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编辑婴儿与人类远景:谁的世界?

基因编辑婴儿与人类远景:谁的世界?

基因编辑婴儿与人类远景:谁的世界?

看过电影《星际穿越》之后,很多人都知道了墨菲定律。它的大概意思是: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这两天引爆舆论的“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似乎正好印证了墨菲定律。科学界最担心的事情,很可能已经发生了。

贺建奎选择在这个时候公布他的“研究成果”,是很有机心的。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马上就要在香港召开,贺建奎本人也将出席这个峰会。在这个时候抛出爆炸性新闻,能够获得天量关注和巨大的广告效应。果然,不仅国内的舆论被引爆,峰会也“炸锅”了。科学家们都在打听:这样的事情何以发生?

三年前,第一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在华盛顿召开,中国科学院是举办方之一。据媒体报道,这届峰会讨论非常热烈,但最后还是达成了一个共识:在目前状况下禁止用于人类生殖的相关细胞系的基因修饰和编辑。这个共识,也是首届峰会为基因编辑技术划下的一道红线。为什么要划这道红线呢?因为生殖细胞的基因编辑还存在“技术层面、社会层面和伦理道德层面的问题”,其安全性目前还无法评估,而且一旦被编辑的基因进入人类基因库,其后果将不可逆。

说得简单一点,科学家们虽然知道怎么修改基因,但是还不知道这些被修改的基因遗传下去会有什么后果。

贺建奎和他的团队所做的事情,正是越过了这道红线。科学界的疑虑和公众的不安,也就因此而起。

目前还不知道,贺建奎是否真的做成了他所宣扬的事情。如果是假的,那是学术诈骗。如果是真的,那就更可怕,人类可能会面临这样的选择:是否允许这两个孩子,把他们被修改的基因遗传给下一代。如果不允许,法律和伦理的依据又是什么?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困境。

根据现有的媒体报道,可以给贺建奎的“研究”做一个基本画像。首先,这算不上什么科研成果,因为这样的事情早就有人可以做,只是他们选择不做,至少不敢公开地做。第二点,基因编辑婴儿的诞生,显然违背了国际学术界的共识,违反了科学伦理。第三点,贺建奎和他的团队所获得的医学伦理审批涉嫌伪造,且资金来源可疑,牵扯其中的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深圳市科技创新委都出面否认涉及此事,甚至表示“深感震惊”。最重要的一点,贺建奎的“科研成果”缺乏真正的科学价值,基因编辑婴儿能否对艾滋病免疫基本难以证实,而潜在的技术和伦理风险却难以估量。

总之,为了一己私利,贺建奎打开了潘多拉盒子,而把基因编辑技术和中国科学界置于备受质疑的境地。这样的行为,用“疯狂”这个词已经不足以形容。

生殖细胞的基因编辑存在诸多风险。在技术风险中,“脱靶”可能不是最严重的。所谓“脱靶”,是指你本来想编辑某个特定基因,结果却错误编辑了另一个基因,设想的目标没有达到,反而导致了未知的后果。真正严重的是,人类对基因的工作方式和基因间的相互作用认识还很有限,虽然目前能够编辑某个基因,但并不能评估这些基因遗传下去之后,会产生怎样的变异后果。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是对这种未卜风险的最好形容。人类作为一个种群,在基因层面最终会被“编辑”成什么样子,没有人说得清楚。这个开关一旦打开,也没人知道该怎么关上。

“人之所以为人”,是人类文明的基石。人类的局限,人类在被“设计”时就留下的诸多缺憾,很可能就是地球文明绵延数十个世纪的理由所在。

我们能想象一种被“种植”了不死基因的人类吗?我们能想象一个从基因层面被改造得道德完美的人类群体吗?人类如果在技术层面可以和造物主肩并肩,最终又会发生什么呢?这些终极的伦理问题,会始终困扰着基因编辑技术。

生殖细胞的基因编辑可能导致的社会问题,已经被很多科幻作品所描述。通过基因编辑,一些人从出生时就会更聪明、更强壮、更长寿、颜值更接近完美,他们在社会竞争中拥有无敌的优势,他们是所谓的“超级人类”。基因编辑一旦失去伦理和法律的制约,已知的人类社会结构可能被彻底瓦解,“超级人类”可能成为世界的主宰,而“自然人”则成为被奴役、被淘汰的对象。这样的美丽新世界,想一想就会不寒而栗。如果说这样的景象还曾经是一种远景,是一种幻想,“基因编辑婴儿”的出现,则直接将遥远的幻象拉近到人们的面前,它正在坍缩为一种触手可及的现实。把世界拱手让给我们那些“完美的后代”,我们是否真的准备好了这么做?

两年前,人工智能“阿尔法狗”把顶尖人类棋手摁在棋盘上摩擦摩擦,那时我写过一篇文章,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机器奴役人类的时代要开始了吗?

只有下过围棋的人,才知道人工智能完爆人类高手,究竟有多么惊悚。时间过去没多久,新一代的人工智能又将“阿尔法狗”虐得体无完肤、找不着北。打它们的棋谱,你会意识到一个残酷的事实:人们用了两千年去领悟小小棋盘上的奥义,但很可能连真理的门把手都没有摸到。人工智能的学习能力、对围棋宇宙的理解以及思考方式,与人类是完全不同的、是“超神”的。人工智能一旦“进化”出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一旦他们开始介入社会治理和价值领域,人类的位置究竟又在哪里呢?

“基因编辑婴儿”的诞生,也让人产生相似的忧虑。科技进步会给人类带来福祉,这是毫无疑问的,但科技大爆炸会不会成为魔咒,人们却思考得远远不够。一方面,这些宏大的问题,并不是普通人所能关心的,就像超级婴儿在人们一无所知的时候,就已经在悄悄孕育,你能拿她怎么办呢?另一方面,受困于知识鸿沟,并非每个人都能理解技术所带来的深刻改变。量子计算、生命科技、人工智能,这些前沿科技的进步会极大地改变我们的生活,与此同时,也必然会提出严肃的诘问和挑战。

以前,当我们的孩子将要降生的时候,我们总是在心里默默祈祷,希望他是健康的。只要他是健康的,就什么都好。未来的某一天,我们将再也不用为孩子祈祷了,因为我们知道他是“完美的”。但我们转而为自己祈祷,祈祷自己能被天生具有“弑父”能力的“新人”善意对待。我们转瞬即老,我们一身病痛,我们患有地中海贫血或其它基因缺陷,我们看不到无限的星空和粒子的螺旋,但我们确实曾经拥有那个旧世界。

但我们究竟是怎么把世界交出去的呢?这个未来的问题,可能需要从现在就开始作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