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你最喜欢谁?喜欢这个人物的什么特点?

易曼荼


《红楼梦》中,宝哥哥愚顽憨痴,林妹妹高冷刁钻,宝钗逢迎作势等等,文学形象鲜明,但总觉得走不出书外。而王熙凤的麻辣骚、能力强、作风泼辣的形象,很接地气。

心思缜密

王熙凤可谓是八面玲珑,深得贾府老祖宗贾母的欢心,府对上上下下对她可谓是又爱又恨又想又怕,正如红学家王昆仑先生说的“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凤姐之所以能有些魅力,在于她心思缜密,八面玲珑。就拿邢夫人就老爷纳鸳鸯为小妾一事向凤姐征求意见来说,开始凤姐表示:“别去碰这个钉子去。”“作什么左一个小老婆右一个小老婆放在屋里,没的耽误了人家。”没想到邢夫人没领情,说“我叫了你来,不过商议商议,你先派上了一篇不是。”要是黛玉之流,会感到好心当成驴肝肺,甩脸子走了。可凤姐高明之处是马上打破尴尬,为自己解围。“太太这话说的极是。我能活了多大,知道什么轻重?想来父母跟前,别说一个丫头,就是那么大的活宝贝,不给老爷给谁?”邢夫人没有城府,立马又高兴了。凤姐就凭借这点小心机,在贾府如鱼得水。

办事原则性强

凤姐在贾府可谓女管家,大忙人,事无巨细都托她操办,而且样样办得妥帖周详。比如在“协理宁国府”的一事中,充分体现她办事干练。到任后先定规矩:“借我一点儿,管不了谁是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例清白处理。”之后责权分明,活有人干,物有人管,各司其职,忙而不乱。凤姐办事管理沟通能力,放在现在也是个优秀CEO。

辣手解难

有人说凤姐心狠手辣,其实在封建社会,女人没有地位,在生活中有了委屈无人做主,无处诉说,如果不出狠招,吃亏的只能是自己。就拿贾瑞调戏凤姐一事说,瑞大爷总是像苍蝇一样围着凤姐转圈圈,思谋着占点便宜偷偷腥,怎么处理这事呢,告诉长辈,家丑不可外扬,说出去不好听不说,说不定会让瑞大爷倒打一耙;告诉老公,也不合适,琏大爷花花公子一个,整天沾花惹草,正想着纳了几个小妾,整不好说她红杏出墙;那只能自己解决,而且必须一定性解决问题,不留后患。于是把这瑞大爷骗出来,墙要下受冻不说,还被敲诈,最恶毒的是还浇了一身大粪,最后被恶心死了。

凤姐也是女人,醋意十足,但事情都是自己解决,整死老公贾琏的小三鲍二家的,还借刀杀人,折磨与之争宠偷娶的小妾尤二姐,最终吞金自杀。

敛财没底线

凤姐被人垢病的是肆意敛财,在银子面前,没有半点底线。扣奴婢们的月钱放高利贷只是小把戏,为了长安府太爷的小舅子——色鬼李衙内的婚事,收了3000两银子后,便做事没了底线,传假信迫使长安节度使命令守备退婚收回聘礼,导致烈女张金哥上吊,守备的儿子跳河。

就是这样一个八面玲珑的人物,最终落得个破席裹尸的悲惨结局,令人唏嘘。正应了“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聋王侃史


红楼中的人物我所喜欢的很多,如冰洁的林黛玉、端方的薛宝钗、有担当的探春、刚烈的尤三姐、忠厚的平儿等。但最喜欢的是刘姥姥。她是乡下一名极普通的农村妇女,年逾古稀,衣着朴素,身体硬朗,脸上刻满了岁月的苍桑。虽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但对巧姐儿的判词中可以看出她的份量。曹雪芹不惜重墨加以描述,活灵活现,形象逼真,热闹非凡。为生计和感恩她几次来到荣国府,给荣国府带去了欢乐,全力以赴搭救出了巧姐儿。在她的身上,闪耀着人性的光芒,形象高大。

她是一个朴实憨厚的人,一个仁慈善良的人,一个机智聪明的人,一个风趣幽默的人,一个办事稳健的人,一个眼光独到的人,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沙玉华老师扮演刘姥姥这一角色,也应是不二人选,她把刘姥姥演得活灵活现,妙趣横生。沙老师已从铁路话剧团退休,现年八十八岁。是杰出的影视女演员,国家一级演员。祝沙老师健康长寿。




蓝天夜月


《红楼梦》每一个年龄阶段都会喜欢不同的人,起初十八九岁时最喜欢林黛玉,觉得她有才华,坦率,同时身世让人怜爱。二十出头时,喜欢探春,觉得她有巾帼不让须眉的气势,虽生为女儿家,有男儿般的志气,二十七八岁又喜欢王熙凤,觉得她有能力把上下管理的井井有条。可是越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看遍社会上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却反而喜欢宝玉,说他无故寻愁觅恨,似傻如狂也好!说他只生得好皮囊,腹内草莽、潦倒不通世务,天下无能第一、银样蜡枪头也好等等,可他那骨子里的善良、痴情与怜香惜玉的本质,却是世间男儿少有的!



suifengqu520


探春。

《红楼梦》的探春判词是这样的: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在那个女卑男尊的时代,大家闺秀探春不能左右自己的命运,但是命运却阻挡不了一个闺阁少女的凌云之志。

探春虽为姨娘所生,但自尊自重。在贾府行动起坐,均按照大家小姐的标准要求自己。从不自轻自贱。

探春有个别名,叫玫瑰花。鲜艳美丽,却有刺。不是任人欺压的主。

抄检大观园的时候,探春打了邢夫人的陪房, 王善保家的。

原文:抄检到了贾探春居住的秋爽斋,她素日虽闻探春“刺玫瑰”,无人敢轻易得罪的名,那是为众人没眼力没胆量罢了,她一个姑娘家,况且又是庶出的,他敢怎么?

她自恃是邢夫人陪房,连王夫人尚另眼相看,她便要趁势作脸献好,因越众向前拉起探春的衣襟,故意一掀,嘻嘻笑道:“连姑娘身上我都翻了,果然没有什么。”

王善保家的竟然在身为小姐的贾探春身上翻找赃物。 凤姐见他这样,忙说:“妈妈走罢,别疯疯颠颠的。”一语未了,只听"拍"的一声,王善保家的脸上早着了探春一掌。

探春登时大怒,指着王家的问道:“你是什么东西,敢来拉扯我的衣裳!我不过看着太太的面上,你又有年纪,叫你一声妈妈,你就狗仗人势,天天作耗,专管生事。如今越性了不得了。你打谅我是同你们姑娘那样好性儿,由着你们欺负他,就错了主意!你搜检东西我不恼,你不该拿我取笑!”

探春姑娘貌似打得是一个藐视主子的奴才,实际上是对王夫人等贾家愚蠢权威的挑战。

原文:自己盼着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 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可是 古人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呢!”说着,不觉流下泪来。

这是何等见识!

每逢读到此处,都联想到蒋介石蒋委员长!私下暗想,若是蒋委员长当初不搞攘外必先安内的策略,而是像毛主席所提出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必定不会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其结果该又当如何呢?想必蒋委员长当初一定没读过《红楼梦》,没研究过探春的政治思想。

在探春代替王熙凤管家的时候,探春的亲妈跳出来闹事,寻求女儿的特殊关照,被探春义正辞严地驳回了。

有人说探春长了一双势力眼,只认王夫人不认亲妈!焉知一个庶出的女孩子,自己在那个封建时代的大背景下,在人口复杂等级观念强烈的贾家尚且要加倍小心,否则一点差池就会声名扫地,身败名裂。

探春深知其中的厉害,才会更加兢兢业业,自重自爱。让贾府上下打心里佩服和尊重自己。也为自己在贾家站稳脚跟,树立三姑娘的品牌形象打下扎实的基础。

领教了三姑娘探春的厉害,再来看看探春的才干。

探春代理家政后,主要做了两方面的改革:开源和节流。

她首先将大观园里的田地、池塘、苗圃、花木等发包给专人管理,对承包者收取租金。其次,严格把控园中所有主子奴才的各类开销,对各种开销进行重新分类以避免重复支取。

探春被称作大观园里的政治家和改革家。她的思想和才干都不是普通的大家闺秀所能及的。

探春远嫁海外,我认为不是一件坏事。而正是探春的理想抱负得以实现的契机。

探春虽为女儿身,却有着男儿所不及的志向。在贾家众姊妹当中,独树一帜,凭借自己的才干和智慧脱颖而出。

想励志,想提高情商的女生们可以深读《红楼梦》。 在这部伟大的著作里,除了主角身上的光芒,你还可以看到像袭人,平儿,麝月,鸳鸯,还有一个非常厉害的小人物——小红。在这些小人物的身上,你都可以看到两个字“优秀”。


爱化绕指柔


红楼梦里的人物除贾环及贾珍外,其它人物基本我都喜欢,由其是林黛玉对爱情执着,薛宝钗属贤惠女人,紫

鹃姑娘不但忠心而且善解人意。贾宝玉为性情中人。总之虽然有些人物存在某些缺点,但总体来说不是十恶之人,所以对红楼梦中的人物基本抱有同情之感。











猎手71788496宇宙之神


最喜欢雨村老先生,对什么都无所谓,看的非常淡。



痴骑朽翁


红楼梦中,我最喜欢的当然是史湘云。

可以说,史湘云是最接近一个现代观念的女孩的。

她活泼好动,可爱淘气,又处处体现着一种活力。

史湘云醉卧芍药茵这一段,我觉得是整部《红楼梦》最美的一个场景:

「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磴子上,业经香梦沈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蜜蜂蝴蝶闹嚷嚷的围着。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众人看了,又是爱,又是笑,忙上来推唤搀扶。湘云口内犹作睡语说酒令,嘟嘟囔囔说:泉香酒冽,……  醉扶归,宜会亲友。」

红楼梦中描写的女孩有上百个,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色,可是如果说谁真的能更适合生活在这个现代社会,我相信应该是史湘云。

林妹妹过于纤细敏感,薛宝钗过于世故圆融,她们都被时代影响了太多,而史湘云豪迈、灵动、活力,就像是一个今天的人穿越回清代一样,她似乎和今天任何一个都市女孩都没有太多区别。

她有属于自己的敏感和心事,但是她对于人生的态度更阔达,红楼梦原文评论叫「霁月光风」,既不像林黛玉一位坚持自我而不惜得罪别人,也不像薛宝钗一位迁就他人而淡化自我,史湘云找到了一种自己和他人和解的方式,如果是在今天,她也一定会是一个更加跳脱飞扬的女孩。

在公众号「章鱼读书」回复「100本」,获得每年精读100本书的高效方法。


陈章鱼


小说的轴心当然是人,在《红楼梦》中大大小小约四百多个,个个都性格鲜明,其意义也是恰如其分,这正是作者艺术水准的高超之处。虽然人物繁多,但不庞杂,层次感很强,性格面也极其丰富,让读者在阅读中有一种如入盛宴的体验。

作为读者,我喜欢过《红楼梦》中的多个人物,但不是一个喜欢到底,这得看我在什么环境下,准确地说是在不同的年龄段喜欢的人物也不是一样的,比如,青春懵懂时我喜欢过宝玉和黛玉,在真正歩入社会的时候,我喜欢过王𤋮凤。

而我在不同的心境下,喜欢的人物就更多了。随着我自已的阅历增多,我开始更喜欢刘佬佬这个村妇了,因为,别看刘佬佬的相貌遭人嫌弃(只有低俗的眼光才这样看待) 但是,我觉她最干净、最纯粹,所谓赤胆衷心,就是这样的人。

经历了我人生的沟沟坎坎之后,我也开始回过头来,从人性的原点来辬别世界的真伪、美丑、善恶起来。由此,再次证明《红楼梦》作为文学作品意义的伟大与深远。这也是我在最近的曰子阅读《红楼梦》之后的感想。

致敬不朽的《红楼梦》


信君创意


最喜欢邢岫烟。

喜欢她的那份“安然”

1.不争强好胜。联句的时候,轮到自己,也不故意谦虚,照样联上。轮不到自己,也不抢别人的风头。后面单独作诗,显示她的文字水平并不低。“浓淡由它冰雪中”,充分显示了自己的生活态度。

2.不玻璃心。下雪天,一帮姐妹们相聚,各种各样的大氅争锋斗艳。尤其是薛宝琴,老太太专门赏的特高档大衣。她压根儿就没有避雪的衣物。若是林黛玉,不知道要哭多少回了。而邢岫烟,该笑就笑,该吃就吃,该做诗就作诗。既不自怜也不自傲。回去也不见抱怨父母,也不见自伤身世。

3.懂得人情世故。在二姑娘处住,王熙凤也每月给她二两月例。她既没有坚辞不受以显风骨,也没有像邢夫人那样紧敛密藏。而是出一两银子给二姑娘房中的下人,不惹下人背后嘀咕。自己想办法解决自己的问题。更没有将这银子给父母——将贾家的钱往邢家搬,说出去太不好听了。在平儿发现她衣服丢了,没有利用平儿惩罚下人,而且,平儿送给她衣物的时候,她不但不收,反倒给来人一个荷包。表示自己不觉得贾府欠她衣服,自己不需要贾府赔偿。但平儿亲自送来的时候,自己也坦然接受,表示自己没有对贾府有意见。

4.大方得体。在薛宝钗问起衣服的事,也没有畏畏缩缩的小家子气,编什么瞎话,而是坦坦荡荡的说出自己的处境。同时注意措辞,没有抱怨,以免“住在别人家,还抱怨人家伺候不周”。面对薛宝钗的帮助,也坦然接受,表示感谢。没有认为自己受到羞辱。

5.能帮助人的时候,也随手帮忙,不旁观别人的困难。比如贾宝玉接到妙玉的贺卡,不知道回帖怎么落款。她既不嘲笑贾宝玉的无知,也不坐看贾宝玉的为难自己心中暗爽。而是耐心予以指点,并在指点前先捧了一句贾宝玉,让贾宝玉如沐春风,没有丝毫的抵触情绪,非常感谢。比起林黛玉帮他作诗与薛宝钗指点“绿蜡”的典故,邢岫烟明显高人一筹。

6.相貌也不错。一把子四根水葱里也有她一根。

……

总之,书中对邢岫烟着墨不多,但其形象,是书中最好的。


手机用户59820217299


最喜欢贾宝玉……历经沧桑沉浮……磨炼出自己的道心慧根……这是命数也是机缘……宝玉的命运印证了「不了歌」的禅机玄数……人生其实最怕平平淡淡的风平浪静……这样很可能白白世上走一回而错失法缘佛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