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歡喜有人憂 這些無人“接盤”的汽車品牌該咋辦

雖然汽車市場進入了低迷期,但是絲毫也沒有影響車企“興致”,就拿11月份來說,據統計,11月份上市新車共計54款,其中全新車型佔多數達40款。從能源類型來看,傳統動力車型26款,新能源車型27款。可以說涉及到了所有的“主流”品牌,當然,也有一些汽車品牌不僅沒有新車推出就連生存也是一個問題,下面就來說幾家沒有找到方向,而出售

又沒有人接盤的品牌。

昌河鈴木

掛牌兩個月無人接盤

今年9月曾經風光無兩的鈴木最終確定了退出中國市場。長安鈴木的日方股份被長安集團以象徵性的1元收購。毫無疑問,鈴木品牌在中國幾乎已經成為負資產,那麼昌河鈴木怎樣了呢?

有人歡喜有人憂 這些無人“接盤”的汽車品牌該咋辦

今年6月15日,昌河鈴木也與日方結束了長達23年的合作關係——昌河鈴木成立於1995年,作為中國第一批合資車企,昌河鈴木以生產鈴木品牌微車、轎車、汽車發動機及其零部件為主,包括羚羊、北斗星在內的微型車都曾是熱銷車型。然而,在中國汽車消費升級和鈴木車型老化的矛盾中,昌河鈴木也難逃衰落、被邊緣化,最終在今年6月迎來了結局。

但故事並未結束,當日本鈴木撤退後,所持有的昌河鈴木全部股權轉讓給中方股東江西昌河汽車,自此,昌河鈴木從一家中日合資車企,變為昌河汽車全資持有的本土汽車企業,更名為“江西志騁汽車”。

今年9月4日,經北汽集團批覆同意,昌河汽車正式掛牌轉讓全資子公司江西志騁汽車70%的股權,轉讓底價為10.5億元。

公告顯示,2017年營業收入為17.94億元,營業利潤為虧損3.73億元,淨利潤為虧損3.71億元;總資產為13.90億元,總負債卻達到17.90億元。2018年,昌河鈴木業務大幅縮水,截至2018年7月31日,營業收入僅為3.71億元,營業利潤繼續虧損1.48億元,淨利潤為虧損9160.32萬元,資產負債率仍高達91%。其中18.75億元的負債中,有5.12億元為昌河鈴木所欠母公司昌河汽車及昌河旗下全資子公司江西昌河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的債務。

菲亞特也是一樣不知所措

菲亞特品牌,1999年進入中國市場,先是與南汽合資,而後2007年退出中國市場,2010年又與廣汽合資,本以為從此會順風順水,可誰知依然是一蹶不振,統計數據顯示,其2017年銷量僅為2276輛,而今年也是銷量慘淡,難怪其將退出中國市場的消息近半年來不絕入耳。


有人歡喜有人憂 這些無人“接盤”的汽車品牌該咋辦

據業內分析,菲亞特陷入困境的原因主要還是由於對中國市場的輕視。與大眾等品牌不斷創新積極迎合市場相反,從之前的南汽菲亞特到現在的廣汽菲亞特,旗下推出的車型都非常少,和其它合資品牌相比,儘管具有實力,但缺乏自身明顯的優勢和特色,因此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難以獲得消費者青睞。

DS系列不被接受

品牌出路哪裡找


有人歡喜有人憂 這些無人“接盤”的汽車品牌該咋辦

自2013年起,一個全新的汽車合資品牌以高姿態進入國內市場,依託長安汽車和法國PSA集團的技術優勢和強大實力,法式豪華汽車品牌DS系列DS 5、DS 5LS、DS 6、DS 4S、DS7先後上市,然而,縱觀2018年汽車廠商銷量排行榜,長安標緻雪鐵龍2018年前三季度全品牌銷售僅為3408輛,打產品DS 7全國終端10月份僅售出133輛,今年的總銷量2109臺;DS 6月銷30臺,今年的總銷量565臺;DS 4S月銷23臺,今年的總銷量391臺;DS 5LS月銷18臺,今年的總銷量431臺。這與DS系列在各自的細分市場下車型缺乏競爭力,廠家對產品的定位過高,不無關聯。

哈飛汽車何去何從

據重慶產權交易網公開數據顯示,經中國長安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批准同意,哈爾濱哈飛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將轉讓持有的哈飛汽車38%的股權。目前,該交易已經結束為期20天的信息預披露,即將進入正式掛牌轉讓期。對受讓方資格條件沒有任何要求,也並未標明轉讓的價格。


有人歡喜有人憂 這些無人“接盤”的汽車品牌該咋辦

作為曾經風靡一時的汽車品牌,“哈飛”的年銷量有過12萬輛的輝煌歷史,這個數據在17年前還是可圈可點的。在此之後的幾年,哈飛發展急轉直下,到2008年負債累計達近10億元。2009年,哈飛汽車被併入中國長安汽車集團進行重組,隨後成為其下品牌的代工廠。

陷入負債囹圄的哈飛汽車為擺脫困境,通過繼續代工、尋求社會資本實現混改、發展新能源一直在尋求自救。目前除了代工,後兩者都尚無明確進展。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4月,哈飛汽車與北京金唐奕豐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以10%、90%的持股比例共同成立哈飛製造。有業內人士表示,哈飛汽車自身影響力已十分有限,通過把資質、品牌、技術轉給了哈飛製造,相當於是拿這些資產入股,擬藉助新能源汽車業務實現重生。

總的來說都是因為經營不善導致了現在的後果,雖然有著各種資質,有過曾經的輝煌,也有過不小的影響力,但不順應市場發展,不適應時代發展終究會被淘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