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下水煤合同價繼續參照“基準價+浮動價”定價機制

為指導各方做好2019年中長期合同簽訂履行工作,促進煤炭供需動態平衡和相關行業健康發展,國家發改委11月30日發佈《關於做好2019年煤炭中長期合同簽訂履行有關工作的通知》(發改辦運行〔2018〕1550號)。

2019年下水煤合同價繼續參照“基準價+浮動價”定價機制

《通知》提出,要進一步完善合同價格機制。下水煤與鐵路直達煤合同定價機制,煤電雙方應繼續參照“基準價+浮動價”定價機制,協商確定中長期合同價格。對雙方協商能夠達成一致意見的,按雙方商定的意見執行,如雙方不能達成一致意見,應按以下原則執行:下水煤合同基準價由雙方根據市場供需情況協商確定,對協商不一致的,仍按不高於2018年度水平執行;鐵路直達煤合同基準價由下水煤基準價格扣除運雜費後的坑口平均價格和供需雙方2018年月度平均成交價格綜合確定,兩類價格權重各佔50%。

各種中長期合同形式,包括季度長協、月度長協以及外購煤長協等均應按照本通知明確的年度長協價格機制執行,價格原則上應穩定在《關於印發平抑煤炭市場價格異常波動的備忘錄的通知》(發改運行〔2016〕2808號)規定的綠色區間以內。對外購煤長協確因採購成本較高的,價格應不超過黃色區間上限。

發改委表示,各有關方面要早部署、早安排、早行動,抓住當前有利時機,及早簽訂數量相對固定、價格機制明確的中長期合同,鼓勵支持更多簽訂2年及以上量價齊全的中長期合同。

中央和各省區市及其他規模以上煤炭、發電企業集團簽訂的中長期合同數量,應達到自有資源量或採購量的75%以上,且不能低於上年水平。鼓勵產運需三方不斷創新銜接方式,多籤直購直銷合同和有運力保障的三方合同。通過煤炭產能置換指標等支持措施,鼓勵引導有關方面簽訂更高比例的中長期合同。

在合同履行方面,《通知》明確,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方面加強指導,重點對20萬噸及以上的中長期合同進行監管,對合同履行情況實行分月統計、按季評價,同時委託第三方信用機構開展中長期合同簽訂履行信用數據採集,建立動態信用記錄,適時公佈有關履行信用狀況。

在運力銜接方面,《通知》表示,對煤炭供需雙方簽訂蓋章認可且年度單筆合同量在20萬噸及以上的煤炭中長期合同,交通運輸部、中國鐵路總公司依據運輸能力,組織指導有關鐵路運輸企業和港航企業做好運力銜接。沒有新增運量的既有線路,運力配置不得低於去年水平;2019年新增的鐵路運力,原則上應優先配置和保障中長期合同的需求。

此外,《通知》稱,中長期合同是煤炭產運需各方建立長期、穩定、誠信、高效合作關係的重要基礎,也是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具體體現,對於促進相關行業健康發展和經濟平穩運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特別是在今年電煤需求大幅增加,市場煤價出現波動的形勢下,中長期合同對穩定供需關係和煤炭價格發揮了重要的“壓艙石”作用,並得到了產運需企業和社會各方的高度認可。

因而,進一步推進2019年中長期合同的簽訂履行,對鞏固提升近年來取得的成果至關重要。

《通知》提到,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應在12月上旬前完成2019年合同彙總工作,鐵路部門應在12月中旬前完成對跨省區煤炭運力的配置。對在規定時間內未完成購銷合同簽訂和錄入網絡系統的,原則上不再保留運力。

之前,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中國煤炭運銷協會聯合發佈通知表示,為深入推進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搭建產運需銜接平臺,推動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經研究,將於12月5-7日在秦皇島市召開“2019年度全國煤炭交易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