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人物」他用活了“仙人指路”

現代江南象棋名家劉憶慈,三十年代起崛起於浙江杭州的棋壇“喜雨臺”,五十年代中期,參加建國後的全國象棋錦標賽中,獲得兩次全國季軍和一次全國第五名,並以“仙人指路”的開局,創闢富有特色的新棋路,被棋界稱為“劉仙人”。至1982年逝世止,馳譽滬、浙、蘇、穗、京、津等省市棋壇40餘年,成為建國初期的象棋國手之一。劉憶慈生前曾任杭州市政協委員。

「象棋人物」他用活了“仙人指路”


一、因棋招親

劉憶慈,小名葆奎,身高約1.75米,方面大耳,氣字軒昂,為人作風正派,待人接物和藹而嚴謹。L916年出生於杭州,自幼酷愛象棋,1928年進徐春泉所開的油紙(傘)行當學徒。徐春泉為杭州著名象棋高手,有棋壇“豹子”之稱.是喜雨臺棋樓的“五虎一豹”之一。徐在店內找人弈棋,允許學徒劉葆奎在旁觀看,也帶動劉的棋藝提高。後來,劉在觀戰中,談及著法時,頗有警驚之著,引起了徐春泉的注意,在缺少棋伴時,也要劉憶慈作個對手,從此,劉的棋藝進一步得到鍛鍊。二十年代時,杭州喜雨臺的象事活動處於高峰,名棋手層出不窮,有著名的“五虎一豹”,更有拔尖於省際的張觀雲和關春林。劉憶慈在抽空去喜雨臺學棋時,師事張觀雲和關春林。

有一次,“豹子”找劉憶慈弈棋,劉以“飛象局”開局,不久即進入緊密的細戰之中.“豹子”在使出渾身功夫之後,仍未能奪得先手,相反,卻在細戰之中被劉的馬炮“粘住”,最後被劉扳倒。徐以浙江名棋手的身份,竟艟一個近二十歲的小夥子擊敗,初猶悻悻,但不久即轉入憐才愛才之意。

「象棋人物」他用活了“仙人指路”

徐春泉有個女兒.少劉憶慈三歲,在店內和劉朝夕相處,互有好感,徐春泉看在眼裡,決意招劉憶慈為婿,以便由他接掌門戶。1933年秋,劉憶慈終於成了徐記紙傘店的乘龍快婿,這就是被浙江棋界傳誦一時的因棋招親的故事。

劉憶慈成了徐春泉的女婿之後,除了幫助丈人照料店鋪外,有條件去杭州的著名棋樓喜雨臺下棋,棋藝更進一步提高,基本上和喜雨臺的“五虎一豹”齊名。為了進一步切磋技藝,常常去上海和當時的滬上名手交流。1936年前後,杭州的棋壇十分活躍,城南俱樂部舉辦了“杭州市象棋名手邀請賽”,被邀者為“五虎一豹”中的李嘉春、趙金榮、蔡阿福、張益榮、馮楣蓀和徐春泉(豹子),以及新秀董文淵和荊憶慈。比賽這些天,油紙傘店暫停營業,翁婿雙雙上陣,比賽結果劉憶慈奪得第二,於是正式成了杭州的名棋手。

「象棋人物」他用活了“仙人指路”

抗日戰爭期間,杭州陷入敵手,抽紙傘業十分不景氣,劉憶慈另立門戶,在慶春路烏龍巷口開設“大華煤炭店”,做柴炭生意。由於一度經營頗善,有所發展.劉在利用業務往來推銷柴炭之機,常去上海、南京等象棋名手薈萃之地交流技藝,常常在“大世界”和天蟾茶樓弈棋,並和上海的名棋手朱劍秋、朱壽頤、李武尚、葉景華(綽號小煞星)等作交流賽。由於劉的棋風紮實、棋品較好.在上海等地影響較好。為此.上海棋界都知道杭州除了董文淵外,還有一個劉憶慈,是江南名城杭州的兩根新興棋柱子。

二、高潔棋品

舊時,棋界有所謂“書房棋”和“茶館棋”之分。所謂書房棋.是指學習過棋譜如《橘中秘》、《梅花譜》、《心武殘篇》、《百局象棋譜》等古代的著名棋書,受過較為“正規”的象棋訓練,掌握了開局階段的各種陣勢和殘局階段的各種定式。書房棋大多是有中等文化水平及中等以上“傢俬”的棋手,屬於棋手中的“知識階層”.劉憶慈一般被視為書房拱中的較好者。而茶館棋是指一些從未接觸過棋書,從不學習陣勢和定式的棋手.茶館棋手大都沒有什麼文化,有的只認識幾個棋盤上的字.他們對於陣勢和定式的提高,大多來自實踐的摸索。而杭州的董文淵即屬於“茶館棋”。茶館棋手大多有“博彩”的習慣,有的乃至“非彩”不下,非彩無刺激。

「象棋人物」他用活了“仙人指路”

三十年代中期,劉憶慈招親徐宅後.身份有了變化,學棋、打譜的條件成熟,劉常找些《橘中秘》、《梅花譜》來學。在當時和董文淵比較,劉重於陣地戰,在開局方面較優於董,在中局實戰時,常失先於董,因為董向以“野戰”和出妙手著稱。在殘局階段,劉又重於定式,而董叉以“功夫”見長。為此,在三十年代後期至六十年代前,浙江兩大象棋名手董文淵和劉憶慈,一個是以輕靈仙逸著稱,一個以紮實厚重馳譽。

劉憶慈愛棋的另一特色是不大願賭彩,更不願以行棋詐騙贏錢。三十年代成名後,董文淵常常放出風聲,邀劉賽棋弈棋,由於彩金較大,劉總是不願應戰。於是,螢就使出激將法,有時提出“二比一”,有時提出“二夾一”。所謂“二比一”是指彩金的二比一,如一元一盤的彩,董勝得二元劉勝得的一元。

所謂“二夾一”者,更是咄咄逼人,就是每三盤中董一盤先行劉二盤先行。但劉仍是不應,任憑董文淵在茶館棋手中胡吹。

「象棋人物」他用活了“仙人指路”

劉還反對在棋賽中使手段,相互串通,他認為這是敗壞棋風。如1964年的浙江省象棋賽,在杭州紅樓舉行,進入決賽的十位棋手,杭州市的佔五人(劉憶慈、沈芝松、衛森坤、陳福慶、陳選源),其餘為嘉興一人(高琪),溫州二人(朱肇康、周建雄);舟山一人(王春林)、金華一人(馬順林)。賽前,杭州的S姓棋手提出“讓劉拼高”的策略,因為這十名棋手中,以劉、高的奪標聲最高。劉昕此言後,不但不表示感謝,還表示堅決反對,使S姓棋手落得個十分難堪。後來實戰的結果,嘉興高琪連勝杭州四人,負於劉憶慈,而劉和杭州四人戰中,卻是二勝一負一和,虧了三分,為此,儘管劉勝了高,但總分少高琪一分,而屈居第二。如果劉同意不正當的做法,由杭州的四人各讓二分,則穩居冠軍了。所以棋手中一般反映劉憶慈不結緣、不識抬舉,但從這裡也可看出劉的高潔棋品來。

劉還具有較謙遜的美德。1957年夏,其時,劉有全國季軍之稱。應廣東的邀請,和另一棋手小湖北李義庭擬去廣州作一次對抗賽,對手為在華南稱為無敵擋的楊官璜和陳松順。赴賽之前,劉和李約定在滬會師,並應邀作多場“熱身”賽。有一場,在青年會表演,至殘局階段,李為一車一馬雙士,劉為雙車,一般說李難守和。這時,李霍地站起身.自動認負。但大禮堂的數百名觀眾,卻要求說明,為什麼劉必勝李必負。有的還提出,車已列中,馬三士緊緊圍住帥的身邊,請解釋如何破士問題。一時,劉尚不知如何應答,李已起身答道:這一局是指單車勝馬雙士的例勝,因為只要換掉一車,即不存在車佔中,這樣,破士成了必然。這一解釋,使廣大棋迷長了見識,又使擁戴李的棋迷心服口服。在散場的歸途中。劉和李同時出來,劉說:“這棋雖是我勝了。但也可說勝了一半。”表現出很高的棋士風範。

「象棋人物」他用活了“仙人指路”

三、仙人指路

劉憶慈之所以被譽為“劑仙人”,和他對“仙人指路”開局的創新有關。

1956年,全國首屆象棋錦標賽在北京開幕,這不但是新中國首次全國象棋比賽,也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的首次全國比賽,對於名棋手們的鼓舞和歡欣可想而知。依據當時的條件,國家體委決定以城市為單位推舉代表,杭州作為省會城市有一個名額。這年初秋,經過初賽和複賽,由劉憶慈對陳選源、衛淼坤對金虎城爭奪決賽權,結果劉勝陳,衛勝金,最後劉又勝衛,取得出席全國賽的資格。此時的劉憶慈是多麼激動呵!

比賽在北京舉行,這是一次高水平的競爭,全國名手薈萃,南有“楊無敵”楊官璘,北有“東北虎”王嘉良,西有“四川劍俠”劉劍青,東有細膩綿密的何順安。都是絕難勝棋的鐵對手。要在全國大賽中爭得好名次.除了過硬的功夫、較好的體質外,在開局方面有新招式也會起好作用。劉憶慈想到了“仙人指路”,這種開局自己研究了多年,有所創造,該是一顯身手的時日了。劉憶慈在此次大賽中,最後取得了季軍的好成績。

「象棋人物」他用活了“仙人指路”

到了1957年的第二屆全國賽的決賽,劉遇上了。楊無敵”,而且輪到先手,於是走兵七進一“仙人指路”。對於這種開局,“楊無敵”並不陌生,應以炮2平3,殊不料劉憶慈走馬二進三而不是馬八進七。接著劉架中炮、跳邊馬、升河炮.演成了較有利的局勢(見圖27),後來又弈成多兵具稍優的局面(結果和局),從而證明了這種開局的實用價值。劉憶慈的這個開局法立即引起了轟動,因為它開創了三四百年來的新路。在對李義庭的對局時,劉又用了這種“仙人指路”。劉在這次大賽中又奪得了季軍。於是,棋界從此稱他為“劉仙人”。

回頭看一看劉的這種創新,既應看到他的潛心研究,也應看到師承時他的影響。劉青少年時在杭州喜雨臺師事張觀雲和關春林,張對於“仙人指路”很有研究,除了教會他幾手外,還對劉說:棋路變化無窮,我因家裡窮.耗不起時間,你可好好研究。這對劉的影響很大,他悉心研究後,果然有了創新。

「象棋人物」他用活了“仙人指路”


四、事業為重

解放後,劉憶慈的柴炭店參加公私合營並轉了產。政府部門考慮到他的技能特長和經濟生活,安排他到杭州市體委任象棋專職教練。從此,他成了一名專業棋手,為浙江省培養少年棋手及參加各項比賽作出較大貢獻。

那時,杭州和浙江各地的象棋活動十分活躍。人民遊樂場(過去稱“大世界”)常舉辦大象棋表演賽。通常由衛森坤、沈芝松、李道忠、陳選源等省級名棋手作表演。逢節假日時,棋迷們總想看一看“劉仙人”的表演。當時,原喜雨臺的“五虎一豹”因年事已高,棋力已稍遜。每逢邀劉表演時,劉總是毫不推託。有時,紹興、嘉興等中等城市的棋隊邀請杭州隊弈訪,杭州方面一般派出其他棋手組隊,也已綽綽有餘,但劉常親自帶隊,有時親自打第一臺,表現出他重事業、輕名氣的品性,受到棋界的普遍稱譽。

“文革”後期,杭州的象棋活動剛剛打破僵局,其時吳山茶園每週有大象棋表演賽。由筆者出面主持,劉憶慈對此十分讚賞。1973年國慶節,為了增進棋迷們的興趣,擬邀請劉憶慈上山作兩場表演賽,在選擇對手時感到為難,因為省內和劉約略齊名的沈志弈遠在溫州,若去上海邀請胡榮華、屠景明、朱劍秋等又感到不便。本地的衛森坤、沈芝松等除名聲略遜外,又和劉是老對手,缺乏新鮮感。筆者考慮到另一位調來杭州尚不久的名棋手張筱洪,張在太原工作時曾獲兩屆市象棋比賽冠軍,調揚州市又獲揚州市象棋冠軍,還有過戰勝上海名棋手朱永康的戰績。將此意圖告知劉憶慈後,劉表示了委婉的謝卻,其深層原因是張弈棋常博彩。

「象棋人物」他用活了“仙人指路”

當實在找不出理想對手時,筆者只好自己請纓,請棋界“鳳凰”孫德慶轉告此意,不料,劉憶慈毫無國手架子.表示欣然同意,於10月2日、3日下午兩次登山和筆者作兩局表演賽,使棋迷們兩次得以欣賞他的棋藝。應該說,筆者當時棋名尚不及張筱洪,劉憶慈欣然同意和筆者作表演賽。主要是看重筆者對象棋事業的熱心和支持;另一原因是筆者和張筱洪僅弈過一局棋,且是表演賽,不僅筆者獲勝,而且比較精彩。

劉憶慈重視事業,還反映在他對著作的出版上。在兩次獲全國季軍後,劉的“仙人指路”已譽滿全國,人民體育出版社約請他寫一部“仙人指路”的專著,劉欣然承諾,併為此花了多年的心血,寫成書稿後,送交出版社審核。後來劉在參加全國比賽過程中,似乎感到這部書有一個小問題尚需思考,就從出版社要回稿子,擬稍作修改,但不料不久某地搶先出了一本“仙人指路”的書,其內容大致相同,劉憶慈因對出版著作的慎重,而被人搶先出版,而使自己的著作拖了下來。再後文化大革命開始,劉家教抄,書稿被焚燬。文革之後,象棋括動逐步恢復井得到進一步發展,但劉憶慈來不及再寫《仙人指路》而患上了胃癌,於1982年因病逝世,這是中國象棋技術資料的損失。從這裡我們也可看出劉對事業重於名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