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積金貸款達10億逾期!這向我們釋放了什麼危險信號?

伴隨著樓市調控加碼,中國樓市普遍步入降溫期。在我們熱議各地調控加碼,搖號賣房的時候,一個數據的出爐卻讓我們不得不正視房地產市場可能存在的問題了。

公積金貸款達10億逾期!這向我們釋放了什麼危險信號?

有數據顯示,2014年至2017年全國居民公積金的預期貸款金額在逐漸上升,2014年為3.16億,2015年為4.04億,2016年快速上升達到了7.86億。2017年全國居民公積金貸款的逾期金額更是達到10.58億,然而,如此龐大的逾期金額還不包括未披露的商業貸款。也就是說,1年的時間裡,僅公積金逾期金額部分,就上升了34.6%!

不少人擔憂,這是否會引發樓市出現斷供潮的危險?其實,雖然相對數來看比較嚇人,但是從絕對數來說,這點點逾期率比起整個公積金的大範圍來看,風險尚且還是可控的。其實,更值得我們關注的並不是房地產的逾期問題,而是房地產價格和工資的差距問題。在多重槓桿中,最便宜的貸款逾期了,這可不是一個好兆頭,尤其是公積金貸款中96.05%的貸款人是中低收入人群。

儘管平均工資每年都在漲,然而房價的漲幅卻遠遠高於工資的漲幅,尤其是一二線城市讓人望塵莫及。一個家庭想要購買一套房,差不多需要花上14年以上的時間,前提還是房價不漲,全部收入只用於購房。

房價的增長超過了收入水平的增長,這種絕對數還在不斷地擴大之中。為了買房,很多人揹負巨大的債務,絕大部分的收入用於還房貸,一些人不得不再揹負上信用卡、消費貸、現金貸等等債務。過高的槓桿讓消費者的償還能力變低,一旦現金流斷裂,除了生活的拮据,那就是房貸的逾期,而更極端一點,可能就是棄房斷供。

公積金貸款達10億逾期!這向我們釋放了什麼危險信號?

小融表示公積金貸款的逾期金額逐步走高,從側面反映了房貸壓頂下購房者脆弱的現金流。也告訴我們目前最大的問題並不是房價有多高,而是房價和薪酬水平的差距。這個問題如果長期無法解決,則會帶來更嚴重的經濟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