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費得起的情況下,乘坐越洋航班有沒有必要選擇商務艙?乘坐國際航班的商務艙是個怎樣的體驗?

望黃河鬼棺


路過看見,剛剛回答了一個頭等艙的問題,現在修改一下如下:

先說一說商務艙和經濟艙的區別:

首先商務艙乘客在起飛和到達城市享受航空公司的BBA級別的專車接送(60公里之內免費),有單獨的通道辦理登記,行李託運手續,有的機場有單獨的安檢通道。

進入商務艙休息室,美食敞開吃,飲料酒水敞開喝。登機時是使用單獨通道登機。

機上商務艙的座椅180度放平,可以平躺睡覺。座位邊上有Minibar,提供幾種飲料。登機後空姐會送上迎客香檳。機上餐食有菜單,可以選定自己喜歡的食品,用餐時間還有多種酒類可以選擇。夜航航班,機上為乘客提供夜用洗漱包,裡面都是名牌化妝品和清潔用品。機上還有空中酒廊,願意找人交談,品酒,隨時開放。

各個航空公司現在都可以為頭等艙商務艙免乘客費提供選座服務,網上都可以查到各公司各種不同機型的座位圖,尤其以A380,A350和787這樣的機型將佈局新穎,座位舒適。

不同機型的商務艙排列是不一樣的,有1+2+1的,也有2+2的,阿航A380 的商務艙排列是2+2+2 , 邊上的兩個位子是錯開的,中間的兩個位子是並排的,中間有隔板,同行的人可將隔板放下,兩個座位就挨在一起了。選擇靠窗座位的私密性會更好一些。


這些對於長途飛行的人士來說,避免了擁擠,頂腿,吵鬧等等煩躁和勞累,使得原本辛苦的飛行變得輕鬆愉快。這對於年紀大的遊客來講尤為重要。

至於價格,飛歐洲的經濟艙往返價格大約為六七千,商務艙外兩萬多,三倍左右。


無人駕駛的地盤


首先說明一下,頭等艙商務艙都是給“窮人”坐的,真正的富豪長途旅行一般坐自己的私人飛機。所以坐頭等艙商務艙真的沒什麼了不起。論經濟能力來說,我是屬於“消費得起”頭等艙商務艙的窮人。父母70來歲了,他們辛苦大半生,不應該讓他們勞累坐經濟艙。而妻子是娶來疼愛的,她愛我勝於愛自己,我豈能虧待她?所以只要父母或妻子兒女同行,我一定坐頭等艙商務艙。

我重視學校教育,但我認為一家人相聚的旅行,是人生最好的學校。所以每年都會給孩子們請一些假,帶上父母妻兒進行2-4次的長途旅行,每次20-50天。有時候也會邀請其他家人參加,這樣就會出現一家人包攬所有頭等艙商務艙的情況。這種情況空姐是最開心的,因為服務的是我們一家人,她們很省心。

人生苦短,不要虧待自己,更不能虧待家人。如果是跨5個時區以上的旅行,倒時差挺辛苦的。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不能讓自己所愛的人既倒時差又舟車勞頓。所以像題主這樣“消費得起”的情況下,當然要坐頭等艙商務艙。

但當我一個人出行的時候,我會強迫自己每年至少坐4次國內經濟艙、1次國際長途經濟艙。這是因為頭等艙商務艙是相對封閉的圈子。如果只在這個圈子生活,會脫離於社會大眾,長久了會不接地氣。我們都是墮落的人類,很多時候,我們需要逼自己一把,甚至用制度來強力約束自己,否則很快我們就飄飄然,不知道自己姓啥名誰了。

很懷念讀書期間住廣州城中村的日子——中大北門下渡路,那是此生不可忘卻的記憶!我生長於虔誠的基督徒家庭,確切地說應該是“清教徒”家庭。從小祖輩就教育我們追求清貧、簡樸的生活,把多餘的錢財奉獻給教會、幫助身邊比我們更窮的人。所以小時候雖然清貧,但成長環境卻滿了愛,幾乎看不到社會的消極面。從這樣單純的環境突然來到廣州城中村,看盡人間百態,這對我的震撼是不可思議的!!!

從此我知道,這世界,不一定只有我看到的世界,可能還存在著許多我不知道的世界。所以我要去探索,我要去發現……

得益於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政策,我們變得富有了,可以坐頭等艙商務艙了,但不變的是,那顆“清教徒”式的清貧以及“愛人如己”的心。我們深知自己是個蒙恩的罪人。我們對自己不信任也沒有把握。我們經不起一點點的成功。所以我們需要神的鞭打和管教。我們也需要自己約束自己,自己強制自己常常融入大眾生活,幫助有需要的人、去菜市場走走、去醫院看看、坐坐經濟艙,這些都是讓我們自己清醒自己的好選項。



NigelCHEN


2016年初因為出差要飛一趟智利的阿塔卡馬沙漠,行程是這樣的:先從北京國航去巴黎,等待12個小時後轉法航從巴黎到聖地亞哥,3個小時等待後轉智利航空到把巴塔馬(應該是這個,名字有點忘了),之後還要開4個小時的車到沙漠腹地。總共算下來,飛機上度過的時間得有二十幾個小時,然後我全程都是經濟艙。所以我全程的狀態是這樣的:北京飛巴黎,和平常出差一樣很輕鬆,看看電影、玩玩ipad、後艙吃吃喝喝和空姐聊聊天,簡直不能太愉快。巴黎機場轉機,我擦竟然12個小時,在機場玩免費PS4街頭霸王、極品飛車、實況、和家人打電話、看旁邊的小哥玩LOL,發呆,發呆到無聊,發呆到想自爆…巴黎飛聖地亞哥,睡覺、睡不著、睡覺、睡不著、怎麼這麼擠,睡不著,我想躺下,腳疼、屁股疼、無聊,旁邊的德國妹子身材不好、南美人咋這麼熱鬧、空姐不好看、飛機咋這麼顛…落地聖地亞哥,毛線南美風情,我好累。喝罐可樂,又該登機了…4個小時,萬念俱灰…如果,我是商務艙,我可以一路躺過去、我可以在機場享受貴賓室舒服的沙發和相對美味的美食、我可以在飛機上換各種姿勢…在享受過幾次商務艙、升過幾次艙(會員升艙)之後我已經愛上了商務艙…之前真是不知道有錢人的快樂啊…———————————————————————商務艙有多爽,不只體現在長途旅行可以很解乏,飛國際經常會遇到很多奇葩情況,比如長時間延誤等等,商務艙和專屬休息室能讓旅行變得容易很多,原本-50分的事情至少會變成50分。比如有一年和女朋友去蘇梅島休假,從曼谷回國,買的澳門轉機的飛機。本來從曼谷起飛是晚上8點,因為天氣原因第二天凌晨5點起飛的,因為是商務艙,女朋友可以在買買買了之後在休息室吃頓飯、好好休息下睡一覺,我也能以一種很舒服的姿勢等她買買買完(也沒買多少東西,她就是瞎逛逛,女生嘛)。登機後也能很舒服的一直睡到澳門,其實沒有太大影響。如果是經濟艙的話,這一晚上就很難熬了,那時候素萬那普機場機場正好是繁忙時期,機場大面積延誤,哪裡都是人,不可能休息好。到了澳門天正好亮了,換乘澳門航空回來還是商務艙,補一個回籠覺,到家第二天上班,很輕鬆…安利時間:有時候轉機某一段買商務艙甚至比直飛便宜,或者過不了多少,如果時間允許也合適,可以看看哦。安利時間結束。商務艙的價值不僅僅在於機上那一段,休息室也很值,(一直覺得漢莎的休息室好棒呀…)完全是不一樣的旅行體驗。所以在消費得起的情況下,就別省了,商務艙既然存在,肯定有存在的價值,要不怎麼對得起多花的錢。當然,一定是消費的起的情況下,畢竟貴,尤其是往美洲、歐洲飛,我肯定買不起,窮。(最後一句純屬避免有人說我裝逼,我就是窮,沒裝逼吧)


吃藥


老實說,既然定語是“消費得起”,那麼當然要選擇商務艙啦。

越洋航班,假如說你說的是從中國飛往美國吧,十幾個小時的旅行蜷縮在一個擁擠狹小的位子,睡也睡不好,上個廁所也要麻煩身邊乘客,真的是很不方便啊。記得有一次,我從洛杉磯飛廣州,旁邊的乘客有起床氣,在我憋了很久實在忍不住叫醒他後,他的臉色比那天飛機遇到的氣流還要差。

另外個子小的就算了,個高的長時間擠在經濟艙有限的空間,對你的頸椎腰椎脊椎都是考驗,當然小個子的也依然覺得很痠痛不舒服。假如是在旺季乘坐經濟艙,一旦座位滿員,根本不可能把手或腳靠在旁邊的位子,十幾個小時下來更是崩潰。

如果自己所在的城市有直達城市的航班還好,比如說我這種每次到了北京,上海,廣州,或香港還得再轉機的,那麼就更辛苦了,因為接下來還有另外幾個小時的國內轉乘航班。每次回家光是單程基本上就要花17-22個小時不等。

反觀如果是坐商務艙,以上一切不舒服不方便,統統都沒有,即使轉乘航班你也有商務艙休息室,國內轉乘航班也是商務艙,這樣大大降低飛行中的疲勞感!所以既然是消費得起的情況下,當然要選擇商務艙啦。可以好好平躺睡下,方便自己也方便他人,對倒時差也有一定的幫助。

以前的我願意買經濟艙存錢下來買包包,飛行太多次,年紀增長後現在的我更願意拿買包的錢買商務艙,坐經濟艙不是不行就是累,如果你精力旺盛體力好不是很挑剔的話,經濟艙出行當然也很好啦。


他在浪


之前因為工作外派的緣故有幸和家人一起坐過幾回公司報銷的越洋商務艙,後來外派合同結束就只能自己掏腰包買經濟艙。去年一家四口回國探親的時候因為老二太小,太太身體也弱就第一次自己掏腰包給全家買了商務艙。這次飛行是我們全家人非常愉快的一次飛行經歷,在機場和機艙裡吃得很好,休息得也很好,尤其是看見孩子們開心的笑容,作為父母很開心。今年給從國內過來探親的父母也訂了商務艙,他們也老了,坐不動經濟艙。幾點感想:十幾年前第一次坐商務艙裡除了我們一家三口,全部是外國人,現在是中國人起碼佔了一半。中國人民富裕了!就我們買的航線而言,從國內出發的商務艙價格比從國外出發的價格起碼貴50%。還是中國人有錢啊如果提前半年預訂的話,商務艙的價格沒那麼可怕,我們去年四個人從西歐往返也就人民幣六萬多點,而父母二人從國內往返需要近五萬人民幣。


何阿穎


你說消費得起,問題是怎麼算消費得起呢?付得出票價就算嗎?一個越洋商務艙一般情況下比經濟艙貴萬把塊,如果熱門航段就貴更多。萬把塊錢,大多數人都付得起,對不對?

越洋洲際商務艙其實硬件和國內一線航段差不多,比如京滬。差別在於十幾小時的飛行會讓人疲倦,此時一個可以平躺的座椅就顯得很珍貴了。

所以一兩萬甚至更多的差價,主要是換來可以平躺幾個小時(一般很難睡足全程)。其他方面和國內商務艙的待遇沒什麼不同。是不是要花這個錢呢?

就我個人而言,公費可以做到不眨眼。自費的話需要衡量一下價格具體是多少,超過兩萬的話比較難接受。反過來這麼想,讓我在一個座椅上坐12個小時有吃有喝還送給我兩萬塊幹不幹?我想99%的人都會同意吧。

所以如果要越洋頭等艙,還是儘量早點訂折扣票吧,或者用各種方法曲線升艙。



雲中喬


長途航班的主要區別就在餐食和休息上面了,服務的話並不是那麼重要,畢竟很可能一趟飛行下來,也不會有什麼事麻煩別人。

1:餐食對我而言不那麼重要,商務艙的確吃的比經濟艙好很多,但是我覺得還不如下機去大吃一頓,幾百幾千的差價能吃不少東西了。如果僅僅是為了吃的好一點,沒必要,純粹浪費錢。

2:休息的話差別就大了。作為對比舉個例子,假設你坐8小時飛機,經濟艙就相當於大巴車的椅子上睡一晚上,商務艙相當於在你家沙發上睡一晚上,頭等艙相當於床上睡一晚。這幾個艙位提供的睡眠質量完全不一樣。

3:地面服務。長途旅行往往帶著各種行李,有時拖家帶口,可能還要各種換乘中轉,往往非常勞頓。長途航班一般是寬體客機,載客量大,三四百號人經濟艙排隊託運或者登機,到下機這幾百人的東西再一個個從傳送帶出來。商務艙就是基本不排隊,都是優先安排。

有的機場還可以去休息室洗個熱水澡,吃點東西恢復一下體力。

所以經濟條件允許,還是有很多理由選擇兩艙的,尤其是帶著長輩小孩出門的時候,少太多麻煩了。



不是超人也能飛🛩


上大學後平均每年15萬公里且只飛過兩次越洋經濟(跟朋友一起出去玩)的表示負擔得起就不會糾結這種問題吧…我不知道題主的負擔得起是啥意思…但我長途飛經濟是要被家裡人罵的,說什麼脊椎壞了啊亂七八糟的…(可能我家都比較好吃懶做吧)真的沒啥工作好乾…我死磕星盟的時候是United 1K,後來想通了不盯著卡飛了,飛頭等比例高了很多(基本有就飛),商務少了。兩艙大部分都是啃老或者是自己有錢就想好好睡覺,普遍上飛機就吃褪黑素… 還要純靠工作量怕是負擔不起。出差報銷的少,可能就做finance的比較大方,但從北京上海出發相當罕見,香港較多。而且商務艙基本都不咋舒服,腿部空間基本是扭曲的,身高185表示不是很伸展的開。吃的喝的也普遍很垃圾啊… 頭等比商務才是質的飛躍,基本都是四四方方的空間很舒服。其實上年紀的真正有錢人基本極度討厭商業航班了,越洋私飛會貴一些,但短途普遍私飛了。跑機場被態度極差的搜身安檢還動不動要脫鞋解腰帶的我們年輕人還能接受,養尊處優習慣的上年歲的早實在是不願意受這個罪了…


哪怕愛我半分鐘


\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7978783408232407491, "vid": "v02004180000bcsoue3d82dj0u5kq2fg\

走去耍


個人的話那得看你的條件,公司的話那得看你的公司規定。雷軍那麼土豪出差都經濟艙所以這個得看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