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吐槽大会》如鱼得水的李诞,在《奇葩说》只能暖场吗?为什么?

石福晋


这季的《奇葩说》,除了蔡康永、高晓松两位常驻导师之外,节目组还请来了经济学家薛兆丰老师和《奇葩说》“黑粉”李诞,这让不少观众大为震惊。

李诞作为《吐槽大会》的出品人,从幕后转到台前,在《吐槽大会》舞台上是博得了先机,又贫又贱的模样让不少观众喜欢上他,作为一个有趣且有才华的人,毫不夸张的说,李诞的表演是《吐槽大会》缺一不可的一道看点。

同作为语言类节目,李诞来到《奇葩说》,不少观众发现他在节目中并没有像蔡、高、薛等三位导师那般高谈阔论,引经据典,更多时候李诞充当的插科打诨的角色,看似不出彩,却往往能把节目当下的氛围给炒热和带动起来。

不论当时是激动还是尴尬,只要李诞调皮的说几句,现场氛围立刻会扭转,这就是李诞本身的综艺感和应变能力,不能说他是在暖场,而是每位导师的机能擅长不同,指责不同罢了。

再者两档节目的性质和方式不同,李诞的风格不是辩论型,比起其他有经验的导师自然不足,他在节目中的亮点和笑点其实不少。

所以,节目不同,也不必太过计较。



壹条电影


李诞在《奇葩说》的表现评价一路走低不是偶然的。

最近一期倒是下海,李诞没有去,而是当上了主持人,让马东去做那个下海的导师。

但是为什么李诞没有去,节目安排的嘛!好吧,其实还是肚子里的学识不够抗衡在场的导师。

蔡康永、高晓松、薛兆丰、马东都事前辈,李诞1989年出生的晚辈为何会坐在导师的位置?想到三点。


第一, 希望拉动一批更年轻的观众;


第二, 第二,有李诞在,能活跃现场气氛,也能为后期剪辑添料;


第三, 第三,虽然李诞学识不如其他导师,但是也会有自己独到的观点,不要每期都有,偶尔爆一两句话,就完成任务了。

显然第三点,李诞并没有完成的很好,在节目里李诞不听吐槽奇葩说是个“破节目”,对节目规则经常说“改改呗”,喜欢的选手被淘汰会说“不录了”,还有一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姿态,让人感到不适。

同样在辩手辩论时候带节奏,杨奇涵发言后很不尊重打击杨,带有特别明显的偏袒臧鸿飞,陈铭说完,李诞补充了一句:“这完全是为了赢胡说八道”。让大家十分不适。

不过后面陈铭老师也怼回来了,正如陈铭老师吐槽李诞的——在蛋总眼里,台下的一百多个人,就是笑话。

李诞其实自己心里也有杆秤,当他的言论“人间不值得”一直被发酵放大的时候,他有点心虚,不论在微博还是在节目,都强调这只是一句话,其实重要的是前面的“开心点”。

李诞是个浅薄又复杂的人,而他自己应该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也很聪明。


鲸鱼电影


红了的李诞,被粉丝和不少路人认为很有才华,又是写诗又是写书,说话还有点读书人的味道,《十三邀》的采访也圈粉无数。

红毛李诞和光头李诞都红了,于是被邀请去《奇葩说》当导师。到了奇葩说,大家发现李诞并没有故作高深,他还是那个插科打诨的李诞。为什么?

第一,《奇葩说》请李诞,自然是因为他红。但是红的方式千万种,李诞是通过吐槽红的,他来奇葩说不可能改变风格,那样就不是李诞了。所以大家能看到李诞时不时的插嘴和故作大声的笑。

第二,李诞才华有限,或者说李诞不是辩论型人才。李诞在《奇葩说》说得最好的一段话,是第一期关于人类及时满足和延时满足的话题,蔡康永和马东都连连点头。但是第二期开始直到现在,李诞都没有说过什么有深度的言论,而且说得磕磕绊绊,仿佛他就无话可说。也许他真的不知该如何说。

一对比,其他人确实比李诞高深。当然李诞可不是暖场的角色,他的风格为节目增添了色彩,这是肯定的。


娱乐最亮点


就像张绍刚、李诞、建国、池子是《吐槽大会》铁打的“四人帮”一样,马东和蔡康永才是《奇葩说》铁打的存在,到了第五季高晓松回归,“马晓康”又合体了,所以李诞的加入就是锦上添花的事儿,不可能成为核心人物。


再来从节目角度说说,《吐槽大会》是一个全新的团队,比如作为策划人的李诞,编剧出身的建国,还有在第三期上临时作为嘉宾的博洋,这是一个一轻松幽默搞笑为核心的栏目,整个节目组的“抖机灵”式的才华更是看点。


而《奇葩说》呢,是针对社会问题的观点阐述,其核心在“辩论”与“对抗”,加上马东、蔡康永“坐镇”,整个栏目也是“发现新人”的一个过程。

而迅速火起来的李诞,到这里最恰当的作用也就成了“调节现场气氛”,这用李诞自己的话说就叫“自洽”。 还有一点,在《吐槽大会》里李诞本身就是策划人,整体节目的风格走向、嘉宾拟定等等都是有话语权的,而《奇葩说》里作为核心的是话题,李诞既不是主持人也不是辩手,所以只能作为嘉宾“暖场”。


不止看戏


首先说一下《吐槽大会》中的李诞,《吐槽大会》作为一个脱口秀节目,需要的就是能够让人发笑,给观众制造笑点和快乐 ,而李诞成为《吐槽大会》吐槽团成员之后,他极具象征性的外表和他诙谐幽默的性格以及在节目里引得观众发笑的各种段子、吐槽的梗,都让人影响深刻,他本人也是有着百万的微博粉丝,作为《吐槽大会》的常驻嘉宾,有很多网友都说,没有李诞的《吐槽大会》就不叫《吐槽大会》,可见他在这个节目里的受欢迎程度以及观众对他的喜爱。

在最新一季的说话达人秀节目《奇葩说》里面,观众发现,有了李诞的身影。李诞向来以自己的一张名嘴出名,且他的才华吸引的观众越来越多,但在向来口碑不错的《奇葩说》节目里,李诞的口碑却下滑了。在这个节目里,不缺口才好的嘉宾和选手,而李诞一向的好口才在这个节目里并不出彩,他之所以在这个节目做导师,说到底《奇葩说》作为一个综艺节目,搞笑是不可或缺的,而李诞就是这样一个暖场作用。在大家针锋相对的时候,需要他的搞笑幽默来缓和节目的气氛,来拉回观众的情绪。


探探综艺


节目设置的关系,吐槽大会是李诞自己公司投资的,也是李诞一手策划出来的,不论是主持人张绍刚,还是每个嘉宾发言的稿子,也都会不知不觉将话题倾向于李诞与之互动。

在奇葩说里,李诞只是一个嘉宾主持的设定,人家也不可能将全部资源用来捧李诞。有的朋友认为吐槽大会侧重于吐槽,奇葩说侧重于逻辑,李诞吐槽能力强于逻辑能力,所以在奇葩说里面不出彩。

其实两个节目都是一个秀而已,没什么高级低级之分,网综都看出鄙视链来,我觉得也是一个槽点。


专注谐星五百年


几个因素

1.主客场原因

吐槽大会是蛋总一手策划的节目,所有内容架构,节目流程全在自己的掌握下,而在奇葩说,显然是个客场,只是成为了节目中的一个因素。

2.模式不适应问题

吐槽大会,是提前准备稿件现场演讲,接近于单口相声,而奇葩说的辩论虽然可以提前准备发言,但要根据场上的形式做应变,反应快这一点,一直不是蛋总的擅长领域。

3.即兴能力

蛋总在奇葩说的作用,节目所希望他发挥的作用,肯定是希望他能抓住一些槽点进行吐槽,来作为节目亮点。而蛋总的梗需要一定的铺垫和准备,临时的插科打诨,很难有神来之笔。

4.逻辑和思维架构

蛋总变成一位聆听者的时候,会沉浸再辩手的故事里,而忘记可自我思考,共感能力很强,但没有听后论证的思维习惯,奇葩说不缺段子,缺缺逻辑。

不讨厌蛋总在这个节目,也的确多少不适应这个节目,像薛兆丰这种行业大牛反而是节目亮点!


哈鲁君HARU


毕竟《奇葩说》他只是受邀嘉宾啊

如果在那里他到处宣扬自己的主场

那不是喧宾夺主吗

再说了,《奇葩说》的每个选手都不是省油的灯

他的特长又不是辩论

马东和蔡康永,矮大紧,以及其他的嘉宾

哪个咖位都不小

如若他到处逞能,那不是不给别人台阶吗

所以他就负责偶尔搞笑就行了


娜美的小屋


很简单《吐槽大会》都是写好稿子的!而《奇葩说》没法完全写好稿子,因为你不知道对方会临时说什么?一个有表情的读稿,另一个要高度智慧的应对!池子在吐槽大会绝对王中王,而奇葩说的表现差到成路人甲!而且还一路看稿子,这充分说明《吐槽大会》不但有稿子,还有提词器!


宫78472852


“蛋总”,从最开始浓眉大眼的王自健嘴里的“我的那个好朋友蛋蛋”,到后来独挑大梁,搞起吐槽大会,这个小眼睛的男人,似乎一下子抓住了众多观众的心,说他难看都是抬举他,丑是真的丑,但丑的有趣,让他一路火到了现在。

如今各种综艺赶场,又上了那个曾经他吐槽过的《奇葩说》,这个“真香”吃的相当不错。曾经那个蹲在幕后写稿子的不起眼的后台,如今跟马东、蔡康永、高晓松平起平坐,也算一头扎入了中国“最后才”的那一波人的圈子里了。

不久前,“蛋总”又喜提喜娘一枚,众人在看过蛋总结婚照之后,纷纷惊呼,果然是漂亮的脸蛋嫁给了有趣的灵魂。嗯,这个评价应该是最精准的,或者说是唯一能公开宣扬的,毕竟不能说漂亮的脸蛋嫁给了钱吧。

蛋总这位颜值惊艳到大家的女朋友“黑尾酱”,从小学习舞蹈,如今开了一间网店,是一名专职的网红。姑且不说蛋总是否是个有趣的灵魂,但有趣的灵魂,一定不会跟只有漂亮脸蛋的人结婚,否则久了灵魂会腻,就像那个公认有趣的高晓松。所以要么黑尾酱跟蛋总一样有趣,要么就是蛋总跟黑尾酱一样的“网红”,哪个可能性更大呢?

人间不值得 只有钱值得

蛋总有句至理名言-人间不值得-挂在嘴边,什么事情在她的身上,仿佛所有的重量都烟消云散了,一切都不重要,只剩下笑料。蛋总在所有的公众形象中,都克制的维持着一个脱口秀演员,或者说是一个吐槽者的惊醒。无论你扔给蛋总什么话题,他都先把话题的意义消解掉,然后扔回给你个包袱。这就好像给你吹一下冷气可能没什么,但如果扒光了你,在吹一下冷气,你可能就要一激灵了。

这样的佛性的蛋总,真的是人们所说的活明白了么,或者问他一句——你幸福么?他会坚定地回答么,也许他会说,幸福不幸福不重要,比我幸福的没我有钱,比我有钱的没我幸福。

也就是这样的蛋总,敢在直播中,骂自己的粉丝垃圾,就因为粉丝没有买他女朋友,不,应该是老婆的货。也许有些人会说,蛋总就是戏谑的风格,不用那么在意。没错,蛋总构筑了一个戏谑的面具,在面具之下,却真真的在为老婆卖着货,在拼了命的去赚钱。

蛋总的绝招,就是消解价值,把一切的价值,全部消解掉,人间不值得嘛。什么理想,什么未来,都是狗屁。一切都消解掉,还剩什么,没错,剩下了纯粹的价值,也就是钱了。蛋总是一个没有打着任何旗号,在赤裸裸赚钱的人。

这个消解的绝招,其实也不是蛋总发明的,几千年前,有个被我们现在称作“犬儒主义”的观念,曾经在一群人中流行,这个名字听起来好像就没有柏拉图什么的高级,没错,这个主义的核心就是消解价值、无所顾忌、无动于衷、游戏人间等等。

徐贲曾经在一个访谈中说,“人的两大弱点,第一个就是怕死,第二个就是贪财,说白了就是这个东西,谁也不例外。最可怕的是什么,就是有一些明白人,浑水摸鱼,这种犬儒才是真正的带有时代性的犬儒主义。”

徐贲曾将犬儒主义区分为公开的犬儒主义与戴假面的犬儒主义。公开的犬儒主义什么都不相信,所以公然怀疑,公然拒绝,不相信就是不相信。戴面具的犬儒主义也是什么都不相信,但正因为对什么都不相信,所以对什么都可以装作相信。他们玩世不恭,随波逐流,最后有的连自己都弄不清到底是相信还是不相信,于是索性不去管它相信不相信,难得糊涂地过一天算一天。

而蛋总正是这戴着有趣和活明白假面的犬儒主义杰出代表,一个人的才华,跟眼睛的大小没关系,一个人眼中的光芒,与才华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看看同样被称作有趣的高晓松眼中,有些高傲、有些关切、还有一些童真,而蛋总的眼中,只能看见狡黠的聪明,还有如猫和老鼠中蹦出来的$$符号。

蛋总的走红,也可能是迎合了这个社会的一些文化逆流,把美好的消解掉,把人生虚无化,留下那些我们看得见摸得到的银子金子,去除意义后的功利主义的生存哲学,在这片土地上,被推崇为有趣,被捧为明白,也是一种悲哀。


分享到:


相關文章: