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山考(全國六地爭塗山,塗山只能在嵩縣)

塗山是史載的大禹娶妻和大會諸侯之地,其較早的記載主要見於以下典籍:

《尚書·益稷》:“予創若時,娶於塗山,辛壬癸甲,啟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

《史記·夏本紀》:“夏后帝啟,禹之子,其母塗山氏之女也。”“予娶塗山,辛壬癸甲,生啟予不子,以故能成水土功。”

《左傳·哀公七年》:“禹合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

……

關於塗山的地望,除河南嵩縣說外,在史學界還有安徽壽春說,浙江紹興說、重慶說、四川汶川說、湖北咸寧說等等。本文將列舉充足的證據,證明塗山的地望在——也只能在河南嵩縣境內,其它各地的“塗山”,均是偽塗山。

 一、塗山在嵩縣經重量級專家學者論證

現代著名歷史地理專家錢穆、顧頡剛等人對於塗山在嵩縣之說,論證甚詳,此處只作摘引,不再贅述。

 1.錢穆《古史地理論叢·周初地理考》

“後世言地理者,皆謂塗山在今安徽壽春。今以會稽(山)之例推之,江淮非禹跡所到,壽春之說疑不然也。《水經注》:‘伊水出陸渾縣之西南王母澗,澗北山上有王母祠,即古三塗山也。’《方輿紀要》:‘三塗山在河南府嵩縣西南十里。’竊疑禹娶塗山氏女,即此王母。《呂氏春秋·音初篇》:‘禹行功,見塗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塗山氏之女乃令其妾待禹於塗山之陽,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實始作為南音,周公及召公取風焉,以為《周南》《召南》。’以二南之地望推之,則塗山之近伊嵩可知也。《山海經》:‘南望禪渚,禹父之所化。’《水經注·伊水注》:‘陸渾縣(即今嵩縣)東禪渚是其地。’《元和志》:‘河南府陸渾縣伏流城,即今縣理城。東魏武定二年所築,以城北焦澗水伏流地下,西有伏流坂,因以為名。’《水經注》:‘劉澄之《永初記》稱陸渾縣西有伏流坂者也。今山在縣南崖口北二十許裡,西則非也。禪渚在原上陂方十里,佳饒魚葦。’然則禹娶塗山與鯀化羽淵,地正相近。《國語》:‘夏之興也,祖融降於崇山。”舊說崇在秦晉之間,竊疑有崇其即有嵩乎?鯀娶有莘氏女而生禹,有莘國亦在河南嵩縣,與伊水地望相近。昔有莘氏女採桑於伊川,得嬰兒為伊尹,其證也。《史記·夏本記》:‘禹崩三年喪畢,禹辭避舜之子商均於陽城,天下諸候皆去商均而朝禹,禹於是遂即天子位。’《世本》:‘禹都陽城。’臣瓚曰:‘汲郡古文亦云居之。’趙岐《孟子注》:‘陽城在嵩山下。’《括地誌》:‘嵩山在陽城縣西北二十三里。’然而夏之所起斷可識矣。伯鯀稱有崇者,以其國於嵩。殛鯀羽山實則退歸故土。《後漢書·賈復傳》,下江平林兵起,復亦聚眾數百人於羽山。復,南陽冠軍人。羽山亦當在縣境。沈欽韓曰:《一統志》,禹山在鄧州西南六十里,禹羽同聲,疑即羽山。“‘禹娶塗山,辛壬癸甲,啟呱呱而泣,予弗子’,亦近其家邦。禹避陽城,返舊居也。天下諸候皆去商均而朝禹,殆即所謂禹會諸候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也。夫塗山之與陽城,固非一地,然而傳說之相歧,不害其可以為一事也。“武帝元封元年正月詔,‘朕用事華山,至於中嶽,見夏後啟母石,翌日親登嵩高’(語見《漢書·武帝本紀》)云云。(顏)師古曰:啟母塗山氏女也。禹治鴻水,通轘轅山,化為熊。先謂塗山氏曰:‘欲餉,聞鼓聲乃來。’禹跳石,誤中鼓。塗山氏往,見禹方作熊,慚而去,至嵩高山下,化為石,方孕啟。禹曰:‘歸我子。’石破北方而生啟。事見《淮南子》。“又《山海經·中山經》太室之山,郭注,啟母化為石而生啟,在此山。見《淮南子》。又《穆天子傳》,郭注亦云太室之丘嵩高山,啟母在此山化為石,而子啟亦登仙,故其上有啟母石也。皆見《歸藏》及《淮南子》。今《淮南子》無此文。然即漢時淮南賓客亦不以塗山為在壽春也。“後漢堂谿協有《嵩高山開母廟石闕銘》。廟在穎川郡陽城縣。又堂谿典有《開母廟石闕敘》雲:熹平四年請雨嵩高廟,大君協遂作闕銘文也。凡此皆證塗山不在壽春也。“禹伐有扈,戰於甘。《世本》,有扈夏之同姓。《水經》有甘水出宏農宜陽縣鹿蹄山,注:‘山在河南陸渾縣故城西北,甘水所逕,有故甘城是也。”其後禹啟皆都安邑,而椒舉曰:‘夏啟有鈞臺之饗。’《左傳》杜注:‘河南陽翟縣南有鈞臺’,是夏人不忘故土,而時至於河南也。帝太康畋於有洛之表,遂失北土,是夏之在大河之北,其植根固猶未深歟。故會稽、塗山兩會之地望既得,而夏人有天下之大勢自顯。後世言地理者,胥失之,則宜乎古史之湮而弗彰也。“《逸周書·度邑解》有之,曰:‘自雒汭延至於伊汭,居易無固,其有夏之居。我南望過於三塗,北望過於嶽鄙,顧瞻過於有河,宛瞻延於伊雒,無遠天室。’此有夏之疆土也。起於伊嵩,止於冀方,此大禹之行跡也。禹之行跡既著,而其治河之績亦可得而知……賈讓有言:‘大禹治水,鑿龍門,闢伊闕,析底柱,破碣石。’依實論之,禹之治河,上不及龍門,下不至碣石,當在伊闕(今洛陽龍門山)、底柱(黃河三門峽段砥柱山)之間耳。”

2.顧頡剛《論巴蜀與中原的關係·古代巴蜀與中原的關係說及其批判》

“……至於禹娶塗山之說,我覺得這是硬栽在四川的。“東漢人所作的《越絕書》說:‘塗山者,禹所取妻之山也,去縣(會稽)五十里。’是塗山在浙江會稽縣。《漢書·地理志》顏《注》引應劭《注》:‘(九江郡當塗)禹所娶塗山,……有禹虛。’《水經注》也說:‘江之北有塗山,……常璩、庚仲雍並言禹娶於此。餘按群書鹹言禹娶在壽春當塗,不於此也。’漢的當塗縣在今安徽懷遠縣、壽春邑在今安徽壽縣,兩縣連界,塗冊在懷遠縣東南。漢晉時人們都如此說,所以酈道元雖錄了常璩們的說法,終究否認了。但我以為會稽和懷遠固然有塗山,可是禹所娶的塗山並不在此。就禹的整個故事看,河南的嵩山是他的故事的核心。“嵩山又名嵩高,又作崇高。王念孫說:‘古無嵩字,以崇為之,故說文有崇無嵩。經傳或作嵩,或作嵩,皆是崇之異文。’我們看《國語》說:‘有崇伯鯀’,是以嵩山為禹父的國。《逸周書》說“崇禹生開”,是以嵩山為禹本身的國。《竹書紀年》和《世本》都說‘禹都陽城’,漢的陽城縣在今河南登封縣,即嵩山的南麓。《漢書·地理志》說‘陽翟,夏禹國,漢的陽翟縣即今河南禹縣,在嵩山東南。漢武帝詔書說‘至於中嶽,……見夏後啟母石,……翌日,親登嵩高。’夏後啟的母親是禹所娶的塗山氏女,她生啟亦在嵩山。所以嵩山的區域是禹的傳說的大本營。認識了這一個區域的歷史意味,就可知道塗山的所在。“《左氏》昭四年《傳》:‘司馬侯曰:……四嶽,三塗,陽城,大室,……九州之險也。’四嶽的問題太複雜,先不管它。陽城山在登封縣的東北,大室山即是嵩山的一部分。三塗一名有些岐說。孔穎達《正義》:‘服虔雲:三塗:太行,轘轅,崤澠也。謂三塗為三處道也。杜雲:‘在河南陸渾縣南’,則以三塗為一。’杜預為什麼要改服虔之說?他是根據了昭十七年的《傳》文:‘晉侯使屠蒯如周,請有事於雒與三塗。……荀吳帥師涉自棘津,使祭史先用牲於洛。陸渾人弗知,師從之,……遂滅陸渾。’晉要滅陸渾,先請祭洛與三塗,可見洛與三塗是陸渾區域內的名山大川。“漢的陸渾縣在今嵩縣東北,正當嵩山的西面,這三塗山大就是熊耳山的東角。禹娶塗山,從禹的傳說的核心來看,應當在這一邊才對,所以我以為塗山即是三塗山的簡稱,那會稽當塗和江州的禹娶塗山的古蹟,都是秦漢以後裝點出來的。”

二、伊、洛河流域是夏代主要活動區的其它證據

1.考古證明洛陽是夏王朝的統治中心和都邑所在

斟鄩(zhēn xún),為史籍記載中夏朝的都城。據《竹書紀年》等記載,從夏朝第三任君主太康開始,到夏桀皆以斟鄩為都。

古本《竹書紀年》記載:“太康居斟鄩,羿又居之,桀亦居之。”

今本《竹書紀年》又載:“仲康即帝位,據斟鄩。”

《逸周書·度年》載:“太康居斟鄩,羿又居之,桀亦居之。”

今本《竹書紀年》曰:“自洛汭延於伊汭,居易無固,其有夏之居。”

《史記·夏本紀·正義》雲:“《商書》雲:‘太康失邦,兄弟五人須於洛汭’,此即太康居之,羿亦居之,桀又居之。”

《史記·吳起列傳》言:“夏桀之居,左河濟,右泰華,伊闕在其南,羊腸在其北。”

《國語·周語》載:“昔伊洛竭而夏亡。”

《括地誌》雲:“故鄩城在洛州鞏縣西南五十八里,蓋桀所居也。”

《史記·夏本記》雲:“太康居斟鄩、羿亦居之,桀又居之”。

這些文獻表明,伊洛交匯的洛陽盆地是夏人的活動中心,這個王邑遺址,就是史書記載的斟鄩,今本《竹書紀年》載:“仲康居斟鄩。”斟鄩作為夏朝國都,在夏朝歷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根據文獻記載夏后氏活動的中心區域,1959年夏,中國著名考古學家徐旭生先生率隊在豫西進行“夏墟”調查時,發現了二里頭遺址,並初步被確認為夏代中晚期都城斟鄩的遺址,其位置在洛陽盆地故洛州鞏縣西南五十八里處。經碳14測定,二里頭遺址絕對年代,在約公元前1900年左右,相當於夏代,距今有4000多年的歷史,總面積為3.75方平公里,內有大型宮殿遺址。自此,新中國三代考古學者對這一遺址進行了40多次發掘。考古發掘和研究情況表明,這裡是公元前二千紀前半葉中國乃至東亞地區最大的聚落,它擁有目前所知中國最早的宮殿建築群、最早的青銅禮器群及青銅冶鑄作坊,是迄今為止可確認的我國最早的王國都城遺址。這個遺址就是夏都斟鄩遺址,洛陽是夏王朝的統治中心和都邑所在。

 2.上古奇書《山海經》裡的洛陽盆地天下之中位置

塗山考(全國六地爭塗山,塗山只能在嵩縣)


最早整理《山海經》西漢劉歆,在其呈送皇帝的《上山海經表》中說:《山海經》這本書,產生於堯舜禹的時代……禹把天下劃分成九州,益與伯翳等人區分萬物的本質,寫出了《山海經》。《山海經·中山經》有十二章,其中前七章所記山脈均為洛陽四周的山脈。儘管後人對《山海經》的成書年代頗多質疑,但就此書將洛陽定為天下之中,且大篇幅詳盡記載伊洛流域山脈的封閉來說,此書成書年代當不會在商周,當在人類活動較封閉的夏代及其前。

《山海經·中山經》中山一經至中山七經所記的山系,每條均有兩座以上的山所源之水,或注五伊河,或注於洛河,或注於谷水,或注於黃河,我們根據其注入之流向,對照衛星圖,很快找出其山系的位置。我們還可根據其水量的豐沛程度、其流向的特異性,今之山峰的特異、突出程度,山名的沿襲性等,準確定出一些山的座標。再通過衛星圖比對《山海經》所記各條山系的長度,以為佐證。

《中山一經》十五山中,其首山甘棗之山源出的共水,“而西流注於河”,注意“西流”相對於大多數水的東流是倒流,這是其特異性。自東向西流入黃河的情況應出現在黃河的大轉彎處。接著看甘棗之山又東三十五里的渠豬之山源出的渠豬之水,它是南流注於(黃)河。兩個點確定一條線段,我們通過衛星圖就會發現,符合這樣特徵的該是洛陽北的太行山系。根據其所記山系長度,及幾個座標點,可以定位此山系當起於洛陽西北,止於焦作北。

《中山二經》九山中,有四座山北流或西流注入伊水,故可定此山系當在伊水之東南,即今嵩縣中部山脈外方山也。發視之山源出的即魚之水,西流倒注入伊水,又在山系之首,是比較確定的一個座標點。

《中山三經》山系的特點是相對於其它山系比較短,只有四百四十里,不到《中山二經》山系長度的四分之一。《中山三經》列出了五座山。五座山源出之水全部注入黃河。其首山青要山今有此山名,在洛陽東北新安縣境內。從衛星圖上看,青要山山系確實比較短,且源水之水,確也北流入黃河。故此山系也可確定。

按上面的思路,我們可以接著確定出:

《中山四經》,是今伊河、洛河間的熊耳山系。

《中山五經》,是今洛河北的熊耳山系。

《中山六經》,是今澠池至洛陽間澗水南的山系。《山海經》明確此山系“嶽在其中”,就是位居天下山嶽之中。

《中山七經》,是今嵩山山系。

《中山八經》至《中山十二經》內容較為複雜,水系已不具有前七經的連貫性,疑為後人所加。這裡不再牽強考據。有前七經,洛陽盆地在《山海經》中中心區的位置已清晰勾勒出來了。

3.洛陽除斟鄩古城外,還有多處二里頭及龍山遺址,足可證明禹夏時期洛陽盆地之繁榮。如在嵩縣發現的該時期較大的遺址有:車村火神廟二里頭、龍山晚期文化遺址,田湖窯店村二里頭文化遺址(見《考古》雜誌1961年1月1期29頁)等。

 三、塗山的具體位置

塗山即三塗山,其具體位置又在哪裡呢?

根據《左傳·昭公十七年》:‘晉侯使屠蒯如周,請有事於雒與三塗。……荀吳帥師涉自棘津,使祭史先用牲於洛。陸渾人弗知,師從之,……遂滅陸渾。’晉要滅陸渾,先請祭洛與三塗,可見洛與三塗是陸渾區域內的名山大川。在歷代的地理志中,也都明確三塗山在嵩縣。對其位置,北魏酈道元《水經注·伊水》裡記載甚詳:“伊水歷崖口,山峽也,翼崖深高,壁立若闕。崖上有塢,伊水逕其下,歷峽北流,即古三塗山也。”

塗山考(全國六地爭塗山,塗山只能在嵩縣)


三塗山在今嵩縣縣城南何村鄉境內,伊水北岸的洛欒快速通道旁。它現在的名字叫“崖口”,又名“蛤蟆崖”。自黃河古道經洛陽盆地一路漫卷過來的開闊的平原和盆地地形,到三塗山聚然收縮,再往南,便是崇山峻嶺,千山難越。伏牛山、熊耳山、外方山在數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層巒疊障、縱橫交錯,過欒川縣一直鋪展到南陽盆地。所以三塗山,在古代又被稱為“伊水門”,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三塗山原本是非常高峻雄偉的,與五嶽齊名,《春秋·左傳·昭公四年》:“四嶽、三塗、陽城、太室、中南,九州之險也。” 因其雄偉知名,其名在先秦典籍中經常出現,乃為先秦之名山。如《周書》:“武王問太公曰:吾將因有夏之居,南望過於三塗,北瞻望於有河。” 《左傳·昭公十七年》:“晉侯使屠蒯如周,請有事於雒與三塗。”

酈道元生活在北魏時期的酈道元在洛陽當過官,曾溯伊水至陸渾“尋郭文之舊居,訪胡昭之遺像”,故其描寫的三塗山之“翼崖深高,壁立若闕”當是眼見的實寫。說明在北魏時期,三塗山仍是很高峻的,且“山峽也”“崖上有塢,伊水逕其下”,說明伊水是經兩山峰之峽谷間瀉下。唐代在陸渾築莊居住的詩人宋之問曾兩次到“崖口”,在其詩中,三塗山仍然十分高峻:“崖口眾山斷,嶔崟聳天壁。氣衝落日紅,影入春潭碧”(宋之問《初至崖口》)。即便到了元代,三塗山在詩人的筆下仍是“三塗之險實險而奇。創立峨峨帯以長伊”(王沂《伊濱集·謁三塗龍祠文》),“長伊清瀉於其下兮,晨霏夕靄摩蕩乎無際;波濤以為琴瑟兮,林木鬱其旌斾。”(王沂《伊濱集·遊三塗山辭》)。

三塗山在古代還被稱為“水門”。《水經注疏》裡,在酈道元所記的崖口(三塗山)下,有清代地理學家熊會貞的加註:“《禹貢錐指》:俗呼為‘水門’。”唐代詩人樓穎有詩《伊水門》:“朝涉伊水門,伊水入門流。愜心乃成興,澹然泛孤舟。”所寫的伊水門便指的是三塗山。

就是在明清時,三塗山還十分的高峻,“三塗霧雨”奇觀是嵩縣古八大景之一。

但今之三塗山,卻看上去十分低矮,看上去約有四五百米,三塗山為什麼變矮了呢?

據當地老人魏換廷、程天德回憶,陸渾水庫1965年建成蓄水後,這些年上游慢淤,淹了崖口幾十米。魏換廷、程天德都生於1951年,還保留著對水庫蓄水前崖口樣子的記憶。

實質上,在陸渾水庫淤水之前,三塗山已經被伊河的千年流水淤積的不成樣子。今之崖口及崖口伊水對岸老龍廟山,本為一體,乃為古三塗山的兩個主峰,酈道元所見兩山相夾伊水瀉下之“塢”,早被從上游山區衝下來的沙石填沒。今三塗山東岸修河堤建公園,在河道內採砂十餘米,全是砂層,可見淤積之深。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伊、洛河流域是夏代主要活動區,也是大禹治水的主要區域,塗山只能在洛陽之南的嵩縣境內,古塗山即嵩縣城南的三塗山。



附:塗山對於嵩縣旅遊的重要意義

一.大禹娶妻於塗山

大禹之妻塗山氏女是嵩縣人。《尚書·益稷》:“予創若時,娶於塗山,辛壬癸甲,啟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史記·夏本紀》:“夏后帝啟,禹之子,其母塗山氏之女也。”“予娶塗山,辛壬癸甲,生啟予不子,以故能成水土功。”則:

1.“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成語與嵩縣有關。。

2.中國史記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夏代第一帝啟的外婆家也在嵩縣。

3.中國最古老的情歌在嵩縣唱出。

據《呂氏春秋?音初》裡說:“禹行功,見塗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塗山氏之女乃令其妾待禹於塗山之陽。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實始作為南音。周公及召公取風焉,以為周南召南”。“候人兮猗”,這是是中國有史記載的最古老的一首情歌,也是詩經、楚辭的鼻祖,是上古一曲哀怨的愛的絕唱。

4.傳說中大禹之妻塗山女是九尾白狐所化,故後代小說中的狐狸精們常以自稱“塗山後裔”宣揚自己血統的高貴。

《呂氏春秋》說:“禹年三十未娶。行塗山,恐時暮失嗣,辭曰:‘吾之娶,必有應也。’乃有白狐九尾而造於禹。禹曰:‘白者,吾服也;九尾者,其證也。’於是塗山人歌曰:‘綏[suí]綏白狐,九尾龐龐。成於家室,我都攸[yōu]昌。’於是娶塗山女。”後人據此記載,認為大禹在塗山所娶乃是九尾狐妖,後代的狐狸精們總喜歡驕傲地說自己是塗山後裔,血統高貴。

二.大禹塗山會諸侯

《左傳?哀公七年》記載:“禹合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當年,來嵩縣塗山朝見禹的人手裡都拿著玉帛,拜見時還要舉行隆重的儀式,有萬國之多。《左傳》又記載:“防風氏後至,殺而戮之”,有個叫防風氏的部落首領,姍姍來遲,禹認為怠慢了他的命令,便將其斬殺。防風氏之死,標誌著一種凌駕與超越氏族制度的強權體制已經產生,大禹與其他氏族首領的關係已不再是平等協商的關係,而是臣屬的關係了。

1.塗山之會,確立了大禹天下共主的地位。

2.中國政府網:中國最古老的閱兵式發生在嵩縣

(http://www.gov.cn/test/2009-09/03/content_1408181.htm)

塗山考(全國六地爭塗山,塗山只能在嵩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