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架轰炸机攻击水坝,5吨重炸弹轰出一缺口,最大工业区被水淹没

釜底抽薪是三十六计中的一计,意思是抄掉敌人的后方截断敌人的后路就可以取得胜利。事实上,这个古老的计谋外国人也喜欢用,比如二战中的英国空军。

不列颠空战后,英国开始对德国进行战略轰炸,主要目标是交通线、兵工厂等等。经过一段时间空袭,英国空军惊讶地发现德国人似乎并没有被削弱,各类军事物资依旧源源不断被生产出来,输送到前线,有些时候产量还增加了。这让英国人懊恼不已。

12架轰炸机攻击水坝,5吨重炸弹轰出一缺口,最大工业区被水淹没

如此日复一日的轰炸,效果却微乎其微,英国空军显然承受不起这样的消费比,要知道战略空袭的成本极高,且不说那些损失的飞机和炸弹,单单人员的消耗就是一笔无法估量的财富,要知道,一架轰炸机搭载了10个人,要是被击落,机组成员活下来的几率很渺茫,而每次空袭,英军都要损失一定数量的轰炸机,有的时候甚至超过100架。

怎么样才能在损失降到最低的情况下重创德国的军事工业系统呢?英国的军事专家对此展开讨论,很快他们就找到了方法。工业生产需要电,而很多电力都是通过水电站来完成的,更重要的是,德国人为了方便生产,把许多军工厂都建设在水坝下面,就地取材。这样,英国军事专家得出结论:攻击水库既可以让德国的电力陷入瘫痪,还可以制造人为洪水,使其成为自己的重要武器。

12架轰炸机攻击水坝,5吨重炸弹轰出一缺口,最大工业区被水淹没

鲁尔工业区是当时德国最大的军事工业区,德军每天从这里生产的枪支弹药不计其数,而它的主要电力是依靠莫内-埃德尔水坝群,于是,英国空军就制定计划对它下手。

当然,德国人也不傻,他们也是知道水坝的价值,所以派了重兵保护,比如莫内水坝,不仅派有高射炮来对付英国空军,还在大坝前面设置了两道渔网,为的是防护英国特工的水下破坏行动。另外,摆在英国人面前的还有两个重要问题,一是大型轰炸机只能水平轰炸,精确度有限,对于大坝这样的点目标实在有点力不从心,何况大型轰炸机目标大,速度慢,很容易被击落,很可能未能靠近目标就被击落。如果采用俯冲轰炸机到时可以提高击中目标概率,不过,俯冲轰炸机载弹量有限,几百公斤的投弹量对用大量钢筋混凝土浇筑的水坝来说只能是挠痒痒。二就是炸弹问题,毫无疑问小炸弹无法对水坝构成威胁。

12架轰炸机攻击水坝,5吨重炸弹轰出一缺口,最大工业区被水淹没

如此多的困难横亘在前面,英国空军还是选择试一试,毕竟一旦成功,战果就太诱人了。为此,他们不仅加强了训练,还研制了重达5吨的“高脚杯”炸弹,另外,为了对付渔网,他们还发明了一种新的攻击方式—跳弹攻击。就是,炸弹投入水中,在水面蹦跶,以此跳过渔网拦截,待碰到大坝后,沉到水下,发生爆炸。不得不说英国人确实费劲了心思。

1943年5月16日夜,一切准备就绪后,英国空军展开行动,19架兰开斯特重型轰炸机直奔莫内-挨德尔水坝群,不过其中一架飞机因为故障只能中途返航,6架则在途中被击落,到达预定作战区域上空的只有12架。12架轰炸机很快对两个水坝发起了攻击,他们偷下了5枚高脚杯炸弹。

12架轰炸机攻击水坝,5吨重炸弹轰出一缺口,最大工业区被水淹没

整个过程和效果比推演中要顺利,5枚炸弹直接将水坝炸出巨大缺口,紧接着上亿立方米的洪水不顾一切冲向下游,淹没一切东西包括城镇和工厂,3万人受灾,其中死亡者超过1200人,更重要的200多座为军事工业服务的工厂被摧毁,至于损失的枪炮、弹药就更加不计其数了。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鲁尔工业区没恢复过来。

而英国空军的损失仅仅是几架轰炸机,以及93人伤亡,这与其辉煌战果相比,不值一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