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天炮”罗天扬

象棋对弈中的炮,行则直来直往,动则“轰然”一声,它的作用比之曲尽其妙的马来说,当然明快多了。湖北黄冈罗天扬的为人,爽朗明快,有点像炮。早期弈棋,喜欢用炮局,且因棋艺高超而显示其威力,受到棋界的称赞。于是有人戏称罗天扬:人是炮,棋亦是炮。

(一)武汉三镇起棋名

罗天扬,湖北省红安县人,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出生。罗幼时的名字已难查考,在进入全国棋界时,人们只知道他原业白铁匠,为此呼为罗铁匠;又因他的年岁较另一湖北名手雷海山为长,为此呼罗为老湖北;罗又因性格明快豪爽,落子飞快麻利,爱喝酒,而被呼为冲天炮、老酒仙。天扬之名系棋友周焕文所拟,取铁匠的谐音和“天下扬名”的含义。

少年时,罗在汉口学习白铁手艺,很快学会并爱上了象棋。据《黄鹤楼棋话》载:罗曾向一个绰号“混一天”的李姓好手学过棋。由于进步快,不久就在当地出了名。罗20岁左右时,茶馆举办了一次象棋赛,三镇内外的大多好手都参加了,罗一举夺魁,从此称雄武汉三镇。

“冲天炮”罗天扬

清政府被推翻后,全国各地的经济文化有所复苏,就棋艺活动来说,以上海、扬州、北平、广州等地最为活跃。棋艺已臻成熟且颇有争雄愿望的罗,决计挟技去全国各地闯荡。30岁前,罗来到上海,初以摆棋摊为生,既摆残局,也摆满盘,在自己一方拿去双马,表示可以让子弈棋。之后,罗对上海情况较熟了,就上茶馆弈棋,并以此为生。

约在1918年左右,罗和上海第一名手励志英作个局赛,有八局用炮,获得小胜,于是上海棋坛传开了“罗铁匠”的大名。

在棋界,罗天扬又以供品、棋德高洁受人称颂。如他员以供灼生,但从不主动向人兜揽,对局时不论对手是高手或低手,总是面对棋盘,正襟危坐,不吭声,不敲子,不悔着,不指划棋盘,全神贯注地弈棋。罗对提携后生也十分热心,且不计功利,为此很受人尊敬。

“冲天炮”罗天扬

(二)颇有侠气百局棋

二十年代初,扬州名棋手周焕文,与慢国手张锦荣赛棋失利,一气离扬州,在上海老西门广益善堂悬壶行医,并常去畅国茶室弈棋。由于罗和周常在一地,就交上了朋友。周焕文感到罗虽身在江湖,但江湖气不重。其时,周焕文正在督促儿子周德裕习弈,为了让他接触各种棋路,周焕文请罗住到自己家,和儿子周德裕弈一百局棋,罗欣然同意,这对周德裕今后压倒慢国手张锦荣,称雄全国,具有一定的作用。为了报答罗的侠气,周还荐罗去扬州“棋孟尝”张毓英宅攻擂,这正合罗的心意。当周撰写荐信时,对罗的称呼感到犯难:用诨名太不雅致,于是以“铁匠”的谐音,取“天扬”两字为名,从此“罗天扬”这名字开始载人象棋的史册。

其时,扬州张宅的象棋擂台,由张锦荣担任台主,会战各地来访的象棋高手。罗到扬州张宅时,恰逢湖北籍江陵名手吴淞亭在攻擂。这张锦荣果然了得,弈至傍晚,已取得胜势。吴淞亭要求明日续弈,张认为:吴已在劫难逃,同意明早续弈。晚上,吴因乡情向罗讨教,罗既然答应帮吴共同寻求解救之法,直到次日天明,才找到可和的办法,使吴十分感激。

“冲天炮”罗天扬

罗天扬的“侠气”还反映在收徒方面。旧时,江湖上的收徒,规矩较多,如徒弟今后弈彩赢得钱,除生活必需外,须孝敬师傅,要付学费等,至于“徒不跟师斗”则是最起码的了。三十年代初,小扬州林荣兴来到上海,人生地不熟,且棋艺尚未成熟,为此由万介绍,初投罗天扬的门下,罗除悉心教授外,绝不向林勒索什么。以后林荣兴的棋艺,打遍上海无敌手,有“小剃头”之称,收人一度可观,罗也不向林荣兴索要什么。对于另一同乡名手李义庭的培育和提携,罗更是不遗余力。李的棋艺初成于湖北武汉,为了磨练常去上海弈访,罗天扬又是陪弈指导,又是介绍对弈。1954年夏秋之际,李义庭再次往上海弈访,想攻杨官璘的擂台,但李还只17岁,经罗天扬千方百计恳请,终于由董文渊转求杨官璘加赛一场,时间为8月31日晚,地点在大新公司的棋坛,前后两局,李竟全胜,一时轰动了上海。在棋界,人人都知道罗天扬虽是穷汉子,但颇有骨气。据《棋中高士罗天扬》载,罗有时手头桔据,别人要借钱给他时,他总是拒绝,以恩赐的口吻借给,他更为严拒,宁可挨饿。一次,有个有钱而要名的棋迷想送钱给他,但要他在公开场合输一盘给他,被他严拒,只有当确实感到对方有诚意时,才肯接受,而且以后有钱时必然归还。由于罗很有气节,因此,他虽是个文盲,仍被商务印书馆聘为象棋指导,享受一般棋手较难得到的光荣。

“冲天炮”罗天扬

(三)备地征战棋名显赫

罗天扬从一十年代后期离开武汉后,打出“黄冈罗天扬象棋访友”的旗帜,曾在江、浙、鲁、鄂、粤等省奔棋,鲜逢对手。三十年代初,在湖北黄鹤楼摆象棋擂台,历时半年多,充分显示了罗热爱棋艺的秉性和朴实可爱的性格。当他离开后,引起棋人们的怀念,有人作了几句打油诗:天扬已随轮船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天扬一去不复返,将帅士相空悠悠。

在二十年代中期,罗天扬在沪落脚谋生,且战绩比较突出,基本上和“扬州三剑客”之首周德裕齐名,为此,邀请他作表演的较多。如1928年3月22日上海青年会举办名手表演赛,由周德裕和罗天扬对阵,罗以迅速飞快的落子及一胜一负较好的战绩,赢得了阵阵掌声。尤其是第二局,罗以极干脆的杀法取胜,为此,鄞县名手冯友笙撰文介绍了这两局棋的精彩着法,刊于《时事新报》。周意想用马去相,本意是以杀求吃掉罗的七路车。岂料罗眼睛一眨,计上心来,不慌不忙地走了一着用马去炮,这个解杀还杀大出周德裕的意料,于是周白失一马而迅速呈败势。

“冲天炮”罗天扬

1932年,浙江宁波市邀请上海名手访甬,由当地名流李济民赞助,在宁波江北青年会举行“沪、甬象棋名手友谊赛”。上海方面由罗天扬、窦国柱、朱剑秋三人组队成行,宁波方由浙江名手张观云、徐葆康及另一位宁波好手谢鸿元应找。由于上海方面的都是大名手,从四乡赶来看比赛的人山人海。结果罗胜了宁波谢鸿元。赛后,罗天扬无意中吐露了一句直心肠的话:“谢的棋可让单马”,而被好事者传播。后由李济民悬彩,罗、谢让单马再弈,仍为谢负,使宁波棋界充分看到罗的不凡棋力。

1935年,罗天扬已 48岁,但爱棋之兴不减,风问华南高手如林,棋风繁盛,就和另一湖北名手方绍钦(方为汉口冠军)联翩南下。在征战香港时,和曾展鸿、何鲁荫等名手交流过棋艺,虽互有胜负,但影响不小。在广州,他又和周德裕、方绍钦三人合成联军,和华南队作了交流,也取得好成绩。

“冲天炮”罗天扬

解放后,罗天扬以60多岁的高龄,曾力战众多的新进名手,其中以1951年9月 27日在大新公司力战杨官璘成和的棋,最为脍炙人口。1955年春,罗天扬在武汉同李义庭一起,力战上海队的何顺安和屠景明,并于同年秋访问广州,力斗广东棋坛双雄杨官璘和陈松顺,可见他宝刀未老!这时,罗大扬已70岁高龄。

大约1958年前后,上海的各个弈棋场所停顿,罗返回湖北家乡,被聘为湖北省文史馆员,做棋艺史料的整理工作。经济上虽菲薄,但生活尚安定。罗于1964年逝世,终年77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