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東要怎麼救京東?

如果前幾天劉強東對於京東是人禍的話,那麼宏觀經濟下滑則是天災,兩個因素撞在一起,讓京東一年縮水一半多,從差點將百度擠出BAT,到被拼多多緊追猛趕。掌舵人劉強東的身價也從年初的94.2億美元跌至47.3億美元,一度被掌舵拼多多的黃錚以120億美元身價超越。

劉強東要怎麼救京東?

根據京東公佈的數據來看,京東的營收增速在2018年的前三個季度同比增幅逐季下滑,活躍用戶數也首次出現下降,年度活躍用戶數(在12個月內至少有一次購物行為)比上季度減少860萬。

按照京東的屬性,京東的營收可分為自營業務取得的銷售收入和為開放平臺第三方賣家提供服務(如廣告、物流等)收取的費用兩部分。

一直以來,京東都在努力的擴大服務性收入佔比,而由於服務性收入的毛利潤率遠高於商品銷售,可總體毛利潤率起起伏伏總是上不去,唯一的解釋是自營業務毛利潤率越來越低。那麼賣商品毛利潤率太低怎麼辦呢?京東決定賣服務。

劉強東要怎麼救京東?

截至2018年Q3,京東自營商品銷售收入939億,同比增長22.8%;服務性收入109億,同比增長49.4%。京東正處在從賣商品到賣服務的戰略轉型中。停止披露自營、第三方的GMV數據,在面向公眾的宣傳中淡化自營與第三方的差異,都是為戰略轉型服務的。

但有專家指出:除非出現奇蹟,讓"商品銷售+服務"業務組合的毛利潤率顯著上升或者覆約、市場營銷等費用大幅降低,否則京東的營銷模式不可能出現持續性盈利。而至於通過非經常性損益取得"淨利潤"或者"非"出Non-GAAP利潤,都不是真正的"扭虧為盈"。比如2018年Q3,京東確認了34.3億"其它收益"淨值,從"經營虧損6.5億"搖身一變為"淨利潤29.3億"。

劉強東要怎麼救京東?

京東作為電商大佬之一,看到自己面臨的困境當然不會坐以待斃。但是京東一週以來都是以自家電商平臺的賣家、買家為服務對象的,這個生態圈是很小的,前景也不是一片大好。而像做大金融、物流服務這樣的路徑,可行度且不說,單單讓京東電商生態圈以外的潛在客戶使用京東提供的金融和物流服務就已經是難上加難了。劉強東剛被高價保釋出來就再次面對困境,但是從來都沒有一帆風順的企業,而且京東在這幾年也積攢了一定的實力,我們相信京東會再次度過難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