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员工留不住?看看老员工做了什么

1

我曾做过一个课件,叫《入职引导人培训》,用于公司部门主管和老员工培训。“入职引导人”说通俗点就是师傅。

这个课程,教大家该如何做师傅、老师、教练,如何带新人,减少新员工的流失率。

新人入职,无论是工厂还是商场,甚至是各行各业,都会遇到适应性问题,统统叫“师带徒”有点老土,学外企,称“入职引导人”,简称“职导”,显得高大上。

最近整理电脑,断舍离,把过去的资料梳理了一番,备份到新电脑上。看到《入职引导人培训》这个课件就打开温故了一番,看到其中一页PPT上有三个案例,都是周围同事及自己的亲历,觉得很有代表性。

新员工留不住?看看老员工做了什么

PPT截图

有做老板的朋友让我帮忙招聘培训,说公司留不住人,有的入职没几天就走了,不知什么原因。温习这个课件,有很深的感触。

以前常用QQ时,我的好友分类中,前同事和同事人数相当,多年的HR工作中,接触到的员工离职的原因五花八门。传说中的马云曾这样讲过:员工离职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钱给的不够,二是心受了委曲。

按马云对员工离职的分类,新员工离职的原因,大都是——心受了委曲。

2

多年后,回想自己初入职场的感受,阿莲用“傻站三天无人问津”来形容。

20多年前,中专毕业的她应聘到一家电器商行从事销售工作,当导购员。没有任何的工作经验,公司里没有完善的入职培训制度,新人报到之后,甚至没有欢迎仪式。

老员工们都在按部就班地做各自手头的工作,连话都无暇跟她讲;她想帮忙又帮不上,想问又不敢多问,如坐针毡,无所适从,觉得“站在那里都碍事”。老员工有意无意流露出来的优越感和傲慢,在新人看来,就是冷漠,那么敏感的一个青春期的女孩子,当然能够感受得到。

如果不是内心有坚守,大概也不会留下来在那家公司继续做下去,并且一直做到管理层。公司越来越大,团队氛围越来越好。阿莲是在很多年后回想起来时,说这番话的。后来公司建立起了完善的新人入职、在职培训制度,每个入职的新人都配了“职导”,绝不会再有“傻站三天无人问津”的事情发生。

是当年那些老员工的错吗?也不是,因为当年的主管也不知道该如何迎接新人,如何对待和引领新员工,让他们能够尽快地消除陌生感,融入团队。

那个“新员工发传真”的案例,我也是后来才知道的。

说起来,也是很多年前的事了。虽然现在文件传输方式比十几、二十几年前先进和快捷得多,比如E-mail,微信,QQ等,传真机大都闲置多年被束之高阁,但类似的现象或许还在以另外的形式在某些公司和单位里存在着。

小马是当年在销售部实习的大学生,那也是她的第一份工作。销售部当时没有传真机,发传真要到隔了一条马路的市场部。那天,她被经理派去发传真给厂家。

拿了要传真的文件,她心里大概是嘀咕了一下的,因为在那之前,她从来没接触过传真机。小马有没有跟经理说过“我不会,我从来没发过传真呢”,我就不知道了。只能脑补当年的场景。

那次发传真的过程,大概是她所谓职业生涯中最难忘经历之一吧。至少,这件事我没有遗忘,并且把它当作了案例。

市场部的人以高冷的姿态对待了小马。大概“傻问三声无人应答。

我听说的版本和脑补的场景是,小马到了市场部,跟离传真最近的工作人员说自己是销售部的,请帮忙发个传真。我相信小马是很有礼貌的,我见过她,非常文静的一个女孩子,干部家庭出身,一接触就知道她家教很好。

市场部的人在忙,眼睛盯着电脑没答理她,指了指传真让她自己去发。小马把纸放在传真机上,不知文字应该朝上还是朝下,也不知机器如何操作。总之是无所适从,等了一会儿,尴尬的气氛,无人答理……差不多等到“花儿也快谢了”,那人的屁股终于离开座位,没有好气地夺过纸,劈里啪啦操作一番,把传真发走,大概自始至终都没有正眼看过她一眼,据说还翻白眼嘲笑了一句:连个传真都不会发,还——大学生!

小马是哭着回到销售部的。

我在很多年后,偶尔听小马当年所在部门的经理提起这件事。提起这件事的时候,小马也不小了,已经是某局的领导。

隔了20年,想起那句“接什么接?!又不是找你的!”的责备,还觉得刺耳。

我也曾是职场上的新人。

那年跳槽到新公司,在一个销售部门实习。是一个夏日的午后,电话声铃起,老员工都在忙,电话响了超过三声以上,我犹豫了一下就接了起来,“你好,请问……”

电话有分机,我“请问”还没讲完,听到另一端有人拿起了电话,就很自然地把话筒放了回去。不一会儿,只听里面接完电话的人抱怨,她显然不是自言自语,而是说给我听:“接什么接?!又不是找你的!”

直到现在,回想起来,还觉得那个人、那个声音,特别特别特别地讨厌,觉得她的职业素养真的很差。如果换了别的脸皮薄的人,可能立刻马上就辞职不干了,谁愿意跟那那种人共事呢?我,是不屑于跟那种人,一般见识。

所以后来在培训商务礼仪时,我特别加上了一个新员工的场景,让大家明确:电话响起,新员工也应该接起来。

3

要知道,新员工选择一家企业是需要勇气的,也是渴望得到帮助的。

任何企业招聘了新人大概都希望他们能留下来。但并不是所有的老板都能意识到:你花钱招来的人,可能因为对老员工疏于培训和教育,他们不知道如何对待新人,甚至有意无意在“逼迫”新员工离开。可能因为入职培训体系不完善,导致他们没有岗位说明书,不了解工作流程,甚至不会使用复印机,不知道电话响了作为新人该不该接起……

让老员工特别是他们的主管成为合格的“入职引导人”,成为一个教练,才能起到“传、帮、带”的作用”。所谓教练,曾听专家讲过:说给他听,做给他看,让他自己做做看;做得好要表扬,做不好要反馈。

那个课件里,关于消除新员工的陌生感,有这样几条,贴在这里,以飨读者:

迎接你的新员工:包括晨会上的欢迎,自我介绍,拜码头。

准备一个舒适没有压力的团队环境。

让其他同事参与。

带新员工熟悉工作环境及办公设施,包括饮水机使用,包包放在哪里,车辆停放注意事项(防盗),洗手间在哪里……等小事。

建立联系:主动把同事的通讯录、联系方式给他,他的你也要记下,并告诉其他同事。

陪他一起吃第一顿午餐。

主动的安排新员工做事,而不是等新人来问“我今天做什么?”

下班前与他谈话,主动问候“感觉怎样?有什么需要?”等。

要知道,好的入职引导,可以让新员工尽快融入团队,进入工作状态,对企业来说 ,这——就是省钱啊。

以前的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