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的終點會不會是中醫?

青春的小酒


先說答案,顯然不會。


請大家和我念一句話:


在西醫作為民族情緒傳入中國之前,中醫也沒有成為民族情緒的。

在西醫作為民族情緒傳入中國之前,中醫也沒有成為民族情緒的。

在西醫作為民族情緒傳入中國之前,中醫也沒有成為民族情緒的。


這裡有三個重點:


第一,今天的中醫,與其說是在討論醫學,不如說是在討論道德和站隊問題了。

而一討論到站隊以及道德,尤其是民族情緒的道德,那麼就無法客觀的討論內容。因為回答者不論如何回答,都需要考慮自身的說法在其他人心目中的形象,難免就會委婉批評,過度讚美。

以情緒和道德的層面去討論救人和救命的話題,你認為會有客觀的答案麼?


第二,今天大家討論的所謂中醫(針灸,中草藥,養生,望聞問切)等等,有意無意的因為西醫的原因,刻意的要標榜民族情緒,相反將中醫束縛在一個固定的框架內——比如只有這樣這樣才叫中醫,如果沾染了西醫的影子,就不叫中醫了——最典型的說法就是,中醫自成體系,巴拉巴拉。

啥叫自成體系啊,哥?

所謂的自成體系,只不過是今天的人,為了某些利益,人為的總結而已。一旦自成體系,就容易以古為尊,故步自封了。

實際上看我國的醫療歷史,傳統醫療本身是有自己的進化史的:比如華佗在自己那個時代發明的麻沸散,以及手術方式,在那個時代是超前的,換句話說,在他之前,或許並非主流。

再舉一個例子,孫思邈的一個偉大貢獻,就是叫停了五石散,提出了五石散的毒性——大家不要小看這個例子,這意味著一件事情,至少在孫思邈時期,當時的醫學思潮,還是願意自糾錯誤,並且勇於承認古人的不對,而進行改變的。

再舉一個例子,小孩子都會唱的《本草綱目》,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李時珍為什麼要寫本草綱目?解釋說的很明白:念本草一書歷代註解者謬誤亦多,遂考古證今,辨疑訂誤,廣採博收群書,奮發編修。——也就是說,李時珍發現過去的醫療對藥物的註解錯誤比較多,所以自己重新修一個。

以上的例子都在說什麼?

以上的例子都在說一件事情:在很長一段時間,我國的醫療體系,都是積極自查,勇於推翻過去,並且努力建立正確的醫療,並且不斷進化和改進的。

換言之,所謂的傳統醫療(也就是今天說的中醫吧),所謂的傳統,就是不斷進化,不懼推翻過去(這個論點在筆者的《眾神聊齋》小說中也詳盡描述了,恩,我知道你不會看,所以我就故意說出來)。

可能有人會問,那時候沒有西醫,但是今天有西醫了,我們總得堅持點兒什麼,和西醫不一樣吧?

你說到點子上了。

我在舉個例子,康熙買咖啡的例子。

康熙曾經找人買過咖啡,當時是當藥物買來研究的。

這意味著什麼?

這意味著在康熙年間,康熙也認為西方的技術(即便是弄錯了的)可以拿來研究,和補充自己國家的醫學的。

但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中西醫如同涇渭般分明,甚至有了誰的終點是誰這種說法呢?

我們民族開始衰落,開始被揍得滿頭包的時候。

越是這種時候,越需要提升民族自信心,而提升民族自信心的最好辦法,就是不斷標準化,神話,拔高民族獨有的東西,這些東西包含但不限於:悠久的歷史,中華武術,文化,自然,也包括中醫。


在危難時代的時候,這種包裝沒有問題,可以提升民族自尊心以及自信心。


但是如同所有春藥的作用一樣,除了能夠讓你心中那一根東西堅硬起來之外,必然會有副作用。


這個副作用就是,經過那一波“中國獨有”的教育洗禮的人們,自然不自然的都會把那些民族獨有的東西圖騰話,甚至堅固化,久而久之,那些東西就無法再繼續自我演進了。


那傳統醫學舉個例子:


如果我們沒有經歷過民族衰弱,沒有經歷過八國聯軍的屈辱,而是一直平穩發展,我們的醫學遇到西醫的進展,會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呢?

雖然歷史不能重演,但是參考我們歷史上著名醫者以及帝王的思路,大概會這樣:

第一步,發現有新的治療辦法(因為沒有民族情緒,只會看治療辦法),那就趕緊拿來試一試。

第三步,這些名醫逐漸越傳越遠,由於醫療這種市場機制,越來越多的醫生開始接受這樣的治療辦法。

第四步,若干年後,在不會有人意識到的情況下,這樣的治療辦法,成了傳統醫學的一種,甚至有可能產生新的思考,這種思考,有可能出現孫思邈類型的人,李時珍類型的人,在沒有民族情緒的干擾下,對我國的傳統醫療重新梳理,去偽存精,達成我國醫學的再次升級。

第五步,與其他國家的醫療方法一起切磋,共同進步。


以上的推演或許過於樂觀,但這個整體上,是符合我國曆史上的醫療自我進化的思路的。


我們今天看到的所謂中醫的針灸也好,把脈也好,這都是被總結出來的,而這種總結,在特定的歷史時期,被異化了。


成了民族自尊心的犧牲品。


第三,過分的強制分西醫和中醫,恐怕沒有誰是誰的終點,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才是終點。


這就和《笑傲江湖》裡強分劍宗還是氣宗一樣,都沒好下場。


不論是中醫,還是西醫(儘管我非常不喜歡這種分法),所有的終點和目的都是醫者仁心,治病救人。強要分出個門派來,還要問姓資還是姓社,才能救人,這已經是違背了醫道。


這種事情,實在不應該在我國出現。


我們的國家,從來都是多神論的國家,從來都是實用的國家,中醫和西醫的終點,是治病救人。


我知道我的答案不是題主想聽到的。題主想聽到的無外乎中醫的很多方子,今天的西醫根本無法解釋,中醫的很多治療效果,西醫根本達不到。


呵呵呵,你以為是小孩子過家家呢?非要分出個你他媽還是我他媽?


我只能這麼說,當你的父親因為肺癌,你的好朋友因為白血病,你的母親因為心臟衰弱,你的姐姐因為乳腺癌而痛苦的時候,那時候的你,根本沒有精力在這裡問西醫的終點是不是中醫,而是無頭蒼蠅一樣,尋找這個城市,這個國家最好的醫院,而在這時候,如果醫生問你:你是希望中醫療法還是西醫療法的時候,你估計會把一片自己用過的姨媽巾(也可能是你女朋友的)糊在醫生臉上並且罵一句:別整這些沒用的,哪個能治用哪個!


以上的案例,我不是在詛咒誰,而是在說一個事實,以上的案例,都是我的朋友們經歷過的痛苦,因為關係很好,我一定程度上和他們感同身受。


你的強烈分別,不過是為了某些利益集團增磚添瓦,救不了你的命,只能讓他們更賺錢而已。



一首打油詩奉上:


無病猙獰分中西,病來慌亂忙東西。

歷經洗腦辨你我,卻為他人做嫁衣。


我是江南沐雨,縱橫文學《眾神聊齋》作者


沐雨縱橫眾神聊齋


醫學就是醫學,沒有什麼門派,也沒有什麼終點。

現代的中醫也是按照科學的“刨根問底”的精神來研究的,該化驗化驗,該臨床臨床,該寫論文寫論文。其實就沒有什麼中醫西醫之分。

所謂的江湖“中醫”,那都是騙錢的。抱著老祖宗制定“汗、吐、下、和、溫、清、補、消”等方法,打著幌子忽悠人。老祖宗知道你們都能透視拍片子了,能做手術移植心臟了,還靠他們這種落後的辦法來搞,肯定要氣的活過來!

比如漢代的華佗,晉代的孫思邈等等,他們本來就是以當時最科學的方法來研究,冒著當時的忌諱,解剖人體。如果你讓他們知道你們現在反而要守舊,那肯定也得氣的活過來跟你好好嘮嘮!


蛋科夫斯基


關於中西醫之間的爭論從來沒有停止,公眾對於中醫、西醫也有很多樸素的認知,當然,誤會也很多。很多人西醫治不好,就去找中醫,中醫治不好卻說中醫不行。關於醫學發展的未來,我同意中國工程院院士樊代明的觀點——整合醫學。

何為整合醫學?按照定義,整合醫學將醫學各領域先進的知識理論和臨床各專科有效的實踐經驗分別加以有機整合,並根據社會、環境、心理的現實進行修正、調整,形成更加符合、更加適合人體健康和疾病治療的新的醫學知識體系。

有人問?整合醫學是不是就是中西醫結合?並非如此。樊代明院士曾經解釋說,整合醫學的治療方案中,可能要西醫的部分,也會有中醫的方法,最後整合成一個新的、最佳的治療方案。

醫生面對的是一個活體的人,要解決人的疾病問題,就需要把與人相關的所有知識融合進來,這裡面不只是中醫、西醫,可能還有哲學問題,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要把人看做一個整體來因病施治。

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一個人用一個辦法治療好了,這個辦法不一定適用於另外一個人,千篇一律的教條辦法去治病救人,是走不通的,這與中醫的精髓是一致的,所以我認為,樊代明院士“整合醫學”的思想,閃耀著中醫的光輝,但是又不完全是中醫理論——未來的醫學需要中醫、西醫的整合,既有中醫的理念,也要有西醫的技術,不能厚此薄彼。


後浪後浪


原本不喜歡醫學,但每天看你們爭吵漫罵,悟空的所有熱門話題好像都不如中西醫大戰。醫生也好,小白也好。廣東有句話說的好,雞同鴨講!

醫就是看病,看不了的病,你就是不懂,就是個學生,有什麼爭的呢?搬出再多的道理也沒人用你。天下醫皆為人用。行就行,不行就去學習吧。誰也不可能一輩子都行,什麼都會。管它中醫、西醫,能治病的才是醫。

天下萬物皆會隨著時間推移慢慢變化,人也是如此。雖然人的知識結構不同,區域環境不同,但總會生病是必須的吧?醫學只是一門學問,怎麼會有終點呢?

我不否認西醫的醫學優點,西醫的麻醉與X光給人類醫學帶來了進步。解決了人的痛苦和對自己身體的認識。但這是技術進步的原因,但永遠不可能解決傷害人體的所有疾病。

我也承認中醫的針灸治療與辟穀養生方法。也深深知曉中醫對國人的重要性與價值觀。

但醫學應該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只要對人是有益的治療方法都是可取的。為什麼非要在漫罵中比個高低呢?

人大量失血怕是隻能西醫手術急診。這難道還要找中醫解決嗎?

當你骨痛骨折,中醫有很多的方法解決,難道你還非要去西醫手術嗎?

當你被診斷為癌症的時候,明知放化療後的存活率很低,難道你還堅持去碰運氣嗎?

任何醫學都有長處,也有短板。生命面前,相信理智才最重要的。生的概率,死亡的概率都比無知的爭論重要。任何醫學都不能包治百病,任何武功都不可能天下第一。科學也好、醫學也好、都不是永恆不朽的真理和標準。都洗洗睡吧!任何醫生都會對你講,做人不要生悶氣,不然你一定生病。


山東人在東莞


世界上有兩個終極醫學

一個是上古中醫

另一個是古印度阿育吠陀

古阿育吠陀因為歷史上被徹底滅絕,連文字傳承都已割斷,所以當今的保留不算完整。其後逐步恢復的形式感和治療流程,很有療效但也不算確切,不過當代印度人一直在努力進取中;

古中醫也被滅絕過,當今古中醫體系也不能算系統、完整。但民間一直有零星傳承,中醫脈絡藕斷絲連,優點是療效顯著。在針對具體疾病的確切療效上比阿育吠陀略勝一籌,只是在經營思路和經營能力上比當今的阿育吠陀差了好幾個檔次。

另外,全球範圍內,尤其是發達國家,自然療法、順勢療法風起雲湧,商業上也越來越成功,最終能否取代以上兩種,形成新的終極醫療系統,需要看亞洲這兩大體系能否足夠重視和努力💪

印度政府方面正加大力度,支持傳統醫學的發揚光大,不敢懈怠;現在關鍵看中醫之國對中醫的理解能力和行動力。因為當今最不相信中醫的人在我們身邊,這是百年來賽先生洗腦和所謂現代醫學洗腦的結果。

所以,即便今天我們正站在全球醫學革命史無前例的最大風口上,古中醫依然可能面臨錯失良機的命運。多年之後,頂級古中醫要麼被一衣帶水的某國完整、徹底繼承,要麼被歐美國家偷師學藝,民間關鍵人才外流,為人所用,終極醫學極有可能在初生之國以外的地方生根開花,結出果實🍒

醒醒吧


中醫自然療法


這個問題,我給的答案是不一定。一是中醫的理論比西醫要先進太多。從這點看,中醫一定是醫學的終點。二是學習中醫,很容易,門檻很低,誰都可以學,但是,要想通過學習,成為一個合格的中醫醫生太難,中醫的思維是全局,只學中醫知識,沒有很寬的知識面,只能縱向思維,無法橫行思維,是無法學好中醫的。中醫理論掛在口頭上,說著很簡單,但要真正的理解,應用,太難了,需要學習中醫的人有很好的悟性,需要學習者對中醫無比的熱愛,喜歡,沒有熱愛,喜歡,只背誦湯頭歌,根本不會有悟性,根本不可能成為一個醫者。三是我們目前對中醫的學習引導和中醫的特點不對路,這樣引導,中醫將無出頭之日。中醫的複雜性,是中醫教育學院的教學無法完成的事情,從學校畢業就成為中醫醫生為老百姓看病,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中醫的複雜性,使得人們對中醫的掌握只在一個領域有所建樹,中醫更多的是傳承,傳承一個領域的專長機能。四是社會需求,需要中醫來拯救,一些現代病,西醫思想治療無法解決,只有中醫可以完成,也完全可以完成,如糖尿病。只是社會太過浮躁,沒幾個人中醫工作者靜下心來研究而已。五是中醫在當下社會中的作用有限,人們對中醫的希望很高,失望很大,現實社會,中醫的口碑不好,沒有幾個人信任中醫。打個比方,我說,我是一箇中醫愛好者,通過自己研究,2017年,已經用中醫思想,用純天然的辦法治癒嚴重的牛皮癬病人,我能幫助別人治癒牛皮癬,可是連個相信的人都沒有,認為我是在說大話,在騙人。太多的事實,讓人們不在信任中醫,老百姓只看療效,老百姓沒有錯。是我們中醫工作者的引導錯誤,中醫發展讓老百姓失望。社會在供給側改革,政府在放管服改革,中醫發展方向也需要中醫工作者改革,讓我們拭目以待。


大道至簡8102


醫學的終點就是中醫,是數據化運算加數以億計的生理實驗驗證了中醫治療的基本原理,驗證了辨證論治的具體路徑。

人類的機體是世界上最複雜精緻的個體。無論西醫和中醫目前都不具備完全清楚表達疾病及治療方式的生理機制。但西醫比中醫更能夠清楚表達生理機制。治療機制的清晰程度比中醫好了數倍或者說幾個數量級。

西醫的治療措施的生理機制更清晰明白,有兩個原因。一個是西醫的生理研究是遠遠比中醫做的更好。另外一個原因是西醫的治療形態就像匕首,指點打點,藥到病除。而中醫的治療方式確是一個立體的網狀陣地,有攻擊也有防禦,有炮兵也有工兵。所以中醫的機制也本身複雜的多。

中醫發展了幾千年,沒有搞明白每一個辯證治療的生理機制,即使現在的技術也是無法達到九牛之一毛。但現在進入信息時代,大數據幫助中醫做研究變得現實。我們有理由預測,十年時間,中醫可以完成基於大數據分析的機制原理。再過五十年,中醫可以完成基於大數據和生理實驗的微觀原理。

至於西醫,由於無法治癒慢病,而慢病又是最近幾十年的主流醫療矛盾。所以會逐漸退出歷史舞臺。治不好病的醫療體系被淘汰是天經地義的。

這並不是西醫無用。西醫的生理研究非常好。但統一到中醫的理論下的西醫理論就更好更發揮作用了。


中醫世家吳龍駒


內經雲,“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六合之內,聖人論而不議,春秋經世先王之志,聖人議而不辯",醫學的終點是中醫,這本是六合之之內,論而不議之事。即中醫從黃帝內經始就已定下了她是終極醫學,可以討論但不必懷疑。

首先要明白這是在談醫學,不是講科學。也許將來科學能把人的意識思維分離保存下來並按放在永久的高科技材料上,讓人得到所謂的永生。但這不是醫學。醫學是指對疾病的治療過程,離開了本身的肉體與靈魂就超出了醫學的範圍。按內經的觀點,現在的臟器移植摘除等手段都已有超出醫學的嫌疑了,因為少了一個臟腑還能活嗎?還是自己嗎?內經認為治病的最高境界是使身體生命維持它自身的平衡,即“謹察陰陽之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無論醫學如何發展,以平為期是終極目標。關於這一點是可以討論的,但不可以懷疑,否則已不是醫學了,還有什麼要說呢?

關於中醫之典的黃帝內經,存在很多謎,首先她是誰寫的?為什麼至今無人能超越?經絡是什麼?為什麼內經雲“經脈者,常不可見也……脈之見者,皆絡脈也”?為什麼“神乎神,客在門”?

內經雲,“根於中者,命曰神機,神去則機息,根於外者,命曰氣立,氣止則化絕"。翻譯為現代語言,即人體有兩套密碼程序,一套管體內的生長化收藏的程序,叫神機,一套管身體與外界聯繫的,負責生長壯衰亡的,叫氣立。而活動於這二套密碼之中的精細物是叫“神”的東西。而這種神非常不可思意的事,象“客人″一樣,你一睜眼它就在那裡,你一閉眼就不見了",這就是“神乎神,客在門″。笫一神指物質的,笫二神指不可思意,門指一切身體部位。親們,你不覺得與量子糾纏暗合嗎?你不覺得這就是薛定鍔的貓嗎?請相信內經吧。內經的高度真是不可洞徹呀。醫學的終極只能是生命體保持生物平衡而不是其它。


砭石5839582439


“醫學的終點是中醫”,這句話如果出自於幾個光著屁股在玩泥巴的學齡前兒童之口,你可以說小孩子幼稚,如果是出自於成年人的嘴,想想他們鬍子拉碴還一臉呆萌滿臉天真,簡直愚蠢到讓人噁心讓人吐。

為什麼我們人類社會的科學技術能夠發展到今天這個程度,以至於我們的生活方式發生瞭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

從遠程通訊,到太空探索,到迅捷便利的交通工具,到核能的利用,再到新的醫療器械,對三百年前的人類來說,幾乎是不可想象的。

而所有的這些變化都建築在科學理論的進步基礎上,譬如化學元素週期表對於物質構成的解釋讓製造新材料有了可能,尤其是電子行業的半導體材料,可以製造關鍵的元器件,用於計算,控制電子設備的運行;物理學的基本定律解釋了包括微觀世界和天體在內的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關係;生理學理論逐步解開人體的奧秘,結合其它領域的發展成果,催生了先進的醫療儀器和治療手段。

科學理論是一個宏大的體系,包括了一個個基礎的科學理論,這些理論就像一座大廈的基石。有了堅實的基礎,科學的大廈才能一步步向上發展。

為什麼強調科學的理論必須用實證的方法加以驗證?其目的就在於最大限度地避免謬誤,使得理論最大程度地接近事物的真相。只有這樣,在這些理論的基礎上,人類才能一步步前進。而各種學說通過實證轉化為科學理論,是一個艱苦和漫長的過程,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我們以此來觀察和比較現代醫學和中醫的區別。

毫無疑問,現代醫學理論的發展,完全遵循自然科學發展的軌跡,強調實證,重視統計數據,不斷接受質疑,用這樣的方法發展起來的醫學,雖然緩慢,但是一步一個腳印,紮實可靠。雖然由於實證方法設計的合理性等因素可能造成偏差,但是通過科學方法的糾偏,會越來越清楚致病的機理,找到治療的最佳方法。

反觀中醫理論,陰陽五行理論是一種虛幻的,無法量化的疾病的主觀判斷,中醫辨症的“症”,只是疾病的外在表象,根本不瞭解導致這個“症”的真正原因,這種幾乎可以說是投機取巧的醫學理論怎麼會有前途?

再看中藥,中醫拒絕對藥物的療效進行雙盲測試,是不是有療效全憑中醫一張嘴。有人藉口說中藥成分複雜難以檢驗,可是如果沒有驗證手段,即使某些中醫治好了某個疾病,人們怎麼判斷是什麼成分治癒了疾病?這和閉著眼睛扔石塊試圖擊中目標又有什麼區別?

別開玩笑了。

中國的醫學發展就應該紮紮實實研究現代醫學基礎理論,摒棄早就被證明是錯誤的中醫理論,對藥物進行有效性檢驗,只有這樣,中國的醫學才會有質的飛躍,跟上世界的步伐。


我是誰誰是我誰是誰2



放心,絕不會!因為西醫就是從中醫那條路上走過來的。為什麼這麼說?請看——

“西方醫學之父”古希臘的希波克拉底認為人體中運行著元氣(pneuma,亦即“生命之氣”),相信人體的健康有賴於血液、黃膽汁、黑膽汁和粘液這四種體液的平衡,而它們的平衡與否則跟水、火、氣、土這四種元素有關。這完全就是西方的陰陽五行說。



過了五個世紀,“醫學教皇”古羅馬的蓋倫繼承和發揚了希波克拉底的學說,認為希波克拉底所說的“生命之氣”不是一種而是三種,分別屬於心、腦和肝。他還認為各種藥物具有寒、熱、燥、溼這四種性質,所以治療“熱”病應該用“寒”藥,而治療“燥”病則應該用“溼”藥。這跟中醫“四氣五味”的用藥原則也大同小異。

一直到文藝復興後期,法王弗朗索瓦一世的御醫非常崇尚數字“7”,那說法除了附會《聖經》之外,跟《黃帝內經》裡的“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二七而天癸至……”也差不多。

此外他還主張日月星辰司掌人體的各個器官,而同時代的另一位醫學家則注重黃道十二星座對人體的影響。 這也跟中醫的末流研究二十八星宿有異曲同工之處。

以上是病理和藥理方面,在用藥方面,傳統西方醫學記載的藥物也有幾千種,例如十七世紀德國藥典就有五、六千種藥物,其中也包括木蝨和蚯蚓可以治痛風、孔雀糞可以治癲癇、螞蟻油可以治耳聾這樣的內容,但今天繼承下來的只有少數,原因很簡單:因為沒有確切的療效。

要知道,僅僅根據病人主觀症狀好轉就認為藥物有效,根據是不足的。有些病可以自愈(如腮腺炎),有些病是自我心理暗示的結果(如功能性肝痛),有些病並未治癒卻也同樣會出現症狀緩解(如腰間盤突出),還有些病是功能性的,只要誘因不出現便不會發作(如胃腸功能紊亂)。如果沒有客觀的評價標準,沒有通過動物實驗和雙盲實驗,沒有大量的樣本數據,我們憑什麼就敢斷言是吃了某一種藥吃好的?憑你的親戚、他的朋友、我的親身經歷是說明不了問題的,因為實際的影響因素太多太複雜,任何個例都不具有代表意義。


《中醫雜誌》1963年的一篇學術論文說:“中國醫學科學院實驗醫學研究所1959年抗癌中藥的篩選報告指出,初試有64種藥物對癌細胞的抑制率>50%,……但經複試,凡是能夠評價的結果,竟沒有一次得到>50%的抑制率,即使抑制率達30—49%的,也只有13藥次;湖北省衛生防疫站1958年報告,48種中藥中,只有黃連對流感病毒呈抑制作用,但西安方面同樣篩選(1959),曾多次購置黃連,都未能重複出黃連對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與此相反,於湖北方面重複的16種單味藥中,卻至少有12種對流感病毒具有抑制作用……”

對於一種以治病救人為終極目標的學科來說,不看廣告看療效這總歸沒錯吧?可是面對上述可重複性低到如此水平的數據,我們該做何感想呢?我們能指望現代醫學退回到這種水平嗎?不要忘了,就在不到一百年前,肺結核還是中醫和西醫都治不好的絕症,而今天則只剩下中醫對它束手無策了。

時至今日,現代醫學已經發展為循證醫學。這種進步已經不是新發明一種儀器、藥物或療法的技術進步,而是主動要求檢討自己所採用的方法是否可靠的理念進步。這種對療效的可靠性近乎苛刻的要求,才是真正的醫者仁心,才是真正的以人為本。它永遠也不會倒退回那種粗放的、以患者的主觀感受為標準的醫學上去。
哦,對了,過度醫療是醫生和醫療體制的問題,不是醫學自身的問題。想要說這個的,拜託你就閉嘴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