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適合我養了,不需要多少陽光,我負責看花就可以了!


太適合我養了,不需要多少陽光,我負責看花就可以了!


有沒有覺得迷你巖桐,非常適合在家養呢?不需要多少陽光,喜溼潤,不怕熱不怕冷,在家種一盆你負責看花就可以了!

迷你巖精緻雪花瓣,當仁不讓!

很小!很仙!很萌!很有愛!

為什麼一定是迷你巖桐?

迷你巖桐,苦苣苔科的其中一種,是一種花心帶斑點的多種花色的觀賞小盆栽,備受人們的喜愛,很多花友在諸多觀賞花卉中,都會選擇迷巖。

迷你巖桐非它莫屬,首先呢它對盆大小不那麼挑剔。種過大巖桐的花友都知道,種上一盆大巖桐恨不得用個臉盆來伺候它,也不一定開花,而如果種迷巖就不一樣了,一個塑料水杯說不定你都可以看到幾朵小紫花吐芬芳。說到開花,三個月一個週期就可以見花開,時間短,不至於消磨性子急小夥伴的耐心。另外等到輕車熟路,還可以嘗試一番雜交育種的小實驗,繁殖出很多很多喜歡的花色。

太適合我養了,不需要多少陽光,我負責看花就可以了!

盆栽迷巖曬太陽有學問!

迷巖苦苣苔科,對光照要求不高,室內窗臺,北陽臺,室內光線強的地方都可以種。有花友在地下室僅用燈光就可以維持它開花而且還不徒長。對那些陽光照射不到的陽臺黨來說真是一款好花!

迷巖光照不挑剔,室內透過玻璃照射進來的光照就可以,不用非要有個露臺,擺在朝東的窗臺,就迎著朝陽開花,要是放在朝南或朝西的窗前,暴曬的天氣加個遮陽網,一樣長得好。此外,迷巖要均勻照射陽光,每隔兩三週將花盆轉圈。

太適合我養了,不需要多少陽光,我負責看花就可以了!

迷巖養死了問題都是在澆水!

迷巖的眾多死因中榜首的就是澆水不合理。正常水量保持土壤剛好有些溼潤程度,也就是手指觸摸土面有溼潤感,如果按一下出水還沾得滿手是土說明太溼了,也不會因為而不是被水浸透。只有當土壤表層摸上去很乾燥的時候,才能澆水。另外,澆水要用溫水澆。

那麼正確澆水方法又是什麼呢?你可以從頂部往下澆,也可以從下往上注,每週澆一次水足矣,或者每次等土壤2.5釐米以上都變得乾燥時再澆水。但是,每月至少要有一次是用從頂往下的方式澆水,這樣可以沖洗掉逐漸積累起來的肥料鹽。

選對土盆栽迷巖更茁壯!

盆栽迷巖使用合適的盆栽基質很重要!盆栽基質應由25%空氣、25%水分及50%土壤組成。迷巖根系纖弱,呈毛細狀,不耐水漬和粘重土。所以選擇栽培用土應選擇分量輕,透氣好的基質,如腐葉土、珍珠岩、泥炭、蛭石、松針、種菇廢料等。播種用土,以素土較好,如泥炭和蛭石等。尤其是苗期,肥分越少越好,以免出現肥害。這裡推薦最理想的基質搭配,泥炭、蛭石及珍珠岩,按照3:1:1的比例搭配。

太適合我養了,不需要多少陽光,我負責看花就可以了!

怕冷的小傢伙,冬季怎麼過?

苦科植物都怕凍,5°C以下就要往室內移動啦,並且開始斷水,保持球根完好就可,該休眠就休眠,等待來年重發新芽。十月開始,等迷巖會自己慢慢枯萎,但是不會這麼早就死掉,到十二月的時候,比較老的枝條完全枯萎,這個時候下面其實已經有了新芽;所以儘量不要強行砍頭,否則新芽長不出來,就有點堪憂了!

太適合我養了,不需要多少陽光,我負責看花就可以了!

迷巖呆球,如何喚醒“睡美人”?

迷巖造成呆球的主要原因是植株內生長激素不足,進入了休眠狀態。將球莖挖出放在乾淨的水苔或者珍珠岩等其他顆粒土上,放進保溼箱於明亮處靜待發芽。這麼做的原理是通過增加空氣溼度,從而創造一個適宜迷巖發芽生根的環境,增加使其重新發芽的幾率。

太適合我養了,不需要多少陽光,我負責看花就可以了!

小提示

迷巖的花期幾乎全年,不過春秋兩季最盛花期。

千萬不要弄溼葉子,因為葉片沾上水滴就會出現黃褐色的斑點。

土壤一定要始終保持潮溼,但不是被水浸透,否則會引起爛根。

歡迎關注植物迷,松鼠君和你一起聊花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