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養老,不僅僅是提高養老金的問題,老人們說出了心裡話

國家對於農村養老體系在不斷完善,讓許多購買了養老保險的老人有了最基本的生還保障,特別是對於以前沒繳納過養老保險的年滿60歲農村老人,只要你是農村戶籍,就可以憑身份證和戶口本領取每個月55元的根底養老金。

農村養老,不僅僅是提高養老金的問題,老人們說出了心裡話

現在農村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農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隨著我國老年化程度持續加深,農村裡面也存在著大批空巢老人。

農村養老,不僅僅是提高養老金的問題,老人們說出了心裡話

隨著農村大批年輕人進城務工,農村裡只剩下老人、婦女和孩子,農村裡凸顯出來的問題也不可小看,土地閒置、荒廢,留守老人、孩子缺少照顧和關心。對於留守老人而言,特別是那些年紀大,生活缺乏自理的老人,面臨的是養老金所解決不了的問題。

農村養老,不僅僅是提高養老金的問題,老人們說出了心裡話

農村普遍存在的大量年輕人都外出打工,往往整個村子幾乎沒有什麼生機,村子裡唯一熱鬧的時候就是年輕人回家過年的時候,年輕人在外打工掙錢了,回家蓋起了新房,改善了條件,生活是越來越好,但是依舊趕不走留守老人心中的那份寂寞,長期以來,留守老人精神世界空虛,情感孤獨,無人交流,無疑是他們最不能忍受的,以至於會出現:一個老人一張凳,屋前門口坐一天的情景。

農村養老,不僅僅是提高養老金的問題,老人們說出了心裡話

除此之外,老人們生病了,兒女卻不能在身邊照顧,雖說國家在農村醫療建設方面在不斷完善,農村醫療體系也在不斷髮展,但是相比而言,農村醫療設施還是匱乏,醫療條件也有限,遇上重病,大病還得去城裡醫院就醫,那麼就面臨著誰送老人去醫院?誰在醫院照顧老人?

農村養老,不僅僅是提高養老金的問題,老人們說出了心裡話

筆者在走訪中曾經接觸到過這樣一位老人,老人姓張,70多歲了,再也種不了地了,老人的家比較偏僻,周圍兩公里內都沒住家戶,兩個子女,兒子在新疆打工,女兒在上海打工,老伴去世得早,平時家裡就一個人生活,兒女們也給他買了養老保險,平時也經常寄錢回來,就是一年只有春節才回一次家,有次老人突然得病了下不了床,躺在床上一天一夜粒米未進,都沒人發現,直到親戚來家問事情,才發現把他送到了醫院裡。說起這件事,張大爺眼角有點溼潤了,他告訴我,現在生活雖然比以前好了,但是兒女不在身邊,他體諒子女在外打工也不容易,也不願意讓兒女擔心,只要自己能動,遇到什麼都靠自己,現在感覺自己就像村裡的五保戶一樣。他說,寧願回到以前,雖然苦一點,但是天天能看到兒女們,至少有個遞水的人。

農村養老,不僅僅是提高養老金的問題,老人們說出了心裡話

農村老齡化程度問題也越來越嚴重,絕不是提高養老保險金就能解決的問題,怎樣提高農村老人的晚年生活質量,排解他們的孤獨,讓他們的晚年健康、快樂這事擺在我們面前一個嚴峻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