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石油产量“加冕”世界第一,世界从此进入“低油价”时代?

美国石油产量“加冕”世界第一,世界从此进入“低油价”时代?

由于欧洲11月份的PMI数据低于预期(跌至4年来新低),国际原油价格“例行公事”般的下跌7%。

当然,现在国际原油价格动辄下跌7个点已经称不上新闻了。经济低于预期,对于全球2019年经济前景又不乐观,同时石油生产国又在加速开动马力的生产石油,这样的经济场景,乍一看还真让人费解。

更让人费解的是,美国石油的产量在不知不觉间超越俄罗斯与沙特跃居世界第一了。截至2018年11月份,美国石油产量已经达到1170万桶/日,已经超越沙特的1063万桶/日,俄罗斯的1141万桶/日,成为全球第一石油产出国。并且,2019年美国石油产量预期将超过1200万桶/日。

同时,美国、俄罗斯、沙特三国的石油产量已经超越欧佩克15国的总产出量,整个世界石油市场呈现“三足鼎立”局面。

在这个世界里,“老二”日子永远不好过。当年的苏联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美国就是利用军备竞赛与低油价拖垮的苏联。今天,美国同样又故伎重演,进而拖垮俄罗斯的经济,而当前俄罗斯的经济水平在世界上最多是二流国家的水平。

再加上,美国借沙特记者卡舒吉被害事件大做文章,沙特已经被特朗普死死拉到自己的战车上。

后期,美国一定会与沙特一起加大石油产量。在石油增产,却降低石油价格的情形下,俄罗斯经济所面临的压力更大,毕竟石油、天然气出口是俄罗斯重要的经济来源,同时俄罗斯与乌克兰、叙利亚的战争耗费会使其承受的压力更大。

由此可知,由于当前的石油供给如此宽松,若在12月份欧佩克与非欧佩克国家就石油减产的谈判中无法达成共识,明年全球石油价格大概率仍会徘徊在底部区域。

若果真出现这种状况,自然“几家欢乐几家愁”。美国凭借其发达的页岩油开采技术,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国,石油价格下跌虽然对其造成一定影响。但是,同样可以缓解本国的通胀率,这是美国最希望达到的效果。

10月份美国的CPI数据为2.5%,而核心CPI数据为2.1%,较前值下跌0.1个百分点;得益于石油价格下跌,汽车零部件的销售额增加,10月份美国的零售销售额增长0.76%,

当然,美国也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他所考虑的并非使全球进入“低油价”时代,他更多考虑的是以当前的石油下跌换取未来石油价格的上涨。

石油价格长期维持在低位,美国既有强劲经济实力做后盾,美债收益率中所隐含的通胀压力又可以得以缓解,而对于石油出口严重依赖的俄罗斯、委内瑞拉等国家可就受不了。

一旦美国击垮了其竞争对手,进而利用石油结算的美元地位控制石油交易,石油价格的未来上涨自然是大概率事件。

所以,我们不应该为短期的“低油价”所蒙蔽双眼,要对未来所面对的经济压力做好充足准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