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湿气很重且我本身手脚冰凉,该如何调理?

好分数—区域销售


体内湿气重且伴随手脚冰凉的症状,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原因有几点:1、饮食油腻,如常吃大鱼大肉;2、冰冻食品吃得太多,如喝太多冷饮;3、平时缺少运动。 除了手脚冰凉,湿气重一般还会有以下症状:头发脱落、眼皮有下垂感、脸上长斑长痘、肚子经常出现饱胀的不适感导致食欲不振、便秘、早上起床恶心干呕,头晕脑胀等等。

那么如何进行身体的调理呢? 一、加强运动锻炼。身体各项机能的有效运行离不开运动。坚持运动不仅可以排解压力,还能够促进排除体内的湿气。生活中,建议湿气重的朋友可以通过跑步、竞走等运动方式进行锻炼。

二、养成健康饮食习惯。湿气重且手脚冰凉的人群要学会忌口,例如不进食冷饮、凉拌食品等伤害脾胃的东西。常吃冷饮的话容易造成脾胃不适和消化不良,湿气就更难排出来了。建议湿气重且手脚冰凉的人群平时可以用薏米和红豆混在一起熬粥喝,可以起到祛湿的作用,有效地调理身体。

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21年,擅长中医常见疾病的诊断、中药与针灸治疗。


医联媒体


千寒易除,一湿难祛。《黄帝内经》指出:“冬不藏精,春必病温”,也就是说冬天本就寒冷,如果不注意保暖藏不住精气,春季主发,就更容易造成抵抗力下降,对于我们现在的生活来说,夏有空调,冬有暖气,该出汗的时候汗液不挥发,淤积在体内,冬天穿单衣,阳气外越,再加上饮食不均衡,肉吃的多,五谷杂粮少之又少,容易伤脾胃,运动量也不足,身体阴盛阳虚,中医讲,脾是运化水湿的,脾不好,湿气积聚在体内。

生活当中,你也许经常发现:有人偶尔会出现水肿,有人平时痰很多,有人老是爱腹泻,有人舌苔很厚腻;有人四肢关节疼痛,屈伸不利;或是头昏沉重等这些情况看似毫无关联,但是中医认为它们和“脾虚”,体内湿气偏重大有关系!

而饮食是人体所需营养的主要来源,而它们的消化、吸收,主要靠脾的运化功能才能完成。

补脾祛湿

据医学古籍记载,芡实味甘涩、性平,有健脾祛湿、固肾益精、补中益气、抗衰延年的功效。芡实可补益脾胃,也能固肾,肾好了,排尿功能就强,身体的水汽通过尿液排出去了,变得干燥了,这也可以帮助祛湿。芡实又叫鸡头米,有"水中人参"的美名,常用来健脾祛湿。

那经典的食疗方子就是由《本草纲目》里收藏而来的,叫赤小豆薏仁茶,它将赤小豆、薏米仁、芡实、马齿苋、淡竹叶、槐米、绿茶等七味食材进行调配,赤小豆、薏米仁都是祛湿消肿利尿的食材,芡实健脾固肾,马齿苋也可帮助祛湿气。尤其在我国广西、广东一带湿气严重的地区,几乎一直流传。

(薏米红豆粥)是除湿必备品,具体做法:薏米仁、赤小豆、芡实各5克,其他各1克,薏米仁炒到发黄,将炒薏米仁、赤小豆、芡实冷水浸泡2小时,入电饭锅加水,按煮粥键(用锅的话就煮两小时),煮好后,将淡竹叶、马齿苋、槐米、绿茶用纱布包好,投入电饭锅,再煮半小时即可,当茶,一日可多次。简单一点就是将薏米先炒制,再加入红小豆煮成粥即可,不加米。

人体的循环周期一般是28天,如能坚持一个周期,湿气重导致的虚胖、大便不成形、四肢浮肿、头晕身沉等也会有效改善。

将除湿的药物与大米一起熬粥服用,可更好地发挥药物的除湿作用。

1.扁豆山药粥:适用于暑湿伤脾所致的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脘腹胀满等症。

做法:白扁豆 20 克、山药 15 克研细,大米 50 克洗净,一同放入锅中,加入 1000 毫升水文火熬煮,待扁豆、山药、米熟烂,加入适量白糖,再煮 10 分钟即成。

2.薏苡仁苦瓜粥:适用于暑湿泄泻、小便滞涩不畅、肢体沉重、心烦失眠等病症。

做法:将苦瓜 30 克切成小块,与薏苡仁 30 克、大米 50 克一同放入锅中,加水 500 毫升熬粥,待熟时加入白糖,再煮片刻即可。

3.茯苓粉粥 :适用于暑湿所致的脾胃亏虚、食少便溏、水肿及心悸、失眠多梦等。

做法:茯苓 30 克研为细末,将大米 50 克加水 1000 毫升煮沸,放入茯苓粉,煮熟后加入白糖即可。空腹服,每日 1~2 次。对暑湿所致的脾胃亏虚、食少便溏、水肿及心悸、失眠多梦等,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车前子粥 将葱白 2 根洗净,车前子 25 克用布包好,同放入药罐中,加水煎 20 分钟,取药汁加大米 50 克熬成稀粥。每日 1 次食完。车前子性微寒,有利水通淋、清肝明目之功;适用于湿热蕴结膀胱引起的小便滞涩、尿频、尿急、尿痛等症。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中推荐寒湿用药:麻黄,桂枝,白芍,杏仁,当归,乳香,没药,炙甘草,水煎服,一天一剂,服药后身有汗出,疼痛减轻,两膝关节肿胀消失,用药劲20余天,可有所改善。

食疗防湿食物还应多食:高粱、玉米、扁豆、冬瓜、鲫鱼、马齿苋等,其

次花椒能散寒祛湿,在炒菜时,尤其是炒菠菜、芹菜、白萝卜等寒性或凉性的蔬菜时,可以适量放入一些花椒,但易上火的人就不必了。平时也不要吃太寒凉的食物。限制油腻食物。

运动可以增强身体器官功能,帮助加快祛湿。

最后教大家一个祛湿小动作:揉腹

即用手来回擦或搓胸和骨盆之间部位。最佳时间为每日上午 10 时前后。每次先用右手大约在胃腔部按顺时针方向揉 120 次,然后下移至肚脐周围揉 120 次,再用全手掌揉全腹 120 次,最后逆向重复一遍。

中医认为:腹为人体“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脾胃居中,负责运化水谷精微和统摄精血神液来充养敷布全身,令五脏六腑常壮无恙。通过揉腹,可以收到调理脾胃,通和气。


营养师张淋琳


汤唯的产后姜枣膏!对除湿气,改善手脚冰凉,很有效果

用料:

生姜500克、红糖350克、大枣200克

做法:

1. 洗净控水备用~

2. 将生姜切块放入搅拌机(豆浆机榨汁机均可)搅碎后过滤出生姜汁~

3. 红枣去核切丁~

4. 把红枣、姜汁、红糖倒入电饭煲中搅拌均匀~

5. 期间可开盖搅拌一下看看火候~

6. 待熬到红枣软烂汤汁浓稠即可~

7. 罐子提前水煮消毒,晾干水分,趁热装入罐子内倒扣冷却后放在冰箱泠藏保存,(一定要用餐巾纸擦拭确保没有半点水分,这样可以放的更久呦!)

这是女生暖宫养身之佳品,尤其是冬天手脚冰凉的女孩子们,(女生为自己收藏,男票为女票收藏,单身汪为了以后的女神收藏)

或者你可以参看这篇文章,https://www.toutiao.com/i6481403932080865805/


大医惠众


一是要经常运动


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数都是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这些人常常会感觉身体沉重、四肢无力而不愿活动,但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会导致湿气攻入脾脏,引发一系列的病症。

运动可以缓解压力,促进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二是饮食要少吃油腻和生冷食物。


要适量、均衡饮食。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要适当食用。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长此以往,会使血液粘稠。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宜经常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调时加入葱、姜,降低蔬菜的寒凉性质。现推荐一个食法方,效果不错,即薏米煮粥,淮山煲汤。可以选择红豆、茯苓、淮山、党参等,放到煲汤材料中,或者煲成粥、煮水喝,都可以利尿、除湿,对水肿的人尤其有效。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方法都有利尿的作用,不适宜尿多的人食用。此外还可以尝试在家里煮一碗热辣辣的姜汤,用姜汤的绝妙效用将体内的湿气逼散出来,待到全身发过汗以后,病症就会有所缓解,这个办法同样适用于淋雨后预防感冒 。

三是按摩穴位去湿

(1)丰隆穴

位置:足阳明胃经络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或食指间关节点按该穴3分钟,然后顺时针揉按穴位约5分钟。

功效:通调脾胃气机、祛湿化痰。

(2)足三里

位置:足阳明胃经合穴,乃保健要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按压或顺时针揉按穴位5-8分钟,局部有酸胀感效果佳。

功效:足三里除具有调理脾胃、疏风化湿功能,还能补中益气、扶正祛邪,有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

(3)中脘穴

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4寸。

按摩方法:用指端或掌根作用于穴位,顺时针揉按2-5分钟。

功效: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之功效,适用于湿滞、胃脘饱胀、嗳气者。

此外,汗蒸、拔罐、经常热水泡脚也有去湿的效果,但要因人而异。


老当益壮41148740484


调理呢有2个方面,第一个就是运动调理,运动可以缓解压力,促进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你看那些爱运动的人就很少有精神不振什么的。

第二个呢就是从饮食方面,外部环境仅仅是诱因,体内环境太湿才是主因。中医认为脾胃主湿,所以,在湿气如此重的环境中别吃伤脾胃的食物。比如,凉拌食品,冷饮,你想想看,我们人体正常体温36度,你把冷饮那么冰的东西吃到胃里去,胃怎么受得了,长此以往,脾胃运化不了湿气排不出,就会滞留体内了。还有喜欢吃甜食的人也得禁禁口,因为“甜腻化湿”。另外,酒助湿邪,酒精少碰为好。


平时可以买些红薏米、芡实回来煮水喝,红薏米是个好东西,能够健脾益胃,有助消化,补肺清热、祛风胜湿、利水消肿,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清热除烦、凉血利尿,燥湿化痰,宁心安神。适合上火、口臭、便秘、抵抗力差等人群!在这里要提醒的是薏米本身性寒,一定要经过炒制,祛除寒性,才可以食用哦。

那为什么要加芡实呢,芡实是我们经常用来调理小儿脾胃的中药,它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都很高。芡实被誉为“水中人参”,古人认为芡实是“婴儿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的佳品。它的补益脾胃的功效具有补而不峻的特点,是秋冬进补的首选食材。而秋冬大家都知道,大部分人都懒得动,所以红薏米加上芡实是秋冬季节滋补的最佳搭档。用一句话来概述,就是能够祛湿气调理脾胃肾,增加抵抗力。我想这是每个人都渴望的事情。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帮助,也可以关注我哦,我会经常更新一些对身体有益的养生类视频🙏


保健按摩师香香


天竺幽兰观点:感谢你的信任和提问,容我先发泄一下再说正事,在足疗店、美容院、养生馆一听到这类说法,我就异常亢奋,这也属于中医理论当中方舟子批判过的一部分吧?!(虽然我不粉、不挺其人)热、湿、寒,脾虚、肾虚是中医诊疗当中最常用的说法,万病归结于此,相对西医的严谨,我更相信解剖学所见的血管、神经,脏器及其功能,同时也包容中药的存在,平衡即健康,中药能达到平衡调理。中医理论不苟同,不批判,中医理疗方法仅当被动式放松运动,心理安慰和愉悦感受永远大于治疗作用!



关于湿气,敬请参阅往期问答内容。关于手脚冰冷,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四肢活动量不足,毛细血管减少,萎缩,常见中老年人群,四肢离心脏最远,久不运动、久坐、久站、长期同一姿势人群,心脏的输出功率低,呼吸短浅,气血运行不足,导致手脚冰冷。情绪低落也会导致几类神经激素分泌减少,如多巴胺,儿茶酚胺,微量元素的缺乏也会使肌肉兴奋不足,包括心肌,钾和钙都是肌肉兴奋剂,均匀营养,食物多样化,足量运动,完全能够改变手脚冰凉。



推荐几个小动作,坚持做,小动作换大健康,关注我的微运动课堂。



方法:一.勤甩手,二.常耸肩,三.常踮脚尖,四.常做深呼吸(参阅呼吸运动方式)五.原地踤步快跑。每天至少选择性回复一个问题,算是我的爱心支出,众多的专家群里斗胆分享、分担、表达观点,与名利无关的爱叫博爱,不是吗?因为我不是头条号签约作者,阅读量再高也没有任何报酬,也不是因为赚眼球而为,用心实践,用爱行动,善言善行,善因善果,传递关爱,感恩一路有你!收藏、转发、阅读,用你热情真诚的胸怀点个赞,让爱传递!


A天竺幽兰瑜伽


你这个症状就是典型的痰湿体质,痰湿内阻,经脉不通,造成的手脚冰凉,同时你的脾胃虚弱,不能吃一点冷东西。痰湿体质的人,不是短时间就可以调理好的,比如,薏米茶,小米粥,参苓白术丸,冬瓜汤,都可以去湿气,但是效果很慢,建议服用,桂附地黄丸和补中益气丸,看看效果,用这两种药搭配,治好了很多人,并且药店很容易买到,也不用熬药那么麻烦。


孤鸿云水


我经历的业务可有三种可能:1.真的湿气很重,有先天的和后天的,诊断学说的脾气虚体质,应服用人参健脾丸一类的中成药,参苓白术散也可以。说手脚冰凉,可以是心肾气阳不足。2.心气不足,易心悸气短,面白出汗,应生脉饮为代表的成药治疗。3.肾气、肾阳不足,主要症状是畏寒肢冷,二便频数,甚至阳痿早泄,不孕不育。应以金匮肾气丸,右归丸和五子衍宗丸为代表的方药处置。再有平时适量运动,常吃薏米、豆饭一类的;在大米中加一些绿豆、红豆、花豆都可以帮助利湿。现在日本流行的中医养生中,绿茶中加适量的蒲公英也不错,还能抗癌,却湿解毒略凉血,成为时尚饮料配方。总之,化湿和脾胃功能密切相关,和肾气阳功能相关,和心气功能相关,应辩证施治,对症调理才是。


悬壶济世何刚大夫




小徐养生百科


湿气重,手脚凉,怎么治,守先湿气困牌寒气困胃造成的,中医称,脾胃为后夭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中医称,气血足百病除。为什么湿气困脾,寒气困胃,中医称万病之源阶于不通瘀堵所至,守先疏通经脉,疏通气血畅通阳气,中医称阳气有温薰推动的作用,中医称,人的三大生命通道打通了,这叫通者为补,虚不受补,中医称急治标,缓治本,在变症论治对症下药等等。找正规专业中医临床经验丰富的懂八纲变症懂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医理的中医懂十四经脉会点各种穴位专业治疗疾病的专业正规中医治疗疾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