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宋军对峙的是李成的副头领马进,拥兵十余万,贼将甚多

次日又对张俊说:“贼兵多贪,不知虑后。岳飞不才,愿当前锋。”张俊只得应诺。早已将木筏快船备好的岳飞,自带骑兵三千,绕往上流生米渡,当先跃马,横渡大江。和宋军对峙的是李成的副头领马进,拥兵十余万,贼将甚多,不料岳飞会由上流渡江,骤出不意,攻打他的右侧。贼阵一乱,牛皋、王贵等又照岳飞所说,分兵十几路抢渡大江,全力猛攻,将贼兵杀得大败,收降了五万人。带了残余的五千人马的马进,逃出二十五里,岳飞因追得太紧,战马又快,身边只有张保、王横、岳云。张宪和四五十名轻骑。刚追过一条大桥,那桥忽然坍倒。河面又宽,后面赶来的人马立被隔断。马进回顾望见,忙带贼兵围攻。

和宋军对峙的是李成的副头领马进,拥兵十余万,贼将甚多

所用先锋名叫姜震,手使一柄大板刀,最是勇悍,正在怒吼飞驰而来,岳飞一箭射去,应弦而倒。跟着又和岳云、张宪用连珠弩箭连射中了十来个贼将头目,然后一声喊杀,迎上前去。后面牛皋等赶到,用树木搭了浮桥,杀将过去。贼军吓得狼狈逃往筠州。岳飞随后追到,马进已将城内十多万贼兵引出,十五里长的阵势摆下了。双方交战在十一日,岳飞早将诸将埋伏。再命张保拿着一面上绣白“岳”字的大红旗,随在一旁。自带二百轻骑向前挑战。贼兵欺他人少,往前围攻,宋军伏兵四起,又将贼兵杀得大败。张保被岳飞命令挥动红旗,将士同声大喊:“只要坐地投降,不再从贼,一律免死!”群贼投降的又在八万以上。所得枪刀衣甲马匹之类,连收拾了三天才得完毕。马进准备逃到建昌去向李成求救,又被岳飞带了轻骑,昼夜不停,由小路赶到朱家山埋伏,马进一到,伏兵突起,将贼将赵万等杀死。

和宋军对峙的是李成的副头领马进,拥兵十余万,贼将甚多

连杀伤带投降的又是五千多,只有马进保住命先逃了。李成听到这事后大怒,带兵十余秦桧之妻王氏提示秦桧,“捉虎容易放虎难”,秦桧遂下决心立即杀害岳飞。在此期间,一些有正义感的官员们纷纷为岳飞抱屈、鸣冤,但均遭到贬官甚至杀头的对待。绍兴十一年腊月二十九除夕夜(1142年1月28日),高宗和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毒死,岳飞死时,年仅三十九岁。岳飞部将张宪、儿子岳云亦被腰斩于市门临安风波亭。岳飞父子及张宪死于奸臣昏君之手,激起了抗金军队和老百姓的强烈愤怒,韩世忠当面质问秦桧,秦桧支吾其词“其事体莫须有(也许有)。”韩世忠当场驳斥:“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岳飞、张宪的家属被分送广南、福建路拘管,岳飞的一些部下也被牵连治罪。岳飞蒙冤惨遭杀害后,百姓没有说不垂泪的。秦桧诬谄岳飞的强词夺理之词则是“莫须有”。据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三绍兴十一年十二月癸巳条载:“初,狱之成也,太傅、醴泉观使韩世忠不能平,以问秦桧。”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世忠怫然曰:“相公!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乎?”《宋史?岳飞传》亦引录了这一对话。

和宋军对峙的是李成的副头领马进,拥兵十余万,贼将甚多

一般辞书认为“莫须有”即“也许有”、“恐怕有”之意。实际上,“莫须”二字在宋代是一常用的词语,多为“应该”之意。如王巩《清虚杂著》中的〈随手杂录〉,记一妇人死而复生事,阴间官员有如下对话:“金紫人即呼妇取纸”,语二同坐曰:“误勾此人来矣。”绿衣人曰:“已来,将奈何?”朱衣人曰:“既误,莫须放回!”金紫人曰:“合如此!只是二人得徒罪矣。”这里的“莫须放回”,显然即“应该放回”,否则金紫人就不会肯定地说“合如此”了。明乎此,我们就可以认为,秦桧说的“莫须有”,即“应该有”之意。但“应该有”带有很大的推测成分,而确实有则是另一回事,以带有很大推测成分的“应该有”给人定罪,显然很难令天下人信服。今天,“莫须有”三字已成了诬陷构冤的代名词。随后,岳飞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也被遭杀害。岳飞死后,全家被抄,五子中除岳霖被人收养,余皆或充军岭南,或逃往湖广。甚至下属也被株连罢免或处死。直至高宗退位,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六月,孝宗即位。孝宗为鼓士气,平民愤。才追复岳飞官职,将其遗骸依礼迁葬于西湖栖霞岭下。七月,孝宗下诏追复岳飞的原官衔,以礼改葬。冤狱得到昭雪后,谥武穆、忠武,追封鄂王。立岳庙。岳飞的生活中,一直都是勤俭朴素,没有田地,没有存什么私钱,不为后代钻营利禄。用兵,一反出征前先授大将阵图,由皇帝遥控的成制,岳飞认为按图布阵是用兵的常法,但用好的关键则是将领审时度势以变制。岳飞治军严谨,纪律严明。在战场上他都是自己打头阵,和士兵们同甘共苦,从不居功自傲,赢得了历代人民崇敬和同情。关于岳飞的传说不仅很多,而且流传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在一些地方人们将油条称为“油炸烩(音同桧)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