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是人口流失大省,其根源在哪,怎樣防止人口進一步流失?

躲在樹下看蛐蛐


有一篇民間故事說一隻飢腸轆轆的老鼠到一個窮人家找吃的,因為實在太窮了,所以老鼠含著眼淚離開了。



這僅僅是一個關於貧窮的寓言故事,確給我們一個啟迪,黑龍江的人為什麼背井離鄉去外地打工賺錢,因為黑龍江人是含著眼淚離開的。
有一句話叫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老鼠是因為無望才感到絕望,只好重新進行選擇。絕望真的限制了老鼠對這個窮人的想象力。


其實,黑龍江人最注重家的感受,最喜歡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生活,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遠離故土、拋家棄子的奔向遠方。

我已經無需多說,大人老爺們一定要記住,當一個地方的落後的生活環境與發展環境使人絕望到看不到任何希望,那麼就會像含著眼淚離開的老鼠一樣去尋找新的希望。


侯哥農技在線


本人土生土長黑龍江齊齊哈爾市,就說一說家鄉人口流失。

齊齊哈爾第一重型機械廠,廠區面積6.8平方公里,為亞洲最大的重型機械廠,中國最大的鑄鍛鋼生產基地,擁有中國第一臺、亞洲最大的12500噸水壓機,一車間是中國最大的裝備車間,廠門前廣場上由一重1969鑄造的17.7米高毛主席像為中國最大主席像,擁有員工8萬餘人,職工來自全國各地,主流為山東及全國部分退伍軍人。

東北重機學院,1960 年成建制獨立辦學,隸屬於國家機械工業部。 1978 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是原機械工業部四所全國重點大學之一。全國各地優秀學生嚮往的大學,1997 年學校整體南遷河北秦皇島市,改名燕山大學。

其次,發電廠,鍊鋼廠,獵槍廠,化工廠,兵工廠,玻璃廠,,,職工還是來自全國各地。

農村人口不太清楚,但聽老一輩人講,幾乎全是外省,黑龍江農村流失人口少,土地多,只要勤快,認幹,生活比城市過的舒服。

以上只是以點帶面說一說人口來源。

第一批真正的流失原因,開始是省市級工廠工人開不出資,工廠倒閉,緊跟上的是大型企業開始下崗,你可知道?下崗,倒閉根本沒有錢賠,連最基本的生活費都沒有,很多夫妻一起回家無生活來源,那幾年人心惶惶,人們感覺天塌地陷,即使是八月,但心冷如冬日,連基本吃飯都成問題,人窮思變,挖空心思的找出路,這個時候沿海城市卻迅猛發展,陸續人們一帶一的出走,回老家,打工,有積蓄的做生意,可誰懂得陌生的城市那有自己一席之地,地域歧視,偏見,瞧不起,為生存一少部分人開始鬥狠。


無論政策還是扶持,投資基本全在廣東等沿海地區,類似於曾經湧入東北的父輩們景象,至於大家所說的東北天冷費用高,頭腦不靈活,懶惰等問題,,都是無稽之談,國企與私企有本質上的區別,要想轉變思維,必須走出去,我在廣東十幾年,開工廠的基本是全國各地精英商人,無論什麼工廠,都已經形成產業鏈,(聲明,本人不是地域歧視),廣東,沿海城市,夏如桑拿,冬日潮,太陽一出渾身溼,一年最少三個月以上梅雨季節,根本離不開空調,難道費用不高嗎?起始就頭腦靈活嗎?國家給你平臺,經過幾十年發展與探索,已經形成了良好辦事效率,人們的觀念轉變跟時間賽跑,懂得用全國各地人才改變城市,只有來過的人才清楚。



三十多年了,家依然還是老樣子,微薄的工資卻被人情世故套住,沒有轉變,還迷茫的走在國企思維路上,無論是出走安家他鄉,還是沒走的,卻對子女轉變,只想讓後人有工作,有本事,未來有個安逸的家,所以不再牽強子孫迴歸。(二代人口流失)

以上只代表個人觀點,有不到之處,敬請諒解。


冬天旭日


您好,我是黑龍江省大慶市油田職工,想必我應該算是有發言權的,我將用沒有數據對比、最剪短、最快捷、最易懂的大白話為您解讀一下我們這裡的人口流失狀態。

常年高寒,戶外運動就仨月

黑龍江常年寒冷,屬於高寒地區,一年也就暖和個三個月,寒冷導致了中老年群體大量的心腦血管疾病的爆發,於是乎就出現了黑龍江省三亞市的說法,大量的候鳥老人在寒冷的時節去了三亞,東北剩下的年輕人也因為各種困難而陸續的離開這裡,其中有各種各樣的原因。

國企工作猶如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老一輩人的思想觀念就是國企工作是鐵飯碗,堅決不能丟!可是在大慶油田,已經很多年沒有漲過工資了,單位年輕人多,但是中老年的領導也多,年輕人的機會十分稀少,久而久之也就對生活和工作無望了。

工作生活,通貨膨脹,年輕人亞歷山大


工作很枯燥,每天各種忙,忙了一天回想一下貌似也沒忙什麼實質的東西,每個月發了工資,好像吃了幾頓好的就沒有了……,搞的每個月都緊巴巴的,奮鬥了在奮鬥,最終還是掏了父母的口袋買了臺小車,回來後發現油加不起、保險上不起…,車天天放家裡落灰。

介於這種生活狀態,我感覺真心難過,都挺大的人了,還得啃老,但是不啃老又真心沒辦法,日子完全過不下去………


數碼攝影百科


黑龍江是人口流失大省,其根源在哪,怎樣防止人口進一步流失?

的確,這些年來,黑龍江省的人口外流是看得見、摸得著、感覺特別強烈的一個問題。

那麼,黑龍江的人口究竟為什麼會外流得比較多呢?其根源又究竟是什麼呢?我認為,無外乎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下圖為哈爾濱中央大街景觀照片)



第一、經濟發展不景氣是黑龍江人口外流最根本的原因

一個城市也好,一個省也好,能不能吸引人聚集,能不能讓人們常年安居樂業,最主要的是經濟發展的好。縱觀黑龍江省的發展過程可以看岀,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前,黑龍江作為我國的糧食大省、森林大省、石油大省、煤炭大省,曾經吸引了大批的來自全國各地的人才和務工人員,也就使人們在黑龍江這塊“黑油油”的大地上繁衍生息,人口數量大增。進入21世紀以來,黑龍江省的資源優勢漸漸消失,加上由於在工業、農業等方面的轉型發展沒有跟上,導致黑龍江的經濟發展越來越困難,越來越不景氣,進而影響人們的收入,影響人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

第二、氣候比較寒冷是黑龍江人口外流很重要的原因

我們知道,黑龍江是我國最北部的一個省份,常年平均氣溫偏低,尤其是冬季時間較長,影響了人們的正常生活。過去在計劃經濟時期,在我國發展水平差距還不明顯的情況下,黑龍江人甘願“貓冬”在家過日子。而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南方地區尤其是沿海開放地區的發展取得了跨越式發展,很快就拉開了彼此間的距離。這時,作為黑龍江的人們,已經很不安分地在冬季裡“貓冬”了,他們更願意到常年氣溫適宜、環境優美的南方城市去享受著自己的人生。

怎樣防止人口進一步流失?唯一的辦法和對策就是振興黑龍江經濟發展,振興黑龍江社會發展,縮小與南方發達地區的差距,讓人們重新愛上美麗的黑龍江,讓人們在“黑油油”的大地上過上富裕、幸福、快樂的生活!


潤友


我是哈爾濱人,早年在南方廣州上海等地二十年,常年往返哈爾濱。哈爾濱為什麼留不住人?因為太黑了,無論什麼事,都要託人辦,各單位招聘人員都有潛規,在這個城市,如果沒有人,寸步難行。所以,有能力的年青人(家裡沒有門路的)都遠走它鄉了。我愛家鄉,但沒想到它已經變成這樣人。


手機用戶3527043189


我是哈爾濱人 80年的 現在在廣州14年了 說一下我的想法吧 我每年都會回老家一兩次 我老爸還在哈市 每次回去都感覺很親切 可時間一長點就不舒服了 圖片是哈市香坊區的一個老國營長 現在門面就只有這末一個柱子了 可就這樣了 找廠裡的人辦事還一個個的牛比哄哄的 真不知道哪裡來的底氣 補充一下 沒有工廠了 就只有一個小辦公樓 有次做出租車 老司機問我從哪回來啊 我說廣州 他就說挺好 但凡外面有口吃的都別會來 我也只能隨口應幾句

這些年 中國沿海地區的城市走的差不多了最直觀的感受就是越網南經濟的自由度越好 越往北 官僚的越嚴重 我在廣州開的店一年都來不了一次查的 哈爾濱的恨不得查個800回 我問過好多一起做生意的南方人 對北方人有什麼印象 說的最多就是 能喝 金鍊子 貂皮大衣還有就是抖音裡的各種傻缺了 嗨 不說了 說多都是淚啊 還有就是打字慢 為什麼不搞個語音回覆的呢

最後我想說 我愛哈爾濱 希望以後我再說我是哈爾濱人的時候 別人就馬上說你們那裡的都能喝了 好像除了這個就沒什麼優點了 文采不好 沒怎末上過學 刪掉的字都比這些還多 海涵吧



有點懶私房蛋糕


這個問題我有個靠譜的答案,因為我現住吉林離黑龍江很近,另外我還有一個在我人生當中永遠無法忘懷經歷,那就是我參加了1987年5月6日到6月9日發生在我國黑龍江北部大興安嶺地區的那場有五萬軍民戰天鬥地英勇撲救的那場深林大火,當年我剛入伍17歲是個新兵,隨部隊乘坐軍列從吉林市,途徑哈爾濱,佳木斯,齊齊哈爾,什麼塔河,漠河等我國最北方的地區大罧林每天東奔西跑哪裡有火情就到哪個地方撲火,立時一個多月終於戰勝了那場無情的災難。通過此次的撲火救災我對黑龍江也有了更深刻的瞭解,黑龍江地域廣闊,其北部地區山連相逢一望無際的原始森林和自然罧林,每年地表無冰期三個多月,冬天漠河縣最低氣溫有時達到零下50度左右,到處白雪皚皚,夏天深林裡有各種動物,樹上有你想象不到的野果,地下有各種可以食用的野菜和各種食用菌,真是地大物博美麗極了。而黑龍江的中部,和西南部地區有多處地區級現代化城市,更有馳名中外的美麗冰城哈爾濱,身為黑龍江人和我這個半個黑龍江人真為黑龍江驕傲。可話說回來為什麼黑龍江人口流動那麼多呢。任何事物都有好的一面和不足的地方,正因為黑龍江地域廣大,經濟發展不均衡北部地區近切年國家為了保護大罧林不讓亂踩亂伐,停止了很多以前的林場,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後期很多下崗的林場職工,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步伐到了南方很多城市創業,買房定居,有很多一部分在山東的沿海地區威海,榮成,煙臺開發區等,由於這切地區當年屬於新開發城市,房地產在當時也不太貴,氣候適宜,特別適合黑龍江省北部寒冷地區的人居住,養老,年輕人創業,工作,後來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黑龍江中部,和西南部包括哈爾濱由於地緣原因相對於中國南方和中部地區的經濟發展差異很多的黑龍江各大城市的年輕人也都南下到全國各地創業和工作了,這也就造成了黑龍江這切年人口流動大的重要因素!



長江68416935


我是純正的天津人,二十幾年前我記得天津本地戶籍人口不過六七百萬,一到晚上八點以後路上幾乎見不到人,所以常常和小夥伴們玩藏蒙個(藏貓貓)。而現在還是那麼大的地兒(比上海、北京面積少了不少),可加上外來人口天津竟達一千五百多萬人口,幾乎翻了三倍,走到哪兒都是烏泱烏泱的一大片人,糟糟咂咂的震耳欲聾。也可能是天津人太懶惰了,天津老百姓天天抱怨物價高、收入低,可市場賣菜、賣水果、炸油條、賣早餐、賣海鮮等等的小販以及開小超市、環衛工人、美髮廳、洗浴中心、收廢品、家裝、工地工人、快遞小哥甚至送報紙的全是外地人,天津人除了嘴能“白活”外還能幹些嘛?至於大學畢業後留在天津發展的、外地人才、外國留學生定居天津的更是不計其數。平日裡在公共場人生鼎沸的聲音全都是稀里嘩啦的外地口音,而這其中東北人佔絕大多數。

我們本地人只有在社區、農貿市場才能聽到大爺大媽正宗的天津口音,有時我和同事客戶吃飯,半天才傻傻的發現只有我一個是天津人?好像天津本土地人竟然成了‘’少數民族‘’似的。我不知道為什麼天津的東北籍人員那麼多,也可能是天津人又懶又笨,讓東北人看到了賺錢的機會了!


淡如秋菊2015


我是江蘇省鹽城市人,從小就對遙遠神秘的東北大地有濃濃的嚮往之情,一直想去看看,今年5月5日,我和老伴與其他4位騎友平均68歲的6個人,騎著6輛智能自行車從江蘇南通一路騎到黑龍江,見識了東北大地的寬闊,見到了比我們江蘇段的長江還寬,水流湍急的黑龍江,登上了撫遠東極寶塔,黑瞎子島,領略了俄羅斯風情。

今天在悟空問答見到了”黑龍江是人口流失大省,其根源在哪,怎樣防止人口進一步流失?”深感興趣,在這裡想對這個話題說說我的看法:

我對黑龍江省具體人口流失情況不瞭解,但騎行在吉林通往哈爾濱的102國道上,國道兩邊的景色,與黑龍江騎友的交流,讓我感知到黑龍江省與我們家鄉比較近年來經濟發展距離在拉大,有落伍現象,原來的工業大省很少看到連片的工業集中區,鄉鎮規模小,路上行人稀少,車輛不多,造成人口往南方流失不奇怪,對我影響最深的黑龍江的路,我認為黑龍江省的路是造成經濟落後人口流失的主要原因。

102國道是建國初期所建北京至哈爾濱的主幹道,我們從江蘇出發沿204國道,202國道轉入102國道一路騎過來,基本都是4車道加非機動車道。從長春市出發沿102國道騎了不遠就到了黑龍江與吉林兩省交界大撟邊,這裡離哈爾濱只有不到一百公里了,102國道突然變窄為2車道,非機動車道只有6/70公分寬,我們6個人想在黑龍江省路標牌下拍照都困難,只有一個人爬過路邊隔離欄杆,站在路坡下拍5個人的側面照。見圖

這段路不光窄,因為京哈高速吉林至哈爾濱段在修路,進出哈爾濱的所有車輛都擁進了這一百多公里的102道國,伴著呼嘯而過的大貨車,騎在70公分”非機動車道”上的我們膽戰心驚騎到哈爾濱,6個人都說以後再不走這段102。時隔2個月想想這路還心有餘悸。

這段路建國初期就這麼寬,東北大平原上的主國道,加寬沒有施工難度,60多年沒加寬,你經濟怎麼能加速。

要想富,先修路,祝願黑龍江人民早日用上寬闊的路,不落伍,共走富裕路。


多多爺爺


我黑龍江牡丹江市的,四十歲一個月開2000+,開到三千多得倒班。房子普通的在三十萬左右,不是好地理位置。這裡沒什麼好的大型單位。孩子不是小,老人歲數大了,誰還在這裡幹啊。幹同樣的活牡丹江開二千,南方開到五千。不走幹什麼。一個月休息倆天開二千多,老闆的意思是人有的事,你不幹有不少人幹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