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GDP未来40年将减少25%,如何避免日本的问题?

冲击时评


11月28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了一份关于日本经济政策的年度报告,IMF警告由于人口老龄化导致的人口减少,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将会在未来40年减少25%。IMF建议日本放松移民政策,鼓励更多的女性进入职场,缓解用工荒。

其实日本面临的老龄化问题,整个亚洲包括中国都存在,由于大多数亚洲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还不够高、人口红利下降过早过快,会使整个地区的经济增长动力不足。

人口红利对亚洲国家发展还非常重要

首先,亚洲国家在20世纪末出现的经济起飞,主要是依靠人口红利的支持。无论是50年代日本崛起,还是60、70年代亚洲四小龙的腾飞以及上世纪80、90年代中国和印度的复兴,最初依靠的都是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成功。人口红利的消失会对一些转型不成功、不彻底的亚洲国家经济增长构成严峻的挑战。

第二,经济发展水平对亚洲国家生育率的变化影响更大。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生育率越低。由于亚洲精英就业岗位竞争非常激烈,人力资本比如教育的投入水平更高,导致亚洲国家生育率下降的速度也更快。

第三,由于亚洲地区的储蓄率非常高,成为金融行业稳定的重要保障,随着亚洲地区人口红利的衰退,人们需要提取更多的储蓄用于养老和医疗,也会影响亚洲地区金融稳定,以及金融行业对长期投资的积极性。

缓解人口老龄化还要依靠自己

由于日本是亚洲地区最先迈入发达社会的国家,日本的老龄化问题也最为严重。但是由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其他国家,都在走日本走过的经济发展道路,接下来几十年亚洲各国都会陆续面临日本遇到的问题。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办法无外乎三条。一是延长退休年龄。二是吸引外来移民。三是稳定生育率。

第一招延长退休年龄,不过是治标之策,通过延长退休年龄保证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可以为人口政策的调整,赢得更多的时间。目前,东亚和东南亚各国政府都在考虑延长退休时间的问题。日本政府更是在研究将退休年龄延长到70岁,比世界上不少国家的平均寿命还要高。

第二招吸引外来移民,确实立竿见影,却也容易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近年来欧洲国家为了解决老龄化问题,大量吸引中东北非移民结果对本地区的社会结构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也直接导致欧洲极右翼思潮兴起,加剧了欧洲社会的矛盾和冲突。亚洲国家普遍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血统观念比欧洲国家更为强烈,在大规模吸引外来移民问题上也更为保守。

第三招稳定生育率,这是解决老龄化问题的治本之策,也最难落到实处。前文提到经济发展水平对生育率有负效应,说白了还是因为人们担心养育子女的成本过高,影响当代人的生活水平。因此政府想要稳定生育水平,就必须在减少民众的子女教育、养老、住房等民生支出成本上多下功夫。只有在这方面有了正向的激励,才能够抵消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负面影响。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持续几十年的长期过程,具有很强的社会惯性,要想改变这种趋势,难度非常大,像日本这样长期人口负增长,再想解决可能性就更小了。现在中国老龄化问题还不太严重,放开生育政策恰逢其时,但远远不够,教育、养老、住房等政策必须同时发力,才有可能扭转生育率持续下降的趋势。

你认为什么因素是导致中国人不愿意生小孩的原因?


冲击时评


这是宿命,回到边缘小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