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为什么热衷皇陵挖掘?

用户63192468


郭沫若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有人说他是继鲁迅之后的又一大文豪,也有人指责他是文坛的“变色龙”,并没有什么坚定的立场。

他除了文学家这一个身份外,还是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作为中科院的院长,他在甲骨文方面的研究,颇有造诣。

那么,郭沫若为什么热衷于皇陵挖掘?

一,文学方面的执着

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郭沫若对皇陵中珍贵的书籍字画有着极大的兴趣。

甚至说到了偏执的地步,所以建国后,他迫不及待的想发掘,北京明十三陵中永乐大帝朱棣的长陵。

因为传说长陵中有套奇书,名曰《永乐大典》,郭沫若自然是十分想一睹其真容的!

只是开挖了没几天,考古队就发现长陵实在是太难挖了,于是考古队员就把情况报告给了郭沫若。

后者考虑良久,退而求其次,决定放弃长陵,开挖明朝万历皇帝的定陵,先找找经验,然后再对长陵下手!

二,想有所贡献名留青史

郭沫若不只是文学家,还是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他迫切的想要一份成就,或者说要有一份突出的业绩来证明自己的考古学家的地位!

而当时新中国,除了盗墓贼,还没有官方的挖掘研究。

郭沫若看到了自我发展的空间和机会,而挖掘皇陵就是标志性的历史研究。

于是定陵被挖开了,这也是唯一一次对中国历史帝王墓的主动考古挖掘。

激动的郭沫若率领考古队挖掘了一年半的时间,才找到了定陵地宫的入口。

明定陵一共出土了3000多件珍贵文物,然而当时的技术设施有限,大量的文物在接触空气后立即被氧化、破坏,各种珍贵字画、丝织品顷刻之间灰飞烟灭。

可是郭沫若并没有痛定思痛,而是一计不成,又生一计,继续把主意打到长陵上。

三,好奇心使然

郭沫若研究了半辈子的文学,考古和历史,保持着强烈的好奇欲。越是没有看到过的,没有研究过的,他越是好奇。

越是阻碍重重,困难重重,他就越是要去探究。

而皇陵中的种种珍品,更是让郭沫若心心念念。

除了他超级想挖的长陵以外,郭沫若还有两座坟墓是格外的想要发掘的。

其间一座即是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合葬坟墓乾陵,传说坟墓傍边有着黄金500吨,而且还有人难以估量的各种陪葬品,而郭沫若一向心心念念的《兰亭集序》听说就在乾陵里,更是成为郭沫若想要挖掘的理由。

还有一座是千古一帝的秦始皇陵,且不说关于皇陵的神秘色彩,就冲它天下第一陵的称号,郭沫若也要会上一会。

于是,利用私交来办公事!以老朋友的身份让周总理同意他的申请。

吃一堑,长一智,周总理一口回绝了他。这种费力伤财的事情,他是不会同意的。所以,各位皇家boss的陵墓才没有被破坏。

总而言之,在考古方面,郭沫若的私心大于公事。

他并没有结合当时的国情和社会背景,也没有过硬的保护文物措施,更没有良好的保存技术,贸然挖皇陵这样的行为,如果仅仅为了好奇心,这不是在研究,而是变相的破坏!

有书君认为,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分析利弊,三思而后行。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郭沫若堪称上个世纪中国首席才子,在文学界,考古界可谓无人能出其右,为中国科学院院长。


郭沫若在考古方面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在甲骨文方面的研究可谓前无古人,是一名典型的考古爱好者,对于皇陵挖掘异常积极。

郭沫若先生在1955年获得国家批准,开挖了万历皇帝的定陵,无奈由于当时文物保护技术与能力、观念各方面不够,许多珍贵的文物如瓷、瓦制品、字画、典籍、丝绸等特别是万历皇帝与皇后的尸体在随着郭沫若推开墓室大门的瞬间氧化销毁。郭沫若先生自然是比较志得意满的,因为他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个挖掘皇陵的考古学家,见识到了许多琳琅满目的陪葬品,为他个人与国家的考古工作开拓了视野。


遗憾的是,权衡损失的文物,弊大于利。于是1965年郭沫若先生打算开掘他的真正目标永乐皇帝的长陵的时候,遭到了总理义正言辞的拒绝。

其实,郭沫若先生本来的目标就是在长陵上的,只是他发现长陵错综复杂,难以挖掘,于是就打算找定陵先试试手比较稳妥。

郭沫若先生在后来陕西打算挖掘唐李治与武则天的乾陵乃至秦始皇陵的时候,袖子都撸起来了,无奈总理为长远计,枪毙了这个计划。于是郭沫若先生心心念念的《兰亭集序》与秦始皇陵的辉煌,只能在梦中相见。

挖掘皇陵,一方面得以满足好奇心,一方面能够开拓自己考古视野与深度,最后一方面能够挖掘皇陵也是个人能力的象征。


不书公子


永乐:大胆!洪熙:别挖我爹!嘉靖:放过我孙子!万历:诅咒你!


明十三陵之定陵挖掘考古一事,距今已六十余年,定陵挖掘,也是唯一一次对中国历史帝王墓的主动考古挖掘。按照对外的总结报道,定陵考古挖掘号称是经过慎重选择、认真论证、报经审批、由专业考古人员实施、有明确学术目的的科学发掘工作。

一开始,首先进入著名明史专家吴晗和著名史学家、文学家郭沫若视野的正是明长陵。在世时促就郑和下西洋、迁都北京、修建大运河、编纂《永乐大典》的永乐帝朱棣的寝陵明长陵,是“明陵中规模最大、地面建筑最完整”的“地下宫殿”,应该让其“重见天日,开放为地下博物馆”,“不但可以丰富历史知识,也将使明长陵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名胜。”在永乐大帝的一片喷嚏之声中,这份由吴晗起草、郭沫若修改的报告获得了上级部门和领导的审批通过。

挖长陵前,大家一致认为最好是先试掘一个别的帝陵,比如,永陵。

嘉靖皇帝在永陵里叹了一口气,他早就被海瑞磨掉了锐气,不管何时总有博名气的来气你,真生气你都死800多次了,做皇帝,不能太认真。当嘉靖后来听说不挖永陵,准备开挖定陵时,怒了,放过我们家小三的小三吧,还是挖我吧!

定陵里的万历慌了,哥有隐疾,腿脚不好,你这一刨,岂不露馅了?还好,很快,万历听说上头的目标似乎换成了献陵。他松了一口气。

献陵里的洪熙帝明仁宗朱高炽一挺身,挖我就挖我!咱先说好,能不继续挖我爹么?我爹暴脾气不说,好歹也是对中华民族有过历史贡献的。。。

长陵里的永乐大帝发出一声不屑的鼻音,“有胆就放马过来。”

然而上头的人们犹豫来去,最终做出了挖掘定陵的决定。

历时两年的发掘,定陵地宫出土各类器物2648件(不含钱币、纽扣),金、银制品和玉类保存基本完好。丝织品“数量之多,品种之全,花色之好,纹样之复杂,在中外考古史上都是罕见的”,还是“研究中国古代丝绸科学技术的珍贵资料渊薮”,当然,由于当时技术条件有限,操作不严格,防腐防氧化的水平不适应需要,在文物保存方面,是存在很多欠缺的。

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娘娘的棺椁骨殖自然是没有保存下来,有的堕入深渊,有的升上青天,永乐、洪熙、嘉靖与众多皇帝皇子皇妃渐渐也了无声息,他们可以安眠一段时间,因为自定陵起,自定陵终,皇陵的考古发掘暂时告一段落。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最怕后人来松松土。听到郭沫若也进了坟墓,多半会安心许多。


历来现实


提到郭沫若人们都非常欣赏他的才华,同时人们也非常厌恶他的人品。郭沫若不仅仅是个大文豪还是个历史学家,也是考古学家。郭沫若非常热衷于挖帝王陵,这是为什么呢?说白了就是满足自己的私欲,说句老实话每个考古学家都想看看帝王陵中有什么,这是他们的工作同时也是他们的爱好,别说考古家了,普通人也想看看这些皇帝的陵墓中都有些什么。

话说回来,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心思,可谁也不会去想着无缘无故挖开一个帝王陵,挖开要考虑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如果仅仅为了看一眼就造成历史的遗憾,这个责任谁也承担不起。可郭沫若就控制不住自己。他就想把所有的帝王陵墓都给挖开一探究竟,要知道那时候的技术,即使挖开了也无法完好保存文物,事实证明就是这样。

郭沫若本来想挖开的是秦始皇陵以及武则天的乾陵,还有朱元璋的陵墓,为什么?这三个人在历史上名气非常的大,而且里面的陪葬品不用想都知道是非常多的,郭沫若曾经给身边的人说过乾陵里面好像是有《兰亭序》,他非常想打开该墓欣赏一番。他召集了大批的文学家和考古学家上书请求挖乾陵遭到拒绝。

被拒之后的郭沫若依然不死心,他们继续请求挖帝王墓,只不过这次换了个皇帝,他们要打开万历皇帝之墓,他们给出了详细的计划以及各种保证,最后他们还是打开了万历之墓,说难听一点就是郭沫若先练个手,众所周知这次挖掘造成了考古史上最大的一次遗憾,很多珍贵文物,瞬间飞灰烟灭。

即使这样后来郭沫若还厚着脸皮去请求继续挖掘始皇墓和乾隆,气的总理说以后不允许挖皇帝陵,至今也是如此。说白了郭沫若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他想看看古墓里面都有什么,其实除了郭沫若人们都想看看这些帝王墓里有什么好宝贝,只不过大家会考虑的更多,不会为了私欲去做什么,郭沫若则不一样了。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历史杂货铺


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总是能看到古时候很多有权势的人在死后会陪葬有大量的金银珠宝,所以现在每次一听到有古墓被挖掘出来的时候,大家的小心脏也会跟着跳动几下,想看看里面有什么好东西。不过现在开挖古墓,主要都是国家来完成的,我们也只能看看,然后上交给国家。

在上个世纪60年代的时候,河北有一队工程兵正在施工的时候,突然出现了塌方,山石塌下来之后,这些工程兵面前竟然出现了一个大洞。他们进到洞里面查看,发现洞里面放了很多古代的兵器,越往下走,这个洞越大,看上去好像是一座宫殿,还有很多古代的器具。这些工程兵不敢轻举妄动了,连忙将这事反映到上面。

这件事迅速传开,当时我国的考古工作主要是由郭沫若负责的,郭在考古方面颇有研究。他在听了这些工程兵的上报之后,连忙召集考古小组召开会议,决定对这个山洞进行抢救性的挖掘,因为担心山体的崩塌会将这个山洞摧毁。当时郭沫若身边有一个工作人员叫做郑宗泽,他当年就亲身参加了这次发掘工作。

据郑老回忆,当时挖掘墓穴的危险性还是非常大的,因为时刻会面临着洞穴坍塌的危险。洞穴里面光线比较暗,潮湿阴冷,政府为了让保证考古工作顺利进行,还派了一队士兵来保护这些考古工作者。他们开始深入到洞穴内部,在里面发现更多的瓷器。金器等,都是些古代的器物。

最后他们发现了一件石室,石室的门是用铁水浇铸死的。考古小队经过几日的挖掘,终于将墓室的门打开了,里面是一片富丽堂皇之景,堆了很多珠宝。郭沫若根据自己的历史经验推算,这因该就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墓地,他是汉景帝的儿子,生前特别贪婪。这处墓地后来出土了大量的汗代文物。

勘探完刘胜的墓地之后,郭沫若还一口断定,这座主墓的旁边还会有大型的墓地,当时身边的人都还不相信。结果,一个月之后,勘探人员郭果然在这座墓的旁边,发现了另外一座墓地,是刘胜的妻子的墓地。考古人员在刘胜利妻子的墓地里面又挖出了很多古物,其中包括长信宫灯和一套金缕玉衣,现在这些文物都被当做国宝存放在博物馆里供大家观瞻。


零零七说历史


比起当年的红卫兵破四旧,郭沫若的行为真心不算什么。现代人批郭,无非就是让郭替大伙背锅,把全国人民的道德沦丧归咎于他一个人。毕竟他挖过皇陵,而红卫兵只是砸过几个坛坛罐罐罢了。




用天生就有道德优越感的人的话说:“郭沫若这个人,一生的骨头和立场,令人唾弃。”

但是骂归骂,郭沫若的文学水平和考古学方面的研究,还是有很大成就的。

鲁迅也说过,郭沫若这个人是才子加流氓。 鲁迅先生虽然瞧不起他的为人,但还是认可他的才华的。



建国以前,郭在考古和甲骨文研究的巨大成就,在当时是无出其右的。凭借这些研究成果,他当选为国民政府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也正因如此,郭沫若才会热衷于考古发掘,因为这是他的专业之一。

毕竟,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文盲是不会对考古感兴趣的。


当然了,考古不一定要挖皇陵。郭沫若和吴晗对十三陵的执着,跟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很大的关系。

在建国初期,左翼文人的身份很高,郭也好,吴晗也好,很得某位“领导”的赏识。领导曾对郭说,你要接过鲁迅先生的大旗,肩负起中国文化革命主将的责任。

这种器重,对于郭来说,简直是莫大的荣耀。而五十年代中后期,知识分子不吃香了,郭觉得自己在领到面前受冷落。就想玩票大的--挖皇陵!

挖皇陵对郭来说,有三个好处。

第一,陵墓内有很多文物典籍,能满足他作为考古学家的好奇欲。

第二,强化自己在中国考古届第一人的地位,连皇陵都敢挖,同行谁还敢不服他?

第三,博出位,让领到的目光转到他身上。事实也证明,他成功了。

定陵的悲剧,并没有让郭反思。因为定陵并没有满足郭沫若的好奇欲;也没有让自己的地位达到预期的目的。

所以他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去挖始皇陵、挖汉陵、挖唐陵。

挖去如果让他成功了,那就真是悲剧了。


Mer86


定陵的挖掘,是经国务院批准,由北京市、中科院、文化部实施的一项考古工程,是国家行为,并非郭沫若个人利用职权的行为。根据资料,1955年10月,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作为发起者,联合了当时的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文化部副部长沈雁冰、人民日报社社长邓拓、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所长范文澜等人,联名上书政务院,请求发掘明成祖永乐皇帝的陵墓长陵,很快就获得周总理的批准,尽管当时它受到了来自国家文物局局长、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郑振铎和副所长夏鼐等考古专家们的理性反对。据复旦大学教授高蒙河介绍,这次挖掘的其中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想要找到下落不明的《永乐大典》,身为明史学家的吴晗对此极其看重。


旷野平135352795


许多读者朋友都知道,郭沫若郭老先生,不仅仅是一个文学家,还是一位考古学家。作为一名考古学者,他对发掘古迹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建国之后,郭沫若曾想就近发掘北京明十三陵中永乐大帝朱棣的长陵,但因条件限制,最后选择了万历皇帝的定陵先练手。

此次发掘,考古队发现了一些古代的皇家丧葬礼仪。但同时也因为当时的技术手段不足,对皇陵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破坏,许多历史文物被损毁,连万历皇帝的棺椁和尸体都没有保存下来。因此,皇陵考古发掘工作被喊停。

实际上,对郭沫若来说,他最感兴趣的其实并非北京的明十三陵,而是远在陕西的乾陵。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之墓,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两位皇帝合葬,且未被盗墓贼染指的皇陵,因此考古价值十分重大。而其中最吸引人的,就是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极有可能就在这乾陵之中。

话说东晋王羲之去世后,其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由其族人传承保管。到了唐初时期,由于唐太宗李世民酷爱书法,心心念念想得到这幅字帖。后来派出手下的大臣萧翼,用下三滥手段把兰亭序从别人手中骗了过来。

唐太宗临死前,命令自己的儿子,唐高宗李治,把这不世珍宝兰亭序陪葬,从此,世间再未出现过兰亭序真迹了。

按理来说,李治应该遵从父命将兰亭序置于唐太宗的昭陵中,但昭陵被盗后,却无兰亭序现世。因此,唐高宗和武则天的乾陵,成了最后一个兰亭序字帖可能的藏身之处。

郭沫若是极爱文物之人,非常希望在有生之年能有幸目睹兰亭序真迹。为此,郭沫若还提出过兰亭序是由隶书写成,而非行书的观点,希望能发掘乾陵一探究竟。

然而,有定陵发掘失败的案例在前,对郭沫若的请求,回复只有一句话:“十年之内不得发掘皇陵。”所以,郭老先生一直到去世,也没有完成挖掘乾陵的心愿。而兰亭序帖的秘密,只能交由后人去探索了。


搞哥读史


对于郭先生的热衷于古代帝王陵的发掘,一方面是自己的专业,他毕竟是历史学家,专业技能上的痒痒与个人的好奇心的结合。不光是他,我们难道不好奇秦始皇陵和武则天墓到底是啥样?里面有啥珍宝?作为一个这方面的专业学者,特别想知道古代帝王陵内部的情况,也无可厚非。但在定陵的发掘所造成的重大损失的情况下,还想发掘武则天陵,就是大错特错。在没有前车之鉴的时候,第一次的冒险或者操作失误,可以称之为探索,可以算作情有可原。但不吸取教训,在没有任何改进措施的前提下还想做更大的破坏,就不可原谅,尤其是学者。

自己的私念战胜了该有的学术道德。


工科老女的留言菲语


在我们通常的理解当中,郭沫若是一位大文豪。但是除了问号这个名头,郭沫若还是一位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其在甲骨文上的造诣,更是很难有人一整高低。

然而他的人品并不怎么样,不知是文人相轻的原因,还是他本身的毛病。鲁迅先生评价它是“才子加流氓”,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人也并不待见他。我们了解比较多的,还有其挖掘帝王陵墓一事。

首先提出对明十三陵挖掘的,其实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当时北京市的副市长吴晗。他一个人的力量,不足以申请下来挖掘的手续。因此和郭沫若一起,提出了队明十三陵的挖掘。

一开始定下的目标是长陵,它是在这些陵墓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陵墓。但是经过很长时间勘测,没有发现可行的挖掘方式。准备对相对简单的定陵练手,也成为了历史上皇陵文物的一个灾难。

对定陵的挖掘,郭沫若等人的运气可以说是相当好。刚刚动工几天时间,就发现了“隧道门”。并且在半个多月的时间,就挖通了通往陵墓的隧道。仅仅九个月时间,就挖到了“金刚墙”。

明朝的时候,人们把墓道的墙壁称作是“金刚墙”。发现了金刚墙,也代表着发现了陵墓的具体位置。从1956年5月开始破土动工,到1958年9月,基本清扫工作完成。万历皇帝的陪葬品,开始出现在世人眼中。

▲金刚墙

开掘陵墓之后首要工作,就是对陵墓中的三具骸骨进行修复。其中包括万历自己,以及两位妃子。万历作为封建社会旧地主阶级的代表,修复模型人员完全不根据具体历史事实,只是单纯将万历照着地主的样子修复。

仅仅两个月的时间,三具骸骨就被修复完成。只见万历皇帝,头戴瓜皮金丝小帽,鹰钩鼻子,血盆大口,一腿长一腿短,手握皮鞭。完全是旧社会的地主阶级,正在对农民进行鞭打。而他的两位皇后,也是典型的地主婆,浓妆艳抹。

万历帝陵中还出现大量陪葬织锦匹料,但是由于保护措施不到位。用了极其粗糙的手法,简单的将这些珍贵文物装裱。 而对古代服饰颇有研究的沈从文,特地赶来对出土文物研究。当其发现此种装裱方法后,痛心不已但为时已晚。

而此事未平,全国各地又蠢蠢欲动,要求发掘本地帝陵。 幸亏周下了严令,全国各地不准私自开掘陵墓,这场浩劫才得以避免。

就在定陵开掘一年之后,定陵博物馆成立。然而在成立的当天,定陵当中万历皇帝原生棺椁被扔。

1959年9月30日民工王启发,接到了博物馆主任的要求“复制的棺椁已经做好,之前的已经没用了 ,你找几个人把地宫清理一下。其中的棺椁抬出来,好迎接领导的检查”

当几名民工对棺椁进行劈砍时,参与定陵开发全过程的王启发,内心有点不忍。对主任建议道,是不是可以把它放在一边?而主任恶狠狠的瞪了一句“你是不是想留给自己?”

王启发这才接下了后面的话,乖乖的带人把破碎的棺木抬出去,扔到墙外的山沟当中。当此事被北京的夏鼐耳得知时,气的直跺脚,要求立即取回时,但是早已不见踪影。

然而定陵的悲惨命运还没有结束,文化开始后几名年轻人冲到了定陵当中。从管理员那里抢来了仓库的钥匙,拉出了当中的三具骸骨帝后骸骨,以及大量所谓的罪证(文物、画像、陪葬品)。

这些人又召集了成百人的规模,就在定陵前的广场上。对这三具骸骨进行最后的“审判”,审判结束后几名彪形大汉将三具骸骨杂碎,将罪证烧毁,然而这一切却没有任何人来阻止。

如今走在定陵博物馆当中,我看到的绝大部分都是复制品。其中大部分的文物,都已经被毁在了历史当中。至于对于郭的评价,我不想多说了。

▲定陵挖掘队长反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