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別兩寬 各生歡喜,唐朝離婚協議浪漫到哭!

900年,敦煌莫高窟出土一批唐代文獻,裡邊保存了唐人的"放妻書"(離婚證書)。

浪漫到炸裂,簡直比情書還美:

一別兩寬 各生歡喜,唐朝離婚協議浪漫到哭!

蓋說夫妻之緣,伉儷情深,恩深義重。論談共被之因,幽懷合巹之歡。

凡為夫妻之因,前世三生結緣,始配今生夫婦。夫妻相對,恰似鴛鴦,雙飛並膝,花顏共坐;兩德之美,恩愛極重,二體一心。

三載結緣,則夫婦相和;三年有怨,則來仇隙。

若結緣不合,想是前世怨家。反目生怨,故來相對。妻則一言數口,夫則反目生嫌。似貓鼠相憎,如狼羊一處。

既以二心不同,難歸一意,快會及諸親,以求一別,物色書之,各還本道。

願妻娘子相離之後,重梳蟬鬢,美掃娥眉,巧逞窈窕之姿,選聘高官之主,弄影庭前,美效琴瑟合韻之態。

解怨釋結,更莫相憎;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三年衣糧,便獻柔儀。伏願娘子千秋萬歲。

於時某年某月某日某鄉謹立此書。

第一部分講理想的婚姻應該是怎樣;

第二部分講現實的婚姻狀況,也就是離婚的原因,;

第三部分講離婚後及其善後事宜,同時署時和押籤。

在表達模式上:

① 夫妻雙方出於“合巹之歡”“同牢之樂”的夫婦之樂,與“伉儷情深”“夫婦義重”的深厚情義,加上“凡為夫婦之因,前世三年結緣”“宿世之因”的前世因緣,愉快地扯了證。

② 然而接下來夫妻之道並沒有在兩人身上實現,婚後爭吵不斷,雙方反目成冤家,鬧得雞犬不寧,“二人意隔,小大不安” “夫若舉口,婦便生嗔” “相憎終日,甚時得見”(小兩口吵架的德性,真的千年不變),“想是前世冤家”。

③ 沒轍,只能離了,各放各一條生路,“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臨別不忘遙祝前妻,“重梳蟬鬢,美掃娥眉,巧逞窈窕之姿,選聘高官之主”;“更選重官雙職之夫,弄影庭前,美逞琴瑟合韻之態”;別再對上一段感情抱有滿懷怨恨:“伏願娘子千秋萬歲”。

③分手費一併奉上:“三年衣糧,便獻柔儀”。

浪漫溫柔,滿紙幾乎不見一點怨氣悔恨,飽含了對對方情意綿綿的祝福;

兼有雙方離別之後冰釋前嫌的願望。

文辭清雅規整,真是比情書還美。

這還離毛線啊?!直接鑽懷裡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