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取代內燃機?別傻了,不可能的

正文共:1421 字 14 圖,預計閱讀時間: 4 分鐘,原創:李星星

隨著全球氣候的變暖,環境汙染問題的日趨嚴峻,鋪天蓋地的政策以及新排放標準都在對內燃機做出嚴格管控,所有矛頭直指內燃機,彷彿全部的罪過都是由內燃機引起的。大家對其甚至開始嗤之以鼻,難道內燃機時代的終結真的要到來了嗎?

電動車取代內燃機?別傻了,不可能的


一時間不論是汽車還是摩托車,全球各大廠商都陸續推出了自家的電動車型,拿前不久的米蘭摩托車展來說,標緻,vespa都帶來了自家新能源電動車,就連哈雷戴維森這樣執拗的老頑固品牌都計劃在2019年上市電動車型Live Wire。在電動車的大旗下,國產品牌也不甘示弱,森藍,力帆,相繼發力搶佔電動新能源市場,光陽也在米蘭車展上帶來了令人驚豔的高性能電動車Super NEX。

電動車取代內燃機?別傻了,不可能的


電動車取代內燃機?別傻了,不可能的


電動車取代內燃機?別傻了,不可能的


電動車取代內燃機?別傻了,不可能的


那麼大家仔細想一想,究竟為什麼中國要大力發展清潔能源電動車呢?其實原因很簡單,中國自主研發內燃機的能力不夠,技術水平與機械強國之間至少有著幾十年的差距,讓我們怎麼能追趕的上?別不承認,我就問大家一個問題,為什麼這麼多年中國連一臺自主研發的四缸發動機摩托車都沒有?

而電動摩托車如宗申森藍這樣的廠商,卻已經在TTXGP世界電動摩托車錦標賽上力壓各國,取得了優異比賽成績。

電動車取代內燃機?別傻了,不可能的


電動車取代內燃機?別傻了,不可能的


而所謂的電動清潔能源是一個新興的科技產物,作為全新的平臺,世界各國在技術上還都屬於不斷完善階段,目前還很難說誰更厲害,並且都還存在一定的技術壁壘。在這個時候我們和世界傳統內燃機造車強國才可以又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用電動車比試比試。

在這一時代背景下,國內高唱電動車取代內燃機的凱歌也是無可厚非的。畢竟中國在試圖彎道超車,希望躋身於世界電動車領域的強國行列。

電動車取代內燃機?別傻了,不可能的


但電動車是未來趨勢的觀點我個人是不認可的,因為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一條理論基礎說明電車一定是將來,況且電動車目前還存在很多難以解決的客觀問題。

電動車取代內燃機?別傻了,不可能的


首先是續航問題,如果僅作為城市代步那還可以,但如果要去一些路程較遠的地方,傳統內燃機摩托車只要是有加油站的地方就可以繼續前進,但電動車充電樁可不是遍地都是的。並且充滿電所耗的時間遠比加上一滿箱油要更慢,如果為了增加續航里程,那麼勢必就要增加電瓶數量或體積大小,但這樣一來車身重量就會變得很重,很難把握車身的配重比。

並且鋰電池長期多次充放電會導致壽命極具減少,就像你新買的iphone,不管買它的時候有多貴,用一年以後待機時間一定會縮短。

電動車取代內燃機?別傻了,不可能的


加之電動車的通過能力相對較差,扭力釋放曲線與內燃機摩托車完全不同,導致陡坡,非鋪裝路面,涉水情況等很容易出現動力不足或扭矩不夠的情況,並且電動車主要動力是來自於鋰電池,而鋰電池所規定使用的溫度範圍是攝氏0至40度,而應用的海拔高度和大氣壓力也是有嚴格技術參數限制的,這樣一來,像一些極寒極熱地帶以及高海拔低氣壓的地帶,騎電動車無疑就像騎了一顆定時炸彈。

電動車取代內燃機?別傻了,不可能的


對於電動車來說,它只能成為一種普通的交通工具,而我始終堅信內燃機摩托車才是真正有血有肉有靈魂的存在,別忘記當初是什麼讓你對它為之著迷,如果有一天排氣的音浪變成了電機的“唰唰”聲,油箱被電瓶組取代,那麼對於我們這些對內燃機執迷不悟的傢伙來說將會是一場災難。

電動車取代內燃機?別傻了,不可能的


對於內燃機和電動車的未來究竟該何去何從,歡迎參與投票,並在評論區留言給我們說出你的看法。

未來你選擇電動車還是內燃機? (單選)
0
0%
內燃機
0
0%
電動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