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前教育存在什么问题?

斜杠女青年


教育需要加快改革。

0.现状概述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我这个80后上学时的教育课题,没想到30年过去了,我家小孩上小学了,这个局面不但没有改善,反而变本加厉了。我对当今的公办教育失望至极,所以宁愿多花点钱,让小孩上一所理念不一样的私立学校。在应试教育的导向下,家长焦虑的态下和培训机构的忽悠下,应试教育变成众多家长只能顺从不敢违反的社会景象。



1.教育的方法

我们的教育方法,几十年来几乎没有什么改善。仍然注重知识的学习,而缺少方法,思想,理念,能力的培养,只注重智商的培养,缺少情商,财商,健康和规划等方面的培养。就是说没有按一个人将来的成长情境、在社会中生活的情境需求为出发点来进行培养。 教育部门的作为也比较少。没有向世界看齐,引入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本地化。教育的结果和政府营造的整个教育的大环境有关系,首当其冲的应该就是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国外小学的教育已经开始采用博物馆的教育方式,进行某一领域知识的深度学习,国外已经有开始采用森林幼儿园,没有固定教室就在户外进行自然知识的学习。我们不能光埋头干活,还要抬头看路。



2.教育的老师

我一直有一个看法,现在的很多老师,难言是真正的老师。 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虽然知识必须教,但教育的根本方法不只是教育知识,而是因材施教,用这个方法达到育人的目的,而很多教师既没掌握这个方法,也没围绕教书育人这个目的开展教学活动。 师范教育本身有比较大的缺陷,教师的来源应该从社会引入,而不是使用刚毕业没有任何实践经验的师范生,这样做的结果很糟糕,等师范生培养的有经验了,多少小孩被耽搁了。



3.教育的评价方法

所谓应试教育,就是主要用分数来评判一个学生的能力。这和以前科举考八股文本质一样,这个弊端显而易见。国外早已改革这种做法,让平时成绩占60%,然后加上社会实践等等方面的评价。

评价一个人的能力有以下几种: 考试,认证,面试,推荐信,实习,模拟,社会实践,论述等。我们应该逐步建立多元化的能力评价体系,目前单一的唯分数论,弊端明显。



4.教育的结果

从个人能力来看,在应试教育的导向下,高分低能的现象普遍存在。为什么西方的小孩数学比不过中国小孩,但是创造能力比较强?因为他们更多的是素质教育,能力教育,方法教育。当走上社会进行实践的时候,这种差别就显现出来了。

从人的成长来看,现在的小孩大都连自己的奋斗目标都没有清晰的勾画出来,在人生的方向上是迷失的。在立志教育方面,学校和家庭全部缺失了,结果就是培养出一群缺乏理想的人。

从社会就业来看,一方面,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毕业后找不到好的工作,另一方面,大量的高端行业缺乏人才,比如AI,大数据,智能制造编程等。

5.教育的公平

穷人家的孩子更难获得好的教育资源,更难考上好的大学,相比以前,只要学习好就能考上大学来说,现在阶层的固化通过教育来改变的概率变小,这是现行教育体制在教育公平方面的问题。


致良知平天下


中国当前教育存在六大问题:1.学校没有思想教育工作。老教师退了,年轻教师不知道我怎么教育学生。2.教师不敢管理学生。现在的学生是骑在老师的脖子上,教师不敢管理学生,学校连正常他的上课秩序都保证不了。3.教师没有时间教学。地方教研室给学校布置了大量工作,教师成了应付检查的工具。根本没有时间教学。4.学校领导在做台账式工作。学校领导主要精力放在制造材料,整理应付检查的假档案。根本没有时间管理教学。5.近些年招聘的教师水平太低。这几年,应聘教师的毕业生,师范专业的极少,多是最差学校去的毕业生,教学能力差。6.学校没有自主管理权力。这些年都是外行的地方教育管理部门牵着学校的鼻子走。叫学校做什么,学校就得额做。教学变成学校副业了。


用户4396509070818


我本人是一名省示范高中的教师,尽管已经退休,当我偶然看到这个问答题后,我必须要回答这个问题。个人认为我国当前教育存在的根本问题是,应试教育代替了素质教育,而这一切都是围绕着“高考指挥棒”来转。

例如,在我们安徽省,把高中定为“安徽省示范高中”。在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为了能考上省示范高中,拼命的学习,拼命的做习题。而带班的老师为了让自己的学生,能更多的考上省示范高中,对学生不断的施压,因为升学率同教师的命运息息相关,例如,每年评优,评定职称,评定绩效工资等。而学生进入高中时,拼命的往省示范高中跻,因为跻身到省示范高中,高考才有希望达到一本分数线。

而在省示范高中的这些学校里,为了高考本科达线率高,就在高一年级按中考分数,开始分为重点班和普通班两种不同等的班级。这样的做法,给普通班的学生,做成心理上的伤害。

对于省示范高中来讲,高考压力特别大,老师从高一带班开始,一直要带到高三毕业为止。在高中的三年中,不论老师,还是学生,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那就是要夺得高考的高分。

对于一所高中来说,唯独高考本科达线率高,就是唯一的生命线,因为市教育局、社会上广大学生家长的眼睛都盯着你。而在高中本身就是,校长、教导处主任、教研室主任等人,都逼着老师拼命的干。特别是到了高三阶段,平时星期六要加班上课,寒暑假要补课,特别是暑假补课,那样的高温天气,教室里只有电扇在摇,老师和学生怎么受得了。

高三老师到处寻找高考摸拟试卷,让学生去做,而老师还要加班加点的批阅试卷,在高三整个一年,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要吃这个苦,甚至熬到凌晨以后才能睡觉。

学生吃苦,是为了考上名牌大学,而老师吃苦,是为了自己的名声,为了取得高级职称,为了获得更多的绩效工资,甚至为了获得校方发给更多的高考奖金。由于上面的这些原因,老师放松了对学生的德、体,艺等方面的教育,从而形成“高分低能”的畸形的学生,这对于培养一个德、智、体、艺、美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是一个无形的障碍。


上面的是个人在教育实践中的一点体会,不妥的地方,请网友们批评指正,但不要喷人!


安庆杂谈


中国当前教育存在什么问题?如果真要写,估计可以写10000+的字,但在这里我不想讲太多,只讲极少一点。

大家都知道,基础教育关系到高等教育,我就拿基础教育来说,说说几个目前比较敏感的问题。

一、家庭教育还需继续加强,特别是孩子的品德教育。

二、教育惩戒权缺失,导致学校成弱势群体,不管学生出什么事,老师都不敢像以前一样去管教学生。

三、目前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我觉得应该改变为小学五年,初中三年,高中四年。初中阶段初二开始也要分为:工学部和文学部。

四、名校效应严重,导致学生负担很重,教育部应该加强校长培训,认真考察,毕竟好的校长才能让一个学校好转!再有取消名校宣传,严禁择校,加强老师教学水平。

五…………(以后再说)


宾哥数学


首先,我想大家应该都听过一句话:不要让你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是有没有人想过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时候兴起的呢,很多天天把这句话挂在嘴边的家长,可能自己都没有参加过什么补习班,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补课是应试化教育的必然产物,从专业课到兴趣班,压得学生都喘不过气来。的确应试化教育存在很多弊端,尤其是一张试卷决定孩子的一生,有的时候未免太不公平,可社会本就是不公平的,也有很多人推崇西方教育。

其次就是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化,很多偏远地区的教育资源十分贫乏,而北京的孩子却可以轻松上名校。

很多人都推崇欧美的教育理念,的确相比欧美,中国的教育缺乏实践性,很多同学的动手实践能力不高,做不到学以致用。

而且很多学校,都喜欢开设实验班,将学生划三六九等,我个人是十分反对这种情况的,教育应该做到人人平等,不能因为学校过于追求名校的升学率,就把教育资源不公平分配,这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而且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很多学校和家长都过于溺爱,导致学生手不能提肩不能抗。

而且我希望学校在关注学生成绩的同时,可以关注一下学生的身心发展,学校的职责不仅有教书还有育人。如果学校想社会输送的不是心理健康的人才,那么就只会是有害社会的毒瘤。

智联校园 刘星月回答

智联校园是智联招聘旗下校园人才交流与大学生职业发展招聘中心,旨在帮助大学生更快更好成长,如果想加入我们结识更多优秀大学生,可以私信留言,智联校园期待你的到来。


智联校园



当前我国教育存在的问题,众说纷纭,但角度不同,看到的问题就不一样,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就公认的较大问题如:地区差别、城乡差别、教师地位、职称待遇、资金投入等等,国家正在设法逐步解决。我想说的,是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面临的具体问题。如:

1、素质教育未破题。抓素质教育多年,但一直局限在‘’音体美‘’圈子。素质教育抓什么、怎么搞,仍值得深入研究探讨。

2、教师工作考核成难题。教师职称评聘、评先树优、绩效工资及奖金补贴发放等,均以考核结果为基础。但教师考核没有成型的机制和成熟的办法,是个老大难问题,成为教师诟病的焦点。



3、中小学教师阴盛阳衰。教师男女比例失调严重,且有长期发展趋势,给学生性格成长带来的长远影响不可忽视。

4、考试成绩不公布。为了考虑学生及家长心理、避免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嫌疑,学生考试分数不公开,不是长久之计。只要高考制度未改变,学生考试成绩和分数就不可回避。

5、校干多、勤杂管理人员多。这些人往往高职称的多、工资待遇高,遇到其它利益分配起码吃平均。这种现象冲谈了一线教学的重要性,严重影响任课教师的工作情绪和积极性,不可轻视其隐性后果。

6、教师精神负担重、思想压力大。

诸如‘’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课堂不讲课外讲‘’等社会舆论偏见,给许多教师带来很大的思想负担和压力,言行上变得谨小慎微。

以上仅是抛砖引玉,欢迎讨论交流!


鹰眼看教育


这个问题问得太大了,答起来不容易,只能粗略说说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同一个区域内,各学校发展不平衡,造成择校难。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教育投入不同,各地教育发展也不同。整体上说,农村滞后于城市,三四线城市滞后于一二线城市。此外,各地为了升学搞了一些重点学校,人为的制造了区域内学校发展严重失衡,为了抢得重点学校的优质学位,学生家长苦不堪言。

二是学校教育由于各种原因,重理论轻实践,重智育轻德育,唯分数论主导学校工作。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学校,几乎一开始就是分数主导,从小升初,初升高,高考入大学,考试成绩是唯一的录取标准。而多年来形成的学校评价机制,大家都习惯以升学率为主要标准。考的好,学校就好,在这样的环境下,学校也好,学生也好都为应试疲于奔命。忽略了教育的最重要的作用:立德树人,塑造人格。忽略了教育还应该把知识还给实践,还应该从实践中得到教育。可惜的是,现在的大部分学校,实践教育几乎没有,有的学校就是学生实验课都没有,更不要说社会实践了。



三是教师队伍良莠不齐,师资力量不平衡。农村城市的地区差异收入差异直接导致各地教师素质差异。而且教师待遇一直都是滞后很多行业,造成一些地方师资不足,补充进来的民办教师代课老师,还有短平快速成师范班教师,还有职业技术学院的初中师范专科班,其他非师范院校考取的教师等等这些,都是一句话,我们的教师队伍急需培训,急需提高素质。


四是社会上对学校教育期望值太高,衍生出很多不谐声音,严重影响学校正常教育行为。这里有三个现象最为突出:一种是小孩进了学校,你就应该把他教好,教不好就是你们误人子弟;第二种是安全至上,人在学校你就得负责,人是学生哪里都要负责;第三种是小孩有什么错,有错也是个小孩,老师是成年人,你必须得负责。这样之下,教育步履维艰,老师如履薄冰。

问题太大,只能粗略谈谈几点体会,希望大家讨论讨论吧!


振雄杂谈


教师职称工资害人,不能带到棺材里!应该改革!当今校长都热衷于交际,保官,捞钱,收礼!职称就是整人的法宝!神器!不拍马,不请客,靠边站!教师大会上说:你的情商太低了,你就做家长和学生喜欢的老师吧!(意思是校长不会喜欢你的,你继续!)说得好大言不惭!恶心!


徐会萍3


学生罚站,家长连这点处罚权都不配合,还报警抓简直糊涂到了极点!对待老师的教育方式,怎能用法律去束缚老师的手脚?如此一来,是不是每个学生都只能用讲道理的方式去应对?班上几十号学生,各有各的性格特点。一个学生不通理扰乱课堂纪律,难道要老师停下来不讲课,专给那个调皮捣蛋鬼讲理?浪费其他学生学习时间,这个责任谁来负?社会上的“渣子”扰乱社会秩序,尚有公安强制执行,老师管理学生罚站,为何就扣”体罚”学生的帽子?


含情脉脉17133026


写在前面的话:看到这样的题目,我真想把心中的想法都跟大家摆明出来,让大家都知道现在的教育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当然,如果是写教育论文,我是不会选择这样的题目,写这样的题目写三天三夜都写不完,而且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做不到就算了,说也不给吗?]

其他答友已经回答的答案,相同的我尽量少说,尽量争取用我的角度思考问题,也希望大家能够理解。

我国教育当前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用钱可以解决的问题;一个是用钱解决不了的问题。

一,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其实我们国家一直也在加大投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比如说最近搞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在这一块确实是投入了大量的经费,几乎都将所有的学校粉刷了一遍,各种设备也是大采购,各种材料也准备好十几盒摆放整齐等待验收,各种数据也基本达到基本的均衡。这些都是用钱能够解决的问题,但是由于城乡差距、地区发展不不均衡等问题不是在短时间内投一点钱就可以解决得了的。投入教育的经费,要越多越好,投入得越久越好,越均衡越好。不过,我们经常说“能用钱解决的问题不是问题”,相信国家今后也会持续投入更多的资金到教育中,教育的发展也不是不可能。



[钱不是问题,没钱确实是个问题]

二,钱也不能解决的问题才是大问题,我国教育当前存在很多用钱也解决不了的问题。

一个病人如果得了重症,有了钱也医治不了了。反映在我们的教育上也是一样。比如说一些教育制度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每改革一步都很艰难。先得到好处的人是永远不会放弃现在这个现状的,他们安于现状,乐于守成,不愿意去推动改革。

就比如说令广大一线教师痛批的“职称岗位评比制度”,以前靠弄虚作假取得职称的一些人,他们怎么可能想要改变这种“职称评比制度”呢?

除了“职称评比制度”用钱解决不了,其他比如“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的增多,“老师的身心健康,工作压力没有有效减缓”,“考核教师时运用的精细化量化评分标准”,“以分数排名把老师分为三六九等”,“校长和中层管理学校没人情味”,“农村学校生源素质低,数量少”,“农村小学老师青黄不接”等等问题,这些问题不是简单的用钱就可以解决的。每年国家投入的教育经费是一定的,那么如何花好这笔钱才能促进教育的发展,这是值得每一个人去思考。



[钱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就要想更多办法]

三,想办法解决一些不需要花钱,只需要“简化去掉”形式的事情。

同时,我也希望尽量想办法解决掉一些可以不需要花钱就可以改革的教育问题。比如,号召全社会都“尊师重教”,比如把“再穷不能穷教育”的口号落实到位,比如少做一些形式的东西,少折腾老师等等。这些总可以做到吧!



[我只想安安静静的教书,这都不给吗?]

结束语:很多时候,道理我们都懂,但是懂了是一个问题,是觉悟上的问题。懂了不去做,又是另一个问题。做了做不好,那又是另一个问题了。可偏偏我国的教育只注重空喊口号,没有得到有效落实,比如“素质教育”一样,比如“学生的减负”等等,至今还没有有效落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