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风雨飘摇,始皇嬴政最信任的少壮派战将李信,身在何处

秦末战乱,陈胜聚集百万之众,兵压关中,六国亦是纷纷乘势复起。其因虽是秦二世荒淫无道,苛政重徭,但,遍观起事之各路英豪,又有哪一个是为黎民百姓,为天下苍生?天下兴,则民苦,天下乱,则民更苦。乱世,比之一统的大秦,更让华夏大地,是满目疮痍,民不聊生。

大秦帝国风雨飘摇,始皇嬴政最信任的少壮派战将李信,身在何处

大秦帝国在这场疾风骤雨中,没有显示出一点帝国该有的应战机能。那横扫六国的百战之师,似乎一夜之间就消失了。战将如云的大秦精锐,竟找不到一个像样的统军之才了。最后,还是让一个皇家的工匠头子,带着二十万的罪犯和奴产子,力挽狂澜,堪堪稳住了风雨飘摇的大秦帝国。

先不说九原的三十万边防军,也不说世代将门的王离,更不说远在岭南的十多万精锐之师,就用都城咸阳的数万禁卫羽林军,也不至于让周文数十万拖家带口的混合起义军,杀过函谷关。究其因,是大秦军队缺少军胆、军魂,缺少一个真真正正的上将军。

大秦帝国风雨飘摇,始皇嬴政最信任的少壮派战将李信,身在何处

王翦、王贲父子,蒙武、蒙恬父子此时都已离世,王离显然是担不起如此万均雷霆。而此时,最令人疑惑的是,大秦本该还有一人,其功勋、威望足以振奋三军,重现大秦百战之师的绝巅战力,这人就是,李信。但,直到大秦灭亡,李信从未现身,是已早亡?还是另有原因,却是不得而知。只得为大秦叹息,为始皇叹息。

李信,始皇最喜欢的少壮派战将。嬴政亲政之路,李信就是其扫清障碍的急先锋,一统六国之战,亦是立下赫赫战功。虽在灭楚一战时,代替王翦,总领大军,却败于楚将项燕之手,但胜败乃兵家常事,这并未影响嬴政对李信的重用,之后灭燕平齐之战中,李信与王贲配合,威震关东。

大秦帝国风雨飘摇,始皇嬴政最信任的少壮派战将李信,身在何处

据史记载推断,李信应该是大秦统一之战中,年级最轻的重要将领,为何帝国建立之初,却是没有了任何音讯呢?战死?这种级别的将领,怎么会没有一丝记载。病死?同理,该有记载。虽说秦朝传至二世,时间太短,未来得及编史,但为何咸阳宫一宦官都留名于史,汉朝独忘了李信?除非,李信在大秦建立之初,就已经远离政治权力中心,没机会参与后来的种种。

那是什么原因,让一战功赫赫的将军,远离了帝国中枢。是自己心生倦意,隐退?应该没有可能,那是年老之人,看淡一切,才会如此。李信正值壮年,携开国功勋,怎会心生退意。既然非是自愿,那就是人为。李信出身世家大族,祖上是魏国重臣,祖父李崇,为秦陇西太守。其父李瑶更是封为狄道侯,官至南郡太守。李信于军中威望,加之出身,应是大好前程,却史无后续、神秘消失,不由令人浮想联翩。

大秦帝国风雨飘摇,始皇嬴政最信任的少壮派战将李信,身在何处

大胆推测,当时大秦军中,最具威望的,是王翦将军。但,王翦确确实实是功成身退、告老还乡,顺带还把儿子王贲也带回老家了。至此,唯有蒙恬,可震慑三军,振奋军心,实乃军魂级将领。那么,问题是,蒙恬年岁亦是不小,军中后继之首,当时看来,唯有李信可继续担此大任。那么,王翦和蒙恬所代表的王、蒙两大族,会不会心甘情愿的将深耕多年的军中魁首,让与李信呢?

太平盛世,享乐将军,任谁,也不可拱手让人。更何况,王、蒙两家在大秦的实力远比李信家族要大得多。此后,随着蒙恬的提携,王离的横空出世,有着败绩污点的李信,自然被排挤。或是无奈、或是自保,心灰意冷的李信应是自请调离,回到陇西,自家的三分二亩地,才有了后世的飞将军,李广。

大秦帝国风雨飘摇,始皇嬴政最信任的少壮派战将李信,身在何处

横扫燕齐猛将军,折戟蛮楚恨不平。盛世帝国卸甲兵,浩荡史书半生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