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三人参加红军后,再见时都成开国少将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上个世纪前半叶,父子兄弟参加革命的有不少,但都能活到建国后,而且都能成为将军的,就不多了。

大名鼎鼎的“三梁”,即梁仁芥、梁兴初和梁必业,分别是爷爷、叔叔和侄子,都在1955年授衔时成了开国将军,非常难得。

这三位将军是“父子兵”,那“亲兄弟”有没有呢?当然也有,就是戴克林、戴克明和程启文,都是开国少将。

兄弟三人参加红军后,再见时都成开国少将


当然,这三人还算不上“亲兄弟”,戴克林和戴克明是堂兄弟,而戴克林和程启文又是表兄弟,但说他们是“兄弟”总是没错的。

这三兄弟都是湖北红安人,戴克林最大,生于1913年,戴克明和程启文同岁,都是生于1915年。

兄弟三人参加红军后,再见时都成开国少将


(图:戴克林)

这三人虽然只是堂兄弟和表兄弟的关系,但因为老家的人都被杀害了,三人小小年纪便相依为命,其情分甚至胜过亲兄弟。从1929年起,三兄弟都参加了红军,但因为不在一个部队,从此彼此杳无音信。毕竟在那样的年代,没有通讯,杀机四伏,一别可能就是永别。

然而,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建国后,这三兄弟不仅重逢了,而且还都成了开国少将,老天爷这个安排也让人感动了!

尤其是戴克林和戴克明二人的经历,更是巧得让人都怀疑人生了。

其实,这两人的名字都是后来改的,戴克林原名叫戴道驹,戴克明原名叫戴道奎,参加红军后,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改了名字,而且还不约而同的都用了“克”字,难道真的有心灵感应吗?

两人的重逢是在1939年,那天,作为新四军四支队代表的戴克明出席新四军代表大会,而和他同宿舍的正是三支队的侦查参谋戴克林。因为距离当初参军已经过去了十年,相貌早已改变,兄弟俩竟然一时都没有认出对方。

兄弟三人参加红军后,再见时都成开国少将


(图:戴克明)

在闲谈中,两人都听出了对方的湖北口音,结果越聊越惊讶,最后戴克明猛地站起来,问:“你是道驹哥哥吗?”

戴克林也愣了,盯着他问:“你是道奎堂弟?”

阔别十年之久的两兄弟,竟然以这种方式重逢了,这不是天意是什么?

更巧的是,1955年授衔的时候,这两人都被授予大校军衔,9年后,到了1964年,又一起晋升为少将军衔。

而程启文,虽然也跟他们都在新四军,但可惜一直没有碰面,或许即使碰了面,也认不出来了。

一直到1959年的夏天,这三兄弟才终于在南京会面了,说起各自的遭遇,无不感慨世事无常。

而且,1955年授衔时,程启文也是大校,但在1961年就晋升为少将军衔,比戴克林和戴克明都早了三年。

兄弟三人参加红军后,再见时都成开国少将


(图:程启文)

长期的革命生涯,也让三位将军都变得非常节俭,尤其是戴克林,晚年离休后,经常穿着一件破洞汗衫,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收废品的。

后来有一次,戴克林生病住院,经医生检查,需要做肺叶切除手术。戴克林对做手术没什么意见,毕竟在战争年代,做手术是经常的事,但是等拿到住院缴费通知单时,戴克林却一下子拉长了脸,翻身就要下床,说不做了,回家!

原来,通知单上林林总总的预交费,竟达到一千多元,这在那个年代可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戴克林当然舍不得。

但是,戴克林是开国少将,以他的级别是可以报销的,家人也都这样劝他,又不是花自己的钱。但戴克林却说:“就算是公家报销,也不能这么浪费!”

最后,戴克林拿起那张缴费单,把他认为不必要的医疗用品全都划了去,这才同意做手术。

在整个住院过程中,只要是收费的项目,戴克林都要亲自过目,凡是他认为不需要的,都会给划掉,谁说也不行。

等出院结账的时候,总共只花了700多元,连医生都感慨地说,像戴将军这样省钱的,太少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