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被歷史抹黑的千古一帝,萬世功業蕩然無存可悲可嘆

弒父奪權,鴆兄屠嫂,欺娘戲妹,從古至今,隋煬帝在我們的眼中,可謂是一個昏庸殘暴,驕奢淫逸的皇帝。如果大家只是片面的瞭解楊廣這個人的話,定會認為楊廣就像上文所說的那樣。但,歷史往往由勝利者書寫,讓人誤以為只有像秦皇漢武那樣的皇帝才稱得上是好皇帝,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答案是,不是。

嚴重被歷史抹黑的千古一帝,萬世功業蕩然無存可悲可嘆

《隋書煬帝記》中就記載“美姿儀,少聰慧”,這是史書對少年楊廣的評價。楊廣十三歲時封為晉王,官拜柱國、幷州總管,後又授任武衛大將軍,進位上柱國、河北道行臺尚書令等。二十歲做領銜統帥平滅南陳,當時的楊廣可謂是,風華正茂,指點江山。楊廣繼位後,假傳隋文帝遺囑,逼迫楊勇自盡。還有親弟蜀王楊秀被他誣陷使用巫蠱詛咒隋文帝及幼弟漢王楊諒,被剝奪官爵貶為庶民軟禁於內侍省,後與諸子一起被軟禁,不得與妻子相見。其弟漢王楊諒以討楊素為名,在幷州起兵,楊廣派楊素鎮壓,楊諒降後被幽禁至死。或許這些在今天我們看來是沒人性了點,但是在權力的驅使之下,誰又能做無視身邊的危險,宋太祖趙匡胤面對唐後主李煜曾言道,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但不論怎麼說,在我們看來,隋煬帝這樣做未免太過冷血無情。但當我們反另一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時,就會發現歷史往往有驚人的相似,李世民一手締造了大唐帝國,並開創了貞觀之治,歷史功績顯赫。但李世民還不是發動了玄武門之變,逼迫李淵退位並親手殺了他的哥哥李建成,並且順帶殺了弟弟元吉,還將弟妹據為己有。由此可見,李世民較之於楊廣,就冷血無情這一點,有過之而無不及。

嚴重被歷史抹黑的千古一帝,萬世功業蕩然無存可悲可嘆

下面我們聊一聊楊廣一生的功績,楊廣在位期間,開鑿京杭大運河,通使海洋,開科取士,使得寒門學子讀書有望,從而改變家天下的一貫統治。重儒,興佛,崇道,營建東都,遷都洛陽,改州為郡;改度量衡依古式建東都,築馳道,嚴肅政制,整肅朝綱,保護典籍,興文倡武,平契丹,降突厥,親征吐谷渾,三徵高句麗,封貢日本,遠涉臺灣,安定西域,暢通絲路,開疆拓土,萬國來朝,確立帝國體系,號曰“聖人可汗”。就連李世民也感慨道“自古以來不過一兩代。”而隋朝也並不是二世而亡,大業十四年,驍果軍在江都發動兵變,楊廣被叛軍縊殺,隋恭帝楊侗諡世祖明皇帝,夏王竇建德諡閔皇帝,唐朝諡煬皇帝,但唐朝這個諡號煬 皇帝無非就是要抹黑楊廣,還是那句話,歷史往往由勝利者書寫。

嚴重被歷史抹黑的千古一帝,萬世功業蕩然無存可悲可嘆

不可否認的是隋煬帝在位期間,是懷著成為千古一帝的高遠志向,在帝國版圖上肆意書寫恢宏篇章。而他的文治武功足可以與秦皇漢武相媲美,修運河,開科舉…這些豐功偉績足以讓他名垂青史。正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隋煬帝好像從來都沒有想過,他所做的大事百姓能否承受。也許是因為他太想證明自己,卻從未體會過民間的辛苦,以至於民怨四起,各地義軍揭竿而起,最終導致他最後的悲劇。大詩人皮日休曾寫道:

盡道隋亡為此河, 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 共禹論功不較多。

嚴重被歷史抹黑的千古一帝,萬世功業蕩然無存可悲可嘆

楊廣在政治、軍事、文學、詩詞、領域,均分別達到了當世一流水準,同時配得上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詩人之名的天才,《全隋詩》錄存其詩40多首。主要作品有《飲馬長城窟行》《春江花月夜》《白馬篇》,小編我個人很喜歡詩詞,故藉此附錄兩首,如果您一樣愛好詩詞可百度一下楊廣的詩詞。

平淮既淼淼,曉霧復菲菲。

淮甸未分色,泱漭共晨暉。

晴霞轉孤嶼,錦帆出長圻。

潮魚時躍浪,沙禽鳴欲飛。

會待高秋晚,愁因逝水歸。

——楊廣 早渡淮詩

洛陽春稍晚,四望滿春暉。

楊葉行將暗,桃花落未稀。

窺簷燕爭人,穿林鳥亂飛。

唯當關塞者,溽露方沾衣。

——楊廣 春晚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