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晉滅蜀後沒有馬上滅掉吳國,而是打了八年?

獨霸藍星的兔子


蜀漢滅亡之後,又過了十七年,晉才滅的東吳。這其中經過曹魏到晉的過渡,東吳從孫休過渡到孫皓時期。其實,東吳方面是恐慌的,蜀漢滅亡危急之時,孫休安排了三路救援,結果劉禪投降了。於是,東吳從支援轉向進攻,卻被永安原蜀漢的守將羅憲抵擋住了。所以,蜀漢的滅亡,對東吳來說是雙重損失,東吳失去一個盟友,敵人得到一大片土地人口。不但如此,東吳寸土未得,後院交址反叛了,這都足以讓東吳恐慌了。可是,為什麼東吳能再支撐十七年呢?因為東吳實力比曹魏(晉)弱小很多,但是比蜀漢強大不少。



(東吳江東世家代表之一,陸遜)

東吳的政治,是執政時期最長的孫權確定下來的。由於當時東吳對比曹魏,蜀漢沒有政治優勢,所以孫權的統治基礎分成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孫權初期,主要依靠和重用江北的士人,比如周瑜,張昭,呂蒙等等。第二個階段孫權的中期,開始啟用陸遜,顧雍,朱然,朱恆,全琮等一大批江東豪族的士人。第三個階段,本土豪族士人開始壯大,進而讓孫權感受到威脅,所以才有“呂壹事件”和“二宮之爭”中,對大臣,老臣的打壓,東吳也開始衰弱下去。但是,本土氏族和孫氏宗族的利益已經綁定,打壓只是一時的,不會徹底。所以,相對益州從劉焉時期,對本土集團連根拔起的打壓,以及蜀漢時期外來集團主政來說,東吳政體比較穩固。當然,這裡的分水嶺取決於三國君主稱帝,東吳政體格局才能發揮。



軍事方面,長江天塹自從呂蒙偷襲荊州後,就形成了一條線的防務。這個防務體系的缺點就是,進攻上變得實力不濟,原因是要分兵在長江各個重要的城市防守,就難於集中優勢兵力,攻破曹魏的一點。所以蜀漢從漢中北伐都要比東吳有力得多,也讓曹魏頭疼不已。那麼,反過來防守,就是巨大的優勢了。因為無論曹魏(晉)從長江防衛線的哪一個點突破,都要面臨另外幾路東吳水軍的支援,走水路又比陸路快很多。比如,曹丕三路攻打東吳,因為天氣影響了東吳水軍,東路軍一度攻入東吳的腹地徐陵(京口)。但是,隨後東吳賀齊等援軍很快就抵達了,曹魏無功而返。而且,東吳後期有名將陸抗在撐著,他充分利用了長江一線的防務,抵禦住了西晉的進攻,比如西陵之戰。



陸抗去世後,東吳還撐了六年。到了西晉滅吳之戰,一下子發出六路大軍,進攻長江的幾個重鎮,就是讓東吳水軍首尾不能相顧,才能一舉滅了東吳。其中,杜預軍圍攻江陵,掐住長江上流,再下荊南,廣交。胡奮一路進攻長江的咽喉地帶夏口,王戎進攻東吳的重鎮武昌,這兩路是控制中游的。王渾從壽春直下長江渡口橫江津,司馬伷從途中方向進軍,這兩路從下流直逼牛渚(採石磯),建鄴。這樣,長江上中下游重鎮都受到進攻,再由第六路王濬,唐彬率領水軍,從巴蜀順流直達建鄴。最終,東吳軍被各個擊破,東吳滅亡。

雖然晉滅東吳之戰看起來簡單,其實經過了多年的準備,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由賈允,楊濟坐鎮指揮調度,又有張華負責糧草運輸,還有多年在巴蜀的水軍準備,總兵力也達到了二十萬,聲勢浩大。因此,無論從政治還是軍事,滅東吳都要比蜀漢要有難度得多。


大飛熊ヽ騎士


先糾正一下題目的史實錯誤,有兩點:第一,蜀漢不是晉滅的,而是曹魏滅的。第二,蜀漢滅亡到吳國滅亡之間隔了17年,而非8年。

簡要敘述一下那段史實,免得謬種流傳:

1.公元263年,“入西川二士爭功”,曹魏權臣司馬昭派大將鄧艾、鍾會分別統帥大軍進攻蜀漢,蜀漢滅亡。

2.公元265年,“再受禪依樣畫葫蘆”,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逼迫曹魏末代皇帝曹奐禪讓於他,西晉建立,他就是晉武帝。

3.公元280年,“降孫皓三分歸一統”,“王濬樓船下益州”,吳國滅亡。

之所以隔了這麼久,有客觀原因,也有內部矛盾的原因:

1.滅蜀漢後,需要鞏固被佔領地區,收攏人心。此外,司馬氏正準備篡位,無暇他顧,代魏後,也需要穩定一段時間。

2.軍事上的準備,主要是水戰工具,特別是戰船的準備,這些都需要時間。

3.內部的掣肘。實際上,西晉經過幾年準備,已經具備了進攻東吳的準備,而東吳當時在暴君孫皓統治下,國力越來越差,的確早有了統一的條件。而當時的朝內大臣張華,以及荊州前線的羊祜、杜預等統帥也早都建議攻吳。而晉武帝的兒女親家、第一紅人賈充(賈南風的爸爸),不願意看到他們立功,極力阻止,理由就是不具備統一條件。晉武帝也只好給了他面子。直到280年這次出兵,他還極力反對,並進讒言說殺掉主張攻吳的人。直到晉武帝說:這是我滴主意。才作罷。

綜合上述原因,蜀漢滅亡17年,曹魏滅亡15年之後,東吳才滅亡,實現了統一。



磨史作鏡


需要更正一下,滅蜀的是魏而非晉,發生在公元263年,而直到兩年後的265年魏元帝曹奐才讓賢禪位,西晉王朝始立。西晉王朝建於265年,直到15年後的280年西晉才滅吳統一全國,這是為什麼?



主要還是忌憚東吳水軍,在魏蜀吳三國時期,東吳的水軍他國不能敵。晉滅吳之戰實際發生時間在279年11月至次年3月,打了四個月的戰卻足足準備了十年,因為西晉上下實在是太忌憚東吳的水軍了,為此,自泰始五年起(269年)晉武帝就開始籌劃滅吳之戰,針對晉軍不習水戰的狀況,司馬炎命王濬在益州(州治在今四川成都)造戰船,治水軍數萬人,使晉軍的弱點得以克服,實力大為增強。同時晉朝為了能一戰定鼎江東,還在前線屯田墾荒、囤積糧草,解決了糧草不濟的後顧之憂。



東吳自吳大帝孫權去世,幼主孫亮繼位起,至此拉開了吳宮干戈不斷、政變迭出的帷幕、先後有諸葛恪、孫峻兄弟等權臣的專擅朝綱、擅自廢立。至吳主孫皓繼位,吳國早已是元氣大傷、不復當年。孫皓在位期間不修繕內政,暴虐荒淫,導致民窮財竭,上下離心;又自恃水軍強大,憑藉長江天險,戒備鬆散。加之主將陸抗(陸遜之子)死後,部眾分散,又中晉離間計,撤換了名將西陵都督張政,使西線守備更加削弱,這種局勢對晉滅吳無疑是十分有利的。因此,西晉不急於滅吳,也是在等待吳國自亂,對於西晉來說,消滅偏安一隅的東吳那就是早晚的事情罷了。



西晉原定於咸寧二年(276年)大軍開拔大舉伐吳,此時伐吳也正當時候,因為經過長達七年的厲兵秣馬,晉朝水陸大軍已經完全具備了滅吳的條件,作為伐吳發起人的徵南大將軍羊祜也提出了“應順流而下、水陸並進”的可行戰略方針,司馬炎儘管接受了羊祜的建議,但恰在此時發生鮮卑族首領禿髮樹機能叛亂起兵反晉的大事,晉軍此時伐吳恐不利於後方安定,加之太尉賈充等人的反對,伐吳大事再一次被擱置延後。



直到三年後的咸寧五年(279年)西晉才開始以杜預為統帥(羊祜等不到伐吳即病逝,杜預為他生前所推薦)繼任徵南大將軍,都督荊州諸軍事,率領水陸大軍二十萬,兵分六路大舉伐吳,次年三月吳主孫皓出城投降,晉滅吳之戰僅花了四個月時間就結束,但從籌劃到準備到正式南征,前後共計花了十年時間。


大國布衣


東吳多門閥士族,雖然統治者比蜀漢來說就是暴君昏君,可是不影響基礎統治,糜而不爛,再說西晉滅蜀後還要恢復運行,操練水軍,備足糧草才能南征,還有一個就是魏國屢徵不勝,給篡魏的西晉統治者留有陰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