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的北漂一般都住在哪裡?

納蘭談史


百萬北漂都在過著雙城生活

週末幫朋友搬家,等把行李什麼的都放到她新的出租屋之後,房東阿姨看著我說:“你一會兒可以直接坐814公交車回北京,1個小時就到了”。

“回北京?”我愣了一下,過了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原來我已經跨越了省了!我朋友現在住在河北燕郊!而不是北京!

這讓我想起了曾經在通州住的那段時間,每次別人知道我在國貿上班的時候,都會說“在市裡上班呀,那挺近的,也就1個小時不到。”

是啊,北漂這麼久了,最大的感觸就是北京真的太大了,從A到B的距離在1個小時左右的話基本都會被視為“還可以,挺近的了”。

從燕郊回北京的路上一直在想,究竟是什麼讓成千上萬的北漂們毅然決然的選擇了這樣的生活方式。

不覺得辛苦麼?我每次下班經過大北窯南的時候總會聽見特別洪亮的吆喝聲“燕郊、燕郊、一位,一位”,看著靠在旁邊等人的私家車我就在想會有人敢坐麼?可是扭頭看向公交站,人山人海,那些排長隊準備坐從國貿到燕郊公交車的密密麻麻的人們,我就沉默了,忍不住一陣唏噓;累了一天了,都想早些回家休息吧。

遇見交通管制或者有重大事件的時候,從燕郊到北京的公交車都必須一個個接受身份檢查,曾經在國家閱兵那會兒,我同事從早上7點坐上從燕郊開往國貿的汽車,直到中午11點半才到公司。後來沒辦法,那些天她都是每天5點多爬起來然後坐火車到北京東站,再去上班。就像在北京工作在天津住一樣,坐高鐵來上班,坐高鐵下班。這已然成為一種生活方式——雙城生活。

所謂雙城生活,也就是在一個城市上班,在另外一個城市居住。像通州、天通苑、燕郊,尤其是燕郊,早已變成一個被百萬北漂包圍的一個城市。或許這是“低成本,高質量”的生活方式吧。

無論怎樣,祝好。



北北拾光


北漂一族的我的居住地的變遷!

作為北漂一族,來北京三年了,總共換了四個地方!

記得剛開始2015年6月份,從老家搬來北京,朋友接待,住在朋友那裡半個月!朋友住在東三環南路十里河的弘善家園小區!房租每個月1800,是個兩居室,但是被中介弄個隔斷間,三家合租。

第二個地方,是潘家園嘉多麗園的地下室,每月1400元,住了半年時間,後因為有些發潮,加上不見天日和陽光,所以半年後搬走了!

第三次,是住在東南四環外的十八里店老君堂村!房租一個月800,因為距離相對較遠,且是獨立的廚房和衛生間🚻,所以住了一年時間!話說房東陳阿姨人也特別好,方式經濟很困難,陳阿姨也特別棒了不少忙!

第四次搬家,則是因為工作的巨大變動,由朝陽直接開到了所謂的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北關!簽了半年的租住合同。房子是房東本人的,沒有和中介扯上關係!三居室的房子,房東把客廳隔了一間屋出來,另外廚房間也特別大,當做了房源出租(我現在住的這間就是廚房間)!也是一個月800塊錢,廚房、洗手間公用!

個人感覺,因為工作原因,搬家次數和距離遠近是很大的因素!我個人沒有說非要距離遠近或者附近商圈繁華與否,只要住起來舒適就很好👌。現在工作又出現了一些變動,只是希望我們北漂的朋友們,不僅能工作順利、步步高昇,更要住的舒適、安心,這才最重要。








DY玄齊元


05來北京工廠上班 特別窮 抽菸都要算計

06年換電話銷售 依然窮 坐公交逃過票 飯都吃不上了 手機都不敢打 沒錢

07年去西單做到導購 依然窮 但是吃飯的錢還是有 依舊月光族

08年繼續幹 讚了2萬

09年自己在五道口開店 總算是有起色了 期間

09-14年應該賺了10萬了 但是都給家裡了 真後悔不自己買個車或者弄個首付

14年底 破產了 實體店倒閉了

15年買了車 買了房永清 這年順利

16年買房 房山 這年更順利

17賺的錢都裝修了

18年 就購買了車位至今 剩下幾個月賺錢還還欠款 估計今天手裡也沒剩下什麼錢了

明年繼續一個新目標吧 不能太大 儘量半年能搞定的 畢竟孩子預產期19年4月份 也需要花錢


一頭大笨牛5263258523


北漂20多年了,1996年來北京當兵住軍營,2000年上班住宿舍,2004年結婚租住在西曉市平房350元,2006年租房到芍藥居5號院零居750,最後漲到了900,2008年要生小孩,本小區換了個大一居1800,2009年老闆讓我們全家住到公司宿舍。2010年買了個回龍觀小兩居,本來計劃自己住的,但是有公司宿舍住就租出去了,一直到現在。2013年買了個通州的兩居,租出去了兩年,因為孩子上學現在老人帶孩子自住,我依然住在公司宿舍,每週五回家,混了這麼多年其實很辛苦,可以說沒有任何幸福指數,但是為了家人還得努力💪。在北京沒有戶口,為了孩子上學現在落戶天津,接下來又得在天津買房了,壓力很大,活得真累😭!


楊子240942169


北京東南西北有很多北漂人居住。其中在望京、回龍觀、沙河、方莊、亦莊、天通苑、西苑等都有很多北漂人居住。還有各大高校周邊以及離北京較近的北漂人都挺多,畢竟便宜,而且人員密集,較為吸引北漂人居住。可惜因為大家都密集居住在這些地方,很多都是導致當地各種髒亂差,交通堵塞,真的不是他們願意那樣,主要是居住人口負荷,才變成那樣。尤其是地下室不讓居住後,很多北漂人沒了便宜的居住地方,更是聚集起來,很多聚集處的壓力變得更大。

我們看一下望京北漂的居住,其實這裡整體規劃的還是不錯,畢竟是近幾十年打造起來的,交通設施不想二三環那樣是老街道,比較擁擠。但望京往大山子橋那邊去,你就會發現真心堵,晚上加班打車都打不到,司機不願意來。

再看亦莊,這裡其實還算可以,但設施還是比較落後的,最關鍵是交通不是很方便,在三四環工作的還得很早起床坐車去上班,還經常容易堵車,在路上一般都是最少一個小時起步。

西苑,這是在北大,清華,圓明園,頤和園附近。那裡有很多便宜的城中村民房。但是,為了整改市容,估計也是在被整改的名單中了。

另外,像百子灣、四惠、大望路周邊也是因為辦公商務圈的原因,也居住了不少北漂人,所以交通也是非常非常擁擠。也存在一些髒亂差的問題,有待整改。

北漂,誰願意啊,主要還是為了生存,為了夢想,居住在這樣不太理想的環境中。但也希望無論是北京人還是北漂人都應該熱愛你所住的地方,將它打造的更美好,不要有其它情緒。


哎吆看科技


2010年2月來到北京,住過地下室,搬過無數次家,有太多獨自經歷的北京故事和艱辛,直到現在2018年5月考慮離開北京,原來才發現我在朝陽雙橋搬家就搬過兩次,接著再從朝陽搬家到昌平回龍觀東大街,再就是到天通苑(天通苑就搬兩次),緊接著到沙河,似乎每個人多的地方我都擠過走過了。想想一個人在北京八九年生活也有不易與難忘的回憶。

北京一個不努力就被踩在腳下的城市,人多車多,政策也多。不管北京怎麼樣,還是習慣了車水馬龍的北京生活,依然有些不捨離開北京。


小豆芽0404


之前在北京呆了三年,一直住在南三環東鐵營


可能我撿了狗屎運,我租在東鐵營那個房子是真的便宜。房價一開始是1300後來慢慢的漲到了1600,這個價錢在這個位置可以說是非常便宜的。兩室一廳一廚一衛,我住的次臥,主臥是一對夫妻,就三個人。而且附近交通還方便,地鐵10號線 5號線 14號線都在附近,公交更不用說了,三環路上特8 特300 848 973 656 ..... 等等將近20條線


然後啊,我現在回老家了,快遞都是放在寄存點的,不給送到家裡,不知道北京現在是不是還把快遞送到家裡。我之前在北京的,住的那個小區是個老小區,小區裡面年輕人不是很多,基本上都是大爺大媽,所以小區特別安全,我平時快遞都是讓快遞員直接把我快遞房門口,就是那種電器啊樂器貴重的物品,放在門口也從來沒丟過。這點是我對北京最最最好的印象了


今年五月份回老家了,然後就在想今年國慶要再去北京玩玩,以前在北京只去過故宮、長城、頤和園、圓明園,其他的景點都沒去過。下次再去一定好好玩玩


拼客順風車,專注長途跨城拼車,公眾號:拼客順風車


拼客順風車


2014年大學畢業來北京工作,跟同學租住在回龍觀小區的一個次臥租金1100,後來離公司比較遠14年5月底到期搬到了火器營地鐵附近的一個自建房,很小沒窗戶租金900,工作了一年聽同事說公司後邊香山附近村裡比較便宜,環境還好一些於是16年5月份搬到了村裡住了一年多,租金600多。15年5月份在河北大廠潮白新城買了孔雀城的一個90多平的房子,17年10月份搬到孔雀城居住,在海淀上班,每天通勤4個小時,小區到家半個小時左右,地鐵一個小時20分鐘,雖然每天奔波著,但是感覺總算落地了,不用為漲房租而擔心,想買什麼傢俱電器就買,累並快樂著,今年打算買屬於自己的第一輛車💪💪


嘿哈麥兜兜


我的外甥07年大學畢業來北京,到12年手頭賺了80萬。找個女朋友談婚論嫁,女方家長一聽外地沒房,當即吹了。無奈,琢磨回老家,買房沒問題,工資才給8000,最後還是選擇留在北京。大家湊錢首付130萬買了北五環的房子200多萬。1.85米,帥哥,工作好,收入也不錯,北京有房,自然就不缺美女了。與京籍女友結婚。婚後,15年初又買了一套400多萬的房子。現在夫妻倆年入100萬,北京2套住房。應該算北漂打工族比較幸運的了


來自廈門_北京_..


09年來的北京,剛來就是選地兒。想想在哪都是混要混就混二環不去郊區,郊區雖然說會活的稍微滋潤一些消費沒那麼高,但還是紮在二環。因為咱是有夢想的。一窮二白,住鼓樓外大街的地下室。地下二層。500元倆人住。我和一兄弟上下鋪。小屋四四方方用木板隔的。有3米多。除了床倆人無法同時站在地上。地下2層陰冷潮溼沒陽光。一點點積累一點點努力。15米的平房三兄弟合住。半地下兩居合住。三居室合住。兩居室當二房東合住。順義買的開間,還是在二環合住。順義賣掉。安貞買房。開始自己住。安貞賣掉買在東直門。搬家的次數自己都數不清十幾次吧。自己住過的地方都快忘了,但是我記得那個時候的想法,打死不離開二環。一直在安定門東直門附近打圈圈。一個工作要掉往外地,直接辭職。還是那句話要混就混城區。打死不往郊區走。從外地來北京就是要原來沒有的機會。現在二環裡一套兩居二環邊一套兩居。要混就混東西城。是我不變的想法。我在這裡揮灑十年的青春與汗水,現在唯獨跟當地人差個戶口。身邊都是老北京的朋友也算寬鬆與接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