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探春远嫁之后结局如何?家里众姐妹最后都很悲惨,她能善终吗?

行走在加拿大的文青


《红楼梦》本就是一首女子悲歌,所谓“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红楼女儿多薄命,即便强如探春也是如此。贾探春是所有红楼女儿中,除了王熙凤之外另一个无法超越的强悍之人。她自强自立,见识超绝。属于难得的有大局观之人。可即便是她,依然有三点薄命,让人无法释怀。

【一】

探春生为女儿是她人生最大掣肘。生在古代,女儿只能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算有万丈雄心抱负,依然泯灭在高门深墙之后。探春在母亲赵姨娘大闹的时候哭述:

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偏我是女孩儿家,一句多话也没有我乱说的。

探春的志向是像个男人一般创立事业。她本身对腐朽的贾家已经深恶痛绝,抄检大观园时就说必将一败涂地。她认识到贾家积重难返,不是任何改革可以挽救,必须破而后立才可以。探春的想法是冲出高墙,另立门户。这既是对家族腐朽的不安,也是对出身低微的反抗。而这一切都因为她是女儿,不是男子而泯灭。

【二】

探春的出身是她第二个掣肘。她不是嫡出,是赵姨娘所生。虽然王夫人待她不同别人,当成亲生女儿一般,可首先别人不如此想,其次,王夫人也绝不会将她如亲生女儿一般感情。从出生那一刻,探春注定身上烙印这庶出两个字。

凤姐儿叹道:“你哪里知道,虽然庶出一样,女儿却比不得男人,将来攀亲时,如今有一种轻狂人,先要打听姑娘是正出庶出,多有为庶出不要的。

王熙凤的话是所有庶出女儿的悲哀,贾迎春第一个遭遇了劫难。孙绍祖敢于如此虐待她,有一部分就是庶出,而父亲贾赦不认真对待她,也因为庶出。同理,庶出的阴影一样笼罩在探春身上。根据判词,探春最后远嫁。极可能是异国他乡。嫡出女儿元春送入深宫,虽然不幸,到底不陌生,母亲还能女儿看到。而庶出的探春独自一人在异国他乡,家人生死再难相见。那种孤寂,即便她有把握活得很好,终究是一种悲剧。

【三】

关于探春嫁去了哪里,我认为琉球和李氏朝鲜最合适。而根据判词描绘,李氏朝鲜也比琉球更符合清明节、大江(汉江)、风筝的文化设定!

我愿意相信探春即便远嫁,也不会零落,悲惨。但人生有时候并不是富贵就是一切。探春嫁到异国他乡,就算做了王妃,可从此天人永隔,再难相见,独自一人漂泊异域。就算锦衣玉食,长命百岁,也一样是红颜薄命。当年昭君出塞,谁又会羡慕她?文成公主入吐蕃,她幸福么?

探春的悲剧在于她空有抱负不是男儿实现不了。出身低微不受重视。而远嫁异国他乡,孤独终老,即便富贵,也是薄命!世人历劫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及五取蕴苦。探春属于什么苦?一目了然!


君笺雅侃红楼,多歧为贵。你的关注将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动动手指,关注一下,欢迎收藏转发。非常感谢 !


君笺雅侃红楼


探春有容颜,有才华,有远见,也有胆识,有手段,但她做为和亲公主远嫁,却注定了这一切如同闲置,她最终不得凭借这些得以善终。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姻,就畏国家与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较量,探春代表的是一个国家,人家岂肯让她翻得了身?

贾探春的结局好不好,如果想清楚下面几个问题,心里就了然了。探春和亲,是因南安郡王战败,而采取的绥靖措施,做为战败国的公主,去做人家的王妃,起点本身就低了,能受到人家的多少尊重?更何况是一个假公主,又能得到人家的多少信任?而且,如果贾元春真的死了,贾府落败了,探春又能得到国家和娘家多少助力?其实,贾探春从和亲开始,便已是一个弃子了。



况且,探春在贾府有所作为,是因为她有王夫人与王熙凤的支持,离开了那个环境,又有多少人会听她的?吴新登家的,王善保家的之流会任她打骂?

到哪山唱哪歌,探春,离开了贾府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哪里还有什么威风可逞,哪里还有能为可施?



那些凭着探春一己之力而扭转乾坤的神话,也只是那些抱着美好愿望,给于贾探春的祝福罢了。探春的结局,真的不让人看好。


萍风竹雨123


能善终,离家永不相见是悲,但悲情之后,远居海外的她是否会一蹶不振呢?

并不会,原文对探春的描述就是一朵多刺的玫瑰花,她爽利大方,做事为人就不必说了,这样的她定能好好的过完这一生。


从表象来看,她婚后生活幸福

原文中虽说到这十二钗结局都算不得好,而从探春的判词看来,写离家之苦便罢了,但从说她婚后不幸啊,众姊妹掷花签时,她的花签是得此贵婿,想来定然是过得还不错的。

湘云道:“三姐姐去了曾有书字回家么?"贾母道:“自从嫁了去,二老爷回来说,你三姐姐在海疆甚好。

探春在嫁人后,与家中尚有书信往来,想来生活平安,况且二老爷也说她甚好。

王夫人听说探春回京,虽不能解宝玉之愁,那个心略放了些。到了明日,果然探春回来。众人远远接着,见探春出挑得比先前更好了,服采鲜明。见了王夫人形容枯槁,众人眼肿腮红,便也大哭起来,哭了一会,然后行礼。

宝玉离家后,探春曾回家帮忙料理,众人眼中的她,出落的比以前更好,这不正能说明她过得还不错嘛,若是像迎春那般,婚后不幸,哪里还顾得上梳妆打扮呢?

从内里来看,探春管家,才情皆高

按照曹公的安排,说探春会有贵婿,众姊妹还取笑家中还会再出个王妃,想必是想让她嫁个王侯吧,而探春凭借自己的才情,婚后定会琴瑟和鸣。

单从探春管家来看,就足见其有治家才能了,看看凤姐儿是怎么说的?

熙凤嘱咐平儿说“她虽是姑娘家,心里却事事明白,不过,言语谨慎,她又比我知书识字,更厉害了一层,又如今俗语说‘擒贼先擒王’,倘她驳我的事。你可别分驳,你越恭敬,越说‘驳得是’才好,千万别想着怕我没脸,和她一顶,就不好了。”

说她心中明了,又言语谨慎,王熙凤治家向来以严谨闻名,而她又给予她这么高的评价,说明探春才能过人了。



而凤姐儿带人抄检大观园,更是表明了探春体贴下人,且神圣不可侵犯。

探春道:“我的东西倒许你们搜阅,要想搜我的丫头,这却不能。我原比众人歹毒,凡丫头所有的东西我都知道,都在我这里间收着,一针一线他们也没的收藏,要搜所以只来搜我。

探春爽利大方,体贴下人,像这种侮辱人的事情,她自然不允许别人动她的人,以自己开刀,着实可敬。

探春冷笑道:“我但凡有气性,早一头碰死了!不然岂许奴才来我身上翻贼赃了。明儿一早,我先回过老太太太太,然后过去给大娘陪礼,该怎么,我就领。”

贾府的下人关系层层叠叠,都是有关系的人,听闻探春如此说,居然做出如此动作,这一巴掌可谓让众人明白探春的不好侵犯,十足的架势,日后当王妃想必是能胜任的。

且说她的才情,虽居黛玉,宝钗之后,但在贾府内,也是出众的,从在大观园中起社来看,也是个才女,这样的探春,婚后想必会和夫君琴瑟和鸣。


惜朝君


《红楼梦》第五回就写道薄命司里有各省的上中下三等女子的命运。金陵十二钗里贾探春居第三位,可见探春的结局并不好。

人的幸福与否与个人的智慧、能力联系不大。就像探春,她“才自精明志自高”,可惜她生不逢时,以至于“生于末世运偏消”。有一幅对联叫“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探春远嫁,一个人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不会有人支持她,爱护她,她即使才高八斗,但是没有人信任她,没有人重用她,她没有用武之地,她依然不会成功。

探春没有获得最后的成功与幸福,不过不证明探春曾经灿烂过,辉煌过。

书里写探春管家,开始时有人掣肘,中期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后期管家不了了之了,改革的成效不知道有没有见到。

探春管家的过程就是探春远嫁后生活的写照。

刚嫁过去,探春一定遇到了许多困难,但是探春凭借自己出色的能力逢山开道,遇水搭桥渡过难关,获得了贵婿的青睐。探春与贵婿渡过了一段快乐、幸福的日子。探春可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是探春一生中最灿烂最辉煌的一段时光。

幸福总是转瞬即逝,不幸总是突如其来。也许探春贵婿生病死亡,或者被政治对手打击而死,探春作为妻子被连累不可避免,她也许变成了阶下囚,在最美好的年华里,渡过了人生最灰暗的一段时光,最后凄惨的死去。

探春的命运就像风筝,看似飞得高,飞得远,最后的结局都是跌落尘埃,零落成泥碾作尘。


润杨阆苑


探春远嫁之后结局很明确:骨肉分离,永不再见。这在原著中已明显说过。在判词中,在红楼梦曲中,在花签、谜谶中,在放风筝游戏中……。现在很多读者不理解为什么探春对亲妈的无情,除了赵姨娘人品问题外,主要是封建社会宗法、伦理之罪!《红楼梦》中所有女儿都没有好结果,探春也不例外。探春“无情”,所以结局让她与亲人永不能相见。这还不悲惨吗!


良宵佳人


结局不俗,,娘家靠不了,,自身硬啊,,人情世故,,治家理财,,眼光眼界,,品味品质,,等等,,皆上品,,维护身边人的利益,,收买人心,,御人有术,,没有不拿手的,,贾府也给她练手的机会,,嫁出去,,上手,,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