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后,家长该如何看待孩子的成绩?

ALuLLL


我家孩子上周结束了期中考试,成绩已经出来了。期中考试反映的是近一段时间孩子学习的情况,每次我拿到孩子试卷的时候,不仅要看分数,还会关注他错在哪里。

比如这次考试,他数学考了满分,语文满分110,他考了109,被扣掉的一分是“名”的组词,他写成了“名子”,这说明孩子对这个词没有掌握,这是基础知识,结合我对他平时单元测试的了解,我觉得孩子有必要在以后的学习中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

数学虽然考了满分,但我会根据他卷面的清洁程度,来判断他在做哪些题目是有犹豫,或者拿不准的,我会询问他当时做题时的一些想法,并不是说试卷考了满分,家长就可以看看分数就可以了。

分数只是一个方面,它不能全面反映一个孩子的学习情况,有时也有运气成分,比如这次考试的语文试卷中关于课外阅读的两个判断题,考察得就比较偏,几乎没有孩子真正知道答案,完全考懵,我家孩子答对了,不过是歪打正着,我们就要告诉孩子真正的答案是什么,让孩子把这个知识点巩固。

相信很多家长看到孩子的成绩不理想会着急上火,这是可以理解的,但着急归着急,还得冷静下来帮助孩子好好分析分析问题出在哪里,查漏补缺才是最重要的。


沛泽妈读心理


做为家长,对孩子的成绩我有如下三点看法:

1,成绩代表的是孩子前一阶段学习的状态和知识掌握情况,不是简单的分数的多与少。

2,我不希望孩子能拿到最高的成绩,那样对他来说亚历山大太累了。要求过高,就不能享受到学习的过程,对于学习的后续持久性就打了折扣。同时我也不能忍受他的成绩从后数,那只能说明他学习态度的不端正,因为我相信孩子的能力足够。基于这种认识,孩子的成绩不会老底也不会顶尖,只要能发挥出他的能力我就认为是很好的成绩。

所以我更关注他成绩中分数背后的一些情况:心理和状态。

3,对于分数中所体现的各种知识的掌握和题型的把握,我会过问,但不会做重点分析(小学需要做方法和习惯的引导,初中则不必了),因为有老师去做这些。

专业的事情让专业的人去做。

所以现在对于孩子的成绩,不管分数的多少,我都会给予鼓励:分数高了,我会赞赏:够厉害的!分数一般,我会欣赏:不错,我非常欣赏你的努力!分数比较低:挺好的,努把力,上升的空间很大的!

现在他不需要我如此的点评,但鼓励的宗旨不会变!当然鼓励之后,还有下文——问一下哪里错了?现在会了吗?可以去整理一下纠错本啦。

孩子们以后的考试非常多,对于成绩,家长学会透视,更有益于孩子的学习和身心健康!


快乐庭院


家长你好,我是一名北大在读博士生,当过7年高中生家教。教过上千名的学生,也接触过上千名的家长。我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也很理解家长面对孩子成绩不好时,心理的焦虑与担心。

我主要针对的是初高中的学习,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整理了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学习方法,涵盖不同的科目,不同年级,如果有需要的家长,可以私信:方法,为孩子免费领取。

那我们来谈谈怎么来看待孩子成绩这个问题。

第一,很多家长对孩子成绩看得十分重要。这里不仅是他们想让孩子成绩好,成为好学生,更希望在朋友亲戚面前,孩子的成绩是自己的骄傲。

家长有这种想法,无可厚非,因为每个家长都会有或多或少的虚荣心,但家长千万不要把自己过高的期望强加到孩子身上,因为这只会徒增孩子学习的压力。

第二,家长切忌对孩子丧失信心。有些家长忙于工作,或者觉得自己孩子成绩没有希望,放弃了孩子的学习。其实,家长对孩子的鼓励更能让孩子感到父母对自己的重视,他们也会想如何不让父母再失望。

要知道,不管任何人对孩子有什么看法,父母永远要跟孩子站在一边,做孩子最坚强的后盾。

第三,帮助孩子,引导孩子,与孩子一起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有些家长很舍得在孩子教育上的投资,孩子学习不好,花重金给孩子请老师,报班买资料,家长这种鼓励孩子学习的行为确实能让孩子成绩有所提高。有的家长觉得报班没用,复习资料没用,不舍得给孩子教育上的投入,这种想法完全错误。

没有教育上的投资,就希望获得一个满分的孩子,这根本不可能。当然有一些聪明,会学习的孩子,他们可能不需要老师,不需要额外的辅导书。但这种自律会学习的孩子毕竟是少数。

期中结束之后,还需要孩子继续努力学习。

有需要帮孩子领取资料的家长,可以私信:方法,我会免费发送学习资料,也欢迎大家有任何问题都可以留言告诉我。


北大博士教数学


不同年级的家长,对待期中考试的态度和认识应该是有区别的。我是高中老师,我说说高一期中考试的情况吧!

有老师说:“学生高中的差距,实际上是从第一次期中考试开始的!”而让学生产生差距的原因之中,部分家长起到很大的作用!家长对待期中考试成绩的态度还有对孩子的引导,至关重要!

进入高中,由于是第一次正规考试,家长对于高中的学习内容、难度、孩子的定位等方面认识不足,往往会对孩子的期中考试成绩产生误判,从而变得“大惊小怪”或者是“焦虑”!比如,孩子初中可能是数一数二的学生,但是到了高中,需要重新排名,家长不知道别的孩子原来也很优秀,所以接受不了孩子排名下滑的史实;再比如,很多孩子初中的很多学科都能考满分,如果高一考了80多分,应该算是不错的成绩了,但是家长也会认为孩子没有考好;还有就是如果物理成绩考了70,而生物成绩考了90,家长自然会认为生物学的比物理好,而忽视了题目的难度。总而言之,家长对待成绩和排名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情绪和后面的学习。

那么,家长如何看待孩子的成绩呢?

首先,从态度上,家长要保持冷静,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如果孩子成绩考好了,家长可以高兴,但是也不能太高兴,因为这不是高考;如果孩子成绩考的不好,家长可以难过,但是也不能太难过,因为这不是高考!

其次,宏观上分析成绩,做出正确的结论!总体上看看,是都不好还是个别科目不好?如果都不好,可能是孩子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出现问题;如果只有个别科目不好,可以引导孩子分析具体的原因。

再次,微观上分析试卷,找出问题的原因!具体到某一科,家长可以拿出孩子的试卷,引导孩子分析错题的原因,看看是知识点不会还是审题不清或者答题不规范导致的失分?哪些失分是可以避免的?哪些失分是自己知识点理解不到位?逐一分析,就能把家长和孩子的注意力,从关注成绩,转变到关注问题本身,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家长和孩子都会冷静的多,也会有效的多!

我是“赢在高三”,致力于教育和教学工作!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帮助,欢迎关注,获得更多指导!


赢在高三


面对孩子的期中考试成绩,家长应该从以下几点来做出正确的分析,以帮助孩子解决目前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让孩子能够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稳中有进不断提高成绩

第一:期中考试成绩的高低能够充分反应出孩子这段时间的学习态度

我把每一个学生比做成为一台发动机,毫无疑问期中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说明这个学生已经点燃了这台发动机,所以他们学习态度端正,能够把心思全部放在学习上,已经做到了由爸爸妈妈让我学习,转变为我要主动学习,主动前行!而哪些考试成绩差的学生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学习态度不端正,他们的心思根本没有放在学习上,而是放在了玩游戏,看电视等等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上,他们迟迟不肯点燃学习的发动机,迟迟不肯下手进入学习状态,详细内容下图所示
有上图可知凡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都是这种不主动学习的学生,

他们非要被父母在后面催促着才肯去学习,父母推一下动一下,不推就不动,所以他们的学习成绩很差,考试成绩很低,往往有好几门课不及格!因此家长首先要端正孩子的学习态度,点燃孩子学习的这台发动机!

第二:考试成绩能够反应出孩子这段时间在学校的听课态度和听课效率

我们都知道学习成绩的取得来自于学校课堂上老师的讲课,同一个时间上学,同一个老师,学的同样的知识,却没有考出同样的成绩,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学习成绩差的孩子在课堂上没有好好听课,那么他们在课堂上不听课都在干些什么呢?下图所示中即为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
有上图可知一个在课堂上吃零食,喝饮料,交头接耳,趴下睡觉,或者发呆走神,若有所思,或者看小说不听老师讲课的学生怎么可能考出好成绩呢?


接下来我们在看看下图所示中的这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因为她上课专心听课,并且认真做笔记,所以学习成绩优秀
由上图可知一个学生只要能够做到上课专心听课,那么他(她)每天就能又快又好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作业完成的早,睡得早,睡眠充足,第二天在课堂上可以精神抖擞的听老师讲课,从而把自己的学习带入了一个越学越轻松,越学越省力,越学成绩越好,越学越有自信的良性循环状态!这就是所有学霸学习成绩优秀的主要原因!

因此作为家长当发现孩子考试成绩特别差的时候,一定要理智的从源头分析问题,首先要端正孩子的学习态度,其次要和孩子的各科老师紧密沟通,尤其要密切关注孩子出现严重偏科的科目,搞清楚孩子在学校课堂上上的听课态度,轻轻松松采取有效措施来帮助孩子解决考试成绩差的主要问题,让孩子能够迷途知返,悬崖勒马改正错误逐渐回归努力学习的轨道!

以上内容和图片选摘自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赢在终点家庭教育实操手册》,新书推介我就是这本书的作者,由于上传篇幅有限,只能上传一小部分,希望上述回答能为各位家长教育孩子带来帮助,同时警戒那些进入小学,初中,高中以后仍然没有好好学习的孩子,警钟长鸣,引以为戒!并且在头条中回答了很多教育孩子的问题。感兴趣的家长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阅读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家长和孩子,感谢今日头条给我们交流的平台!最后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考入理想的高中!最后考入一所理想的大学,让您的孩子学业有成,赢在终点!



家庭教育感悟


期中考基本结束,除了关注分数是两位数还是三位数,家长更应该放在问题点的汇总上。我是王老师,致力于小学数学的精品问答!及时发现孩子认知和理解难点才是最有价值的。成绩只是过去了的一个数字,即使100分,课内成绩无法反映孩子真实的数学实力。如何做好试卷分析呢?以下详谈供你参考!

考试后试卷分析的目的是发现问题,查漏补缺。

首先家长对于这学期的知识体系要粗略了解,要不你不知道问题点在哪里?

我的做法是在卷首位置,让孩子总结剖析失分原因(一年级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总结),然后再家长签字。

① 订正分析

在试卷每一个失分点进行订正分析,不要以粗心、马虎等模糊字样,要真正根据题目来具体自我分析当时原因。用mark笔标注题旁

② 汇总总结

根据每个错误点分析,进行汇总总结,题于卷首,家长签字。

③ 针对性练习

知道了问题点在哪里,就找到了提升的方向。清楚孩子理解难点,下一步就是计划性地做一些专项练习了。

成绩好的学生,可以进行课前的预习以及课外知识的拓展,以上!

学习更多好玩有趣的数学辅导方法


一学堂王老师


这段时间,大多数学校都已经进行了期中考试。老师也大多对试卷进行了评析,召开了家长会。对于家长来说,成绩只是一个表象,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能不能做好试卷分析,从成绩和试卷、以及孩子对待成绩的表现中,看出孩子学习的状态和存在的一些问题。我着重结合初中语文学科的情况来讲:

1.孩子的试卷有没有详细的纠补?

一般在考试后,老师都会对试卷进行详细的讲评,尤其是对学生出现较多的或者有代表性的错题进行详尽的讲解和思路的点拨。对一些题型,会给出规律性的方法指导。

如果孩子试卷上的错题没有纠补,一些看似打对号的题目也没有进行补充和辨析,那毫无疑问,孩子上课的听讲状态绝对是有问题的,课堂效率一定是打了折扣的。平时上课的情形您就可以推知一二。

2.孩子有没有主动去找过老师对自己的试卷进行交流?

这可以看出孩子学习是否有主动性,平时能否主动发问,能否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3.孩子有没有对自己的试卷进行分析?

孩子有没有问题意识?能不能发现自己在学习上的漏洞?

比如:字词、填空、文言词句等基础知识出错,不仅仅是粗心的问题,实质是孩子懒,努力程度不够;或者是意思理解不到位,还没有学会、学透。

比如:现代文阅读大量失分,是理解能力的欠缺,或者对老师所讲的方法没有仔细领会和运用。

再比如:作文跑题,实质上是思维的偏差,思维不完善。

4.对这些问题,孩子有没有思考过怎样去解决?

学习成绩,背后是学习能力;而学习能力,最本质的是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能引导孩子去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加上学习意志品质的激励,那提高成绩就不是什么难事。


七仙女儿说教育


我家儿子四年级,运动、户外玩耍、阅读和自由发展爱好的时间都远超同龄人,成绩一直是中上,单科有时名列前茅

我写过一篇相关文章《孩子吃饭不好,学习成绩也不好,就一无是处吗?》

每天读书也没见成绩有多好,成绩不好,就会觉得连这么简单的知识都学不好,“你怎么这么笨?”“你为什么这么懒得动脑筋?”“态度能不能放端正一点?”熊孩子真是不省心。所以,吃饭习惯也不好,学习成绩也不好,缺点还真是多!

4

可事实上,是这样吗?

孩子每天80%-90%的时间都被学业占领了,想想好惋惜,那么大好的童年时光都花在几本教科书上了。考试也只能考察那几本教材的掌握程度,如果花了那么多精力,还要额外参加补习班,只为取得好成绩,代价就太大了。

那么精力应该放在哪里呢?

应该放在更广泛的阅读、充分的运动、

充足的睡眠和营养、

自由地发展兴趣爱好,

比如吾儿特别爱好画画,已经自发地花了几十本画本了。很想给他报个素描班,可他不要去。听学画画的朋友说素描是非常枯燥的,可能本来爱画画,他去学了反而不爱画了。也好,等他自己想要去学也不迟,内在动力要保护好。

既然不那么关注成绩,那关注什么呢?

--我觉得是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力。父母本身要活到老,学到老。如果父母已经成长得很好,当然会投入更多的身心帮助孩子;如果父母还在自我成长阶段,就边学边给了,比如数学方面,我自己逻辑思维能力也不是太好,需要自己先学好了才能明白是怎么回事。

既然理解了,吃饭的时候,就随他说吧。现在练体育,体质也好起来了就随他挑食吧...

世界很大,容得下不完美的我们。


不完美MOM


刚刚过去的期中考试,成绩基本都已经揭晓,虽说是小小的期中考试,但是又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家长对待孩子成绩的态度,直接决定了孩子对待学习的态度。

家长应理智对待孩子的成绩,不要以分数论高低。有些唯“分数论”的家长给孩子规定了考试分数,如果低于某个分值,便会得到一定的惩罚,而不考虑班里的整体成绩水平和试题难易程度。其实,如果孩子考得不好,本身就会很失落,家长再给予批评打击,拿自家孩子跟别家孩子比较,只会挫伤孩子的自尊,让孩子对考试产生恐惧心理。

家长应该做的是认真帮助孩子分析考试得失,找出薄弱环节,优化自己的学习规划,尽力弥补自己的弱势,避免下次在同一类问题上失分。如果孩子成绩有波动起伏,也是正常的现象,家长不要过分在意,只要孩子学习态度良好,思想状态稳定,努力赶上就好。考试后最好让孩子为各科写个考试总结,并把这个总结作为下一段学习的参考。相信只要不断地努力,成绩都会逐步提升的。


春风化雨花草香


1、成绩不能代表一切,最重要的还是要注重孩子对待学习的态度。每次都是高分也可能存在某种风险,人生旅途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泥泞和荆棘,某一次考试的失败可以让学生学习和体会的更多。

2、无论分数高与低,家长应该通过每次考试经历来教会孩子一些成绩背后的东西。这使我想起了小学五年级的一篇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文中的孩子在母亲“精彩极了”的夸奖中获得鼓励,更加奋进;在父亲“糟糕透了”的批评中进行反思,总结经验。鄙人认为我们不防做一对这样的父母,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失败乃成功之母,在成功面前不骄不躁,继续前行;在失败面前不气馁不放弃,吸取经验教训,难道这些比分数的好低不重要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