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明明有很多军队,为何没有与孙中山决一死战?跟袁世凯有关系

众所周知,在中国历史之中,封建社会随着清朝的覆灭,也就此开始渐渐消失。而统治了上百年的大清王朝,之所以会这么快就覆灭,除了自身统治的原因之外,还有孙中山先生所率领的众多革命人士,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之下,这才在辛亥革命的时候,将落后腐朽的清政府击败,这才将年幼的溥仪,逼迫其退位来建立民国。

溥仪明明有很多军队,为何没有与孙中山决一死战?跟袁世凯有关系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也会有所疑惑,清政府毕竟是个存在几百年的大国,其实力与兵力还是不容小觑的,就算是没有集结全部兵力,与革命军进行死战到底,那他们完全可以退守到,他们的发迹之地东北,好养精蓄锐与革命军再战。

就算是不想再继续战斗了,完全也可以就此在东北定居,以他们的实力,是可以守护住这片丰硕的乐土,毕竟当时的孙中山,也就只是想要驱逐鞑虏,攻打东北根本就不在其计划之中,那么清政府为何不退守呢?

溥仪明明有很多军队,为何没有与孙中山决一死战?跟袁世凯有关系

原来啊,清政府之所以会出现,直接就灭亡的局面,就是因为当时的溥仪,还只是个小屁孩,没有任何的领导能力之外,其实还跟那些所谓的摄政大臣,都有着一定的关系。

之所以会这样说,就是因为清朝的政治制度,从最开始的时候,就是由八旗子弟共同掌管兵权,正是在他们的同心协力之下,清政府才得以击溃明朝的势力,以及众多的起义大军,这才最终入主中原,成为国家的真正统治者。

溥仪明明有很多军队,为何没有与孙中山决一死战?跟袁世凯有关系

正是因为这样,在随后的日子里,八旗的人就开始勾心斗角,过着贪图享乐的生活,一心也就只想着自己的利益,对国家的许多事情,都显得很是漠不关心。等到后来的时候,清政府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就开始重新整顿军队,用西方最为先进的练兵技术,来培养了一支二十万战斗力惊人的部队。

但清政府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就是这样一支用来,保家卫国的部队,却在随后的日子里,成为了袁世凯的私人部队。

溥仪明明有很多军队,为何没有与孙中山决一死战?跟袁世凯有关系

就这样在看到革命军,气势汹汹的杀过来后,袁世凯这么精明的人,怎么会舍掉自己的部队,去跟他们死磕到底呢?根本就不会听从那些,所谓的清政府大臣的话,再加上此人也是个比较有野心的人,在看到革命军给其好处后,这才会对清政府不管不顾,最终使得一干大臣们,只好望着年幼的溥仪,纷纷离开了自己的岗位。

试想如果有袁世凯的支持话,清政府完全可以退守东北,那未来又会是什么样的光景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