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为何一些出嫁的格格不能生育?

用户64247041723


清楚公主的确很多都没有自己的孩子,而是过继侧室的孩子到自己名下,而且很多公主因此抑郁而终,原因为何?就是残酷礼教的迫害。

旧礼教的威力有多大不需多说,民国时期的鲁迅先生描绘出当时的礼教,怎么也避不开吃人二字,而在清朝,礼教的威力只有更甚,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要按照一定的礼数规矩来,即便皇帝,也受到宠幸妃子有时间限制、同一样饭菜不能吃多口等等规矩约束。

在这种背景下,公主们的悲剧似乎是注定的。

清朝皇室对于皇子公主的生活嫁娶有着一系列的规定,而且还被严格执行。

从康熙皇帝开始,清朝皇室规定低级妃子没有资格抚养皇子,皇子必须要交由嫔以上的妃子扶养,这些妃子其实也养不了这么多皇子,都是由奶妈们抚养。

而公主们,在满月后就直接送往皇家的奶妈处,由奶妈扶养长大,从出生到出嫁,几乎见不了生母几次。

这种制度下,皇子公主们生下来就注定了跟亲生母亲的疏离,而这,只是为了巩固政权的需要,防止外戚势力蔓延干政。

当公主慢慢长大后,大多会被皇帝赐婚,对象自然都是对大清基业有帮助的人,要么是功臣,要么是贵胄,要么是需要安抚的势力。总之,公主们的婚姻也是为了政治服务的,这一点,驸马也很清楚,所以一般是把公主当祖宗供着,先天缺少一份发展感情的条件。

公主为政治服务倒不是清朝原创,而是历朝历代都有的规矩,但礼教束缚到公主,还束缚地死死的,这只有在程朱理学盛行的情况才有。

程朱理学盛行于明清时期,直接涵盖了整个社会,但在之前,理学没有限制改嫁这条,理学大家程颐就默许家族中的女性晚辈再婚。

不过从明朝开始,寡妇守节被官方推崇,最后甚至连公主都不得改嫁,比如万历帝的胞妹永宁公主,被宫女太监等合力坑了一把,嫁给一个肺结核患者(即肺痨),结果过门不久驸马去世,公主守寡,直到去世也还是处子之身。

明末曾掀起反对程朱理学的心学,提倡性解放,但满清入关后,为了便于统治,再度启用程朱理学,而且涵盖面更广,连公主也彻底套牢了。

程朱理学对性有一种绝对的压抑,认为这是一种祸患,不得提及,公主从小受到的就是这种教育,对性羞于启齿,如果是这样,还不是大问题,毕竟驸马大多数经验丰富之人,大问题是驸马跟公主是分居的。

公主出嫁时皇帝会专门御赐一座宅子,供驸马和公主居住,但这座宅子分内外,公主只能住在内宅,驸马则要住在公主宅子的外院,没有公主的宣召,驸马是不能进入公主的宅院跟公主同床共枕的。

当然,如果没有其他限制,公主天天宣召驸马,跟同居也没区别,要命的是公主宣召也受到严格限制。

上面说了,公主从小深受礼教熏陶,认为性这种东西能少则少,宣召驸马也要先有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才行,而且在宣召中间还有一个管家婆的存在。

公主居住在内宅,一般也不出去,如果要宣召驸马,自然不是自己去,而是叫管家婆去,管家婆也就是随格格出嫁的奶妈。

不过这个奶妈还真有点妈的意思,她能监管公主,其实就是替皇室看着公主,看公主

的行为举止是否有失皇家体面等等。

在当时的社会,频繁涉及性事,就是公主的一大不体面,所以奶妈可以直接管着公主,甚至直接嘲笑揶揄公主。而且清朝公主自小在奶妈控制下长大,大都懦弱羞涩,不敢据理力争,甚至在她们自己心目中,也是畏性如虎的,好不容易回一次娘家,也不会提及此事,而是闭口不谈。

权力是滋生腐败的温床,管家婆有了权力,自然可以伸手,公主每次要跟驸马圆房,还等出钱贿赂,次数稍多又会遭到管家婆的嘲笑,久而久之,公主自然会少叫驸马,少叫自然生不出孩子。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据说道光帝的大女儿(即宣宗大公主)就曾对管家婆发起抵抗。

这位机智的公主没有直接训斥管家婆,而是直接找了问题的源头——皇帝。公主在出嫁一年后回皇宫省亲,特意问皇帝将她嫁给谁了。道光帝不明就里,一问才知道,女儿根本没见过驸马符珍,再一问,原因就出在管家婆身上,道光帝干脆给了女儿自主权,公主回家后,借着圣旨痛斥保姆一顿,然后就过起了正常的夫妻生活,共生养了八个孩子。

综上所述,清朝公主们不能生育是因为夫妻分居。

以上说法,来源于《清朝野史大观》:“大抵清公主十人而九以相思死。清之公主,子女众多而又夫妇相如民间者,二百年来仅宣宗大公主与其夫符珍耳。“

这是野史,没有正史资料支持,正史也不会记载这些东西,大家信则有,不信则无。


平沙趣说历史



玉敏12


生育不是一个人的事,那是两个人共同努力下的结果。一次不行,还要两次、三次,甚至多次性生活才能生育。

所以清朝出嫁格格不能生育的根本原因在于性生活过少。那又是谁吃了熊心豹子胆了,敢阻碍格格的性生活?



第一,是制度。格格出嫁,以后生活的地方不是夫家,而是单独一个府邸,也就是所谓的“公主府”。这里,有个规定,公主睡内院,驸马睡外院,两人不准许同居,共睡一室。特别有意思的是驸马不能够主动提出过性生活,只能够被动。

第二,是礼教。唐朝开放,这是有目共睹,但宋朝礼教兴盛,对女人的约束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越来越大。

一个女人要矜持,要懂礼,主动说“我特饥渴,过一过性生活吧”,难以启齿。脸面子薄,驸马也不好吭声,如何是好?

第三,是管家婆。管家婆这类角色是由奶妈、嬷嬷充当,陪嫁到驸马府,跟着小两口一起过日子。



而小两口要私人交流了,还需要登记,“某某年月日,招驸马侍寝”。这个“手续”得由管家婆来办理。

次数少还好,次数多了,这就不得了了,管家婆就阻碍了,甚至呵斥她无耻。一些格格为了交流一次,多是银两贿赂,甚至重金。

重重阻碍,只能过着如同守寡的日子,那还谈什么生育?不说生育,常年负能量,很多人短命,抑郁而终。


非常茴香豆


格格,是一个满语中的词汇,意为小姐。

虽然在现今的大辫子戏中,清朝皇帝的女儿都是这个格格,那个格格,但在历史上,并非如此。

后金时期,大汗和贝勒的女儿都称为“格格”,但并没有固定的制度。

例如,后金大汗、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长女称“东果格格”,次女称“嫩哲格格”。

然而,明朝崇祯九年,清朝崇德元年(1636年),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开始模仿明制,规定皇帝所生的女儿称“公主”,并且还规定皇后所生的女儿称“固伦公主”,其他嫔妃所生的女儿及皇帝的养女,一般称“和硕公主”。

至此,“格格”在清朝成为专指王公贵胄之女的专称。

清朝顺治十七年(1660年),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开始根据贵族的封爵,把“格格”分为五等:

第一,亲王之女:封为“和硕格格”,嫡福晋所生女为郡主,侧室所生女为郡君。

第二,亲王世子及郡王之女:封为“多罗格格”,嫡福晋所生女为县主,侧福晋所生女为县君。

第三,多罗贝勒之女:也封为“多罗格格”,嫡福晋所生女为郡君,侧福晋所生女为乡君。

第四,固山贝子之女:嫡福晋所生女封“固山格格”为县君,侧福晋所生女不受封,称宗女。

第五,镇国公、辅国公之女:嫡福晋所生女称“格格”为乡君,侧福晋所生女不受封,称宗女。

此外,镇国公、辅国公以下之女,都称为宗女。

另外,“格格”有时候也被用于尊称其他地位高贵的女性。

例如,康熙年间,曾抚养过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的侍女苏麻喇姑,在内务府的报告中被称为“苏麻喇额涅(母亲)格格”。

而清朝亲王的低阶妾,有时也被叫做格格,位在侧福晋、庶福晋之下。

例如,据《清史稿》记载,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的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年十三,事世宗潜邸,号格格。”

如此看来,这个题干是非常有问题的,这么多类型的格格,显然无法统计她们的生育情况。

不过,悦史君能理解,在这种不严谨表述的背后,题主所说的“格格”,应该是指清朝皇帝的女儿

那么,清朝皇帝的女儿在出嫁后,为何大多不能生育呢?

在悦史君看来,这与清朝皇室特殊的规定和封建礼教的束缚有关。

按照清朝皇室的规矩,公主在出嫁之后,皇帝会钦赐一座大宅子供她居住,驸马则只能住在这座大宅子的外院,没有公主的命令宣召,驸马就不能进入这座大宅子,与公主一起享受正常的婚姻生活。

如此说来,公主下命令宣召驸马,不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了吗?

但事实上,就算公主放了话,驸马也不一定能进入大宅子,因为按照制度规定,公主大宅子的出入权,掌控在管家婆的手中。

管家婆的权力极大,如果公主不顺她的意,她不仅不会执行公主的命令,反而会以封建礼教为借口,对公主的正当要求大肆阻拦,并且加以羞辱和谩骂。

自幼在皇宫中娇生惯养的公主,大部分都性格柔弱,根本经不住这样的屈辱,很容易就被管家婆拿捏在手中。

即使公主有机会在宫中见到亲生母亲,要么不敢诉说自己的冤屈,要么就算说了,母亲也未必能够听得进去,可能还会再次用封建礼教对公主进行教育。

在这种情况下,公主大部分的时间都只能独居,想要怀孕自然是很难的。

所以,清朝公主早死的现象很多,相思成疾占了很大一部分。

可见,残害众多年轻公主200多年的严重问题,竟然是出自小小的管家婆,现在的男女平等、恋爱自由是多么的可贵啊!


历史这样说


为何出嫁的哥哥大多不能生育,其实这一切实际的要害都在于管家婆的权力赋予,就如同当年丞相的方位跨越皇帝之时,国家所遭受的风险,所以管家婆的权力过火胀大所致使的格格没有子嗣是清朝当年政事的一大缝隙。没有受此危害的公主,也唯有宣宗的大公主,她不受封建礼教的绑缚,勇于追寻自己夸姣美满的婚姻日子,毕竟取得儿孙满堂的夸姣现象。

清朝格格们成婚今后,按照皇室的规矩,公主在出嫁今后就要住在皇帝钦赐的一座宅子里,她们的日子只能茕居而不能跟自己的丈夫住在一起享用正常的婚姻日子,她们不再能够跟自己早年的兄弟姐妹们同住,驸马的兄弟姐妹假设遇到公主,也有必要行大礼表明敬重,而驸马则要住在公主宅子的外院,没有公主的指令宣召,驸马就不能进入公主的院子跟公主同床共枕。可即使有了公主的指令,驸马想要跟公主碰头,路程依然很困难又漫长。因为公主院子里的出入权都掌控在管家的手中,也便是所谓管家婆。公主假设不向她纳贿的话,管家婆就要对公主言行大举阻遏并加以凌辱和诅咒,可公主们都出自名门,怎能受此耻辱?一个个格外脆弱所以很简单的就被管家婆拿捏在手中,公主即使在宫中见到了亲生妈妈,也不敢倾吐自己的冤枉,因为所受的冤枉现已离事发时间很远,所以生母未必能够听得进入并未公主排忧解难,在这么风险的景象之下,公主想要怀孕是很难的。

所以清朝公主的小孩多是驸马的侧室所生,假设公主比驸马早死,还要将公主全部的东西搬回宫中并将驸马赶出院子,管家私藏公主的物品也无从考证。由此看来,公主早死也是很正常的,并且多因为想念成疾而死。


黄师傅说妇儿


先为大家普及一个知识,格格究竟指的是哪些人?最早是在后金时期出现了这个称呼,那时国君和贝勒的女儿统称“格格”;清太宗时,按照汉人习惯重新规定了封号,它是满族和清朝给予女性的专属称谓,一般将清皇族的女儿称为“格格”,但清朝亲王的低阶妾也会被称作格格。综上,被称作格格的,却不一定是皇帝的亲生女儿,有可能只是身上流着皇室的血。

而且,可别以为每个格格都和小燕子和紫薇一样能遇到他们的五阿哥和尔康。皇家婚姻可不是两个人两情相悦就能成的,往往掺杂了很多政治因素,格格必须听从皇帝、皇后和皇太后为她的对象结婚,所谓的“赐婚”不过是笼络人心的政治手段罢了,受害者永远都是格格一个人。

而这些格格出嫁后,婚后生活又是如何呢?她们大多数人都会被不孕不育的问题所困扰,但其实据史料记载,她们大多是有生育能力的,可是大多数孩子都是从丈夫其他妻妾那里过继过来的,为何能生育却不去拥有一个自己的孩子呢?只因为有一种人在背后使坏,它就是奶妈。

皇室奶妈可不是一般人能当的,大多是皇后家的亲信。而清皇室有规定,格格出嫁可以得到一座御赐府邸,却不允许驸马与格格同住,即使过了门,两人也不能同住,这就奇怪了,明明是夫妻却不能同床共枕?奶妈这时候就起关键作用了,如果格格想要行房,必须跟奶娘口头申请,而她们向奶妈行贿,才能被允许夫妻生活。有时候格格申请的次数多了,还要被奶妈嚼舌根生活淫乱,甚至还要到处传唤。久而久之,格格们大多羞于启齿,也就导致了他们大多生不出孩子。


娱乐现代人


首先,重申下——格格不是不可以生育,而是没有进行房事,谈何生育二字,巧妇还难为无米之炊哪,更何况生育这样的大事情。

在清朝时期,很多的格格并没有后代,而且很多的格格年纪轻轻就很早的去世了。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很长一段世家并没有结论,知道后来在史料记载中看到

管家婆的存在。管家婆是干嘛的哪?管家婆是在格格出嫁后,由皇宫里面被派来去服侍格格的管家。同时还有个很重要的事情,管家婆还掌控着是否可以和丈夫见面

很多的格格在出嫁以后,都会被皇宫里面赐下来一栋房子。一般情况下,格格住在后院,而自己的丈夫住在前院。没有格格召见的情况下,丈夫是不可以随意到后院看望格格的,更别提房事了。但是格格既然出嫁,为什么不能随时的召见自己的丈夫哪?就是因为

管家婆不允许。如果说格格见自己丈夫的时候多了,管家婆该阻拦格格,并且会说出很多银灰(音译)的话语,比如过度阴郁(音译:怕文章发不出来)

娇生惯养的格格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听过这样的话语哪?很多格格都选择不出声,只好忍着了。有人问为何不在回宫的时候,向自己母亲禀告哪?一是因为:回宫的时候,事情很多情况下已经发生很久了,母亲也不好及时的给出意见。二是因为:很多的格格不好意思开口,总不能说自己想行房事,但是管家婆不允许吧。

久而久之,相思成疾。很多的格格年纪轻轻就死掉了,最后也没有留下一个子嗣。

但是这么长的历史里面有没有反抗的哪?当然是有的!明宣宗朱瞻基的长女顺德公主,一个一生中有着八个子女的传奇公主。顺德公主刚出嫁的时候也是被管家婆欺负,平时不给点贿赂,自己是万万见不到丈夫的。出嫁的第一年,总共见到丈夫三次。顺德公主一直隐忍不发,直到回宫后。跪在皇上面前,问到自己究竟是嫁给了谁?(图:明宣宗)

皇帝一听很迷糊,你不是出嫁一年了吗,怎么不知道嫁给了谁。顺德公主把事情原委告诉了明宣宗,明宣宗便告诉公主,不准管家婆再插手此事。就这样,顺德公主回去后,就把管家婆狠狠的批了一顿。从此以后驸马也就搬到了后院去住,最终顺德公主膝下有着八个子女。但是像顺德公主这样敢于去追求自己幸福的能有几个格格那?大多数的格格不都是,不敢发声,最后相思成疾,早早的就离开了人世。


史之策


清朝出嫁的格格大多"无后"主要是她们出嫁后的并不美满的婚姻生活造成的。


首先,清朝格格大抵长的丑。清朝格格之所从多半长相很难看,主要是清皇帝的婚姻制度造成的。清朝的婚姻制度大抵是政治联姻。皇帝都是娶满清的大部落公主,从而造成了很多近亲结婚,而近亲繁殖的结果自然公主不但丑鄙,甚至智力受损。按照遗传因素影响,其后代自然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更要命的是格格出嫁又是皇帝专门指定,也属于政治联婚,驸马和公主原本就缺乏感情基础,同时,公主不但长的丑陋,而且霸道,因为有"龙女"身份,目空一切,对自己的夫君也是唯我独尊,听侯她的命令。如此一来,公主根本得不到驸马的喜爱,甚至是极度反感和讨厌。再加公主的一些特习性,驸马和公主常常十天半月都难见一面,更别说相亲相爱,生儿育女了。

总之,清朝公主因近亲结婚长相一般都有缺陷,再加上霸道和生活的不同,驸马和其的婚姻往往是形同虚设,多半是形同陌路、同床异梦,公主为此也极度郁闷,多半抑郁寡欢而早死,多半没有后代也就不足为奇了。


飘雪楼主的历史课


严格意义说“出嫁的格格大多不能生育”这个题目是不对的,格格是什么呢?我们的大清王朝统治者虽为满族但也是有公主这个神圣的职位的。皇帝的女儿小时候当然就叫格格。可是长大以后,格格们就会有封号,有了封号标志的才能叫公主。要是像皇后生的格格,可以封为“固伦公主”,妃子生的女儿则可以封为“和硕公主”。像咱们题中所说的“出嫁的格格”,如果出嫁时还叫格格,那这位女同志应该是地位相当低的皇族家属了,如果真是“出嫁的格格”,我们的这位格格的生育情况还是不算太差的,因为她的婚姻不会受到太高的重视,束缚为少很多。那么真正的“大多不能生育”的是谁呢?

就是我们前文中提到的出嫁的“公主”。有些人说,出嫁的公主极少有生儿育女的,罪魁祸首是她们的奶妈,小编认为让奶妈一人背这个锅是不对的。按照清朝的惯例,皇子女一出生,并非由生母直接养育,而是由一个皇家的派遣的负责照顾皇家子女的团队所接管,这其中就有一个重要的奶妈或嬷嬷的角色。致使真正的母子感情有些疏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日后可能发生的亲信干政。

清朝的公主从小就受到封建礼数的熏陶,再加上身份确实也很尊贵,出嫁后,尊贵的身份是不能乱的,驸马的父母、兄弟姐妹等见到公主还是行必要的参拜大礼。公主们要住在专属的府邸内,驸马是不能想见就见公主的。公主的许多的生活还是要受从小管教她们的奶妈或嬷嬷的束缚,公主想要临幸驸马,还是要让向奶妈或嬷嬷示意的。

可想而知,公主是何等的身份,再加上身处封建社会礼数的最深处,怎么可能像正常人经常性的叫驸马觐见行房呢,这岂不是不顾及皇家的脸面,让天下人取笑吗?同时驸马也碍于公主尊贵的身份,相信“醉打金枝”都听说过吧,驸马本来就可能对公主敬而远之,也不可能每天对公主登门造访。当然这其中也有不少威严的奶妈或嬷嬷惨呼进来进行管教,次数稍多就取笑话公主不知廉耻。

还有人说公主的婚姻主要是用于政治联姻。是的没错,有相当一部分都是远嫁塞外,安抚拉拢边塞异族。那时公主深处他乡,很难再受所谓的中原礼数和所束缚,行为也不太可能受所谓奶妈或嬷嬷的限制,更多的是入乡随俗,受他乡异族的规矩行事。而且这些公主的生活并不如意,就像我们的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昭君,她远嫁匈奴后居然做了祖孙三代人的老婆,你能想象得到她的地位和她所处的环境吗,这时就更不要去提她们能生育多少儿女了。

如果你还想说“格格”出嫁后很不能生育是因为奶妈或嬷嬷吗?,奶妈或嬷嬷会站起来说这大黑锅可不能让我们一人背呀!

记得关注我呦,会带来幸运欧!记得关注我,看更奇葩的《清朝格格神秘的“试婚”!“金锁”竟关乎“紫薇”的终身幸福?》一文,更惊喜呦!


流血不留泪的成长


在如今一些清朝古装剧中,人们看到的格格都是年轻貌美,如花似玉,她们与驸马过着令人羡慕,没羞没臊的生活,而且可能很多人都对格格的印象还是停留在电视剧《还珠格格》。但是清朝格格真实的生活情况并不是如此,甚至可以说是比电视上播放的处境恶劣的多,毫不夸张的说是天壤之别。

如果大家翻阅关于清朝后宫的史料,就会发现一个现象,清朝的格格们很少生儿育女,并且绝大部分格格都是抑郁而终,这是为什么呢?

格格们从小缺少亲情。按照大清例律,格格们一出生,就会有专门配套的下人来照顾她们。孩子们不能和生母一起住,而且不能随意见面,每年只能见一次。每次见面还不能亲近,只是形式上的见一见。在这种情况下,格格们根本不可能享受到亲情。而且当时礼教甚严,格格也基本不能出去,就像被困在笼中的金丝雀毫无欢乐可言。

格格们的婚姻大都与国家大事联系在一起,鲜有浪漫爱情。清朝的格格要么被嫁于王公大臣之家,要么远嫁少数民族。据统计,清朝格格们出嫁的年龄10至13岁者18人,14至18岁者21人,19岁以上者6人,还有两人在出嫁前就已病故。也就是说大多数格格的婚姻只是一个工具,所以格格结婚的对象基本不可能是自己选出来的,没有感情基础的婚姻想想结果都不会太好。

格格们与驸马有身份差距。清朝制度,格格出嫁后,皇室会赏赐一个府邸,作为格格的居住地,但驸马却不能住进来。因为,虽然两人做了夫妻,格格毕竟还是格格,尊卑不能乱,所以做了丈夫的,也只能住在格格府第的外舍,两人不能像民间夫妻般相亲相近。所以可以想想看,每天下班回来还要向自己的老婆行礼,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娶回来的不是老婆,是领导。

格格奶妈的阻碍。在清朝,格格出生之后都是由奶妈来照顾的,在这期间连亲生母亲也难得见到一次。格格夫妻俩要过一下夫妻生活,还得跟奶娘做口头申请。这样一来,这些奶娘就要趁机敲诈。夫妻俩圆个房都得花钱贿赂一下,实在可怜。而且,如果次数多了,奶娘还要笑话格格生活淫乱。而格格们自小就在这些奶娘控制下长大,大都懦弱、羞涩,哪敢据理力争,只有听任摆布。

不过总会有漏网之鱼的,据史料记载,满清入关后,无数的格格们的命运与前面描述的大同小异,当然也有极个别能获得特殊照顾,比如道光皇帝的大格格都得到了与驸马符珍朝夕相处的机会,两人最终育有子女八个。

PS:

清朝晚期最美的格格完颜立童记,又名“王敏彤”,称大格格或王大姑娘。她是爱新觉罗·毓朗的外孙女,其父为完颜·立贤,其母为爱新觉罗·恒慧。

王敏彤身材纤瘦颀长,眉眼精致,皮肤娇嫩白皙,是一位清秀漂亮的格格。自小受母亲及长辈的规训,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大家闺秀,也养成了她温婉的性格。她极爱溥仪,却因婉容的原因不得不割舍。(附图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