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府敗落後,李紈為什麼不肯救賈家那一干落難的人?

恆少Jacky


判詞中的“枉與他人作笑談”和紅樓夢曲中“也須要陰騭積兒孫。”令李紈深受讀者詬病,從判詞中,我們知道賈蘭後來考取功名,李紈母憑子貴如願穿戴鳳冠霞帔,但賈蘭胸懸金印、爵祿高登後也黃泉路近,作者以陰鷙積兒孫作為勸語,深有嘲諷的意味。

那麼,這個積陰鷙是因為李紈不肯救賈家一干落難之人嗎?我想應該不是。因為,李紈實在沒能力救



賈家敗落時,李紈因為守寡多年,符合古代標榜的貞女烈婦形象,加上有一幼子,兩人不會被牽連,而在北靜王等人的周旋下,除鳳姐、賈赦、賈珍這些有犯罪嫌疑的,其他人都能免於問罪,不過,賈家的大部分財產肯定是被抄了。而李紈的私房錢即便倖免於難,從王熙鳳給她算過的一筆賬來看,一年也就贊下四五百兩銀子,賈家敗落時,賈蘭最多也十歲,這攢下的四五千兩,在錦衣玉食慣了的富貴小姐公子手裡,能揮霍個幾天呢?

而如果說是怪賈蘭考取功名後置這一干落難人於不顧,也有失偏頗,一來賈蘭考取功名時,大抵也過去五六年了,這時,二姑姑迎春已經被中山狼虐死了,表姑林黛玉已經魂歸離恨天了,叔叔寶玉大抵也出家了,四姑姑惜春也已經與青燈苦佛相伴了……每個人好像都急於奔向自己的宿命,管不得世上千縷紅塵了。

若要說能救的,大抵只有巧姐一個。



以王熙鳳和巧姐的判詞來看,王熙鳳死後把巧姐託付給了孃家兄弟王仁,不想王仁利慾薰心,最後與巧姐的一個兄弟把巧姐賣到煙花柳巷。猜測巧姐應該通過一個人找到賈蘭,欲求救出自己,但李紈拒絕了。

李紈為何不救巧姐?一來與巧姐的母親有關,

王熙鳳為人長袖善舞,八面玲瓏,原本屬於自己的掌家大權卻落入人手,李紈是無奈又嫉妒,在吃螃蟹一回,李紈也就喝了兩杯才敢在平兒身上摸了一把鑰匙,想來那是自己夢寐以求的東西吧。而擁有這把鑰匙的王熙鳳,一生機關算盡太聰明,做事算不給自己留後路,李紈亦冷眼旁觀多時,如此悽慘下場,李紈大抵是不會同情的。

二來,賈府的冷漠讓李紈母子變得薄情。

李紈早年守寡,限於封建禮教只能清心寡慾,形同槁木,兒子也是極其邊緣性的人物,雖然是賈母唯一的嫡曾孫,但他卻不曾在賈母面前有過承歡膝下的片刻,倒是叔叔寶玉承包了曾祖母所有的愛。



除了賈母,奶奶王夫人都難得跟賈蘭說過一句話,有一次提到賈蘭,也是因為在抄檢大觀園後,稱看到“蘭哥兒的奶孃妖喬,蘭哥兒大了”要打發出去,可是迎春那個吃酒偷東西賭錢的奶孃、寶玉那個養了十幾年的奶孃都能安然無恙,王夫人這做法,難說不是針對李紈母子,至於為何,也實在難懂。

而爺爺賈政呢?平日裡要麼忙著跟各位清客清談,要麼忙於公務,要麼也忙著問寶玉書,何曾單獨找過賈蘭這孫兒共聚天倫了?最可憐的一次是眾人猜燈謎一回,活動都快結束了賈政才想起這個孫兒不在,其他人都沉浸在歡樂中,誰有心注意到他呢?

因為一直被忽視,一直被邊緣,導致賈蘭敏感、自尊和獨善其身的性格,在寶玉鬧學堂一回便可見一二,賈蘭作為與寶玉最親的人,竟然拉住要參與的賈菌說:“不與我們相干”,想來,這話母親李紈沒少跟他說過吧?



當然,關於李紈母子的獨善其身,書中早給出了李紈的原話,在抽花籤一節,李紈抽到了老梅,花籤:“霜曉寒姿”,

注云:“自飲一杯,下家擲骰。”李紈笑道:“真有趣,你們擲去罷。我只自吃一杯,不問你們的廢與興。”

想來深秋一過百花已經肅殺,李紈這支老梅,想要過問他們的“廢與興”也是不能夠了吧?


微影悼紅


李紈本身沒有收入來源,賈家沒有倒的時候,她的份例和賈母一樣,但是,她的開支是最少的,基本上沒有開支,她不用脂粉,就剩下脂粉錢,賈蘭的費用是賈家出的,王熙鳳也講過,後來,大觀園承包出去了,她在的稻香村,面積大,物產豐富,收入也高,可是她沒有請過一次客,詩社也是籌份子,她這麼辛苦攢錢,就是為了賈蘭,賈蘭也只和賈環好,出場次數不多,可能受他媽的影響,並不和賈家人過於親近,有次家宴,賈政看見賈蘭沒在,就派人去喊他,賈蘭說,沒有請他去,他就不去了。後來還是派了賈環去請的他,可見,他和李紈兩個人不喜歡賈家人。最後,賈蘭應該考上了武舉,有個情節是賈寶玉看見他射鹿,還喊他別把牙給磕著了。就這種心態,別想讓李紈幫忙了,李紈躲的遠遠的,李紈可能也過早的就過世了,她的判詞,枉作他人作笑談。大概,賈蘭當官沒多久就過世了!


小白菜家媽


在書中曾有這樣的兩個細節。第一,寧國府的老爺,賈家的族長賈珍曾把烏進孝送上來的東西,除了留給供奉和榮國府的禮物,只留下自己所用的,剩下的都分好,叫賈家族中的子弟來領回家過年。賈珍說了,這些東西是給賈家那些沒有收益的人的,也就是一個窮人。第二,秦可卿曾託夢給鳳姐,告誡她要在祖塋附近多置房舍田地,以備將來抄家敗落後,賈家子弟可以回家務農。

可以想見,賈家落敗後李紈也是跟大家一樣,生活一落千丈。只是因為賈蘭在科舉方面有建樹,通過在家耕讀重新崛起。但是這個時候已經大不相同,他就是另一個賈雨村,憑藉著科舉,在官場上走的不錯。但是,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不然四大家族也不會通過聯姻等方式聯合在一起了。所以,李紈最多也就是像賈珍一樣,對落敗的賈家人給予一定的幫助,但是要讓他們恢復到以前那種生活是不可能的,她沒有那個能力。

鳳姐向劉姥姥說過,皇帝還有三門子窮親戚。要是按照某些人的觀點,天下都是皇上的,為何不把他的親戚全照顧到呢?自然是能力有限了。

李紈母子絕對不是一個見死不救,甚至落井下石的人。後面賈府到底怎麼落敗的,現在只是全憑猜測,又怎麼知道李紈就袖手旁觀呢。我相信,她肯定不會的。能幫的她們肯定是儘量幫,但是她們的力量是有限的。作者既然已經在前面給她定下善良的基調,沒必要去做最後的反轉。



一棵歪脖樹


李紈的家庭地位不高,估計是兩個原因,一是寡婦的身份,不能拋頭露面,一些重大的經濟活動無法參與,只能靠一些固定收入和賈母的憐憫給予,與王熙鳳比起來收入差距太多。二是婆母不待見,在紅樓夢中一個奇怪的現象,賈蘭作為賈政的長房長孫,卻不見王夫人的特別疼愛,所以表現在賈蘭的性格上有點孤拐,也許是賈珠之死,王夫人可能有牽怪她剋夫,所以不待見她。三是孃家勢力太弱。李紈的孃家不是顯赫之家,比王家、薛家、史家、林家更不是一個層面的,從李紈的寡嬸來投靠就可見一斑。所以李紈在賈府的處境,比其應該享有的待遇相差太大,導致其看透人情冷暖,世態炎涼,最後待落敗的賈府一干人等態度冷淡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實際李紈也是一個聰明人,安分守己,忠貞守寡,努力培養賈蘭讀書成人,最後獲得成功,也是很好的結局。反之,如果李紈改嫁或者作風不正,如何能為賈蘭創造成才的機會!


姜71913869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李紈的自私冷血,並不是偶然的,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出來。

李紈對於賈府沒有什麼感情,相反只有惡感,和寄人籬下的無奈。

首先,李紈青春年少守寡,罪魁禍首就是公婆。

不管怎麼樣,李紈一生是不幸的,20歲出頭就守寡。按照清代的規矩,李紈一生恐怕不能改嫁,也不能隨便出門,基本就毀了。

而丈夫賈珠的早亡,明顯是王夫人和賈政逼迫唸書的結果。

李紈雖然嘴上不會說,也不敢說,但心裡自然是痛恨的。

其實,王夫人和賈政也不是傻蛋,他們也明白李紈的心理。全書中,王夫人和賈政對李紈其實很冷淡,甚至對親孫子賈蘭感情也一般,估計也就是不喜歡李紈牽連到賈蘭。

其次,王夫人奪走了李紈的權力。

正常來說,王夫人老了,應該將賈府的大權交給李紈。畢竟李紈是正兒八經的大兒媳婦!

有人說李紈能力不行,實際上王熙鳳生病期間,李紈和探春也將賈府管理的不錯,能力多少還是有一些的。只要王夫人願意,完全可以她來主持,由李紈具體辦事。

但王夫人卻沒有把權力交給李紈,反而將八竿子打不著的王熙鳳請來。

李紈雖然表面上不說,心理肯定還是痛恨的。在賈府中,李紈無權無勢,地位和三春差不多,這完全不符合他的身份。

再次,李紈自私冷血從很多地方可以看出。

李紈的收入很多,這主要是賈母的照顧。根據王熙鳳的介紹,李紈一年賺的銀子至少五六百兩。而賈府繼承人的賈寶玉,月薪也就2兩銀子。李紈把賈蘭養到科舉考試,保守估計賺到的銀子至少七八千兩,加上賈珠留下的遺產,上萬兩肯定是有的。

而李紈自己房裡沒錢,尤氏在她那裡哭花了妝,李紈連胭脂都沒有。可見,李紈早已把錢財轉移到孃家。

要知道,劉姥姥說,20兩銀子就夠農民家庭用一年了,李紈手上有一筆鉅款。

但李紈為人卻非常小氣,賈寶玉他們搞個詩社,每年需要幾十兩銀子的開銷,李紈又是主持人,卻推給王熙鳳去出錢。

王熙鳳也不是善茬,藉機當眾諷刺她一頓。李無法反駁,只能東扯西扯,亂說一通。

還有,李紈的偽善和心機

李紈在賈府,有個賢德的名聲。但我們仔細看來,李紈在幾乎所有大事只是動動嘴皮子,說說現成話,從沒有任何賢德的舉動。

而且,李紈很聰明,她知道權力是爭奪不到的,因為四大家族中王家實力最強,已經控制了三家。李紈的孃家實力弱,無法和王家鬥,只能放棄。如果不自量力去鬥,恐怕李就是趙姨娘的下場,被揉捏的不成人形。

而王熙鳳之所以來榮國府管家,說白了還是為了撈錢,以權謀財,甚至放高利貸。

但王熙鳳攬事多,被人怨恨,口碑差,遲早會倒黴,撈點錢也沒什麼好處。

李紈卻裝作賢德的大兒媳,得到賈母的認可。在不動聲色中,李紈撈到不亞於王熙鳳的錢。

可以說,李紈比王熙鳳還要狡詐的多,也成功的多。

最後,李紈肯定不會去救任何人

根據小說的推測,賈家抄家以後,賈蘭應該年齡太小,被釋放。

李紈則是守寡女流,也早就釋放。

因李紈早就將上萬兩銀子轉移到孃家,也沒有被抄走,成為富豪。

而賈家其他人,都敗落的不成樣子。

賈寶玉他們落魄就不提,好歹是成年人,還能考勞動吃飯。

但王熙鳳的女兒巧姐被賣到妓院,賈寶玉他們求李紈出錢贖人,卻遭遇冷遇。

最後竟然靠八竿子打不著的農婦劉姥姥,賣房子賣地才湊錢將巧姐救出。

所以,賈寶玉他們深恨李紈,認為她自私冷血不積陰德。

後來賈蘭果然考上了舉人,但沒多久卻英年早逝,對此賈寶玉認為這是李紈冷血的報應。

其實,李紈這種女人在今天也有很多。

這麼多年,很多事情變了,但人心沒有變。


薩沙


每次提起李紈,讀者大概都會想到王熙鳳給她算賬那一段:

你一個月十兩銀子的月錢,比我們多兩倍銀子。老太太、太太還說你寡婦失業的,可憐不夠用,又有個小子,足的又添了十兩,和老太太、太太平等。又給你園子地,各人取租子。年終分年例,你又是上上分兒。你娘兒們,主子奴才共總沒十個人,吃的穿的仍舊是官中的。一年通共算起來,也有四五百銀子。

李紈的父親是國子監祭酒,算是書香門第,賈家娶她,也是看中她知書答理,是要走科舉路線的賈珠最好的婚配對象。

從全書看,她的管理能力不弱於王熙鳳。比如跟探春一起理家,比如劉姥姥二進大觀園,她早早備下游船,是個仔細的人。如果是鳳姐預備的,估計賈母要大張旗鼓誇一誇了,但她問了一聲是誰備下的,聽知是李紈,也不言語了。她知道一旦誇了有人要多心。

識書認字,又懂得管家,又懂得教育孩子,不識字的婆婆王夫人和管家的璉二奶奶,也只是跟她保持表面和氣罷了。根本不是一路人。賈母也知道誰在管家,所以並不能一力抬舉她,頂多悄摸摸多給幾兩月錢,就這樣王熙鳳找到機會,還是當著姑娘們好好給她算了筆賬。

很多人都只看到她得到的,卻看不清她失去的。

賈政長子賈蘭之妻,生了長孫賈蘭,有能力有資質,按理說她本是賈家名正言順的當家人。只因為是個寡婦,她失去了對整個賈府整座大觀園的管理權,她失去後,誰得到了?

當然是王熙鳳。

說她不積陰騭,從書中線索看大概率是不救巧姐,她跟巧姐的娘王熙鳳本就是紙糊的妯娌,沒有恨估計也沒多少情意。大廈傾倒,人人自危。我不害人也不救人。她的反應,是意料之中。


柳如嫿



李紈是金陵十二釵之一,她的結局應該是不錯的了!

她的判詞是這樣的:

桃李春風結子完,到頭誰似一盆蘭 ?

如冰好水空相妒,枉與他人作笑談。

從判詞看,李紈的兒子賈蘭應該是中舉做官,而李紈也是母憑子貴,當個誥命夫人。

那時的榮國府應該是敗落到極致,只落得白茫茫一片大地真乾淨!

李紈的悲劇在於早年守寡,苦守空房,用心養育孩子,最終苦盡甘來,但是可惜雖然榮華富貴,但離黃泉路也不遠了。

她的一生真是槁木死灰一般!她最快樂的時光就是在大觀園裡和寶玉,黛玉他們建詩社,吟詩作賦的日子!


就算她後來大富大貴,但是她既沒有能力幫助賈府的那一干落難的人,也不願幫助那些落難的人。

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李紈那時已經是黃土埋半截了,當家做主的是她的兒子賈蘭。

而賈蘭是一個牛心左性的人,從小就和賈府的人不親近!

寶玉在學堂和金榮打架,他袖手旁觀,還不讓賈菌加入!

書中寫道:

賈菌如何依得,便罵:"好囚攮的們,這不都動了手了麼!"罵著,也便抓起硯磚來要打回去。賈蘭是個省事的,忙按住硯,極口勸道:"好兄弟,不與咱們相干。"

俗話說得好“從小看大”,所以賈蘭不會幫助賈府落難的那些人!


第二,賈府那些落難之人都是咎由自取,就算李紈想幫他們,也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自古便是如此!

忽喇喇似大廈傾,倒,容易,扶起來,難!

所以李紈不幫助那些落難之人有情可原!


凡眼看紅樓


《紅樓夢》裡李紈的曲子《晚韶華》寫得比較尖刻,寫李紈沒有陰騭積兒孫,所以她的鳳冠霞帔沒有穿多久,就死了。她的兒子,功成名就不久也死了,空留下虛名。也許說李紈不積陰鷙,是因為賈府落敗後,李紈沒有就賈府落難的人吧。

按理說,李紈在丈夫死後,賈母還是很照顧她的。給她高工資,給她土地讓她收租子。她吃穿用度一律用府裡的,一概不用花錢,她的錢都攢著。她應該有很多積蓄。

賈府被抄家,也許李紈保住了自己的財產。她和兒子過著衣食富足的日子。面對賈府那些因為沒錢在死亡線上掙扎的人無動於衷。

如果責怪李紈沒有救其他人有些苛刻,因為那些人裡有很多人年輕力壯,可以自己掙飯吃,不能依靠孤兒寡母生活。

賈府裡的人安榮富貴慣了,沒有絲毫的謀生能力,如果李紈救他們只能坐吃山空,不久李紈母子也會衣食無著。

潤楊認為,李紈沒有救無依無靠的巧姐是她人生中的一個汙點。

巧姐是一個年幼的孩子,父母身陷囹圄,沒有謀生能力,李紈如果她能收留巧姐,巧姐不至於被賣。

巧姐對李紈這個伯母很熟悉,從小就和這個善良的伯母在一起生活在榮國府,這個伯母曾經抱過她,曾經愛過她。可是賈府被抄後,這一切都變了。巧姐一夜之間失去了父母、失去了優越的生活,失去了立錐之地,也失去了伯母的寵愛。

她不得已去投奔伯母。可是,伯母李紈翻臉不認人,再也不管她,無論她如何哀哀哭泣,無論她如何跪地相求,伯母絲毫也不心軟,冷酷的趕走了她。

巧姐只好被陌生的舅舅領走。可以想象,巧姐被不著調的舅舅王仁領走時,哭得如何撕心裂肺!人神共泣!

巧姐被狠心的舅舅和哥哥賣進煙花柳巷。當劉姥姥聽到消息,再次找到李紈請她幫忙相救時,李紈還是狠心的拒絕了。

最後劉姥姥憑藉一己之力,砸鍋賣鐵救出了巧姐,並讓巧姐嫁給了外孫子板兒,讓巧姐過上了雖然窮困,但是安全的生活。

鳳姐因為救濟劉姥姥,積累了陰德,救出了女兒。

李紈因為沒有救巧姐,失了陰鷙,導致兒子雖然功成名就,但只是曇花一現。母子相繼走上奈何橋。

如果李紈救了巧姐,賈蘭不會早早死去。李紈雖然沒有害人,但她也沒有積陰鷙,最後徒留一個虛名。

也許李紈沒有救巧姐,是她的命吧,如果李紈救了巧姐,救了賈府一干人,李紈就會像賈母一樣兒孫滿堂,頤養天年。那樣的話,李紈就不能進薄命司,成為薄命女了。

我是潤楊閬苑,歡迎關注!歡迎評論和分享!


潤楊閬苑


李紈未施以援手,恰恰符合了李紈的性格,也使得這個人物更加豐滿起來!請允許我用惡俗不堪的文字,來我們嘗試分析一下可能的原因。

儘管她是教授之女,儘管她從小就耳燻目染著“女子無才便是德”,但女人天生愛美的秉性是無法更改的。而事實上,她做為一個寡婦,甚至在日常生活中連花兒都不能戴,其生活的沉悶可見一斑,在古代倫理的枷鎖下,她唯一能做的就是承受,甚至還要做出“心如槁木”的姿態來。第七回,周瑞家的來送花,原文如下:“那周瑞家的又和智能兒勞叨了一會,便往鳳姐兒處來.穿夾道從李紈後窗下過,隔著玻璃窗戶,見李紈在炕上歪著睡覺呢。”

正值白天,李紈卻在屋裡歪著睡覺,還偏偏可以讓人能看到,這背後的“謹慎”與“小心”讀起來都讓人心酸。這明明就是在做一個姿態,我是一個守婦德的寡婦,我謹守禮法,我嚴守婦德。為什麼在沒有外人進進出出的賈府裡,她還要如此小心?這豈不就是暗示賈府對於這些規矩的重視還有那些刻到骨子裡虛偽?而另一面,不正她心中那滿滿的酸楚和不滿麼?

哪怕到了大觀園之後,她住進了 “稻香居”,後來又自命為“稻香老農”,一個風華正茂的女人自命為老農,這背後是心酸,還是對賈府虛偽的嘲諷呢?

她在內心深處肯定不想過這種死人似的生活,倒不是說一定要改嫁,而是說活得精彩一些,趣味一些。這在進入大觀園後她慫恿探春承辦詩社就可以得出這個結論。一個心如槁木的女人,在這裡煥發了生命力,主動承擔那些繁雜的事務,併為此不惜和王熙鳳去摔臉子。書中最耐人尋味的就是她這個摔臉子的過程,表現出了她並不是那種天真單純的女人。第一,她是等到探春病好之後,才運用語言藝術,將其成功慫恿。然後順勢自薦為社長。又捐出自己的房間做為社址,然後又建議讓王熙鳳擔任御史。

心機!或者換一個詞,聰明通透!這哪裡是一個稻香老農能想出來妙計!探春為人磊落,所以詩社必成。而拉來王熙鳳,又能解決銀子問題,偏偏從頭至尾還不居功。

她若為官,必是翹楚。

她與王熙鳳的本領差不多,書中多次用各種對話或事件表明,她的治家能力甚至比王熙風還要強!但是在一山不容二虎的前提下,她選擇了藏拙,以實際行動來暗示自己無意於俗務,這一點也是讓賈母特別入眼的原因,王熙鳳對此也是心知肚明,自然投桃報李,在大觀園詩社一事上大開綠燈,否則以王熙鳳的性子,豈會在李紈的笑罵之下無動於衷,不過是兩個聰明女人之間的利益交換罷了。

火眼金晴的賈母懂,人情練達的王熙鳳懂,她們都知道,李紈的本事很強!只是自欺欺人地認為她是因為心灰意冷或身份不適,所以才一直不願管這些俗事,卻不知,這正是李紈的自保之舉。一個寡婦再有本事也不大合適統領一個家族的日常事務,李紈的退卻,一是骨子裡的清高,二恐怕也是看清了賈府的現實。

而且要錢一事也反映出了李紈的另一面,燦爛的鋒芒!誰會相信一個終日沉悶幽靜的寡婦會綻放如此的光彩,卻僅僅是因為一點銀子?

李紈在大觀園的一舉一動,莫不讓人驚豔,才情、世情、人情三情合體,和李紈一比,黛玉寶釵更像是一株青澀的李樹。毫無氣韻可言。她詩才滿腹,善解人意,處事公道,溫潤如玉,氣韻飛揚,幽默通達,灑脫肆意,這是那個白天睡覺還偏偏要讓人看到的寡婦麼?為什麼李紈到了大觀園之後,反而變了一個人?為什麼這個人與之前相比,彷彿活了過來?曹雪芹為什麼這麼寫?

如果是因為婦德,按理來說,她住在大觀園之後,仍然古佛青燈才是!身如槁木,心若死灰怎麼會因為換一個環境就發生如此大的變化?

只能說明一件事情,她之前不得不要做出那一幅婦德姿態來!更潛的臺詞是,如果她不做出那一份貞靜的樣子,她的下場會很悲慘,然後就導出了一個結論,她對賈府存有恐懼,而藏在恐懼深處的就是厭惡。如果她想活下去,想讓自己的兒子平安長大,她必然要做出一幅人畜無害的樣子來。甚至連賈蘭不受重視她也不介意,這未嘗不是對賈蘭的最佳保護。也正是因為如此,賈母才發現她識得大體,懂得進據,說她“他有的時候是這麼著,沒的時候她也是這麼著……倒難為她。”所以才處處照顧與她,豈是因為她可憐?試問賈府裡有什麼人心能瞞得過老祖宗,只不過她裝糊塗罷了。而王熙鳳對此也深以為然,一派和諧。甚於發生小爭執時,甘願退一步。

稻香村黃泥牆邊那幾百隻杏花應當是她內心的寫照或者是對賈府的嘲諷吧?“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連普通人都明知道的典故,她如何不知?偏偏還要細心呵護,這是不是一種無聲的反抗呢?她真的喜歡杏花麼?不是的!因為在後面蘆雪庭作詩中,李紈罰寶玉去櫳翠庵乞取紅梅,是因為她對梅花情有獨鍾。

梅花才是李紈的最愛!而梅花又象證著什麼呢?

凌寒獨自開,零落成泥碾作塵,杳杳山水隔,風遞幽香去,獨放銀行照晴昊,高標逸韻君知否,竹籬茅舍自甘心,寒梅最堪恨,獨恨東風無意思,不受塵埃半點侵…….古人懷詠梅花的詩是那樣多,做為愛詩的李紈,偏偏最愛梅花?

所以,她是恨賈府的,她愛的只是大觀園裡的那些女孩子,可是那些集天地之靈秀的女孩子都被賈府給毀了。

所以,為什麼要施以援手?

你們毀了我,毀了那些女孩子,毀了一切,卻要我伸手麼?

做夢罷!

(至於不救巧姐兒,就算是想救,又拿什麼救呢?有能力救而不去救?還是說因為心疼銀子不想救?曹雪芹的判詞歷歷在目,也是讓人生疑。我不否認她可能有私心,可是我依然不認這是她品德或見死不救的錯,是的,巧姐是無辜的,可是,李紈也是無辜的!剛才又在知乎上看到了一些人的回答,覺得我這個回覆還是太片面太主觀了,權當反面教材罷!)


亦有所思


要解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得確定一個前提。

那就是李紈到底有沒有救賈家的實力和能力?

1、首先來評定一下李紈的經濟實力。

先說遺產

——李紈是賈珠的遺孀,而賈珠是賈府的長孫。按理說,李紈就是整個榮國府的大奶奶!賈珠作為長孫,有鉅額遺產留個賈紈這是毋庸置疑的。

再說月錢——王熙鳳就曾經當著大家的面兒打趣李紈,說李紈是個月銀多多的主兒。有多少呢?一個月二十兩。和賈母、王夫人的月銀一樣多,是當家的王熙鳳的四倍。而二十兩銀子,足夠普通農戶全家花上整整一年。

李紈還有租子可收——當年賈母因為疼惜李紈年輕守寡,只剩孤兒寡母,就把賈家的一處園子分給了李紈。園子多大不得而知,但既是賈母給的,那定是大手筆,每年的租金也不可小覷。

還有各種賞錢——我們知道,賈府當中各種聚會繁多,但凡逢年過節有個喜慶的事情,都要賞遍府上各色人等。丫鬟婆子一年的賞錢還不少,更不用提這位大奶奶了!無論賈母還是王夫人,都會因為她孤兒寡母的境遇格外地多多賞賜一些。

另外,李紈是個知書識字的大家閨秀,人又聰明,又有賢德的好名聲,她好歹多為獨子賈蘭著想一點兒,隨便籌劃些個投資,也會賺得盆滿缽滿。

在賈家敗落之時,粗略估計,她至少也有一兩萬的兩白銀。

可見,論經濟實力,李紈還是有的。

2、但說起李紈的能力,大概就不能擔負起拯救賈家的重任了。

如果李紈是個精明強幹有實力的女子,那也不會頂著賈家長孫媳婦大奶奶的身份,把賈家的管理權全盤拱手讓給了王熙鳳。

李紈為人謹小慎微,態度恭謹,雖懂詩書,卻也有自知之明,從不搶鳳姐風頭,內心卻跟明鏡似的,從不跟王熙鳳正“爭”。

所以說,李紈雖有經濟實力,但欠缺管理能力,是不足以解救賈家的。

3、除此之外,更為重要的一條原因,我認為李紈並不願意去救賈家。


一個年輕守寡在賈家恪守著婦道貞潔的女人,在賈家形同空氣。

除了賈母的憐惜外,沒有人關心,也沒有人在乎。

她的青春在賈家的大觀園裡,直耗到油盡燈枯。

李紈在看遍了世事滄桑,看慣了爾虞我詐後,除了養育自己的兒子,期待兒子功成名就外,她早已心如死灰。

賈家的敗落,不是一天使然,而是慢慢地一步步走向死亡。

李紈知道,大廈將傾,一己之力不足以起死回生。

賈家抄家後,自己會因是守寡女流被放,兒子賈蘭則會因年紀尚小被放。

至於其他人,和自己又有什麼關係呢?!就如同她當年,苦苦被囚禁的青春,賈家的哪位會覺得和自己有關係呢?!

與其和賈家共存亡,不如甩掉賈家,輕裝上陣,繼續她之後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