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老人骨折後,一般壽命不長,是真的嗎?

圖騰先生


隨著年齡的增長,骨骼呈現出退行性病變,骨質疏鬆較為常見,進而導致骨折的發生風險增加。據研究估計,全世界每年發生老人髖部骨折150萬例。在我們身邊,也時長會聽說有老人摔倒後癱瘓臥床的事情。

老年人由於身體機能逐漸減退,與青、中年人具有明顯區別,骨折的預後不好。老人骨折發生後,癒合速度較慢,導致長期臥床,進而導致一些的併發症。長期臥床,如不注重翻身及背部護理,容易發生褥瘡。排尿不便或長期憋尿,容易造成泌尿系感染。老人咳嗽排痰能力差,長期臥床容易造成痰液積聚,發生墜積性肺炎。長期臥床,全身血流不暢,容易導致下肢靜脈血栓,一旦栓子脫落,可能發生肺栓塞等致病性風險。

手術治療能夠有利於骨折後快速下地活動,減少各類併發症。然而,老年患者存在各個內臟系統的功能減退,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心腦血管疾病、消化系統疾病或內分泌系統疾病,手術風險較高,術後感染風險較高。

因此,對於老年骨折患者,都應該進行綜合評估,採取抗骨質疏鬆治療及康復訓練。對於適合手術的骨折患者,選擇正確的手術方式及合理的術後管理及其重要,千萬不能聽信“老人骨折不能手術”及“老人骨折後生存期短”的錯誤觀點。


藥事健康


我們幾乎都有過這樣的經歷:聽說xxx老人在廁所摔倒了,骨折了,半年之後,就聽到xxx老人去世的消息。

為什麼老人骨折後,壽命就會大大衰減呢?是不是每一個骨折的老人壽命都會衰減呢?我今天為大家解答這個疑惑。


為什麼很多老人只要骨折,往往半年或者一兩年內都會去世呢?這主要跟骨折引起的併發症有關係。

我們知道,老年人由於鈣流失嚴重,因此骨頭比年青人要更加“脆”,摔倒後就更容易斷。尤其是大腿、小腿、手臂等四肢更容易骨折。加上老年人的癒合能力較差,因此骨折後康復的時間也比年輕人要長。

因此當老年人的大腿、小腿、股骨頭、腰椎等處骨折之後,必然需要臥床休息,而且是長時間的臥床休息,這個時間有多長,三個月到半年。那麼問題就來了,在床上趟那麼久,各種併發症就來了。

1.褥瘡

當骨折的老人長時間臥床時,背部、臀部等處的皮膚長時間受壓,會出現缺血壞死,形成褥瘡。褥瘡的殺傷力很大,可以給患者帶來巨大的痛苦。

這與護理的水平有關,子女能不能做到每天多次給老人翻身?說實話,很少有子女能夠堅持做到每小時定時給老人翻身的

2.墜積性肺炎

這是導致骨折臥床老人死亡的重要原因。躺的久之後,很容易導致肺部感染,加上老年人本身各器官的功能已經減弱,所以很容易引起全身多器官衰竭,出現死亡。


當然,現在醫療技術已經有進步,很多時候採用手術治療骨折,使骨折老人可以早期下床,減少了併發症的出現。另外,如果注意護理的話,也是能夠幫助骨折老人渡過鬼門關的。


人體探索者


這個說法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而且在以前的確就是這樣的。好在,隨著醫學的發展,如今這一現象已得到了明顯的改善。

為何,以前老人骨折後,壽命就不長了呢?


1、以前,骨科不行

以前,整個骨科的發展遠不如今天,比如治療理念、手術方法、手術設備和材料等。

這就使得老年人很多骨折“不願手術”、“不能手術”“不敢手術”,而選擇保守固定治療。

保守治療,聽起來不用手術似乎很好。但這意味著要求患者必須長期臥床不動,一直到骨折癒合。年輕人長期臥床都會受不了,更不用說老年人了。


(1)老年人骨折後長期臥床,會帶來嚴重的生理影響。

老年人臥床一般數週內就會出現致命的呼吸或泌尿系感染。加之骨折後本身血液就很容易凝固,長期臥床不動,非常容易形成深靜脈血栓,繼發致命的“肺栓塞”。


(2)骨折後長期臥床,一定會給老年人帶來極其嚴重的心理負面影響。

骨折引起的疼痛、長期臥床不動、大小便不能自理、生活完全依賴照顧、長期失眠等等,實際上會給老年人造成極其嚴重的心理負面打擊。讓老年骨折患者很快就會產生焦慮抑鬱,對未來生活失去希望,把自己看作家人的負擔。


2、以前,其他相關內科科室不行

以前,呼吸、心內、ICU等相關內科科室的發展遠不如今天。

老年人身體本身就不行,本身就有一堆基礎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意外的骨折很容易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加之臥床,更會迅速出現一系列嚴重的併發症,如之前說的多系統感染、褥瘡等。需要強大的內科系統支持,否則,全身情況隨時都容易形成如雪崩一樣垮下來。


為何如今,骨折的老年人不用再擔心這個問題了呢?


其實原因與上述相對應。隨著骨科的不斷髮展,骨折的治療理念飛速更新,相應的全新的手術方法、手術設備和內固定假體材料大力發展,使得很多以前很多沒法治的骨折能治了,很多以前不敢不能做的手術如今都可以手術了。

加之麻醉、呼吸、心內、ICU等相關科室的同步發展,如今對老年人圍手術期的生命支撐已讓身為醫生的我們非常驕傲。而且隨著家人和社會對老年人關心照顧支持的增強。如今,骨折對老年人生命的威脅已遠不如前。

比如以前,老年人最常見的髖部骨折被稱為“最後一次骨折”,就是因為一旦發生這種骨折,因為無法手術,老年人就無法再重新站起來,甚至很快就因為長期臥床發生的各種併發症去世了。

而如今,這類骨折已經非常容易治療,最快的半小時內微創手術就完成了。手術後沒幾天就可以下地活動了。這帶來的改善是翻天覆地的。


最後,作為骨科醫生,我還要再次強調下:對於影響老年人下床活動的骨折,比如脊柱、胯、大腿等的骨折,如果條件允許,一定要儘可能的爭取手術。因為,老年人無法承受長期臥床。


我們要搏一下,在骨折後,給年邁的他們一次重新站起來的機會。否則,很可能他們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骨科醫生路遙


“快樂的小大夫”為您解答。歡喜關注

老人骨折,一般就壽命不長,到底對不對?

聽我收兩個案例,一個是70多歲,平時身體很好,沒有什麼基礎疾病,遛彎的時候被絆倒,出現股骨頸骨折,到醫院全面檢查後,身體指標正常,做手術後,順利恢復,依然堅持每天健身。

還有一位患者是60多歲,是腦梗後遺症,一側肢體活動不靈,在上廁所的時候,摔倒,入院檢查,患者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天氣變化經常咳嗽。考慮患者身體情況,醫生建議保守治療,但是患者本人和家屬非要手術,結果術後肺感染,心衰沒有救治過來。


70多數的手術沒事,60多歲的卻沒有堅持住,根本原因還是患者身體素質和健康情況決定的。

但是人的年齡大了,骨質疏鬆,身體機能下降,磕磕絆絆的容易出現骨折,如果骨折身體經過手術的打擊,容易出現併發症,比如心腦血管疾病,肺感染,褥瘡等,這些都會影響患者的壽命。

但是如果患者一直身體很好,平時注重健康,年齡雖然大了,依然可以有年輕人一樣的身體,如果不注意,年輕人的身體依然可以很差。

所以不論年輕年老,都要飲食健康,生活規律,適當鍛鍊,特別是老年人,定期體檢,如果有病就要聽醫生的規律吃藥。

並不是所有的老人骨折,都影響壽命的!

“快樂的小大夫”每天為您推送健康醫學知識,分享病例,不要忘記點擊右上角關注呦!


快樂的小大夫


老年人隨著年齡越來越大,身體內的鈣質流失會比較快,所以導致骨頭的硬度比較低,非常容易發生骨折,有的時候由於外力撞擊導致骨折,甚至是有的時候沒有外力作用,打個噴嚏也會導致骨折的出現。

有人說老人骨折後,一般性命不長,是真的嗎?

科學研究發現,老年人確實存在著骨折後性命不長的現象,12%-17%的髖部骨折患者會在第一年內死亡,長期臥床死亡的概率增倍。所以說老年人骨折後,一般性命不長是有科學依據的,不是什麼迷信說法。

為什麼說老年人骨折後,一般性命不長

首先老年人骨折指的是七八十歲以上的老年人骨折,老年人骨折概率最高的是髖部骨折和腰椎壓縮性骨折,腰椎壓縮性骨折不會影響患者的行動能力,對患者行動能力影響最大的是髖部骨折,髖部骨折對老年人生活質量影響較大,而且最能夠影響老年人性命安全。

髖部骨折之後很多老年人的身體已經無法進行手術治療,只能是採取保守治療,保守治療的話需要較長的恢復時間,這樣的話護理非常重要。

但是太多的老年人自己沒有什麼保障,沒有醫保和養老金,骨折之後照顧的重擔就落在子女的身上,久病床前無孝子,很多老年人都會心情不好,心情不好身體恢復就會很慢,更何況長期臥床可能會產生很多併發症,比如褥瘡、肺炎、下肢靜脈血栓形成、泌尿系統感染,便秘等。

其實很多併發症都可能危及到臥床的老年人的生命安全,比如便秘就可能會誘發腦梗和腦出血等嚴重疾病,威脅老年人的生命安全。

所有的老年人骨折後都壽命不長嗎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老年人骨折後都會性命不長,有的老年人身體素質還是比較好的,及時採取手術的方式來治療的話,很快就可以恢復正常,可以正常行走,晚年的生活不受影響。


光線醫生




瑋瑋之前在醫院工作時,也見過很多此類情況的老人:

本來身體很健康,每天買菜做飯、聊天散步的,結果一不小心摔了 ~術後臥床期間,身體狀態每況愈下 ,不僅情緒低迷、神智也開始不清晰,反覆的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褥瘡,持續發熱,導致體重直線下降、日漸消瘦,最糟糕的還是免疫功能越來越糟並且不思飲食!這樣的老人反覆住院,控制感染,但結局大多不好!



我們臨床營養師看著心疼惋惜,但能力有限:畢竟營養支持也需要把握時機,不能等到老人都瘦的不成樣子、消化系統功能喪失殆盡,才想起來找我們營養師幫忙!

對於骨折後的老人,飲食營養一定要加強,不要覺得無所謂,傷口癒合需要大量的營養物質,而老人臥床後,體力消耗減少,食慾也隨之減退,吃幾口就不想吃了,家屬一定不能放任不管,要想方設法的加強營養,對此,瑋瑋建議如下:

少食多餐:



無法下地活動時,胃腸功能也會減退,因此,不建議每次進食太多,否則可能引發噁心、納差甚至嘔吐等不良狀況,從而引發可怕的肺部感染。每天進食5~6次,可以飯菜為主,也可以將水果、酸奶、點心等作為加餐。

促癒合、壯骨營養素要充足:



對於骨折患者來說,優質蛋白、鈣質及水溶性維生素是非常重要的,切不可缺乏!而老年人胃腸吸收能力較差,應當通過食物補充為宜:

  • 奶製品(尤其推薦酸奶)、大豆製品(推薦:大豆腐、豆腐乾、幹豆腐)、魚蝦及瘦肉等是鈣質和優質蛋白的最佳來源;
  • 將新鮮蔬果榨汁代替白水餵給來人可以增加水溶性維生素以及多種抗氧化營養素的攝入,有利於免疫功能的維持。

進食要注意體位、姿勢:



很多老人的吞嚥反射功能變差,即使進食過程中被嗆到了,也不會咳嗽,因此容易被家屬忽視;而嗆入肺部和器官的食物殘渣很容易引發感染,對於臥床老人來說,感染是致命的!所以,進食過程,一定要將老人扶起、坐穩,胸部及脖頸直立,使得吞嚥過程不受阻礙,經常扣背、促進咳嗽反射,防止食物阻塞!

此外, 要對於老人溝通、交流,防止出現神智混亂;條件允許的話,多帶老人出門,環境的變化也可以改善臥床老人的精神狀態!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祝好!

侯瑋

中國註冊營養師

國家二級健康管理師

九維健康學院二級講師

營養科普作者


營養百事通



七老八十的人,如果骨折了,做手術還是保守治療?

這是很多老人晚年可能會遇到的問題。以往,保守治療,回家臥床休養的居多,很多老人躺下了就臥床沒再起來,也正是這部分老人,死亡率更高。

瀋陽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皇姑院區骨科門診主任陳鐵表示,老人骨折,科學手術,可以保障較好的生活質量,一定程度上也是為老人延長壽命!

最近,陳主任接診併為一位94歲老人做了手術,老人髖部骨折,傷後兩天入院手術。現在已經能下地行走了,讓家屬欣慰不已!

陳主任表示,很多老人骨折後,子女往往覺得歲數太大,不能做手術,保守治療,臥床護理才是正道。

民間的這種思維、觀念的形成,和很多因素有關,是可以理解的。因為越是高齡的人,越是意味著更多的健康隱患。

民間有說法稱,“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九十不留坐”。

這三句俗語的意思是說,老人70歲以後,如果到親戚朋友家串門,主人不要強留其住宿;80歲以上的老人,就不要強留其吃飯;90歲以上老人,更是連坐都不要挽留了。

為啥?都是怕出事兒。

子女擔心的是,老人如果手術開刀,是不是會出很多血,能不能下來手術檯?越想越害怕,不敢嘗試。

怕,怕做手術,萬一人沒了怎麼辦?

但是醫學的發展是不停止的,通過一定的方式,是可以減少、避免、杜絕這個風險的。比如手術切口很小,接近微創手術,能減少對老人的損傷,手術時間短,約半小時左右有時也可以搞定。

但是,這一切都是有賴於醫學的實力,麻醉科和ICU病房的專家會評估老人的心肺功能,頭部有無病變等等風險,

手術的利大於弊?就應該手術。子女同意,馬上開展。

陳主任格外強調,如果該手術不手術,臥床的話,老人會迅速出現一系列併發症。人們都第一時間想到褥瘡、大小便不能自理等等,但更危險和麻煩的是引發肺炎、泌尿系統感染,還有一些人血栓引發肺栓塞,家屬和老人會更痛苦。


在因為風險排斥手術外,一些子女還因為經濟因素不給老人及時手術。、

手術費畢竟是一筆錢,花費要比回家養費用大一些。

好在醫學技術的更新和進步,讓患者和家屬的接受率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人普遍能聽醫生的建議,所以骨折的老人壽命不長,這個說法不科學了。


遼瀋名醫


我覺得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老人骨折看起來不要命,然實則是致命的危險。

老人的骨密度顯著降低,大白話就是骨頭非常的脆,脆到一摔跤就骨折。骨折以後很多會失去自主能力, 很可能導致久臥不起,如果病人原來就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疾病, 因行動不便、抵抗力下降,會加重原有疾患,同時容易引起肺炎、下肢靜脈血栓、褥瘡、便秘、泌尿系感染、心腦血管疾病等併發症。這一系列的併發症,那就可能是致命的危險。

老人不走的話,則被迫長期臥床,而長期臥床的併發症是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包括褥瘡、下肢深靜脈血栓和肺炎。

1、褥瘡就是天天躺著、肉壓爛了,幫助老人勤翻身可以預防;

2、深靜脈血栓就是血液流動慢,內部形成血栓,然後流到心臟裡,泵到全身動脈,如果這些血栓堵住肺動脈、腦部動脈,會導致死亡、癱瘓。

多按摩下肢、下地走路可以預防;

3、肺炎也是肺部血流緩慢的原因,需要勤翻身、有痰時勤拍背

骨折後的老人需要精心、負責任的護理,大白話就是多給老人翻身,老人得併發症的概率就低;少翻身,少活好幾年。

另外,老人儘量不要在下雪下雨路滑的時候出門

,其次應注意補充鈣質,每天飲用牛奶,常吃芝麻醬、蝦皮等含鈣量高的食物,另外要注意戶外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

關注“藥物諮詢師軍”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若有其他問題或觀點,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藥物諮詢師軍


有人說老人骨折後,一般壽命不長,是真的嗎?

這個說法很有道理。

而且,這不僅是一個醫學問題,也是一個社會問題,涉及醫學、醫療、醫療和社會保障等多個方面。

老年人骨折

我們知道,骨折分為外力性骨折和非外力性骨折。

老年人,原本身體技能嚴重下降,如果遭遇能導致骨折的暴力傷害,近期和遠期死亡率都必然顯著高於年輕人,壽命自然不長。

更大的問題是,老年人由於骨密度的下降,即使沒有明顯的暴力,也容易出現骨折。最常見的有兩種,腰椎壓縮性骨折和髖部骨折。

在老齡老年人,特別是80、85歲以上的女性,腰椎壓縮性骨折很常見,如果不進行X光檢查根本就不能發現,通常除了疼痛也沒有其他特別症狀。這種骨折對壽命的影響並不顯著。

顯著增加老年人死亡率的是髖部骨折。

老年人髖部骨折

老年人,特別是女性,非常容易出現髖部骨折。通常不需要明顯外力,僅僅輕輕扭一下摔倒,就經常出現骨折。骨折後最常出現的表現是,疼痛,不能站立、走路,特徵性體徵是患者的外展外旋。

在所有髖部骨折中,女性佔據80%,平均發生年齡在80歲。

骨折一旦發生,意味著長期臥床,甚至終生臥床。

在西方國家,對於老年人髖部骨折,治療建議是,除非有不能耐受手術的嚴重疾病,或者術前準備需要延時,需要在24~48小時內進行手術治療。

手術根據骨折的部位、性質,可以進行內固定或髖關節置換。

即使是接受手術治療,也意味著術後一段相當長時間的臥床和康復。

這樣,在免於早期併發症死亡的生存者中,有一半的患者能夠獨立行走,20%的患者必須轉到長期護理機構接受照顧。

總體上, 12~17%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在第一年內死亡,長期而言

死亡增加風險加倍。

在我國,由於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老年人髖部骨折後通常採取“保守治療”,特別是沒有任何保障的農村老人。

鑑於老年人髖部骨折的特徵,不進行手術而“保守治療”能自行癒合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保守治療”實質上就意味著終生臥床。

70、80以上的高齡老人,特別是發生髖部骨折的老人,意味著身體狀況很差,原本活動能力也很差,也意味著合併存在多種疾病。

長期臥床後,各種併發症會接踵而至,包括尿路感染,肺炎,深靜脈血栓及繼發肺栓塞,褥瘡,等等。

在沒有任何保障的農村老人,還將面臨著“拖累子女”的心理壓力,無人照顧甚至遭受照顧的子女的欺侮甚至凌辱。

各種因素疊加在一起,髖部骨折的老年人,特別是只進行“保守治療”的農村老年人,在骨折臥床後,通常會在1~2年內死亡。

有保障、有條件,可以享受良好的醫療和社會資源,以及醫療和生活照顧者,壽命影響並不會特別大。

對於接受手術治療,術後可以部分甚至完全能恢復運動能力者,不會影響到其盡享天年。


掙脫枷鎖的囚徒


  有人說:老人骨折後,一般壽命不長,是真的嗎?這個問題不能用真和假來回答。老年人骨折後,預後和治療程度、康復過程中的各種因素都有關。

  老年人由於鈣流失嚴重,骨骼中的無機質比例比較高,骨頭比年青人更“脆”,摔倒後容易發生骨折。特別是大腿、小腿、手臂等四肢骨更容易骨折。此外,;老人身體抵抗力比較差,骨骼自我恢復能力弱,骨折後需要長時間臥床休息,這樣可能會引起一些併發症,比較嚴重的併發症會影響老年人身體健康,甚至帶來生命危險。

  1.褥瘡,骨折的老人長時間臥床時,背部、臀部等處的皮膚長時間受壓,會出現缺血壞死,形成褥瘡。褥瘡引起的局部感染給患者帶來巨大痛苦。但是如果骨折治療後,子女有時間陪伴,經常給老人翻身、按摩等,也能避免這個問題。

  2.墜積性肺炎,這可能是導致骨折臥床老人死亡的常見病因。如果躺得太久,身體不活動,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久而久之導致肺炎。老年人本身抵抗力偏低,身體器官功能下降,嚴重肺部感染容易引起心衰,危及生命。

  3.深靜脈血栓的形成。骨折如果伴有血管損傷,可能會引起深靜脈血栓,另外長期臥床不動,也會誘發血栓,一旦出現心梗、腦梗,會嚴重威脅老年人生命。

  但是,並不是所有老年人骨折後都會導致壽命縮短,有的老年人身體素質比較好,及時採取手術治療,後續護理也比較好,按時加強功能康復訓練,3-5個月也可以恢復正常,可以正常行走,晚年的生活不受影響。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