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天然放射现象,说明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

小不温柔

天然放射性现象是由法国物理学家安东尼·亨利·贝克勒尔于1896年发现的。此前,伦琴已经发现X射线,并指出X射线能够让底片感光,穿透皮肤肌肉拍出骨头的照片。法国科学家庞加莱介绍了伦琴的工作,贝克勒尔在现场对其提问,于是庞加莱建议他去荧光物质中寻找类似的放射性。贝克勒尔尝试了许多材料,发现最具有放射性的物质是铀盐,起初他还以为必须结合阳光的照射才能感光,后来连续的阴雨天气,他偶然发现放在抽屉里的铀盐也让裹着黑纸的底片感光了,于是发现了天然放射性。

理解天然放射性的本质经过居里夫妇及其女儿 女婿等人的一系列努力,最后在卢瑟福的阿尔法粒子轰击原子的实验中证明了辐射来自原子内部。

为什么说天然放射现象说明了原子的结构?我们需要认识清楚放射性究竟是什么。自然界的辐射有很多,主要分为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主要是能量不太高的电磁辐射(电磁波),包括我们常见的无线电波、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微波等. 电离辐射包括高能的电磁辐射,如x射线和γ射线,它们穿透力极强,可以让裹着黑纸的底片感光。电离辐射还可以是高能粒子流,包括阿尔法辐射(氦原子核)、贝塔辐射(电子)、中子、中微子、宇宙射线等。我们常说的核辐射主要是电离辐射,即物质受到辐射后会发生电离现象。

天然辐射的存在,说明原子内部发生了电离效应,即释放出来带电粒子或能量。例如原子释放出阿尔法粒子或贝塔粒子,那么原子必然损失一部分质量或能量,也就是说原子有一部分东西是可以“剥离”的。这很自然地推断,原子绝对不是一颗实心的不可分割的球体,它应该具有内部结构。因为天然辐射类型的多种多样,说明原子内部结构并不是那么简单,而是非常复杂的。

我们生活的世界存在许多天然辐射。其中地表释放的氡气、宇宙射线、地表和建设辐射、食物辐射等占据了大部分。氡气容易令人产生幻觉,这或许是“鬼屋”的一种科学解释。食物里的辐射最为可怕,因为一旦摄入体内,无论剂量大小,只要半衰期足够长,都可能乘以一辈子的寿命而被极度放大,造成不可挽回的恶果。烟草里含有放射性物质,虽然比较微量,但是对于长期吸烟的人来说,辐射造成的伤害也是非常巨大的。所以,在生活中也要注意防护天然辐射。


飞贼克斯和康德马特

这个说法不错。我认为答案是:因为“天然放射性”的复杂性,表明了原子核结构的“复杂性”。

“天然放射性的复杂性”体现在哪里呢?我想有以下几点。

1. 释放出来的“射线”复杂。除了有大家知道的α、β和γ射线外,还有极少量的碳-12等重离子射线,以及像“双β衰变”(就是同时释放两个β粒子)的衰变。释放α粒子,代表这是“强相互作用”的结果;释放β粒子,代表这是“弱相互作用”的结果;而释放γ射线,代表这是“电磁相互作用”的结果。

2. 半衰期有长有短,差别很大。在“天然放射性核素”中,存在着半衰期比“宇宙年龄”都长(达几百亿年)的核素,也存在着半衰期只有“纳秒级”的核素。

3. 自然衰变方式的复杂性。有些核素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例如α和β)发生衰变。

4. 存在着奇怪的“同质异能”核素。例如钽-180m,它的半衰期很长,能级比钽-180的基态高,但退激时又不是回到钽-180的基态,而是发生β衰变,变成钨-180和铪-180(既会发生β-衰变,又会发生β+衰变),简直是奇怪极了。

以上的理由就是这些。可以说是“无奇不有”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