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價崩盤?!有人一造蝦不見了1200萬!全球產量急劇暴增,蝦價陷低潮期或成常態

虾价崩盘?!有人一造虾不见了1200万!全球产量急剧暴增,虾价陷低潮期或成常态

“今年中造蝦價格比去年低了8元/斤,我150萬斤蝦就少賺了1200萬。”一位湛江養殖企業負責人告訴筆者。

近期,荷蘭合作銀行預測蝦產量的增長將繼續,因為他們認為全球對蝦產業繼續從早期死亡綜合徵(EMS)這種病害中恢復過來,而且,他們也預測全球蝦價將維持當前相對較低的水平。

正如報告所述,在EMS爆發後,2017年首次出現強勁的蝦供應增長。這種強勁的增長在2018年上半年持續,尤其受到印度和厄瓜多爾的推動,越南和印尼的增量也很好。與此同時,中國和泰國等其他養蝦國的養殖面積也不再萎縮,甚至出現復甦的跡象。

荷蘭合作銀行預計,2019年及以後的供應增長勢頭將持續。到2020年,超過50%的供應增長可能來自三個主要國家——印度,厄瓜多爾和越南,儘管印度的蝦類養殖業增長在2018年下半年放緩,但是印度的養蝦體量仍然比較大。

11月7日在青島舉行的漁博會上,湛江國聯水產有限公司預計,2025年全球消費量將從2017年的450萬噸,增長到650萬噸,這意味著每年的複合增長率為4.75%。國聯指出,中國的市場潛力很大,但前提是必須要擴大內需市場。

國聯指出,2017年,中國佔全球蝦類消費量的42%,其次是美國市場的15%和歐盟的13%。該行業按預期實現18%的增長率,到2020年全球蝦產量將達到500萬噸。

荷蘭合作銀行在2017年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因為供應開始超過需求,特別是中國需求放緩,2017年出現了蝦價崩盤的最初跡象,價格可能會保持下降。

果不其然,今年上半年,中國和印尼、越度、泰國、馬來西亞等東南亞的對蝦主養國彷彿經歷了一場噩夢——全球蝦價跌到近10年來新低,蝦價低到讓人不敢相信,很多養殖戶面臨破產。

回顧中國市場,2012年以前,進口蝦基本進不來中國市場,但隨著國內養殖成功率下降,給了厄瓜多爾等國以機會。特別是2015年以後蝦價高企,很多國家看到這塊紅利,馬來西亞、越南、印度,印尼等國開始增加養殖面積,全球對蝦產量不斷增加。這些國家大量供給拉低了全球蝦的價格,雖然中國內需市場龐大,但中國養殖戶依然不能倖免。

在2018全球水產養殖領袖展望峰會(GOAL2018)上,專家預測了2018年全球養殖對蝦的產量:450萬噸(去年這個數字為430萬噸)。厄瓜多爾預計可達50萬噸,今年前8個月,厄瓜多爾的產量就比去年同期增長18%,而平均價格逐月下跌。有一個數據值得中國養殖戶關注的,厄瓜多爾今年直銷到中國的數量翻了4倍,對越南出口也保持平穩,這兩個渠道會對中國國產蝦造成一定的衝擊。另外,全球另外兩大出口國印度、越南也在增產(厄瓜多爾排第二),因此對國內市場而言,壓力是比較大的。

佛羅里達大學教授James Anderson預計,2017至2020年間,全球對蝦供應量將保持平穩增長,年增長率約5.5%,至2020年,蝦產品較當前增加18%,至500萬噸。他同時指出,對蝦養殖業已有龐大的基礎,5.5%的增長是相當可觀的。未來,養蝦業更應注重降低風險,同時要開拓新的消費市場,以保持產業的平穩運行。

“蝦血細胞虹彩病毒(SHIV)是近年新發現的蝦病,最早在中國發現,但是據越南的消息,此新病已經傳播到越南。正大卜蜂食品副總裁Robins McIntosh也指出,該病毒致死率極高,業內要引起極大的關注。

有業內人士預測,由於全球對蝦業回暖,對蝦低價運行將會成為常態,特別是受到進口蝦的衝擊(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對蝦進口國),加之對於中國養殖戶而言,還要面臨租金、飼料、人工、蝦病減產等高成本,中國對蝦養殖業早幾年的高紅利期將會過去。

“以目前中國對蝦業的發展水平,未來是否能抵禦住這輪衝擊也未可知,低價或會成為常態。”一位內業人士說到,“我們建議養殖戶要降低養殖密度,提高養殖成功率,同時提高養蝦的規格,養出大規格蝦才更有市場競爭力。”

無獨有偶的是,作為對蝦主要出口國的泰國,為規避其它對蝦養殖國的衝擊,一些企業已經開始鼓勵養殖戶降低養殖密度,提高蝦的規格,或者轉養斑節對蝦,以佔領高端市場,規避養蝦業的低價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