到達,大家就有些擔心,但柴榮志氣高揚,親自率領中軍精銳臨陣,左手邊趙匡胤,右手邊張永德。然而,柴榮東邊的右路軍與北漢軍稍有接觸,騎兵就逃跑了,留下步兵便投降了北漢。柴榮居高一看,很是憤怒,冒著飛石箭雨親自向前衝,趙匡胤、張永德熱血噴張,兩人如老虎出籠,各率兩千人馬,直前不顧,趙匡胤一騎馬衝在最前,遇馬馬倒、遇人人亡。不要說北漢兵,就是契丹兵,看到如此的殺法,心中大怯,節節後退,正在這時,柴榮的後軍人馬趕到,立即投入戰場,北漢、契丹聯軍全線大敗,劉崇晝夜逃跑,一直逃到晉陽才定下神來。此一仗,奠定了柴榮在後周的皇帝地位,滿朝文武由對柴榮的信服轉為佩服。柴榮的大計,先解決北漢,其實也就是契丹問題,再回過頭來解決南方的小朝廷。丞相王溥認為先解決南方問題,佔有了江南財賦,國力上升,再解決北方問題。那時趙匡胤唯柴榮馬首是瞻,還沒有發表自己不同意見的機會。柴榮否決王溥的意見,認為不解決北方問題,南方問題解決了也意義不大,柴榮更相信軍隊的實力作用。可惜,天不假年,柴榮英年早逝。柴榮去世後,趙匡胤利用北漢威脅搞了陳橋兵變,而戰略上卻採用的是王溥的主意,先南方,後北方。可惜他也是天不假年,去世偏早,繼位的趙匡義,其膽略氣魄,不及其兄,遑論與柴榮相比。北方問題便成為威脅中原朝廷的心腹大患,直至三百多年後,讓蒙古人一統中原。


二曲人


首先,兩位君主都是歷史上的明君,可以說這是兩個很有魅力的人。但是我反對這個問題的提法,這是歷史上最應該仔細甄別的地方,究竟為什麼這麼說,那麼就讓我來幫大家好好分析以下的局面。

後周世宗柴榮,是皇帝裡的拼命三郎,為批改奏摺通宵達旦,時常為了制定國策晝夜不休,在他執政期間,後周可謂兵強馬壯,已有席捲江河之勢。但最後在攻打契丹的途中病倒,白白的將大好江山拱手讓人,讓萬千史學人士大呼嘆息。

關於柴榮幾次打幽州,有著不同的版本,但我仔細研究了一下當時的地圖,在後周與契丹控制的那片土地邊上,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國家存在著,與他們接壤的北漢,看似病怏怏,但也不是任人宰割,背靠契丹這棵大樹,在五代末期始終屹立不倒,這是一個讓柴榮徹夜難安的敵人,作為與北漢交手過無數次的後周,甜頭是吃到過,但苦頭也沒少吃,北漢與契丹的關係倒是如膠似漆,每次柴榮去攻擊一方,另一方肯定會去幫忙,多次戰役,後周並沒有得到多少地盤,倒是威逼利誘南唐,得到不少油水,以全局戰略來看,先南後北是理智的,後周也是這麼做的,是以,我得到的結論是:柴榮和後周的國策並不是先滅北方的北漢和契丹,而是和趙匡胤一個思路,先南後北。原因是什麼?我來告訴你正確答案。

後周的地理位置與北漢和契丹接壤,多年的征戰互相十分了解,論實力來說,後周佔領黃河流域大部分地區,經過五代時期各個王朝的積累,兵強馬壯,並不是契丹和北漢聯手就可以輕易撼動的,而柴榮的岳丈符彥卿這個大神,曾經將契丹皇帝打得丟盔棄甲,有這尊大神鎮守北方,契丹北漢聯手也只是騷擾邊境,打打秋風罷了。而南方則不然,南唐的李家可是有錢人,國力與財富比後周只強不差,只因李老爺子老邁昏沉,無進取之心,屢屢讓後周佔了便宜,但如果南唐的新君不像李煜般荒唐,恰恰有個明君出現,加上南唐富裕的人口資源,劃江而治的南唐,絕對會是後周的最大敵人。所以先南後北並不是趙匡胤的想法,他只是照著柴榮的思路繼續而已。

百姓口中竊取後周的趙匡胤,也的確是按這個思路去走的,在南唐和後蜀最虛弱的時候發起了滅國行動,敗天所賜,南方統一戰爭全部勝利了,當他騰出手來準備大展身手的時候,壯年毆了,就那麼不明不白的掛了,只能讓弟弟趙光義來完成他的遺願了,可惜趙光義滅了北漢後,在兵分三路大軍去滅遼國的時候,在高梁河戰役中,臀部中箭險些喪命,失去了最好的一次機會,逃跑時丟掉的武器兵甲,讓遼國契丹人真正的武裝到牙齒,至此有了和宋叫板的資格。

我是通遼人,是一個歷史愛好者,我想把更好的歷史故事寫給大家看,真心希望每一個喜歡歷史的人關注我。





大通遼人


柴榮主張先解決契丹,是因為柴榮在位幾年,進行了軍事、政治、經濟等各方面的改革,國內穩定、經濟發展、軍力強大,具備與契丹進行一戰的綜合國力條件,而且柴榮本人軍事才能高超,有戰勝契丹的把握。打敗契丹之後,守住邊關隘口、遷民外附、發展生產、鞏固邊防,自然形成有效防禦契丹的力量,這時候再揮師南下,趁著戰勝契丹的餘威和軍事上的絕對優勢,掃平南方,輕而易舉。這是當時的國家實力條件和客觀形勢決定的。而趙匡胤要先南後北,也是考慮到當時的國家實力和客觀條件。一則,新舊政權交接之際,本身內部不穩,如果與契丹交戰,戰敗或形成曠日持久的拉鋸戰,都不利於自身政權的穩固和建設,而發兵南下,先掃平南方,則有必勝的把握和優勢,在平南中建立自己的威信和實力,然後再與契丹一決雌雄,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只是天不假年,平定南方後沒多久,趙匡胤就去世了。柴榮和趙匡胤作為五代宋初不世出的2位頗有才幹的帝王,都是天不假年,不然,任何一人都可以完成中國統一併有效打敗契丹。只是“一山不容二虎”、“一個時代不許兩位英傑並立”,才有了柴榮欲戰契丹而早亡、趙匡胤平南後欲再戰契丹而先逝。


史文弓之父


雖然歷史不能假設,雖然歷史是人民創造的,但決不能否定歷史人物對歷史走向及發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假設柴榮不死,後周統一天下的戰爭一定是先北後南,以柴榮的氣魄膽略及北閥開始的成效看,完全有可能收回燕雲十六州,最後一統天下。奈何天不佑柴榮,一代英主壯志未酬留下千古遺憾。代之而起的趙氏兄弟韜略不夠,勇氣不足。只懂得共保富貴,建立了一個毫無進取之心,歌舞亨樂的大宋王朝。中國古代領導階級的進取精神始毀於五代,次毀於宋代的北方屏障既燕雲十六州。由於北方無險可守,使北宋整個一朝在惶恐不安中度過,百年歲月嚴重消磨了統治階級的意志,北宋以後中國社會集體頹廢,苟且偷安,投降賣國佔據政治優勢,文化方面程朱理學興盛不衰,直至元明清也未能創出奇蹟。若周世宗柴榮理想得以實現,中國後來一定是又一種狀態。當然還是假設。


天行健3770


其實柴榮也是聽從王樸的"攻取之道,從易者始″的建議,採取的"先南後北”之策。郭威建立後周,雖說只當了三年皇帝,但他也是一代名君,中原在他手中局面為之一新。稱帝當年曾大敗過契丹五萬大軍。柴榮在郭威的基礎上內修政事,外擴疆土,使後周實力很快超過其他藩鎮。後周是取自後漢,而北漢開國君主是後漢開國君主劉知遠胞弟。劉祟自知不敵後周,於是依屬於遼國,經常與遼國侵犯後周邊境。這樣一來,柴榮就不敢全力南下。957年盡佔南唐江淮之地後與之簽訂合約,國力驟增,為北伐也掃除了後顧之憂。959年三月揮師北伐,出兵42天,兵不血刃收復3州17縣之地。正準備收復幽州時,柴榮身染重病。六月十八日,一代聖主壯志未酬身先傑,死時年僅39歲。柴榮之所以可以北伐成功,也與當時遼國迅速的衰敗密不可分。當時遼國正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奇帕皇帝“睡王”耶律璟當政,只會喝酒、睡覺和打獵。可以說這時是中原王朝北伐的最佳時機,但隨著後周的滅亡和劉崇的去世,宗漢邊境也不再像從前那樣緊張,而遼國新君耶律賢集中精力發展內改,不輕易對外用兵。這樣一來,趙匡胤當然也樂於先統一江南,然後再騰出手來解決北方邊事。但可惜理想是美好的,現實卻無比殘酷,宋朝雖統一了中國大部,實力今非夕比,但遼國在一代聖君的治理下,臥心償膽,國力達到顛峰。與其子耶律隆緒便是遼國曆史上威名赫赫的“景聖中興″時期。當979年,趙光義帶著滅掉北漢的餘勇,想一舉收復燕雲十六州,耶律休哥高梁河一戰,從此終北宋一朝,再也不敢北伐定燕雲了。


手機用戶6729318225秋


五代十國就一個字亂,亂的根源就在於幾乎所有的政權都是建立在粗暴的軍權基礎上的:誰有軍權誰就可以是皇帝。這種亂象根源就在於唐中後期藩鎮制度,節度使在唐末各自為王,至唐滅各自稱皇!柴榮當時面對的現實是南邊的政權沒有穩定的,北方政權沒有積弱的。柴榮其實都試探性的和南北爭鬥過,發現南邊政權林立,戰鬥力良莠不齊,統治者基本以維穩安逸為目標,並相互牽制,各自都很難有大的動作。而北方政權較單一,朝局也較清明,加上驍勇善戰,為政者基本都以開疆拓土,建立功勳為目標。我們從歷史可以看到,柴榮當時的戰略意圖很明顯:對南部政權,以蠶食弱化打擊為主,並沒有一舉滅之,而是騰出手來對北部堅決死戰,大有直搗黃龍,全面吞噬的架勢,當然歷史沒有如果,早逝的柴榮,北邊南邊都沒完成一統。可以揣度柴榮認為南邊可以緩,北邊卻不能等,趙匡胤偏安一方的心思和南邊其他執政者其實並無二異。宋終其一朝都把政權和軍權都尖銳的對立著。遼和後來的金(再後來的蒙古卻截然不同)彷彿就是以前宋原來本身:周。


walkaway


這個提法有問題,柴榮也不是解決,只是要收回邊關關隘,便於防守,不能讓契丹南下沒有阻力,然後再完成南邊統一,沒有錯。

……趙匡胤沒有這個意識,導致南邊統一之後,再也收不回邊關,這也是導致靖康之恥的一個早期問題。當然,趙匡殷當時的想法是遷都,最後趙光義阻攔沒有完成,也是靖康之恥的又一個早期問題……所以,北宋的滅亡宋在建國初期就埋下了隱患。其實,這兩個問題只要解決一個即可。

綜合來看,無論是柴榮加強邊關天險和防守,還是趙匡胤遷都,都是不錯的選擇,就這個宋太宗趙光義,實在是個草包。


紫府筆傳


在當時的歷史情況下,我認為周世宗柴榮的“先北後南”的戰略和宋太祖趙匡胤“先南後北”的戰略都是符合各自國情的。現代很多的主流觀點都認為周世宗柴榮北伐優先的策略是正確的,這個可能是“毋庸置疑”的。但宋太祖趙匡胤的先平定南方的戰略不一定就是錯的,我覺得符合當時的歷史條件,大方向沒有錯。只是二人都去世的太早,柴榮是北伐中,而趙匡胤是剛準備北伐。所以,孰是孰非結果難料,只能靠史料進行分析了。下面分別分析一下二人的統一戰略。

(周世宗柴榮)

一、周世宗柴榮“北伐契丹”戰略分析

在統一的問題上,周世宗柴榮並未完全遵循“先南後北”的戰略,他在攻佔南唐後便揮師北上直取契丹,誓在奪回被後晉石敬瑭割讓的燕雲十六州。這次徵僅42天,柴榮就佔領燕南各州,然而在大軍逼近幽州時,柴榮病倒,大軍班師。作為一個改革的少數民族政權,特別是從石敬塘手裡得到了中原王朝的屏障燕雲十六州後,就變得相當強大。

後周世宗時期,契丹已經平靜的發展了幾十年,這樣一個處於上升期的政權,消滅它當然是越早越好。柴榮早已嗅到了這樣的戰機,在後周不斷對北漢用兵,還多次在攻佔北漢城池後,順便要捎帶上契丹一起揍,奪回了燕雲多座城池。不得不說周世宗柴榮在這一戰略的決策上是高瞻遠矚的。可惜,柴榮英年早逝,未能實現自己的戰略計劃。

(宋太祖趙匡胤)

二、宋太祖趙匡胤“先南後北”戰略分析

趙匡胤建立宋朝時,北有契丹,南有大理、藩鎮割據各部。“先南後北”戰略是在北伐後漢遇挫後製定的,當然收復燕雲十六州也就此擱淺。當時的北漢已搖搖欲墜,完全依靠契丹的支援勉強存活,契丹內部當時也是有矛盾的,國力也有所下降,其實這個時期是北伐的最好時期,但前提是燕雲十六州的收復。

大宋開國,政權還不穩定,經濟方面也不寬裕,如果死扛契丹,勝則大宋一勞永逸,敗則可能大宋就此滅亡。宋太祖的“先南後北”戰略是符合當時國情的,先消滅南方藩鎮割據各部,等經濟充實了,再進行北伐。在趙匡胤的治理下,北宋出現的盛世“建隆之治”,此時各方面條件都已滿足北伐契丹,可惜的是宋太祖突然間的撒手人寰。所以,此戰略本身是合理的,宋朝後來屢戰屢敗是有多種原因的,戰略本身沒有錯。

周世宗柴榮和宋太祖趙匡胤都是我們歷史上有名的皇帝,歷史評價都很高。大宋是在後周的基礎上建立的,取得了大宋王朝的基業。二位皇帝的統一戰略都沒有大的問題。個人認為,如果柴榮沒有抱病而死,歷史將有另一個面貌。

(契丹王室)


野史也是史


我覺得是先南後北還是先北後南無所謂對錯,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貴在看形勢。收復燕雲十六州要看時機,遼國景宗時期,內亂四起,國力受到削弱,正是北伐的好時候。當時趙匡胤在南方忙的不亦樂乎,等趙匡胤南方忙完了,遼國內部也安定下來了。宋祖在個人和圈子內部不失為英雄人物,若論國際大局觀,比漢武差了不止一點半點。中國的事,大體上先北後南,先西后東就比較好辦。倒過來,就容易人心思定。在中國傳統農業社會中,對外戰勝了一般評價都不高,敗了就認倒黴。宋朝具有典型的農業國際觀,基本上就是盼著天下太平,硬著頭皮過日子,在遼金滅亡的時候進行了軍事投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