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魏韩三家的两次大结盟:240年前为了生存,109年后还是为了生存

大概来说,从三家分晋再到秦国一统六国的240年间,赵魏韩三家共有两次大联合。第一次是三家分晋初期,为了共同发展而保持联合。第二次是三家为了抵御秦齐攻击而联合。但是他们彼此又想在联合中扩张土地求生存,最后使第二次三晋同盟十分松散,造成三国同亡于秦的局面。

赵魏韩三家的两次大结盟:240年前为了生存,109年后还是为了生存

第一次:

公元前458年三家合伙攻灭智伯,到公元前386年三家翻脸。三家分晋初期,赵魏韩很要好,不仅是因为三家合伙攻灭智伯的缘故,还在于三家有共同的危机感。三家分晋后,他们的领土大致局限于如今的山西省,所以对外扩张是他们的必选目标。

魏国选择的方向是向东和向西。即:向东兼并宋,鲁中原之地是魏国最终的目标,向西钳制秦国是魏国向东方发展的前提。但是若达成这一目标,那么就必须保证韩赵两国不趁火打劫。

韩国,北方有赵、魏,东方则有齐国,所以它的发展方向是向南兼并郑国。

赵国,都城在晋阳(太原),此地在晋国时期就处于戎狄的包围之中,而最后赵国的扩张方向也一直是向北、向东推进,以兼并代地、阴山河套、今河北地区的中山国为目标。

赵魏韩三家的两次大结盟:240年前为了生存,109年后还是为了生存

所以在外界的压力下,为了生存,这一段时间三家一致对外,直到赵魏邯郸之战(公元前386年赵国内乱,赵武公之子赵朝兵变失败,逃亡魏国。随后,联合魏国军队进攻邯郸。)

自公元前386年,魏国进攻赵国那一刻起,三国积蓄已久的矛盾便被点燃。在前期,魏国经过文侯、武侯两代的发展不仅向西压缩了秦国,夺取了河西。此外,魏国还攻灭了中山,并向东蚕食了中原的卫、宋、鲁三国的部分膏腴之地。相比之下,韩国就悲催了。在韩国南下攻郑期间,必不可免地会与地处南阳盆地的楚国发生摩擦,而且韩国对郑国的攻击也常常损兵折将。所以,韩国有时会向东对中原弱国卫、宋两国动手脚,这就动了魏国的奶酪。

同时,自晋阳(太原)迁都邯郸的赵国也希望南下中原分一杯羹。为了牵制赵国,魏国开始联齐制赵,赵国则见招拆招,以联楚夹魏应对。因为韩赵彼此的疆域纠纷较少,矛盾也较缓,所以大体是韩赵联合对魏。这就导致了公元前386年魏国迎合赵朝围攻邯郸,随后赵国又在公元前383年攻击魏国的附庸卫国,结果赵国战败。这次火拼,是自晋阳之战后赵魏首次大规模的刀兵相见。这也就意味着三晋同盟彻底瓦解。

赵魏韩三家的两次大结盟:240年前为了生存,109年后还是为了生存

随后,即公元前369年,魏国在魏武侯死后没有处理好身后事导致魏国内部内乱。韩赵两国见此良机,一致认为此次乃是彻底削弱魏国的大好良机,遂合兵攻魏,并在浊泽之战中击败魏军。但后来韩赵两国对如何处理魏国又纠结成了新的矛盾点,赵国坚持要求除去势力强横的魏罃,转而扶持亲赵的公子缓,以便日后向中原发展。而韩国则看透了赵国的阴谋,一再坚持将魏国一分为二,二人各有一国。最后,双方不欢而散。从此,三家走上了各自发展之路,直到西方的“猛兽”老秦人崛起。

赵魏韩三家的两次大结盟:240年前为了生存,109年后还是为了生存

第二次:

自商鞅变法后,秦国不断东出。在秦魏河西之战落下帷幕之后,魏国为避秦国兵锋不得已迁都大梁。于是,秦魏接壤转而变成了秦赵、秦韩接壤。韩国,虽然被秦国骚扰的频率不高,但是在灭郑后却要承受楚国一直北上的压力。对比韩国,此时的赵国处境更加不堪,不仅要面对秦国的压力,还要应付北方日益强大起来的游牧民族。同时,与赵国接壤的齐国也一直在骚扰赵国。这就促使三晋开始了第二次大联合。

赵魏韩三家的两次大结盟:240年前为了生存,109年后还是为了生存

但是这次的领头人却是施行胡服骑射后强大起来的赵国。在赵国取消北方胡人以及腹心之患中山的威胁后,开始将战略重点转而放到西方秦国和南方中原。当然,正是因为赵国强大,所以需要时,他便联合韩魏抗秦、抗齐;安全后,赵国也趁机兼并韩魏的土地。这就不得不对第二次三晋联盟的团结造成了影响,这也造成后来三国有时联合抗秦,有时又不顾联盟附秦。这一直延续到了秦赵长平之战。长平之战,韩魏两国坐观赵军败亡。虽然魏国在随后邯郸之战中击败秦军为赵国解围,但是三晋同盟已经名存实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