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拦索是怎么样工作的?

我忘思恋


舰载机是体现航母战斗力的关键,代表了航母是否拥有强大的战斗力。然而舰载机要想在短短的上百米跑道上从时速几百公里瞬间内完全停止的难度是异常艰难的。然而为了保证舰载机能够安全的降落在航母上,阻拦索随即问世。

事实上,航母上一般会设置4到6到拦阻索,帮助舰载机进行安全降落。普通战机是不断的降低速度达到成功降落的,而舰载机则是加速进行降落,因为一旦舰载机的尾钩,没有钩住拦阻索,舰载机也有足够的动力进行拉升复飞,从而避免发生事故。

有消息称我国的航母上装有4条甲板拦阻索,据说“第5道拦阻索”进行了首次公开亮相。其实,一般情况下,舰载机钩住航母上中间的拦阻索,表示了舰载机这次降落是非常完美的,如果是其他的拦阻索,意味着这次降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如果舰载机飞行员稍有不注意就会造成机毁人亡的惨剧。或者舰载机降落失败,就会立即启动“第5道阻拦索”--舰载直升机搜救组。

事实上,从解放军的歼15进行夜间降落时,舰载直升机搜救组也积极进行相关训练,探索夜间海上搜救的方法,现在他们探索出了一套适合搜救的方法,积极转换思路营救失事舰载机飞行员。同时他们始终坚持被救人员的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所以才会让解放军的舰载机才会飞得更高更远。而它也成为了歼15的重要拍档,彼此配合默契,完成搜救任务。

另外,“第5道阻拦索”不仅仅为航母提供帮助,还为其他舰船提供帮助。据说有艘舰艇遭到恶劣天气,导致其舰上有2名舰员落水,当即“第5道阻拦索”立即出动,仅仅耗时10分钟就已经成功把舰员救回,有次可看出“第5道阻拦索”的实力。

现在我国已经成功研制出了甲板拦阻索,同时也打造出了“第5道阻拦索”,相信有了他们的加持,我国航母的战力会不断提升,同时还能极大的降低飞行员的伤亡。


迷彩虎军事


拦阻索是一种用于辅助着陆/舰飞机动能、缩短着陆/舰飞机滑行距离的装置。舰载机阻拦装置是航空母舰上的重要辅助设备,可以保障舰载机在长度有限的航母甲板上实现安全着舰。阻拦索是舰载阻拦装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为了保证飞机着舰安全,提高飞机尾钩的勾索率,一般航母飞行甲板上大都设有4-6道阻拦索。第一道阻拦索通常设在距飞行甲板尾端36~51米处,每道阻拦索之间的间隔距离约为12~18米。





辽宁舰上的阻拦索

航母阻拦索的工作原理是舰载机飞行员按照陆上正常降落方式,着舰时放起落架的同时同步放下尾钩,同时还要激活飞机自动驾驶,然后自动加油门,尾钩受力、速度和甲板上的第四根阻拦索位置做为判定是否正常降落参数,如未正常,则自动拉升复飞后重新着舰。通常第二、第三根阻拦索的拦机率在62-64%左右,所以这也是最好的着舰区域。舰载机着舰时尾钩勾住阻拦索高速向前滑跑,阻拦索给飞机施加向后的作用力,使飞机的速度变小之后安全停在甲板上。由于阻拦索几乎贴着甲板,所以不存在拦住轮子导致爆胎的现象。目前不仅航母上有阻拦索,许多陆地军用机场也有阻拦索。其作用原理与航母上的阻拦索一样。一套阻拦装置由阻拦索本身、滑轮缓冲系统、定长冲跑控制系统、钢索系统、钢索末端缓冲系统、油液冷却系统、阻拦索支撑系统、复位系统等组成。






美军航母阻拦索

阻拦索技术由英国首先发明使用,历史上最初的阻拦索只是一根简单的钢索,两头悬挂着沙袋。这种阻拦索能将滑飞过阻拦索的飞机绊住或起码卡住飞机的螺旋桨。目前世界各国航母上普遍使用的是液压式阻拦装置,美国的MK7-3型阻拦装置每根阻拦索由6股钢丝绳组成的,每股钢丝绳由12根主钢丝、12根中间尺度的钢丝和6根呈三角状布置的细钢丝扭结成的。每股钢丝绳之间还有交接钢丝,每根钢丝绳芯部还设有油浸大麻纤维,绳芯中还有表明阻拦索生产厂家的识别带。目前能独立生产阻拦索的国家有:英国、美国、俄罗斯和中国。


早期的阻拦索




MK7-3型阻拦装置原理图


梁无咎


阻拦索的原理简单说就是用根绳子拉住降落的飞机。当然咯,说起来简单,实施起来就很复杂了,毕竟飞机是个几吨到几十吨重的东西,降落时候的速度又有每小时两三百公里,不是随便弄根绳子就能拉住的。所以,拉飞机的绳子、固定绳子的东西、拉绳子的设施都必须是专业的。

最开始的阻拦索就是一根钢索两头拉几个沙袋,因为最开始的飞机很小,大概也就几百公斤,速度也不快。后来飞机越来越大越来越快,阻拦用的钢索越来越专业,用来使飞机减速的机构也就越来越复杂,目前常用的是液压阻拦机构,基本原理就是飞机的尾钩勾上阻拦索以后向前继续滑行,拉动阻拦索,阻拦索再带动液压油缸里的活塞,活塞把油缸内的液压油挤压出去,用液压油的阻力来让飞机减速。

题主担心的问题阻拦索的设计者也是有考虑的,所以阻拦索的离地高度设计得都很低,在让尾钩能挂上的前提下尽可能不影响飞机起落架的滑行。美国航母上阻拦索的最低高度不过8.75厘米,而战斗机起落架轮胎的直径都在50厘米以上。同时,阻拦索本身也是有一定弹性的,毕竟不是一根铁柱子,而且飞机起落架的轮胎耐高压、耐冲击的指标也远高于普通轮胎。所以,起落架的轮胎在经过阻拦索的时候,感觉大概就像你在开车的时候经过减速带一样,颠簸一下,离爆胎还远得很。


联合防务


我觉得你问的是当前的液压阻拦装置吧?这是个复杂的机械系统。

一、飞机触舰

飞机尾钩接触飞行甲板的瞬间,一个好的飞行员大部分情况下会准确地钩住阻拦索的某根绳子,尾钩拉动绳子开始往前跑,甲板上的阻拦索被不断拉长。

飞行甲板上简单的拉根绳索,在飞行甲板以下,有一系列的动作发生。首先是缓冲器要对飞机刚着舰拉住绳子的瞬间产生的峰值力进行修正,这个缓冲器是一个液压装置,当然,少不了滑轮的作用,双重缓冲,使得着舰瞬间无论对舰载机还是对阻拦装置,作用力都相对平缓。

二、飞行甲板下的阻拦机

接下来,绳子开始通过滑轮拉动阻拦机的活塞运动,阻拦机是一套复杂的液压系统,活塞推动液体从一个容器进入另一个容器的过程中,会产生反作用力,这个力也是经过论证和计算的,不会对舰载机产生破坏作用,所以各种阀门需要事先根据将要着舰的舰载机进行适当的设定,这样确保力道适中……

在这个过程中,同样有用到滑轮组,这些滑轮组同样也能起到缓冲作用,因为舰载机着舰时候,几十吨的重量要在100米左右距离内从200公里/小时左右的速度降到0,要吸收的能量还是不小的,滑轮组起到补充液压系统,平滑整个受力过程。

阻拦机的结构图就是图3,其实它怎么工作,你把图3看懂了,基本就明白了。

等到舰载机完全停下来后,阻拦索会在阻拦机的反向作用下恢复原状,等待下一架舰载机着舰。


科技探索队长




航母阻拦索在舰载机着舰的过程中,主要起一个吸收舰载机动能的作用。我们知道舰载机着舰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如果没有阻拦索,那么舰载机肯定会滑出航母甲板而一头栽进海里。但是有了航母阻拦索以后,舰载机在着舰后,通过尾钩挂住阻拦索,这样,就可以利用航母阻拦索吸收舰载机的动能,从而达到减速的目的。

而且,与岸上着陆不同,我们在岸上着陆时,飞机是减速着陆,而在舰上着舰时,必须加速着舰,我们所考虑的是一旦飞机的尾钩无法挂上航母上的拦阻索,这样我们的飞机可以迅速拉起。继续起飞,如果是减速的话,一旦出现脱钩的情况,那么对于舰载机来说将是十分危险的。而且这个过程只有短暂的2—3秒。



以美国的重型航母为例,一般都是4根阻拦索,新的福特级航母只用三根就够了,而且福特号上的新型阻拦索可以在阻拦降落的过程中回收动能发电。当然航母上的阻拦索只是整个阻拦系统里的一部分,而这其中阻拦索是最关键的一部分。在整个阻拦系统中,阻拦索达到一定的使用次数就必须进行更换,否则肯定会影响阻拦的效果。


阿尔法军事


阻拦索的原理非常简单,就是在甲板上设置带阻力的“绳索”,当高速行驶的飞机即将降落时,这些绳索可以“拖拽”住飞机,使其速度迅速降低,直到停止在飞行甲板上。


龙之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