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工科技:19年逆襲成行業隱形冠軍

華工科技:19年逆襲成行業隱形冠軍

華工科技激光先進製造裝備基地

武漢晚報 11月26日訊 “隱”於光谷的華工科技,19年前初創時還只是年銷售額不足8000萬元的校辦企業,現在早已“逆襲”成國家創新型企業、業內知名上市公司,連續數年銷售規模、淨利潤平均增長率在35%以上,截至今年9月,華工科技實現銷售收入41億元,同比增長23%。

“無論是傳感器技術還是激光技術,都是使能技術,看似離老百姓的生活遠,事實上一直髮揮著‘隱形的作用’”。華工科技董事長馬新強這樣介紹說。

1分鐘焊接一輛汽車車頂、8秒切割手機屏

形成一批全國首創、全球引領項目

華工科技:19年逆襲成行業隱形冠軍

華工科技10月推出的代表國內最高水平的12000瓦光纖激光切割機

在一張薄如蟬翼的手機面板上,利用華工科技研製的超快激光器產生的激光束可以穿透的孔精細到插不進一根頭髮,即便是藍寶石類易碎材料,也可瞬間完成無裂切割;一套汽車車身激光焊接裝備,1分鐘焊接一輛汽車車頂,採用激光拼焊技術,車身零件數量約減少25%,車身減重20%以上。而汽車重量每減少50公斤,每升燃油可多開2公里;切割頭在機械手靈活帶動下,一件汽車B柱50秒內完成切割;常見的5.5英寸手機顯示屏,通過激光全自動異形切割機,8秒一體成型切割完成;遠程遙控家中空調,打開家門迎接我們的便是愜意的氣溫,寒冬中啟動汽車,10秒內汽車空調開始穩定供暖,從家用電器到智能家居再到新能源汽車,華工科技研製的小小傳感器支撐起人們對更美好生活的嚮往……

這背後,是一批全國乃至全球首創:我國首個半導體激光器芯片、首臺高性能光纖激光器,首套工業級紫外激光器、首套激光三維遠程焊接系統、首套激光拼焊設備、首條汽車白車身激光自動化焊接產線、首套全自動激光切管機、首條新能源汽車全鋁車身自動化焊接產線;工業級紫外激光器終結了中國在此領域研究了30年無法產業化的歷史。

更為可貴的是,在與國際巨頭的短兵相接中,華工科技代表國家實力站到了世界激光舞臺的中央,高性能光纖激光器一上市,國外同類產品價格應聲下降50%。

在新能源汽車空調加熱細分領域國內首創

從受制於人到碗裡裝上自己糧食

華工科技:19年逆襲成行業隱形冠軍

華工科技為神龍汽車研製的國內首條汽車白車身激光自動化焊接生產線

1999年,華中科技大學的4家校辦企業重組為華工科技,並於次年上市,成為國內激光“第一股”。“揹著”一臺臺激光打標機,華工科技開始闖天下了。

“技術上受制於人。”馬新強回憶說,一臺激光打標機,公司需花10萬元從美國購買激光器等核心設備,組裝集成後15萬元出售。因為,一臺國外原裝設備也只要17萬元。包括6年前,公司從國外買了1臺10000瓦光纖激光器,就要六七百萬元,華工科技今年推出的12000瓦的成套設備還不到400萬元。

有著高校背景的華工科技深知,掌握技術制高點,缺少創新能力的“基因”才能得到改變。

一個個突破口被撕開。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是決定整車續航里程和電池壽命的關鍵因素,在國內新能源汽車“星星之火,還未燎原”之際,2011年華工科技即看準先機,率先挺入這片“處女地”,憑藉近三十年的PTC芯片技術積累,高舉轉型大旗,從傳統的家電加熱產品轉向新能源汽車加熱領域。“看準方向,先一步到達”。馬新強這樣總結。

彼時,埃貝赫、偉巴斯這兩家德國巨頭在汽車加熱領域的壟斷地位不可撼動,華工科技旗下的華工高理雖然在溫度傳感器領域居於絕對領導地位,在汽車行業也積累了很高的美譽度,但在新能源汽車加熱領域卻是一名“小學生”,也是中國企業“第一個吃螃蟹的”。

2013年,華工科技在國內首創新能源汽車空調用PTC風加熱系統,成功進入特斯拉和現代全球供應體系。

整合北美、德國等全球資源

在全球範圍內尋求合作共贏

當時,國外激光技術領先中國20年。華工科技將目光瞄向了聯手國外激光企業。2000年,華工科技收購國際著名的激光切割機制造商澳大利亞ACS公司。2005年,華工科技國產化的國內首套數控激光切割機出口北美。

嚐到了整合全球資源的甜頭,華工科技開放創新的腳步加快了:與多倫多大學建立北美固體激光器研發中心,現在已推出代表國內最高水平的35W飛秒激光器,精度可達頭髮絲直徑的五百分之一,未來在OLED行業、芯片加工、生物醫學領域將大有用武之地;與德國漢堡激光研究所戰略合作,共同開拓全球高端航空造船市場;與全球自動化知名企業羅克韋爾合作,豐富“智能產線”,智能工廠探索實踐,將為武船打造無人化智能工廠。

為了加快研發速度,抓住先機,掌握市場主動權,除了充分利用自身技術優勢和積累,華工科技不拘一格謀創新,以開放的心態在全球範圍內尋求合作共贏,從與對手合作開發,到與客戶聯合開發,到“先試用,後買單”的市場推廣模式,打贏了一場漂亮的“反壟斷”戰役。

2017年,華工科技研發團隊僅用半年的時間完成國際競爭對手需要兩年才能突破的PTC水加熱系統的開發,用實力奠定與德國兩家巨頭“三足鼎立”的全球格局。

牢牢佔據人才第一資源

帶領一群創新者共築偉大企業

華工科技:19年逆襲成行業隱形冠軍

華工科技光模塊實驗室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全球激光產業震盪,不少企業裁員、減產,甚至倒閉。在華工科技看來,一方面,公司在國內市場地位穩固;另一方面,歐美企業受衝擊更為嚴重,金融危機為公司帶來了千載難逢的好時機。

此外,恰恰這一年,國家及地方人才政策陸續開鑼。有政策助力,華工科技準備大攬賢才,摒棄了“高端人才可遇不可求”的思想,敢於出手。尋找高端人才不能停留在口頭上、文件上,要成為企業戰略,像執行項目一樣落實。

“在國外,從事激光研發的多半是華人。”華工科技固體激光器首席專家徐博士,在海外工作生活了多年,一直讓這位華人專家耿耿於懷的是:自己研發的產品,被國外企業以數倍的高昂價格賣到他的祖國。

在代表國家競爭力、產業報國的心靈共振中,10餘名優秀人才加盟華工科技。如今,華工科技不僅有眾多行業領軍的技術人才,還有博士後流動站,還有武漢市屈指可數的院士專家工作站。

“讀博士不如會用博士,能吸引到人才的人比人才本身更重要”,馬新強說,“我們去德國考察激光企業,小作坊就十幾個人,但產品是全球領先的,一兩百年還存在。這就是工程師思維,把一件事做好,做到極致,就是成功。人口紅利消失的大背景之下,我們關注有專長的工程師紅利。”

2015年起,華工科技瞄準工程師紅利逐步釋放的趨勢,實施“5年千人計劃”,每年從985、211高校中選拔200名優秀畢業生充實到公司人才隊伍中。這些新員工,公司會選拔40名進入一年一屆的青苗班培養,然後再通過不少於5年的成長曆練,擇優進入菁英班,進入中高層儲備人才。

公司提供平臺,鼓勵內部創業,將“要我做”變成“我要做”,打造自燃型組織,華工科技於2016年先後成立6個內部創客中心,讓員工變成創業者,每個中心團隊都獨立運營,技術、市場都由員工說了算,華工科技提供平臺,收益與創客團隊按比例分配。馬新強自豪地說,“現在這些創客中心都發展得不錯,過去只有幾名員工的某創客中心,如今已在江蘇開疆拓土,發展成百餘人的公司,合同額一路攀升”。江蘇華工激光公司總經理董義,就是華工科技菁英班畢業的一位“80後”,帶領團隊從一間辦公室起家,如今廠區幾千平方米,銷售近3億元,現在已成為當地的優秀青年企業家。

“組織的目的是讓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馬新強對此感到欣慰。一群自我驅動的創新者,將共築一個偉大企業。

研發投入同比增長31%

技術佔領市場從填補國內空白到打造“國際化版圖”

華工科技:19年逆襲成行業隱形冠軍

超快激光器生產車間

近10年來,華工科技持續重金、重兵投入研發,僅2018年9月,研發投入同比增長31%,新產品銷售貢獻率達35%。一項又一項技術填補國內空白,有望迅速佔領國內5G市場。

以華工科技在光通信領域的主導產品光通信收發模塊為例,今年7月,5G標準化落地,國內外大規模數據中心的建設對光模塊的需求也將增加,華工科技子公司華工正源高速率光模塊產品研製提速,光模塊產品速率面向25G/40G/100G轉型,並推出400G SR8光模塊。9月,華為已經向華工正源下了國內首個5G光模塊訂單。在數據通信市場,華工正源成為國內率先進入主流運營商體系的企業,明年還將導入全球知名互聯網企業。

一個又一個走向市場的國內領先產品,讓華工科技不僅牢牢站在國內市場前列,還走出國門服務全球500強。

9月,一批白車身激光智能化產線設備從華工科技鄂州先進製造裝備基地到達越南海陽福特製造基地,打造越南當地首條激光自動化焊接生產線,這條生產線也是華工激光智能裝備業務收穫的最大一筆海外訂單,滿足了當地汽車產業發展的需求。

9月,韓國三星與華工科技確立合作關係,這意味著拿到導入全球三星的機會,甚至拿到全面打開韓國家電市場的“鑰匙”。

去年,華工科技產品出口美、意、俄、日等40多個國家,出口額比上年整整翻了一倍,進出口總額逾億美元。

華工科技的國際化戰略自2000年全面鋪開。2014年開始,華工科技的國際市場開拓漸入佳境。從北美、巴西到德國、意大利、俄羅斯、北非,再到日本、韓國、中東、東南亞,華工科技的“國際化版圖”日益清晰。

7年來,華工科技海外業務收入增長了10倍,在國際經濟形勢錯綜複雜的背景下,華工科技海外業務特別是激光裝備、汽車電子增速創新高,分別同比增長110%、120%。今年華工激光又重點投入了東南亞、東歐、臺灣等地區,緊跟產能轉移的趨勢,集中資源挖掘激光應用需求廣泛的新興市場。

“再大的困難,我們也要堅持走國際化道路,不走這條路,我們需要考慮的就不是能做多大,而是能維持多長時間的問題。”馬新強說,“我們現在正在著力打造專業化、高素養的銷售‘多國部隊’,通過這些人才來應對文化、法律方面的挑戰,也計劃與國際頂尖的研究機構、企業合作,提高產品附加值,將我們的成本優勢演化為技術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