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盟軍和蘇軍都攻入德國,納粹戰敗已成定局,為何柏林還要負隅頑抗?

大東北的小豆包


很簡單,因為投降比不投降更痛苦,德國的選擇是兩害取其輕!

從1939年9月1日開始,德國經歷了瘋狂的擴張,一段佔據了大半個歐洲。然而,盛極而衰,大勝之後是德國的一潰千里。尤其是東線戰場,從1943年斯大林格勒戰役和庫爾斯克會戰結束後,傷亡慘重的德國不得不進入戰略防禦,希特勒終於開始了全國總動員。

對於德國而言,總動員意味著敗局已定,也意味著德國要做困獸猶鬥!

1944年上半年,蘇聯發動“十次斯大林突擊”,將德軍趕出蘇聯國土,隨即蘇軍越過蘇德邊境,戰火燒到德國本土!

到1945年上半年,美英盟軍也從西線向德國壓過來,德國已經失去了所有翻盤的機會!

然而,敗局已定的德國卻並沒有放棄,特別是最後一戰——柏林戰役,德軍爆發了強大的力量,蘇軍在付出超過30萬人的代價後才最終佔領柏林!

一般而言,看不到勝利的希望時,西方士兵都會選擇“體面”地投降,那為何守衛柏林的德軍死戰不降呢?靜夜史認為有以下原因:

1、戰爭是法西斯的生存之道

雖然德國敗局已定,已經走到了窮途末路,但是不代表法西斯從此可以放下屠刀,安心做人。

事實上,法西斯的結局只有兩個:死亡,或者死亡!

前期再輝煌的勝利,註定都是曇花一現!因為法西斯的出現,本身就是在經濟危機基礎上,對國家發展飲鴆止渴的一種模式。

希特勒通過異常優秀的演說能力,吸引了大量民眾的注意,並最終得到了廣大無償階級、小資產階級和大資產階級的支持,併成為德國的最高統治者。

為什麼說希特勒的模式是飲鴆止渴?因為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是無法解決的,在這樣的大前提下,所有國家所做的努力,都是儘量推遲下一次經濟危機到來的時間!

在資源總量相對固定的情況下,如果當下用得太多,後面就只能喝風,所以各國強力抑制資本主義的無節制生產,保證供需平衡。而希特勒則不光用光了所有的資源,為了得到民眾的支持,希特勒還承諾了更多的福利。

多出的資源哪裡來?當然是戰爭!所以法西斯必須通過戰爭為自己奪取更多的資源,實現此前的承諾,而一旦開戰,便無法停止。

因為戰爭帶來的收益太多,使得資本幾乎全部用在戰爭上,戰爭成為國家發展的主要動力!這時的德國法西斯只能打下去,即使敗了也要打下去!

勝了,可以帶來更多的收益,民眾支持!敗了,意味著沒有收益,民眾會不滿意,但是如果保持戰爭狀態,民眾就能看到法西斯一直在努力!

某種意義上說,無論勝負,戰爭都成為民眾支持法西斯的一種手段!一旦選擇投降,法西斯會迅速失去民眾支持。而一旦失去民眾支持,眾叛親離的法西斯就如同失去水的浮萍,註定迅速消亡!

民眾推翻自己的力量,比盟軍的進攻更加猛烈,所以為了生存,法西斯必須打!

對於希特勒而言,既然不能成功,那就讓所有人和自己一起死!以戰爭開始,以戰爭結束,戰爭成為納粹德國的存亡之道!

2、投降的結果會更慘

為什麼不投降呢?因為投降了還要被羞辱而死,橫豎都是死,我選擇和你玩命!

在西歐的戰場上,前期的法軍投降和二戰結束前的德軍投降都非常“和諧”。一直以來,西方都是天主教的勢力範圍,大家都是基督的信徒,所以兩國交戰本質上就是兄弟們之間的群毆,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士兵認為自己盡力了,就會選擇向敵方投降。

因為有共同的信仰,加上西歐文藝復興起步較早,法律制度比較健全,如果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投降,比如彈盡糧絕、傷亡過半、孤立無援等,士兵的投降不僅不會受到本國法律的制裁,連敵人也不會過多為難。

所以,西歐國家之間的投降都很“和諧”,然而蘇聯是個異類。

在經歷了250多年的蒙古人統治後,隸屬於歐洲的俄國人開始有了蒙古人擴張的基因,當然也有了東方的榮辱精神。

在東方國家,投降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是恥辱和不可接受的事情,是要受到千夫所指的!因此一旦被俘而不死,後半生基本就會在恥辱中度過!

所以,相比於西線的“禮尚往來”,東線的蘇德戰場打得異常慘烈,德國和蘇聯都付出了極大的傷亡和代價。在德國在蘇聯境內實施了大量暴行的情況下,蘇軍一定會對德國進行更加慘烈的報復!

所以德國選擇投降蘇軍,面臨的就不僅僅是被羞辱,更是生不如死的折磨!

在這樣的信念的指引下,德軍始終將主力放在東線,而在西線則相當消極。希特勒說過:“向東死死頂住俄國人,直到英國人從西邊踢咱們的屁股!”畢竟向英美投降總比向蘇聯投降下場要好一些!

但美英盟軍卻故意放慢腳步,有意讓蘇軍攻打防備嚴密的柏林,最終蘇軍在付出了巨大代價後佔領柏林!

當然,倖存的守軍下場真的很慘!

3、死守尚有一線生機

作為一場典型的攻防戰,任何一方都有失敗和成功的可能!

死守柏林,就是在等待可能的勝利,只不過,希特勒和德國沒有等到!

一直以來,蘇聯和美英等國都格格不入。

在文化上,信仰東正教的俄國和信仰天主教、新教的西歐國家本身就沒有多少共同語言。而在1917年十月革命後,蘇聯又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共產主義國家!

按說蘇聯強鄰環伺,並不會有什麼大的作為。但共產主義最可怕的地方就是革命輸出,這讓西方各國忌憚萬分。畢竟十月革命讓本國的共產主義深受鼓舞,如果蘇聯趁此機會大量輸出革命,那麼真的就是全球一片紅了。

所以從十月革命開始的那一刻,西方國家就自覺地組成了反俄同盟。不過,由於列寧等人的正確領導,蘇俄挫敗了列強的干涉!

1929年的經濟危機對於西方世界是災難,對於蘇聯而言卻是機遇,共產主義再次活躍起來!在這樣的情況下,西方大資本家不得不劍走偏鋒,選擇法西斯對抗共產主義,希特勒由此上臺!

一直以來,希特勒都是一把西方世界對抗蘇聯的槍!但是很明顯這把槍容易走火,在打蘇聯之前,希特勒把英法等國揍了個遍,相當囂張!

希特勒的做法讓西方人感覺到了野馬脫韁的危險,為了避免玩火自焚,他們選擇聯合昔日的對手蘇聯,一起消滅德國法西斯。

而希特勒死守的理由就是,戰爭結束前,美英和蘇聯已經出現了裂痕,如果德國撐過美蘇“蜜月”期,屆時美蘇爭霸,德國將可以從容退出戰爭!

可惜,美蘇決定先消滅希特勒,然後再分財產!死守的生機徹底失去!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在1945年2月份,德國柏林還沒有被攻克的時候,就有報告顯示德國的軍事工業已經徹底崩潰。3月份,德國就真正的戰敗了,已經無力去阻擋盟軍佔領的步伐,因而喪失了許多重要的工業。所以,當蘇聯攻克柏林之時,也就是德國的末日來臨之時。

由於蘇聯的入侵,德國在羅馬尼亞和匈牙利的油田喪失,並且盟軍把德國能夠合成燃料的工廠給摧毀了,所以德國那些已經生產出來的武器裝備只是一堆廢鐵,根本就派不上用場。

同時,大部分的戰鬥機也因為汽油供應不足的原因,不能進行起飛,更不可能與盟軍作戰,大多都是被盟軍在機場上給摧毀。沒有汽油的裝甲師也沒有了任何用途,只能當擺設。德國已經沒有任何武器可以與敵軍進行抗衡,德軍已經不可能再堅持作戰了。

柏林之戰,簡單來說,就是德軍在用自己的生存意志與蘇聯進行戰鬥,他們只能依靠所儲備的軍備物資來與敵軍作戰。與此同時,盟軍卻擁有著強大的軍事力量,徹底擊敗德國只是時間問題。

雖然盟軍已經進攻到了柏林,但德國並沒有很快就投降,相反地,他們依舊堅守著柏林。德軍看似還控制著一定的區域,並且這些地區依然有著數量相當多的軍隊,但是實際上,這些都是被大大壓縮過的區域,而且軍隊人員的素質已經嚴重不合格。其實,德國戰敗已成定局。德國覆滅的時間由盟軍攻佔速度的快慢決定,德國也只是在做無謂的抵抗罷了。


利刃巨透社


1945年4月在柏林帝國大廈總理府的避彈室的希特勒其實已經病入膏肓,四肢顫抖、目光呆滯,只有通過注射才能勉強平靜,知道時日不多的他此時意志更加癲狂,仍抱著對德意志強大民族的信仰,相信德意志民族力量不會戰敗,負隅頑抗到最後。

圖為1945年2月,柏林街頭,市民們為納粹德軍捐衣物。

就在蘇軍開始進攻柏林的前一天,希特勒發佈了最後一道命令,警告官兵說:後撤便當場格殺勿論,並欺騙官兵說,如果讓蘇軍蹂躪了德國,那老人和孩子將被殘殺,婦女和姑娘將變成軍岐,男人將被驅趕到西伯利亞。因此,蘇軍在通往柏林的道路上,仍然遇到了頑強的抵抗。

圖為被美第4裝甲師俘虜的德軍。

在希特勒的末日即將來臨之時,1945年4月12日下午美國總統羅斯福在美國佐治亞州溫泉病逝。消息傳到柏林,希特勒欣喜若狂,他幻想歷史的轉折點已經到來,認為這是上帝要拯救第三帝國,希特勒立即派代表去和美國新上任的總統杜魯門談判並幻想能單獨和美、英媾和。

這張圖片稱為“帝國大廈上升的旗幟”但因圖片嚴重修補痕跡而受多方質疑。

當時德軍在柏林外圍佈置了6道防禦地帶,用來頑強抵抗來力圖拖延戰爭;但是希特勒派了215個師抵抗東線的蘇軍,而只派了不到60個師象徵的抵抗西線的美、英、法聯軍,目的為了討好美、英,為和美英單獨媾和談判爭取時間。

5月1日,希特勒的死訊傳來,紐約人民歡呼鼓舞。

眼看著勝利和榮譽就在眼前,美英哪還去理希特勒的這番橄欖枝,眼看著蘇聯軍隊打到柏林城下了,希特勒慌了手腳,柏林開戰前希特勒親信已經為逃離德國前往巴伐利亞安排好了退路,這時見大勢已去了希特勒仍決定留在柏林並誓死鼓舞士氣繼續戰鬥,4月30日希特勒自殺,5月2日柏林城防司令魏德林率殘部投降。


圖文繪歷史


答案有兩點:一是因為希特勒等人認為戰敗下場很慘(確實如此);二是加上希特勒幻想有奇蹟出現。

第一,希特勒等人清楚地認識到如果戰敗,德國的下場必然很慘。

德國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在戰後的《凡爾賽和約》中,規定:德國失去了13%的領土、10%的人口、75%的鐵礦藏,還喪失了全部海外殖民地,最後,還要向戰勝國支付天文數字般的戰爭賠款。

日耳曼民族雖然好戰,但也驕傲,然而身為一戰的戰敗國,卻給自己帶來了無窮無盡的羞辱。可以說,整個二十年代,德國社會普遍仇視一戰的產物:魏瑪共和國。

而這這樣的社會心態,也正是納粹黨能夠執政的社會基礎。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德國戰勝法國後,以牙還牙,同樣狠狠地羞辱了法國;至於蘇聯,從1941年6月以來,在幾年的戰爭時間內,雙方暴力程度,如同螺旋般不停升級,德國人焦土政策,蘇聯人強姦,清洗,德國人虐待俘虜,蘇聯人同樣虐待。

總之,這已經不是一般意義層面上的戰爭,而是你死我活,有你沒我的種族滅絕總決戰。

在電影《帝國的毀滅》中,希特勒在戰敗前回答馬丁·鮑曼為什麼不早點投降時,說,蘇聯會割走土地,哪怕就是世敵波蘭,也可以復生,並且再騎到德國人脖子上。

其實,一旦戰敗,後果如何,腳指頭也能想象的出來。

第二,希特勒始終幻想有奇蹟會出現。

就像這幾天的世界盃一樣,足球場上永遠不缺奇蹟,戰場上同樣如此,至少希特勒等人深信不疑。

德國曆史上的著名皇帝,腓特烈大帝,在1759年,“七年戰爭”的最後關頭,曾經同樣面臨無比嚴峻的局面:俄軍與奧地利軍隊同時圍攻柏林,腓特烈一度做好自殺的準備。

然而,在無比危急的時刻,奇蹟真的發生了!

俄國女皇突然去世,在德國長大的彼得三世成為新的沙皇。彼得三世是腓特烈的小迷弟,即位後,不僅下令俄羅斯退出戰爭,還主動與腓特烈籤和約。

就這樣,逃過一劫的腓特烈也因此成為德國曆史上的傳奇皇帝。

希特勒始終認為,英美等國只是為了對付德國才和蘇聯結盟,由於雙方制度不同,利益不同,根本不可能永遠做盟友。(不得不說,希特勒看的很準,因為冷戰很快就爆發了)

因此,希特勒希望堅持得越久,同盟國之間的裂痕越大;最後,出於抵抗蘇聯的需要,也許會為反布爾什維克的鬥士德國贏得一席之地。

尤其是1945年4月12日,美國總統羅斯福去世的消息傳來後,希特勒等人更是欣喜若狂,以為歷史上,腓特烈大帝的一幕將再次重演。

然而,對美英法等國來說,儘管不願意蘇聯稱霸歐洲,但是德國人發動兩次世界大戰的心理傷害更大。

所以,他們一心要徹底打廢德國,永遠剝奪他再次發動戰爭的能力。

希特勒期盼的奇蹟也就不會發生了。

此外,希特勒等高層還幻想有新的秘密武器出現,可以改變戰爭結果,包括V系列飛彈,ME262噴氣式飛機等。

然而,這些武器出現的太晚,如果早出生幾年,或許真的能改變戰爭。

比如ME262噴氣式飛機,也許可以擊潰盟軍的戰略空襲!

所以,儘管1944年諾曼底登陸後,面臨兩線作戰的德國無論如何已經看不到打贏戰爭的希望,希勒特及納粹高層還是要堅持把戰爭打下去。

歡迎讀者朋友們,在評論區發表自己的觀點。

謝謝閱讀。


小奔說史


首先是德國民眾納粹的狂熱沒有結束,這時的德國民眾對於納粹政府還有相當的信任度。政府依然沒有垮臺。但部分德國高層對於希特勒本人已經失去信心。之後對於希特勒本人進行了暗殺。但是暗殺行動以失敗告終。這使希特勒本人對高層展開了清洗,對於自己不利的人全部殺死。任用對於自己有利的人,反而使得德國高層更加的聽從於希特勒本人。穩固了人心。再加上這時的德國各種黑科技武器層出不窮,1944年6月至1945年所發射的v1,v2導彈使得英國民眾人心惶惶,

使得德國決定最後孤注一擲。不是消滅,只需全部擊退,最後迫使盟軍和談。但是希特勒本人的固執還是沒有任何作用。現實終究是殘酷的,盟軍和蘇軍的強大根本就是希特勒本人無法預料到的,以至於最後失敗。


靈動黑色


既然敗局已定,德國為什麼還要固守柏林嗎,是希特勒個孤注一擲,還是像日本一樣要“全體玉碎”做殊死搏鬥,其實關於德軍堅守柏林的意義一直以來都有很多說法。

柏林戰役發生前的形式

在柏林戰役之前,盟軍和蘇聯紅軍早就攻入德國本土,隨著不斷的推進已經對柏林形成夾擊之勢,德國戰爭資源消耗殆盡,內部也發生了分裂,德國戰敗只是時間問題。

柏林戰役除了徒增40多萬傷亡,並使得柏林變成廢墟之外,並沒有實際意義,但是希特勒卻孤注一擲死守柏林。

德軍還有實力進行最後一戰

德軍在柏林投入了80多萬精銳部隊,包括維斯瓦河集團軍以及中央集團軍,並配以強大的火力支持,雖然蘇軍超過200萬人,但是面對鐵通一般的柏林,攻城戰並不好打。

在柏林戰役開始之前,美國總統羅斯福去世,這讓希特勒又看到了一絲曙光,他認為戰爭很可能會出現轉機。

此時德國除了防守柏林的近百萬大軍外,希特勒還在不斷徵調部隊回防柏林,實際上希特勒的願望是美好的,可是他的命令已經不能很好的執行。

柏林的象徵意義

對柏林發動攻擊的是蘇聯紅軍,由於意識形態的差異,和過往的經歷,德國和蘇聯有著血海深仇,柏林不能落入蘇聯之手,似乎成為了一種共識。

但是按照當時盟軍的情況,又不可能搶先一步佔領柏林,加上希特勒堅決不撤退,所以死守柏林似乎也成了一種無奈之舉。

最終只用了16天,蘇聯人就攻克了柏林,希特勒自殺,隨後德軍無條件投降。


一點點歷史


一戰是德國資本家要求打的,二戰是德國人民要求打的,因為不忍受“凡爾賽合約”的汙辱。

德國不是清朝,不會向屈辱的“條約”低頭,認為自己軍人素質,科技水平,軍工能力,各方面超過英法,不應該獲得不公平待遇,是被賣國賊出賣了。

全民都想復仇,才有納粹希特勒的上臺執政,才有二戰的爆發。

世界各國人民都不追究德國國防軍的責任,就說明認可德國國防軍是正規軍隊,沒有參與納粹暴行,只是執行軍人的使命,等於認可德國軍人。

世界各國人民都不承認蘇軍,日軍是正義部隊,都認為不配稱為軍人,而應稱為野獸,蘇聯才消失,日本才沒國防軍。

1945年德國國防軍己知道要戰敗,可寧可向盟軍投降,也不願向蘇軍投降,就因為認可盟軍是軍人,願向盟軍投降,不認可蘇軍是軍人,才不向蘇軍投降。

蘇軍攻打柏林是為了報復,是斯大林個人的意思,有違做人常識。

因為柏林被圍,應該爭取和平,圍而不打,保護文物,保護平民,保護老人婦女兒童。

而不是去摧毀柏林,德國軍人再壞也沒炸了巴黎,斯大林應該表現的更寬容,更大度。

可斯大林卻要摧毀柏林,等於讓世人認可希特勒,打蘇聯是為了打斯大林,而不是蘇聯人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