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苗期生长不好,为避免出现减产的情况,中后期该如何管理?

龙建源


您好,科学兴农为您解答

小麦苗期生长不好,有很多种原因。下面简单的列举一些小麦苗期生长不好的因素。一是种子问题,购买到了假种子或者陈种子,发芽率有问题导致出苗不齐,长势也较弱。二是,播种后,土壤墒情不好,缺水缺肥,也会出现缺苗断垅的情况,导致小麦苗期长得不好。三是土壤的问题,土壤出现了病态,也会导致小麦苗期长势不好。

俗话说,苗好一半粮,只要小麦苗期长得好,后期就有了丰收的保障。那么小麦苗期长势不好的情况下,应该怎么办呢?才可以尽量避免出现减产的情况?

小麦苗期管理有个重要方面,简单来说就是:促弱控旺保壮苗。最终目的是保障苗齐,苗壮。当田里的小麦长势较弱时,是可以人为的进行干预的,土壤墒情好时,亩追施15-20斤尿素,或者30斤硫酸铵。科学兴农建议大家用硫酸铵,因为尿素中氮的利用率只有35%左右,硫铵中氮的利用率可以达到45%以上。主要是因为氮硫的协同吸收。除了硫铵的利用率高之外,硫铵的价格便宜。现在尿素价格居高不下,采用尿素追肥投入成本相对较高。

除了追肥可以提高小麦长势,增加有效分蘖以外,还可以通过叶面喷施增产套餐,达到提苗防病,治病增产的目的。现在市面上流行的小麦套餐,其成分主要是吡唑醚菌酯、芸苔素内酯、醚菌戊唑醇、磷酸二氢钾等。这种组合除了提供磷钾等营养元素以外,还有协调作物体内激素增强作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促进小麦健康茁壮生长。同时可以抑制病菌的浸染,有效的防治病害。

综上,不难发现,科学兴农所说的都是小麦苗期出现问题一定要及时的解决,后期施肥打药管理再好,都是辅助措施。等到中后期再去管理和治疗怕是治标不治本,既费钱又费力。

就像中医所讲:治未病。中后期管理的重点无非也是在于防病治虫和想方设法增加小麦穗粒数,还有就是增加小麦千粒重。这里就不在赘述了,关于小麦养根护叶的办法很多,一喷三防的药也很多,大家可以灵活选用。(万)

这里是科学兴农,欢迎添加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文章原创版权归属科学兴农账号所有,侵权必究。

科学兴农


小麦苗期生长不好,为避免出现减产的情况,当务之急就要进行征对性的解决办法,俗话说,娃娃从小,田禾剩苗。如果等到中后期进行补救措施,那又和“亡羊补牢”有何区别呢?

小麦从播种到出苗后,要随时查看苗情和生长状况,而出苗后生长发育不良,主要表现在苗叶绿一块黄一块,而且往往体现在凸高处或低凹处,凹部分经常受水份扎吸,肥料不足,土壤板结,会使苗叶发黄,植株弱细,凸高部分也因水份养料易流低处,苗叶发黄。

所以剩苗小,分析苗情生长不好的导致原因,剩土壤未封冻,有选择性的追施适量的氮肥或喷施两次氮肥,增加营养,缓解苗叶发黄,苗株瘦弱矮小等状况,不要等明年中后期,明年又有小麦各个生长期所需的肥料营氧,还得另行追施。

不要等到中后期才进行管理,因为植物生长的不同时期,所需的无机盐营养量各不相同,在整个生长过程中,植物生长最需要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含钾的无机盐。

①,在生长期最需要的是含氮的无机盐类氮肥,如果麦苗缺氮,麦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

②开花灌浆(结果)时,大量需求含磷钾的无机盐。如果缺磷,麦苗特别矮小,叶片暗绿,并伴紫色出现。

③如果麦麦缺钾,麦株茎秆软弱,容易倒伏,叶片褐色,并伴有焦枯。

所以各个时期,所需的营养肥料各不相同,要逐期补充,虽然施肥必不可少,但要适宜,过度施用,又会造成土壤板结,不利小麦生长。不同生长期施不同所需肥料,细加管理,既可以避免减产,又可为小麦稳产高产壮实可行基础。

为避免出现减产的情况,中后期该如何管?其实想要避免减产,提高稳产和高产,在小麦整个发育和生长期都要做好田间管理,从作物播种,出苗状况,苗情生长,分蘖程度,至来年返青,拔节,孕穗,抽穗,杨花灌浆直到成熟,都要细心观察和管理,及时喷施各养份肥料。同时各个不同时期又会出现不同的病虫害,要做到提前预防和病后速治,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出现减产,提高稳产,甚止达到高产做一个坚实保障!











gydvj马兰老兵


好在,今日下了一场及时雨,使旱情得到了有效缓解,据农业专家表示,由于当前气温下降并不太明显,就当前气温,完全可以满足新播种小麦萌芽生长,至于播种过早的小麦,由于这次干旱,说不定还是个好事情,为啥?气温过高容易造成麦苗旺长倒伏呗。

不过,对于生长受到影响的小麦,建议大家还是不要掉以轻心,农技专家高老师提醒大家,

针对小麦生长,冬天要做好除草工作,因为现在田间杂草太多了,如不提前防治,到时候满地的杂草都会出来和小麦争营养,从而影响小麦产量。

第二点建议,就是预防倒春寒,今年的小麦,都遭到倒春寒不同的危害,种植户损失很大,虽然倒春寒不是每年都有,但大家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及时观察天气预报,掌握气候变化特点,如出现降温趋势,应提前喷施海藻肥+芸苔素内酯,可有效缓解倒春寒带来的危害,提前3-7天喷施最好。

另外,如果天气干旱,适当浇水也是预防倒春寒危害的主要方式之一。

在小麦苗期至分蘖拔节期,也是小麦纹枯病发生的主要阶段,近两年大家通过小麦拌种的方式,使纹枯病的危害降低许多,但没有拌种的田块,危害依然严重,所以,大家在防治小麦红蜘蛛或喷施苗期营养液的时候,建议添加噻呋酰胺+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嘧菌酯的配方,效果都很不错,同时还能防治其它病害,如锈病、白粉病等。

小麦生长至抽穗扬花阶段,还有个重要的病害需要预防,那就是小麦赤霉病,小麦赤霉病近两年的危害威力,想必大家都领教过,而普通防治小麦赤霉病产品如三唑类杀菌剂,甚至是戊唑咪鲜胺也要加大计量使用,这说明赤霉病也在产生抗药性。

今年的赤霉病预防,建议大家采用戊唑咪鲜胺+克菌丹的配方,连用两次,应该会有不错的防治效果。

再进行防治病害的同时,也可添加芸苔素内酯+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雾,特别是小麦灌浆期,补充磷酸二氢钾最为重要,对小麦增产能起到关键作用。


佰秀农业


小麦苗情不好,有几种表现和症状;

一,麦苗发细泛黄,二,缺苗断垄,参差不齐,三,麦苗出土后逐渐死苗等……

以上种种情况今年普遍存在,特别是中原地区由于天气温度高热,造成土壤水份流失。加上今年入秋以来很少下雨,更使农田干旱。秋季作物收获后用旋耕机旋的地块,久经太阳晒后造成墒情不好。为了不务农时农民把地浇了一下,而有的则匆匆抢种上了小麦。

由于因墒情不好播种后的麦子出苗不齐,有的因用老式播种机使之断垄而缺苗。

有的为提高小麦产量而盲目加大化肥的施用量,特别是氮肥过多造成幼小麦苗因"烧根"而发黄,甚至死苗。另外药剂拌种不当因药量过大而影响出苗,特别是"多菌灵""粉锈宁"会更严重一些。

另外种子不合格也会造成发芽律低下,特别是虫蛀的麦种。希望农民朋友多注意,以免给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如果您在种小麦过程中遇到以上情况,首先应补充水分。视麦情而浇水,浇后会裂缝更宜断麦根。所以要浅中耕或用专用工具划锄为好……

若小麦有断垄且又历害者,应尽早查苗补种。为防止虫鸟及老鼠危害,应拌些农药或加大播量以保证全苗和叉头律。适时喷些植物调节剂保证苗齐苗壮安全越冬……






黄河奔流


小麦中后期如何管理,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管理目标。

保根护叶,促蘖增穗,促穗保花,壮秆防倒,争害防垮技杰取穗大粒多。

②看苗巧施肥。

起身肥:小麦前期苗少,生长量不足的弱苗,在拔节前10〜15天追施尿素105千克/公顷;壮苗、旺苗不施。拔节肥:一般在拔节期趁雨雪天或浇水抗旱时或结合松土除草, 壮苗适时追施尿素60 ~ 75千克/公顷。氯化钾75 ~120千克。 弱苗适当增施氮肥,旺苗不施氮肥。孕穗肥:未施拔节肥的,孕穗期有缺肥症状时,一般在剑叶露 尖时追施尿素30 ~45千克/公顷。叶面喷肥:小麦抽穗到灌浆初期叶色转淡的麦田,在下午5时 后,每公顷用0.2%磷酸二氢钾和1%尿素混合液600 ~750千克喷施 1~2次,间隔期7〜10天。对抽穗期叶色浓绿不易转色的麦田,可喷施0. 3% ~ 0. 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600〜750千克/公顷。微量元 素叶面肥应符合GB/℃17420-1998的规定,喷期距成熟期不足20天 时,严禁使用。

③ 清沟排渍抗旱。

清理麦田“三沟”,做到能排能灌。

④ 防止倒伏。

在小麦分蘖后期至拔节前,用15%多效唑粉剂 750 ~900克/公顷,对水600 -750千克喷洒,或0.3%矮壮素药液 1200 ~ 1500千克/公顷根外喷施。


总是所述,还是要了解小麦的具体情况,有问题及早发现,争取产量最大化!


山岭夫子


小麦中后期生长,就是小麦植株生长由营养和生殖生长一起逐步转化为以生殖生长为主的阶段,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注意预防寒流侵袭造成的冻害。在降温之前,要及时灌水保苗、抗旱防冻,做好提墒保墒,改善土壤墒情,做到促控结合。

小麦拔节至抽穗期是决定小麦粒数的关键,小麦生长旺盛,生理需水量增大,但拔节期肥水管理要做到因地制宜。对于长势偏弱的小麦,应在拔节初期进行肥水管理,促弱苗转向壮苗生长;对土壤肥力中等、长势好的小麦,应在拔节中期追肥浇水;对于肥力较高、偏大旺长的小麦,应在拔节后期追肥浇水,控小麦旺长,促进壮苗生长。


追肥时要注意将肥料开沟深施,不要撒施,以提高肥效。一般亩追尿素10—15公斤,在追施氮肥的同时,亩追钾肥8—10公斤。

小麦中后期,尤其抽穗期以后是病虫害集中发生盛期,主要有白粉病、锈病、麦蚜、麦蜘蛛、吸浆虫等危害。应科学选用高效低毒的杀虫杀菌剂,认真进行科学防治,比如小麦红蜘蛛,选用阿维菌素防治。

总之,做好小麦中后期的田间管理,对于减少小花退化,增加穗粒数,保根保叶,增加粒重是重要环节,也是关键阶段。


彝家山妮


小麦苗期生长不好,造成的原因很多:

①秸秆还田后播种的小麦,要在播种后一个星期内,浇一遍水,以利与小麦全苗。

②适时冬灌,以12月份的上旬为最佳时机。

③11月20日前,利用晴好天气,温度在15度以上,喷施除草剂,以解决杂草和麦苗争水争肥之弊端,这时的杂草才发芽,及时喷药要比春季有事半功倍之效果。

④可在开春后返青期每亩喷施(芸苔素8g十磷酸二氢钾/1Og十粉锈宁粉剂2Og)混合液,既可壮苗也可促进春季有效分蘖的形成,还可以防治纹枯病:白粉病,锈病的发生。

⑤小麦出穗后至扬花前,结合“一喷三防”喷施磷酸二氢钾,每亩15g,芸苔素内脂8g,以促进麦粒灌浆,增加小麦对干热风等病害的抗性,以确保取得全面的丰收!


村野农夫天苍茫


小麦苗期生长不好,首先影响分蘖及根系生长,其次不利于小麦安全越冬,不仅容易遭受低温冻害影响,而且严重时甚至麦苗会冻死,进而严重影响小麦产量。所以为避免出现减产,既要加强当前小麦管理,促使苗情升级转化,以增加亩穗数,同时也要做好中后期管理,以增加穗粒数,提高粒重来增加产量。

对当前及其越冬以前要以促进分蘖生长为重点进行管理。虽然目前已经立冬,但温度仍然偏高,没有进入实际意义的越冬,能满足小麦生长,可以利用近期降雨及时追施少量尿素,能有效促进叶片生长及其分蘖增加,结合喷施碧护加美州星加磷酸二氢钾,则促进分蘖,增强抗逆性,预防冻害更好。没有降雨的宜结合条件及时进行浇水,一般越早越好,不及至少越冬水要保证浇灌,否则小麦越冬死苗率高,不利于高产。

明年春季小麦返青后要及早追施返青肥,同时尽早进行化除,避免杂草与小麦挣肥挣水等,以利小麦快速恢复生长,以补充年前分蘖不足,增加基本苗数,水分不足的,要及早浇返青水,或结合浇水追施返青肥。拔节后根据返青肥追施情况推迟拔节肥或不施拔节肥,在小麦拔节后群体叶舌褪淡时重视拔节孕穗肥,可以尿素为主搭配少量钾肥,即可促进茎杆粗壮,同时利于小麦增加穗粒数,小麦抽穗扬花初期,可以及时亩追施6-8斤尿素做粒肥,叶面喷施尿素水溶液加磷酸二氢钾加美州星或海藻酸两次,7-10天一次,利于促进小麦灌浆,增加粒重,提高产量,一般只要确保小麦中后期田间水分适宜,小麦产量都会很高的。

另外,要想产量高,还要注意防治好小麦赤霉病,纹枯病等病虫害,冬前至小麦拔节前,要重点防治麦蜘蛛,蚜虫纹枯病等病虫害,中后期,要重点防治赤霉病,纹枯病及蚜虫等,尤其这两年赤霉病对小麦产量是也很大的,一定要重视。

总之,除加强水肥管理,保持生长健壮外,还要注意根据当地小麦病虫草害发生情况及时防治好,才能确保不会因年前长势不好影响产量。


玉米花生大讲堂


雷公雨神不会也移民了吧?好不容易回来一趟,还把咱寿光菜篮子给泡了,那可是咱全国最大的菜园啊!回归正题,今年秋天天气有点特殊,出现大面积干旱,导致相当大一般分小麦出苗不好,出现缺苗断垄现象,今天立冬了,还有相当一部分小麦没能播种。小麦苗期生长不好,为避免出现减产,现在就应该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对缺苗严重的地块,首先要做的就是抓紧趁雨进行补种,当然,中后期管理非常重要,现在就着重分享一下小麦中后期如何进行管理:

1、防除田间杂草。粮食不值钱,大家多数都是播上种子就很少再去地里看了,如果杂草防治不及时,很容易会出现杂草为害,争肥争水争阳光,对小麦正常生长影响很大,如果播种结束后没来得及进行喷雾除草剂,第二年返青期一定要进行补喷。

这不是花园,是麦田,是麦田!

2、防止冻害。在小麦孕穗期,容易发生倒春寒,有些抗冻性差的品种很容易遭受冻害,预防措施当然是选择抗冻品种,但此时最好的管理措施是及时浇水,叶面喷雾磷酸二氢钾和云苔素内酯,尽快恢复叶片功能,减轻危害。

3、病害防治。小麦常见的病害有锈病、纹枯病和赤霉病,这三种病害往往会同时发生,导致小麦后期出现枯枝白穗,造成较大减产,尤其被赤霉病感染的麦子对人畜都有毒,在小麦抽穗后多阴雨天气,就要喷药预防,常用的药剂有戊唑醇、唏唑醇等。

细看图中超过百分之十的麦穗感染了赤霉病(放大了看)。

4、虫害防治。小麦常见害虫主要是红蜘蛛和蚜虫,这两种害虫虽然个体小,但群体很大,危害非常严重,防治不及时就会造成大量减产。2010年山东小麦遭遇严重干旱,红蜘蛛发生严重的麦田几乎导致绝产,防治常用药剂有阿维哒螨灵,防治蚜虫常用药剂有吡虫啉、噻虫嗪等。

5、防风灾。在小麦生长中后期,经常会出现强对流天气,短时间强风导致小麦倒伏,防止措施是选用抗倒伏品种,少施氮肥增施磷钾肥,但一旦遭遇风灾,可采取措施不多。

6、防干热风。小麦进入灌浆期,干旱和高温常有发生,因此,在小麦进入灌浆期,要及时进行叶面喷雾磷酸二氢钾和云苔素内酯,加快小麦灌浆成熟,促使籽粒饱满。

小麦都倒成这样了,你还能有啥好办法?


五谷丰登农业


小麦苗期生长不好,避免出现减产,中后期

该如何管理?

小麦苗期生长不好首先要找到原因,安情况采取措施,一般有一下几种情况。

1.病虫害。

2.田间杂草多。

3.用肥过多或施肥不均造成烧苗。

4.由于麦种的质量问题或种植深浅等问题造成出牙率少,麦苗稀少。

基本就以上几种情况。对产生病虫害的麦苗要立即施药,喷雾器喷药时最好加点叶面肥,快速恢复麦苗正常生长。

田间杂草多的把草除掉,浇水追肥即可。用肥不要多,比喻尿素亩用量十斤左右。

用肥不对造成烧苗的要及时浇水,缓解一下。

以上是对麦苗症状的及时处理,对于这些生长不好的麦苗过冬前要大水浇一遍,做好防冻措施。

麦苗开春返青前后浇水一次,追喂肥料,尿素一般亩用量二十斤,还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小麦拔节时必须浇一遍水,小麦秀穗后注意蚜虫防治。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经验而已,希望大家共同议论探讨,写出你的经验,让农民的小麦产量来年又是一个大丰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