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書法只讀帖不臨帖的方式可行嗎?為什麼?

書法影響力


學習書法,應以讀帖為副,臨帖為主,他們的關係是相輔相成,形影不離的。怎麼可以一刀兩斷,肢解破碎呢?

筆者以為,臨帖固然重要,但讀帖不可小視,因為學習書法的第一步就是讀帖,認真領會作者所書的文辭大意,以及特定的歷史背景,對範本深入研究和分析,不斷揣摩其點畫用筆,結體取勢,章法佈局等特點規律,善於總結對比,從而開闊眼界,不斷提高自我鑑賞水平,為臨帖打下堅實的基石。

而臨帖是學習書法的必經之路,也是唯一途徑,只看不臨,就如同岸上觀看游泳,不親自實踐,是不可能學會的。臨帖時,要善於思考,動手動腦,進一步鞏固提高對結字規律的認識,達到"基本得筆法,大致得形似",還應特別注意整體用的連貫性。臨摹的過程,是學習方法技巧,提高手上功夫的過程,也是訓練分析,加強理解,提高鑑賞能力的過程,應該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先盯住一家學精臨透,再推而廣之,博覽百家,從中相互參合,為我所用,日積月累,厚積薄發,自然而然的便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筆者也是書法初學者,實乃拙見,下圖乃是鄙人拙筆,敬請指教!謝謝!





青主墨影


學習書法只讀帖不臨帖是不可以的。

1、我見過不少學習書法不臨帖,只讀帖的,這些大部分是一些做書法理論的,他們平時會看很多的字帖和書法理論,隨著看的越來越多,自己的眼光也越來越高,他看到自己的字也會覺得越來越差,他們本來也都臨帖,但是總覺的臨的不好,臨不出自己想要的感覺,形成了一個惡性的循環,也不敢再被人面前展示自己的作品了,變的理論上越來越好,書法上卻原來越沒有自信。

只讀帖,不臨帖的話,很快會進入這樣一個惡性的循環,

良性的循環是怎樣的呢?要臨帖和讀帖同時進行,時間平均分配,讓自己的眼光略微高於自己的書法,能夠看到自己的不足,然後通過練習,又能夠感覺到自己的進步,自己的眼光和手上的功夫同時在進步,二者有不斷的重疊,從而從中不斷的獲得樂趣和困擾。


比如這段時間自己的眼光比較高,發現了自己的很多缺點,這個時候就會有困擾,然後會抓緊時間臨帖,臨了一段時間,功底開始趕上了自己的眼光,就會發現自己的進步,又能夠獲得進步的樂趣,然後這樣循環往復,不斷的往前走。

2、如果只讀帖,不臨帖,那麼帖裡的東西是不能夠完全理解的。

就像你聽一百個人說這塊糖是甜的,聽他們描述甜是一種怎樣的感覺,都不如自己去買一塊糖,嘗一嘗,你才能真正知道糖的味道。只讀帖不臨帖,你就嘗不到糖的味道。只讀帖不臨帖、根本上來說,不是在學習書法,而是在欣賞書法。

3、學習書法是必須要臨帖的,書法裡的所有的技法都需要去訓練才能夠獲得。

就像我們光看別人開車,是永遠學不會開車的,需要去駕校學習,實際上車練習。所以,即使是書法大師也是在不停的臨帖的,明代的書法大師王鐸都說自己一天臨帖一天創作,何況我們。


不二齋


臨帖是如何寫好字的實踐。光讀不練,字是不會自動寫好的。因為,你怎麼也能寫出同原帖形神兼同的字,不實際去臨摹,也是寫不出來的。臨帖到一定的功夫,你寫字的手,眼,心不由自主的有了定法,一筆一劃都有了法度,這時候的字就有模樣了。

到這個階段,讀帖就會無形中有了自己的見解,而且,讀帖的範圍要擴大,真,草,隸,篆,都可渉獵,不同時代的書法作品有不同時代的氣韻風範,不同的書法家有各自的風格特點,經常讀帖,時時揣摩,寫字的眼光,格局,都會有積極的影響和變化。所以,讀與臨是同步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的。

讀帖很重要,臨帖同樣重要。二者是一個整體,不可厚此薄彼。

下面是我臨寫的字!歡迎指正!




13352866117


學習書法只讀帖不臨帖是不可行的。

自古以來,中國書法的學習都是從臨摹前人的碑帖墨跡開始的。

學習書法只讀帖不臨帖,就不能深刻感受原帖的結字特點和點畫姿態,也不能體會原帖書寫過程中是怎樣處理好字與字間的行氣關係。

臨習過程就是精準重複的過程,任何一種技能都是經過反覆練習達到精準程度的。打籃球的運動員,三分球能精準投中,那就是經過上萬次的反覆練習的結果。簡單的事情重複做,重複的事情認真做,沒有不成功的。

臨帖的過程也是向古人學習的過程,從臨帖中體會古人書法的用筆、結字、章法、神韻和氣勢。






寶善書法


學習書法只讀帖不臨帖是不行的。

“學書無日不臨池”,臨池就是寫字或臨帖,一般書家每天都要寫寫字或臨臨帖成必修課,不然幾天沒寫字會手生的,何況是學習書法的。

學習書法只讀帖不臨帖,就不能深刻感受原帖結字與筆法的魅力所在,也不可能寫出合乎法度的字來。

自古以來,應該還沒有隻讀帖而不臨帖的書法能人吧!臨帖是讀帖的鞏固與提高,讀貼又是臨帖的前提條件,只讀不臨、或只臨不讀帖,都是不完整的學書方法。只有讀帖與臨帖相結合,才能學到原帖的精氣神,才能學好書法之法則。如果你即讀帖又臨帖,學習書法也要經歷一段長長的過程,要了然於手又寫出合乎法則合乎美感的字,還有很多條件才能達成(讀帖與臨帖只是最基礎的條件)。




使志安寧之秋


想寫好書法,必須臨帖。讀帖只是從心靈上去感受古人書法的意趣之妙,只有親自臨帖才能把去實踐與感覺古人筆墨之境界。

楷、行、隸、草,循序漸進,最後形成自己的風格!

趙孟頫、歐陽詢、顏真卿、懷素,等都是大家!


天娛百貨專營店


肯定是不行,到了一定程度,可以邊讀邊臨!書法修煉需要眼高手低,但如果只動眼不動手,那就變成真正的眼高手低了,因為想的再好,意境再高,都是要通過手來表達出來,也就是說,書法完全離開匠心還是不行的!



吳體光—玉墨書法


眼睛如果能替代手,那麼今天的人一定是歷史上書法水平最好的時代。因為,我們這個時代,所有的古代名家字跡我們都能看。想學誰,使勁看看,就會了!你說是不是?

書法中的讀帖,是為了配合手中的毛筆,分析毛筆的運行、輕重、入筆角度、轉折的分寸,運行的快慢,點畫的搭配安排……把你所能觀察到的一切細節進行分析,轉化到手中的毛筆運行上去,加以實踐驗證。所以,古人才會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臨帖是學,讀帖是思。學與思相結合,才能事半功倍。



“終日而思,不及須臾之學”。整天的去研究,去分析,去想要怎麼怎麼樣,可就是不動手去學習臨摹,想到老,也只是想想。書法首先是技能。任何技能都要經過長期的練習,才能熟練的掌握應用。毛筆的柔軟性,使它的控制難度大大高於硬筆。要讓柔軟的毛筆聽從指揮,只有熟悉它,每天與它相伴。它才能順從於你的心意。任由你的趨使。不與它為伴,卻還要想它聽從於你,這可能嗎?


子衿書法


不行!理論一定要和實踐相結合!



鐵林書院


您好!

那是不可行的

所謂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讀懂記住,運用不了,何用?

如若單純只是為了領悟其中的道理

或許閱那種專門論道理的書更好

我比較喜歡的方法是

臨寫的同時,也背臨你所寫的內容

同時加強了記憶,也臨習了筆法

嘻嘻,純屬個人見解!

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